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紹一位美國音樂人瑪麗蓮曼森,他的名字由美國女演員瑪麗蓮夢露和殺人狂查爾斯曼森的名字組成,瑪麗蓮曼森工業金屬樂隊的主唱。他有著「十年魔鬼十年神」的稱號,狂躁沙啞的嗓音將死亡的氛圍演繹地淋漓盡致,一向以奇特的扮相與驚世駭俗的妝容出現,挑釁衛道人士的言論鼓吹反宗教無神論著稱,曼森的狂熱分子甚至還發生過掃射校園的流血憾事,留下許多負面新聞,讓人摸不清曼森到底是是人是鬼。
雖然負面新聞信息量龐大,但曼森的音樂造詣十分高超,不得不說曼森在美國更是傳奇一般的存在。很多人受不了重金屬的狂躁性,但工業金屬真的是頹廢不堪不值得欣賞的嗎?愛之深,恨之切,是全世界給曼森的評價,其音樂價值不可小覷,在這裡分享幾首曼森十分具代表性的經典作品,有興趣可以聽聽,不要因奇特的扮相阻礙了欣賞藝術的耳朵,找機會領略「惡魔」的嘶吼吧。
No1.《 Running to the edge of the world》「當我們彼此緊握雙手反抗的時候,我們的命運就不會落入錯誤的人手中。」別人不能掌控我們的命運,即便為此逃遍天涯也不低頭,甚至還要扇命運一記耳光。
No2.《Sweet dreams》「甜蜜的夢從這裡組成,憑什麼反對。」美好本應該在現實世界裡,為什麼人們只有在夢境裡才能感到一絲安慰呢?
No3.《 I don't like the drugs》「我不喜歡毒品,但毒品喜歡我。」人們總愛用表象判斷標準,殊不知最大的反派並不是毒品,而是人心。
No4.《 This is the new shit》「所有一切都已經說過了,沒有什麼值得再提出來。」編曲暢快淋漓,嘶吼的力量仿佛帶領置身哥特殿堂。
其實曼森哥特風的音樂曲目無一不震蕩人心,大多數搖滾樂歌手都側重於直抒情感,而曼森的獨到之處卻在於歌詞的哲學深度和批判力度,他抨擊價值扭曲的基督教義,他提倡家庭對孩子們的關懷,深入探討毒品在佔領人心的時候人們的反抗顯得多麼無力。
他把人們不敢提及的性大膽刻畫深入到歌詞主題,繪製出了現實的醜惡,但人們卻只關注音樂中的死亡、毒品、暴力、性等元素對未成年的不良影響,卻不知這些引人注目的外表下,是曼森對這個時代的糜爛現象的窺探與揭露,反映更深層的社會問題。也許美國家長們說的沒錯,瑪麗蓮曼森是音樂中的「惡魔,」相反,他更是人文情懷的倡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