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修好了天線,向宇宙發出信息,34小時後收到了回應!

2020-11-18 騰訊網

今年3月份之後,NASA在澳大利亞深空測控站的43號天線(DSS43)一直在維修升級中,它自1972年開始運行以來,從未掉過線,但經過將近半個世紀的工作已經重負不堪,因此NASA決定安排一次重大維修!

DSS43已經於日前完成初步升級,剛剛完成了第一階段的任務,NASA就迫不及待的向宇宙深處發射了一個強大的「打招呼」信號,結果科學家在焦急的等待了34小時後,收到了來自來自116.5億千米外的一個回復的信號:「你好」!

茫茫深空中孤獨飛行的旅行者

回音NASA招呼信號的,就是1977年8月20日從美國佛羅裡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發射的旅行者2號,現在正在距離地球125天文單位外飛行,它於2018年11月5日離開穿過日球層後,離開了太陽風的庇護,未來的旅行將再無「故人」陪伴!

旅行者系列任務和它的偉大發現

旅行者任務源自一次太陽系千載難逢的特殊行星排列,因為在當年發射的太空飛行器,將可以順著太陽系八大行星的引力加速的(引力彈弓)方式,依次通過各大行星的助力,在飛向太陽系外的同時探測太陽系每一顆行星!

這個誘惑是巨大的,因為人類一直都是在望遠鏡中研究這些行星,即使是最強大的地面天文臺望遠鏡也只能看個朦朦朧朧的光影,而當時哈勃望遠鏡還未上天,但即使上天,也不過這個光影稍稍清晰那麼一丟丟!

所以此前執行其他任務通過數次更改,最終成了執行太陽系外任務的探測器,總共有兩個探測器,一個是旅行者1號,另一個是二號!為了和地球通信,裝載了當時最大的探測器深空天線,直徑達3.7米,而且還裝備能工作半個多世紀的核電池,還有當時最先進的照相機與各種探測儀器,以及和外星人打招呼的鍍金唱片!

旅行者核電池

旅行者系列最偉大的發現木衛一上的火山,這是旅行者一號首先發現的,當畫面傳回地球時,讓NASA的科學家激動不已,因為這是太陽系內除地球外唯一正在噴發火山的天體,還再土衛六上發現了含氮大氣層,也是除地球外唯一含有氮氣的天體。

木衛一上的火山羽流

另外也發現了天王星上大量的衛星,還有海王星上巨大的黑斑,這是除了木星以外其他天體上發現的最大風暴,幾乎旅行者系列在這些行星上的所有發現都刷新科學家的認知,即使到現在也僅僅新視野號的飛掠任務可以媲美,但新視野號的任務是直達冥王星。

新視野號

暗淡藍點與卡爾薩根

在旅行者所有的偉大發現中,有一長平淡無奇,甚至是不合格照片,但就是這張照片,讓人類認識到了地球的渺小,在浩瀚的宇宙中,甚至我們都比不上一粒灰塵!

美國著名科普作家,科學家卡爾薩根看過旅行者傳回的這張照片之後寫成了《暗淡藍點:展望人類的太空家園》,其中就有下面著名的一段話:

再來看一眼這個小點。就在這裡。這就是家。這就是我們。在這個小點上,每一個你愛的人,每一個你認識的人,每一個你聽說過的人,每一個人......每一位我們人類史上的聖人或是罪人……我們的一切一切,全部都存在於這樣一粒懸浮在一束陽光中的塵埃上。

美國著名天文學家奈爾·德葛拉司·泰森在繼續薩根的《宇宙》系列紀錄片《宇宙時空之旅》也引用了這段話,還經常被各種媒體與天文相關的宣傳競相引用。

那是因為薩根道出了我們所面臨的真正窘境,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真的就是一顆沙粒!旅行者給了人類一個重新認識地球的機會!

沒有地球上天線的導航,旅行者是怎麼飛行的?

上文我們介紹了旅行者上的天線是當時最大的高增益天線,直徑達到了3.7米,而和它聯繫的主要就是位於南半球的DSS43深空測控天線,其實地球上還有能看到旅行者的測控天線都可以接收它的信息,但只有DSS43能向它發射測控指令!

美國東部時間2008年3月5日,NASA宣布位於澳大利亞用來向旅行者發射指令的大型拋物面天線關閉並進行維護升級,將持續11個月,預計要到2021年4月份才能完成升級任務,不過當前第一階段完成後,DSS43就已經向旅行者測試發送了測控信號,並且已經收到了旅行者的回應!

沒有拋物面天線的測控,旅行者會跑丟嗎?

其實無論是旅行者一號還是二號,在當前狀態下它早已無法調整方向,也就是說現在只是依靠此前積累的速度在慣性滑行,測控天線是否工作正常,都不會影響的飛行方向,或者說根本就沒法再控制它的飛行方向。

測控天線的意義在於仍然可以接收到旅行者的信號,並且發送常規指令,比如控制其系統,打開或者關閉設備,輔助其節省電力等,2號上還在正常工作的設備如下:

2017年11月28日,NASA工程師啟動了安裝在旅行者2號上已經沉睡37年的TCM(航跡修正推進器),這是修正旅行者飛行軌跡的發動機,但自1980年11月8日以來,它們進入了休眠狀態,再也沒有使用過!

這個軌跡修正,能讓旅行者二號和地球之間繼續保持定向能力,預計將再延長旅行者2號的使用壽命2~3年以上,從這個角度看來,DSS43的意義還是比較大的,至少能讓旅行者2號的天線繼續對準地球,NASA也將有更多的時間接收到旅行者2號關於太陽系邊緣探測到的信息。

發射了43年的探測器還能繼續工作,這真是一件令人驚訝的事情!

相關焦點

  • 後失聯8個月 旅行者2號重新與NASA恢復聯絡
    (NASA/JPL-Caltech)43年前離開地球的旅行者2號太空器,自從今年3月失聯至今長達八個月後,日前成功地和地面恢復了雙向通訊。1977年,美國宇航局(NASA)先發射了旅行者2號,幾周後發射了旅行者1號。
  • 46年前,美國向宇宙廣播地球坐標,不怕招來外星人嗎?
    在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中,有一個情節引發了後來所有的故事或者說事故,那就是葉文潔使用紅岸基地的巨型天線,通過太陽電磁波放大效應,向宇宙中發射了第一條人類文明信息。雖然後來發生的事都屬於科幻範疇,但「向宇宙廣播人類文明信息」卻是真實地在歷史上發生過的事情……阿雷西博信息位于波多黎各島上的阿雷西博天文臺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反射球面的直徑達到了305米,
  • 外星人能收到我們的電視信號嗎?
    ,則需要恰好有一根805公裡寬的天線。我們卻在20世紀初就發射了第一個無線信號,這意味著我們所發出的電磁信號已經覆蓋了整個距地100光年的空間,卻依舊沒有收到任何回應。項目團隊本希望通過這種眾籌的形式在地球表面建立信號網格,向銀河系的更多方向發出信息。只可惜籌到的錢不太夠,項目開始後不久就擱淺了。
  • 地球暴露:科學家2017年向宇宙發射信號,現在比鄰星回信息了!
    此次收到了這樣的行星上發來的信號,而且頻率精準到982.002MHZ,難免不讓人懷疑這個信號是一個先進文明所發出,畢竟能在這樣的行星上生存,本身就需要強大的科技!我們到底該不該回復?最早德雷克就組織了奧茲瑪計劃,方法是使用射電望遠鏡收集疑似智慧文明發出的信號,當然是一無所獲,但在阿雷西博超級射電望遠鏡升級後的1974年11月16日,德雷克精心組織了一個編碼,對準2.6萬光年外的M13球狀星團,發出了這個信號,SETI行動升級為METI(向智慧文明主動發射信號),史稱阿雷西博信息!
  • NASA旅行者1號和2號飛船的主要成就
    第一艘發現地球以外活火山的宇宙飛船(在木星的衛星Io-Voyager 1上)第一艘探測地球以外行星上閃電的太空飛行器(木星-旅行者1號)第一艘發現地球外海洋的宇宙飛船(在木星的月球上--歐羅巴--都是宇宙飛船)第一艘探測地球以外富含氮的大氣層的太空船(在土星的衛星土衛六-旅行者1號)太陽物理學第一1980年11月旅行者1號離開土星後,
  • 自製魚骨天線,直收廣州地面模擬信號
    通過了解,發現鄰居家有一種大概兩米長的魚骨天線,直接收120公裡外廣州發射的廣州臺。問了鄰居天線加室外信號放大器一套150元,那是一九九幾年的150元,對於還是學生的我來說這筆錢太大了,只好取消買一套天線的想法。 過了一段時間,家裡有人做裝修工程,有一天拿回來很多廢呂鐵,我就突發奇想:能不能用廢鋁鐵做一個魚骨天線呢?
  • 有人為架「魚骨天線」失足喪生!1980年的廣州,」魚骨天線「風波不斷...
    1980年5月17日,廣州市委、市革委會共同發出《關於制止一些不良風氣的通知》,作出5項規定,首先就是「堅決禁止收看香港電視」。該通知的措辭極為嚴厲:各機關、學校、工廠以及人民團體或個人,均不準架設超高頻天線(魚骨天線)收看香港電視;已經架起來的要立即拆除。今後如再違反者,從嚴處理。對於幹部、黨員收看香港電視的要批評教育,屢教不改的,要給予行政或黨紀處分。
  • 阿鬥木電臺 魚骨天線的故事
    不過,喚起我更多記憶的,不是電視,而是那時收看電視的一項常用品,天線。 那時還不是有線節目,是通過電視自帶天線或者外置天線來接收信號。 家裡買電視不久之後,爸爸也買了一套天線,在客廳組裝起來,接上線,再綁在陽臺上的木棍上。
  • 旅行者2號離家43年,NASA最近和它聯繫上了
    最近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通過位於澳大利亞的巨大碟形天線與其進行了通信,旅行者2號回復收到信號並執行了NASA的指令。圖示:NASA位於澳大利亞坎培拉的70米寬碟形天線遙遠距離使得NASA很難與遙遠的宇宙飛船進行通信,時間延遲超過17個小時。
  • 面壁者羅輯:他把引力波天線帶給人類
    在三體世界裡,200多年後,一種新的世界語種產生,由漢語與英語一半一半混合而成。這個可不是空想,現實裡已經有這個趨勢了。在TVB的粵語裡,就夾雜很多英文單詞;英語也是這樣,你留意聽《功夫熊貓》,「功夫」、「師父」這些單詞都直接發中文的音。但甦醒後的羅輯老師也沒太多功夫關心語言的問題了,他面對的是一個無限新奇的世界。
  • 搶修提速丨報導4小時後物業人員完成東風街34號等處200餘平方米...
    搶修提速丨報導4小時後物業人員完成東風街34號等處200餘平方米防水作業 2020-08-20 15: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線寶寶》丁丁扮演者去世!其他三個寶寶還好嗎
    巴恩斯說,一開始收到《天線寶寶》的邀約時,想到自己要穿上玩偶服裝,套上頭套扮演「丁丁」,他內心其實非常抗拒,但後來還是被說服了。「我當時覺得這真的很冒險,但是這一切都值得了!我們當時收到很多粉絲的信,有小孩子的或是他們父母的,我覺得我們有點像是兒童界的披頭四,他們就這樣讓我走上那個位置。」
  • nasa官網怎麼查生日星圖?
    那麼nasa官網怎麼查生日星圖?  進入官網,這個網站是不用梯子,找到「What Did Hubble See on Your Birthday?  查詢入口:https://www.nasa.gov/content/goddard/what-did-hubble-see-on-your-birthday/
  • NASA 「朱諾號」首次拍攝木星衛星蓋尼米得的北極
    JIRAM 計劃捕獲從木星深處發出的紅外信號,探測木星雲層下方 30 至 45 英裡( 50 至 70 公裡 )處的大氣層。有關朱諾的更多信息請訪問:https://www.nasa.gov/junohttps://www.missionjuno.swri.edu
  • 自製天線,接收山東臨沂地面數位電視
    文末小編有關於菱形天線的垂直和水平安裝簡單解釋,免得大家安裝錯誤。正文:【上】手工天線——山東臨沂河東區地面數位電視接受情況從去年就特別想看一下當地的數位訊號怎麼樣,但是一直比較忙,沒有折騰。年後疫情那段日子,閒了下來,在家用鐵絲,網線,與舊插頭自製了一個簡易天線。
  • 「魚骨天線」!
    到1936年,柏林奧運會是第一場由電視轉播的奧運會,BBC每天用電視播出長達8小時的比賽實況,共有16萬多人通過電視觀看了奧運會。下圖來自英國國家科學與媒體博物館,展示了1930—1940年代的電視攝像機樣式。   1939年,英國大約有2萬個家庭擁有電視機,美國也在紐約世博會後開始固定的電視節目演播。但是,二戰的爆發使得剛發展起來的電視事業停滯了10年。
  • 阿信回應五月天線上演唱會時長:67分鐘才不短
    五月天線上演唱會網易娛樂6月1日報導     5月31日,五月天舉辦「突然好想見到你」線上演唱會,6月1日晚,阿信上傳演唱會的精彩片段,配文回應網友調侃五月天「太短」:「五月天很短?一個小時的Live,才不短咧。」緊接著,阿信感性稱是大家讓這67分鐘,每秒都充滿無與倫比的醍醐回憶。他還回憶了從第一次到最後團隊成員一起敲定沒有任何的質疑,因為相信「你會在這裡」。也更希望這次特殊的演唱會,讓大家以後回憶起來不只有那些令人恐懼的、害怕的 失望的、迷惑的的記憶,有的是美好的、歡樂的、感動的、不羈的、緊緊相系的、滿血復活的……還有一點笨拙的浪漫。
  • 自製天線,接收深圳地面數位電視節目
    普通的八木天線市場價也並不貴,但對於發燒友來講,利用好身邊的各種物料,自己做出來的天線,用來接收地面數位電視信號,既能享受DIY的樂趣,又能享受收到信號後的喜悅。時間:2020-6-10地點:廣東深圳龍崗區寶龍街道南約社區天線:自製四菱天線, 2個衣架,剝皮然後做成菱形天線,看圖效果:
  • 我家的電視機天線
    雙天線。我估計改良這天線的人,應該發現多一根天線,清晰多了,但他們為什麼腦洞不再大點呢?比如這樣       我估計設計這款天線的思路應該是:外來和尚會念經,別人老婆屁股白。       總覺得自帶的天線就是沒有外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