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從武漢向全國蔓延,打亂了春節的節奏。就在各地醫護人員逆向而行,馳援武漢的時候,還有一群默默無聞的心理專家志願者,在婦聯的集聚下,分秒必爭,為遭受疫情心理創傷的求助者提供專業支持。他們有一個共識——在沒有特效藥的時候,穩定健康的心態,是提高身體免疫力最好的良方。
關鍵詞: 四葉草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從武漢向全國蔓延,打亂了春節的節奏。就在各地醫護人員逆向而行,馳援武漢的時候,還有一群默默無聞的心理專家志願者,在婦聯的集聚下,分秒必爭,為遭受疫情心理創傷的求助者提供專業支持。他們有一個共識——在沒有特效藥的時候,穩定健康的心態,是提高身體免疫力最好的良方。
一條四葉草熱線 娘家人愛的援手
除夕之夜,春晚詩朗誦節目《愛是橋梁》感動了14億中國人。隔離病毒,但絕不會隔離愛。無論是過年,還是過關,愛都是最好的橋梁,即便身在疫區,被隔離的人們仍能感受到娘家人的溫暖。
傳說中,看到四葉草的人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武漢武昌區婦聯正是取其寓意,成立了四葉草家事調解中心。一條四葉草熱線,原本是為呵護幸福家庭而設,可當疫情來臨時,它竟然成了防疫心理疏導的求助線。
「我和丈夫都發熱了,在家自行隔離。可他情緒極不穩定,心理壓力很大,我怕他抑鬱了,您能幫助紓解一下嗎?」春節前,四葉草家事調解中心接到了這樣的求助。
這位求助者曾因婚姻問題諮詢過四葉草的心理專家,如今她一家被隔離,情緒焦躁,無奈之下想到了娘家人的這條熱線。當天,值班的專家對她進行了心理疏導,教授了一些緩解焦慮的方法。不過很快,專家又接到了第二例諮詢求助,同樣是被隔離者,同樣是身陷不安情緒。
身在武漢疫區,隔離是阻斷病毒的需要,也是自我防護的必要,但隔離病毒不能隔斷愛和關懷。正是一個個求助諮詢,讓婦聯幹部意識到被隔離人群急需心理疏導。
與防疫相關的每一項工作都是在與時間賽跑。有沒有一種模式,能及時穩妥地讓專業的心理諮詢師介入,並一對一地為隔離的人群做疏導呢?一方面,利用四葉草家事調解中心已有的網絡諮詢預約平臺,多渠道向群眾宣傳;另一方面,在2020年1月26日,武昌區婦聯對外發出了一份招募心理諮詢師的通知。
一場愛的接力,心理疏導跨時空
江蘇省無錫市婦聯聘用的婚姻家庭關係導師葛皓,在江蘇婦聯的心理溝通群內第一時間看到了這份通知。通知要求,心理諮詢師須有危機幹預的學習背景,並且臨床諮詢經驗超過1000小時。葛皓是學習危機幹預的,又有7000小時的臨床諮詢經驗,二話沒說,第一時間報了名。
快速通過審核之後,葛皓加入了武漢武昌區心理幹預小組,在婦聯的引導下,專門為隔離在家的疑似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我好後悔那天外出沒做好防護,雖然現在沒有發燒,但是我渾身乏力,感覺快扛不住了。我的孩子還小,家裡又有老人要照顧。我出事了,他們該怎麼辦?」都說為母則剛,然而視頻中的中年母親,面對著葛皓卻放聲大哭。在葛皓看來,能夠嚎啕大哭反倒是一件好事,對於這類求助者,採用情緒支持治療,多一些陪伴和聆聽,可以幫助他們宣洩情緒。
還有一些被隔離的求助者,他們雖然與確診者有過密切接觸,但去醫院檢查並無異樣,可是他們的顧慮仍不能打消,常伴心慌、頭暈,這屬於「疾病焦慮障礙」。也有些強迫症患者,家裡口罩、防護服、消毒液都備齊了,可還是充滿了不安全感,惶惶不可終日,甚至不敢外出採購必要的生活用品。
在疫情面前,尤其是被隔離的人員,產生恐慌心理是正常,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讓恐慌的心理無限放大,他們需要正向積極的引導,當情緒低落的時候,最好不要一個人呆著胡思亂想,或者過度關注讓自己恐慌的新聞,心理專家與他們溝通的過程,就是幫助他們放鬆,找到減壓的方法。
截至1月28日中午採訪時,葛皓已經為十幾位求助者做了心理疏導。按照婦聯的心理危機幹預工作流程,諮詢師每一例疏導結束,都要有配套的工作報告上報,並且嚴格保護諮詢者和心理諮詢師的隱私。
葛皓告訴記者,雖然疫情無情,但參與到防疫心理幹預小組後,他卻是滿滿的感動。他感動婦聯組織如此迅速地建立起一套高效實用的心理諮詢支持系統,體現娘家人的貼心和關愛。他感動來自全國各地的同行們踴躍參加,每天都有新的力量加入。
1月29日深夜,記者電話採訪了武昌區婦聯主席景萍,她說,招募心理疏導志願者的通知發出後,全國各地、包括海外華僑很多心理諮詢師積極聯繫了婦聯。婦聯按照標準,從中不斷篩選。目前已有90多位心理諮詢師加入了心理危機幹預小組,90%為女性,有6000多人瀏覽了預約平臺。估計心理幹預的高峰期還在後期。所有志願者輪流值守,為的就是能在第一時間,為疫情的隔離者,為更多需要幫助的婦女姐妹,更多家庭送去溫暖和幫助,堅定信心,同舟共濟,早日戰勝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