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曼:為什麼「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2021-02-19 懷恩書社

排版編輯:懷恩書社(huaienshushe)

轉載請註明以上信息,感謝!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個我們也常常講的。所以,我們應知道,禍福是無門的,唯人自招,不是從這個門進去我們就有福報,沒有,它沒有門,沒有徑,完全是在於我們自己要什麼東西。可是,世上的人以為我只要聰明,我機靈,我會巧辦事,就是外面裝得很機巧,很能幹的樣子,你這樣的話就可以求得福報,就可以免禍。

但是你不知道,這個禍跟福都互相藏著的,所以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那麼這是個非常無常的。我們算命、佔卦,你問他這些東西,你不如問自己,因為非常無常,只有無常是一個最常的事情。

人有禍,我們心裡頭就恐懼起來了,那麼你心裡一害怕,怎麼樣呢?於是你行為,這個禍要出來了,我可得趕緊注意點,於是你想趕緊怎麼樣能夠免禍,你這樣的話,你自己行為一端正,那麼你的禍害就遠了,於是你就可以不會遭殺身之禍。同時,當你自己行為檢點了,思慮成熟了,而且你得到事理之所當然,你就不會有第二個禍來了。

當我們得到了事理了,我們一定成功。我們活得也長一點,病痛也少一點,事業也很成功,這叫福。可是福氣一來,人就開始驕傲,自以為了不起,自以為我多能幹,或者自以為我自己的命多好,你們都不如我,結果禍就藏在裡面了。

所以我們常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為什麼福不雙至,因為福氣一來,我們一得意、一忘形第二個福就不來了。但是禍不單行,我們從來不在禍來了之後自己反省反省錯在哪裡,知道錯了就改,責備自己是很難的一件事情,我們常說自責真是很難。可是我們真的能自責,這個禍一出來,我們不要怨天,也不要尤人,我們能夠自省,能夠這樣的話第二個禍就不來了,真正能夠反省,真正能夠這樣,自己更警惕,然後你走得更正,同時你慢慢地明白這個理,毛病出在什麼,不犯第二個過,就沒有第二個禍。可是禍一出來,你不是怨天就是尤人,而且我們遷怒多少人,自己這口氣沒出來,怪這個,怪那個,就叫遷怒。

所以說一個真正好人,有學問的人,不遷怒,不二過。不遷怒,我這件事情出來了,這個禍害出來了,我自己的一股怒氣,決不找一個無辜的人來發,惹我的是哪個人,或者我自己做錯了事情,結果我不是怨家裡人,就是怨朋友,要不然怨命,甚至於怨天,你怨了半天,第二個禍跟著就來了。所以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只要我們了解,當一個禍來了的時候,我們立刻想想這是我們自己的毛病出在什麼地方,一定自己有問題,然後你自己這麼一想起來,你自己就不會再去犯第二個錯了。

古時候大禹,人家一說他的過錯,他就給人家拜,謝謝。嚴回,文過則喜,哎呀,我又知道我犯什麼錯了。他真正喜呢?這樣的話我下回不犯第二個錯了。

可是我們常常責備人家非常的嚴,責備自己非常的寬。在這樣的情形之下,人只要一有福氣,我們的毛病是得意就忘形,驕慢的心就生出來了,驕慢的心一生出來,你自己的行為就不大走正經路了,也不敢端正了。當你走斜路,放逸傲奢,一切都來的時候,所有的事情就會不成功的,而且有時候也會喪身失命,這些都是大禍,有時候大禍來我們多要注意,有時候常常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他沒犯什麼錯,他有好東西,這個璧代表財富,你越闊你丟的越多。所以強盜要綁票要綁什麼人,他綁就要飯的,要飯人一個,命一條,要殺就殺吧,他必須綁最有錢的人,他要偷就偷最好的東西,他沒有的東西。所以了解這個東西以後,我們這才知道,塞上老翁,他無論福來了,他禍來了,他老是說一句話,焉知非福,然後是焉知非禍。人家給他道喜,他說焉知非福,人家去安慰他,他說真是可憐,他說焉知非福,就是他深深了解,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了解這個東西。因為天底下的事情,當你到了極點,好比說八八六十四卦,到了「博」到極點了,到「闢」,底下就是「闢泰來」,所以我們可以這麼安慰人家,但是我們自己要知道,「樂極生悲,多藏後亡」,「孰知其機,其無正」,所以聖人都可以把這個看得很清楚,所以塞上老翁真可以稱為聖人。

世人怎麼會知道呢?這個究竟是什麼東西呢?所以王弼注,他說誰知善至之極乎?只有唯無可正舉,無可形名,悶悶然,於是天下就大化了,這就是叫做極,就是你在上的不要多事,無事不要生事,能夠這麼做,正是定,常也。所以其無正,就是說它無常,不定,不要自己以為自己,哎呀,我的福氣真好,我的學問真好,我的運氣真好,人無千人好,花無百日紅,沒有一個花可以開一百天的,一個人不可能說三年都連著走順路,不可能。所以,了解這個以後,這才知道,禍福如此的不定,其無正就是不定,其無正、不常。這樣不定又無常,是誰給給我們禍福呢?全在人為,自己造的。

所以我們有一句俗話,天作孽有可活,自作孽不可活。天作孽,我們還可以對於自然的災害想想辦法,人作孽不可活,所以我們講佛這麼大的神通,這麼了不起,但是它有三不能,「定業」不能辦,連他自己的家屬都不能辦,所以了解了這個以後,我們要記得「正復為奇」,我們是以正治國,這是對的,復以奇用兵也。故曰正復為奇,當你正返過來就是奇,善復為妖,你做的是好事,但是做過了頭一下就變之為妖。你這個立善以和萬物,這變之復有妖使復也,一旦復轉過來,回過頭來,我們常常說物極必反。當你到了極點,它一定返回頭來,所以正復為奇,善復為妖。

一些東西,好比說我們學佛,所有天下的宗教,都是改我們為善,但是你假設說做過頭了,「復之」,反回頭來了,到了極點了,你就變成欺詐,變成偽善。我們都知道剛開始的時候耶穌上十字架,那時候的弟子們,一直到回來聖彼得在羅馬被倒十字架釘死,這些弟子們,那種想要把基督的精神弘揚的,那不得了,這一幫人都跟菩薩一樣的,可是等到他們到了中世紀的時候,當他們拿到權利以後,你們看看那個教皇,教皇是無惡不作,殺盜淫全來,跟原來耶穌上十字架的情景完全相反的。所以「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久已」,我們正是常的,奇是非常的,正是方正的,奇是詭異的,專門耍手腕的。我們應該以正治國,是以奇來用兵,而我們應該知道禍福是無常的,現在反正為奇,反善為妖,都是矯枉過正,同時還有一個過猶不及,我們不到,固然不好,但是你超過了,也一樣得不好,過跟不及完全一樣的,這些東西,我們人迷惑在這個裡面已經很久很久了。

那麼怎麼會正的變成奇的?本來應該是正正噹噹的,怎麼會變成投機取巧,本來是一個好事,最後會變成壞的,因為世上的人不知道造化變遷的這個終極是什麼,這一個變遷,這一個造化不是有一個上天在給我們造化,我們群生自造自化,我們常說這是你的造化,事實上,沒有造化宮,是群生自造化。我們自造自化。所以你不知道禍福無常之理,天底下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也沒有一個永遠壞的,所以當一個人悲哀的時候,或者是失戀的時候痛不欲生,我說你等三個月好不好,如果你等不了三個月,你等一年,人有一個很好的健忘,這個健忘雖然我們認為是短處,事實也是我們一個很幸福的東西,就是我們多麼悲哀的事情,你不鑽牛角尖慢慢也就忘了。你多少得意的事情,我們淨說當年勇,當年怎麼了不起,事實上慢慢慢慢人也忘記了。

那麼就是因為善忘,所以我們忘記了怎麼得禍,怎麼得福。假設我們真正了解這個東西的話,我們知道禍福無常,於是我們所要的那個可欲,那個欲望我們知道知所止不貪求,就到這了,挺好了,我永遠在感激,永遠自己在慶幸,你能夠這樣的話,於是就可以不迷惑。問題是假設三個人一塊走,一個人迷了路了,其他兩個人還知道怎麼走,甚或這兩個人都迷路,中間只要有一個人知道這條路怎麼走,你還不會迷路,麻煩是三個人同時都不知道路,假如你全國都不知道路的話,「人之迷,其日固久」,假設全都不知道路的話,這問題就太大太大了。

庫藏好書 緣結十方


明心地處處藏真趣 有好書茅簷亦金屋


相關焦點

  • 禍不單行,福無雙至
    「禍不單行,福無雙至」出自施耐庵的《水滸全傳》,意指幸運事不會連續到來,禍事卻會接踵而至。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情況也頻頻出現。
  • 王開東:為什麼禍不單行?
    於是一個古老的問題再次引發我的注意,為什麼總是禍不單行?禍不單行,總是與福無雙至聯繫在一起的。不妨研究為何福無雙至。首先,事因難能,所以可貴。福不是求來的,而是奮鬥的汗水累積出來的,所以得福比較難,獲得多個福自然難上加難。其次是同化效應。
  • 葉曼先生分享動人學佛心路:歲月豈只是 「不舍晝夜」?
    上帝為什麼要創造蛇和智慧樹?我可以答覆的是,蛇是用來測驗夏娃的,而夏娃是用來測驗亞當的。既然是這樣,上帝知不知道亞當一定會受夏娃的引誘,而夏娃也會受蛇的引誘?如果上帝不知道,那麼他就不是全知;如果他不能阻止事情的發生,那麼他就不是全能。如果他是,那麼他還會把危險的東西蛇和智慧果放在園子裡?智慧難道是這麼可怕嗎?
  • 羅志祥情史:成也《愛不單行》,敗也「愛不單行」
    2010年,羅志祥在《愛不單行》中唱到「我愛過幾個人,也被愛過幾遍,卻還是沒能將幸福留下」的時候,絕對沒有想到,「愛不單行」這四個字,在10年後的某天為他帶來大禍。一、提到徐懷鈺這個名字,很多人都不太熟悉,她的代表作卻為人熟知,那首歌是《我是女生》,沒錯,羅志祥唱跳過這首歌,他們之間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秘密。
  • 魔獸世界懷舊服:團長先黑雙臉 指揮再黑金 禍不單行把人都氣笑了
    ,放在魔獸世界懷舊服來說,應該是出了極品裝備或者坐騎之類的事情,而接下來十方要聊的事情,按說確實很紅,不僅出了雙風臉還出了碧空、狗牙、灼燒、衝擊、火圈,但是團長先黑雙臉,指揮再黑金,禍不單行把人都氣笑了。
  • 一葉蓮舟曼妙時——葉曼先生洛杉磯家中辭世 享壽103歲
    大學畢業後,葉曼與同年考入北京大學的同學、當年的全科狀元田寶岱結為伉儷。葉曼後來隨身為外交官的夫婿,作為大使夫人輾轉於美國、日本、菲律賓、澳大利亞、沙烏地阿拉伯等地。中年的葉曼為明了生死而學佛,先後師侍南懷瑾、陳健民等大德,屢有葉曼的父母都是很虔誠的佛教徒,但是她卻對佛教非常反感,認為它只是士大夫階級的另外一種消遣品。8歲那一年,葉曼開始吃素,她之所以吃素是因為憐惜那些被宰殺的動物,從此下決心不再吃有生命的東西,所以她吃的並不是佛家素。這樣的食素,她一堅持就是15年,直到「抗戰」開始,離家出外的她才停止食素。
  • 相信輪迴的人,請仔細讀下葉曼的語錄,將會一生比一生過得好!
    如果你也想知道,如果你也相信輪迴的人,我們不妨一起來請仔細讀下葉曼的語錄,將會一生比一生過得好!文字如下:不怕你們笑話,我相信輪迴,我能有今天,絕不僅僅是一輩子兩輩子修的,所以我們都要好好努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樣你才能一生比一生好。
  • 百歲國學大師葉曼:我的學佛心路歷程
    可是南老師已經上了一半,我連佛、菩 薩是甚麼也不知道,還有菩提、波羅蜜等,這些名詞我都不知道,一下就要跳進 《楞嚴經》,因此就趕緊惡補,把這些名詞弄清楚。  聽南老師上課的人數不多,可是多是老參,底子很好。我聽了《楞嚴經》的課之後心中的滿足和喜悅,其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因此在聽了半卷之後,要求南老師重新再講,於是他又重新講一遍,其他人也陪著我再聽一遍。
  • 葉曼先生:南懷瑾老師震天一吼,使我整個大翻身大開發
    以下文字摘自葉曼講述《我學佛的心路歷程》。一九六八年新正,南老師又在臺北,為大家打「禪七」。老師特地事先交待我:「這一次,不要太自私的只為自己修,我要你犧牲自己,幫助幾個外國人,替我做翻譯。」那一年,從美國來了一位海軍少將。本地有一位留學生,大家叫他「老白」。
  • 羅志祥周揚青分手 羅志祥愛不單行歌詞完整版
    >卻還是沒能將幸福留下愛 是不可數的嗎為何我還相信它不是獨行俠我在等一個人在等我的永恆告訴我愛不單行別害怕用不完身邊>為何我還相信它不是獨行俠我在等一個人在等我的永恆告訴我愛不單行別害怕我在等一個人在等我的永恆告訴我愛不單行相信它
  • 葉曼智慧:不能夠吃素,就一個理由——饞
    為什麼?因為海狗可以做成非常補的中國藥。這引起全世界的公憤。雖然他們早就要殺,他們是為生物的環境要殺。我們殺,是為利害殺。本來他們殺的話,沒人知道。就是因為我們去買,所以弄的全世界惡名昭彰。我們當街殺老虎,就已經全世界都報導了。說臺灣人真鬧啊,可以當街殺老虎。殺了老虎的話,屍骨無存,因為虎骨可以治酒,虎皮可以拿回家去鋪地毯。
  • 原創微電影《愛不單行》榮獲重慶市第六屆微電影大賽優秀獎
    近日,記者從豐都縣局獲悉,豐都縣公安局原創抗疫題材微電影《愛不單行》在重慶市第六屆「愛·重慶」微電影大賽中榮獲優秀作品獎,並頒發榮譽證書。影片《愛不單行》講述了公安民警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鬥中發生的感人故事,彰顯了公安民警在抗疫大背景下舍小家,顧大家的為民情懷,折射出公安機關忠實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理念,詮釋了人民警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宗旨意識,
  • 禍不單行徵稿活動——《末世餘生》
    末世題材本身就是一個非常熱的主題,這篇《末世餘生》是可以想像的好主題,看看推薦電影目錄就已經讓人浮想聯翩,四周一片廢土,在廢墟裡找到一些奇葩的武器,突然蹦出個殭屍或者大蟲子,然後就是開戰,所有人為了剩餘不多的生存資源爾虞我詐的鬥爭……喜歡末世題材的一定要嘗試一下這個劇本哦!
  • 英國旅遊景點解封迎客,設置單行遊覽線路
    英國旅遊景點解封迎客,設置單行遊覽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