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820的發布宣告中端5G晶片大戰開始,隨後華為還發布了麒麟985這款性能更強的5G晶片,而高通在近期推出了驍龍768G,聯發科也準備推出天璣820,那麼各家的產品表現怎麼樣呢?首先我們要清楚的是麒麟820,驍龍768G和天璣820都是2*16bit的LPDDR4X的內存支持能力,而且CPU部分都是A76+A55的設計,這些都屬於典型的中端產品配置,所以性能方面不會有什麼吊打的差距一說。
我們在預估其性能的時候,可以根據核心數量和頻率差異來進行一個大概的區分,至於L1緩存,L2緩存這些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但是現在各個廠家都盯著友商,很少在這個東西上面翻車,那麼根據上圖中CPU的規格來看,天璣820的CPU整體性能已經是麒麟985的水平了,超過麒麟820和驍龍768G是沒有什麼困難的,不過驍龍768G這次單核頻率拉的很高,所以單核性能是這三款產品裡面最強的存在。
實際測試結果也證實了這個結論,在GeekBench 5跑分中,天璣820單核653分,多核2590分,麒麟820單核631分,多核2440分,驍龍768G單核701分,多核1958分,如果只看CPU性能,天璣820的綜合成績是最好的,但是頻率從天璣800的2.0GHz提升到2.6GHz,頻率提升30%,這個幅度是很大的,因此帶來的功耗增加也是需要注意的。
根據頻率和功耗的關係,頻率提升30%,功耗提升2.2倍左右,當然這個地方主要是指ALU部分,不過就算如此,天璣820的整體能耗上漲一截是跑不掉了。所以最終的實際表現情況很重要,溫度能不能壓得住?功耗能不能吃得消?不過從經驗上來說問題不大,因此7nm工藝用在A76架構上面,2.6GHz的水平並沒有多少壓力,而且現在手機在散熱上面也都下了功夫,所以理論上來說散熱功耗這一塊不存在問題。
說完CPU部分,那就要說一說GPU部分了,天璣820的GPU採用的是最新的Mali-G57公版架構,麒麟820也是如此,高通驍龍768G繼續採用自有的安德魯620,從實際測試結果來看,麒麟820的GPU和驍龍768G的成績相差不大,二者是一個水平。不過天璣820的GPU核心數量還不清楚到底是4個還是5個,如果是4個,就算是超頻,性能估計還是不如有6個GPU核心的麒麟820,如果是5個的話,通過頻率提升,倒是可以追上去。
那麼說到GPU部分,就不得不說麒麟985在GPU方面翻車的問題了,從規格上看麒麟985有8個GPU核心,比麒麟820多了三分之一,但是實際的表現領先20%不到,效能表現明顯翻車,為什麼會這樣?說白了就是內存沒有跟上去,因為手機上面的GPU顯存是調用的手機內存空間,和電腦上的集成顯卡需要用佔用一部分內存當顯存那樣,那麼內存帶寬越大,就可以讓GPU的性能更好的發揮,可是麒麟985隻是2*16bit的配置,這個帶寬餵不飽GPU,自然翻車,如果採用的是4*16bit內存配置,肯定就不會翻車了。實際上內存通道配置往往是區分產品定位的一個重要依據,4*16bit往往是高端才有的,所以麒麟985說它是中端,不為過。
小結
天璣820的CPU綜合成績,超過了麒麟820和驍龍768G,GPU部分如果不增加核心,應該不會超過麒麟820,如果增加了核心並且頻率也跟上,倒是很有可能超過麒麟820的,那麼這樣一來,天璣820的整體性能就成功的超越了麒麟820和驍龍768G,需要擔心的地方就是天璣820的功耗和發熱,不過7nm工藝加持下,手機散熱跟上了,也不會是什麼問題,驍龍865都壓得住,天璣820真的算不得什麼。
當然本文的目的不是說什麼性能,而是說一種性能預測分析的辦法,以及頻率提升對功耗的影響,很多時候我們並需要通過親身體驗得到答案,推測也是一種很好的辦法,歸納和推理從來就不是誰輕誰重的問題,就像左眼和右眼,不存在哪個更重要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