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美女海邊公然暴力屠殺,道德淪陷還是人性喪失!

2021-01-08 紅顏秀影

今年夏天小編除了為大家第一時間奉上《權力的遊戲》這部大劇,並且帶來小編的獨家影評之外。還為大家測評好了《權遊》第七季季終之後,大家可以補空檔的美劇~~不得不說,今年下半年的新劇是犯罪懸疑類的天下!

不論是小編推薦的《追緝:炸彈客》、《梅賽德斯先生》還是新出的《黑錢勝地》《蔚藍海岸》都是懸疑犯罪題材,不過前面三部都是以男性為主角的電視劇集。

《蔚藍海岸》雖然是女性題材,但是劇情走向比較明朗。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部8月剛出的《罪人的真相》也是今夏為數不多的女性題材的電視劇集,劇情相較《蔚藍海岸》更加撲朔迷離。喜歡看美女主角和不開上帝視角的迷離劇情的小夥伴們一定要追這部劇哦~

《罪人的真相》在豆瓣尚無評分,先看的都是高逼格~

imbd已經給出7.8分的高分開場了~

今夏的劇集雖然是以驚悚懸疑、犯罪劇情類為主,可是這幾部新劇風格卻更不相同。《追緝:炸彈客》理性灰暗、《蔚藍海岸》有明媚的地中海風格、《黑錢勝地》是低配版《絕命毒師》的黑色幽默+家庭矛盾、《梅賽德斯先生》是老美的生活化氣息。而這部《罪人的真相》正如它的名字,迷霧重重撲朔迷離,要探尋到真相還要經歷重重迷霧糾葛。

故事講述了一個年輕的母親科拉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視她如珍寶的丈夫、粉雕玉琢的兒子、善良熱情的婆婆,似乎她一直生活在完美的家庭氛圍中。可是科拉的臉上總是帶著憂鬱和恍惚。

在一次和丈夫兒子外出遊玩之時,科拉總是坐在沙灘邊沉思一臉憂鬱。她忽然間爆發,在大庭廣眾之下犯下了一件令人吃驚的暴力行為,將削蘋果的水果刀刺向了一個陌生男子,但無人知道她的動機,她也拒絕為自己辯護。

本案本該草草收場,而一位流氓似的調查員卻對她莫名爆發的暴力行為陷入執著,在他的調查過程中,他與科拉一起回憶起她的過去、走進她的內心深處。在這悲慘的探尋之旅中將發掘出科拉過去的暴力嗜血秘密。

飾演偵探哈利的演員比爾普爾曼曾經出演過知名電影《西雅圖未眠夜》《獨立日》,也是一位極具風格和氣質的演員。

哈利是一個感情頑強、推理能力聯想力極強的偵探,他發現自己著迷於科拉的案件中,並且深信這件看似無釐頭的案件有著被深藏在背後的真相,這位漂亮的女兇手也有著無為人知的過去,因此開始調查科拉的生活。

《罪人的真相》裡的女主角科拉一出場就是一個憂鬱傷感、神情恍惚的美女形象,每天睡前要服用安眠藥、和丈夫孩子在一起也顯得惴惴不安。所以當她在第一季裡的爆發戲倒真的沒有給小編視覺和心靈上的衝擊感。

一位感性固執的偵探一定要研究幫助自己的罪犯、發掘事情背後的真相,這樣的設定其實挺老土......很久之前的經典電影《一級恐懼》和英劇《司法正義》都有這種的設定:敏感的偵探、律師想為迷失的罪犯提供幫助,在這過程中發掘了看似冷血無情的罪犯不為人知的人性的弱點和悲慘的過去。

小編對《罪人的真相》的後續劇情發展其實並不看好,按照劇情套路,在調查員卡爾發掘真相的過程中,女主角科拉一定會有幾場爆發戲或者與現在完全兩樣的面目、生活閃回,就女主角現在歇斯底裡的演繹,小編對她的扭曲過去或者未來的黑化,並不感興趣。畢竟已經有諾頓在《一級恐懼》裡幾乎如神一般、精湛到震撼人心的演技,女主角的另外一副面目就很難再觸動到人了。

關於本劇的名稱「罪人的真相」,本劇的男主角哈利其實也是想探尋這個看似年輕安靜的母親忽然爆發、刺死人,背後真實的目的和經歷。

小編根據編劇的套路和目前的劇情走向給出了三種猜測:

小時候受到心理變態的父親母親的刺激導致自己也缺失了安全感和暫時性失去理智

曾經遭到過家中親人的家暴,於是習慣用暴力自保

青春期或者在這個丈夫之前被男朋友家暴、背叛過,很不相信男人,只相信自己,於是熱衷於使用暴力

但是哈利和目擊者的一句話看起來倒有些深意:「他好像在被她刺殺之時,認出了她,所以放棄掙扎,寧願被她刺死。」難道科拉和這個被害人有什麼秘密的過去?哈利也總是提及科拉作案現場的植物以及被害人所在醫院的植物,不知道這會是一條線索還是某種象徵?總之,神秘感營造的很好,這樣的伏筆暗線很容易激發觀眾們的好奇心。

《罪人的真相》無論劇名、氛圍還是劇情都製造出了一種撲朔迷離、需要撥開烏雲見太陽的神秘感和陰沉的表面下蓄勢待發的騷亂感。小編表示,如果你喜歡陰冷神經質類的無助又高冷的美女主角,那麼《罪人的真相》一定很適合你;

如果你喜歡抽絲剝繭、緩緩揭露人性真相和兇手過去的懸疑驚悚類題材,《罪人的真相》也是不錯的選擇。

小編也會和大家一起持續追這部新劇的,畢竟小編又作死的做出了預測、立了flag,要看看自己有沒有被劇情走向打臉了嘛!

歡迎大家在紅顏秀尋找《罪人的真相》,一起來看看小編的預測準不準喲~!

相關焦點

  • 《死亡實驗》講述了是人性的弱點還是道德淪喪
    在這之前都對來的14個人進行了心理測試證明了14個人都沒有任何心理疾病,而且遵紀守法情緒穩定的年輕人,在開始測試的第二天就有扮演獄警的人開始懲罰扮演囚犯的人,而且一天比一天嚴重,第五天的時候不斷地對囚犯進行辱罵和毆打,如果反抗就會得到更嚴重的毆打,有的人忍了下來喪失了尊嚴,第六天教授回來了,囚犯開始了越獄被抓到導致了兩個人的死亡。
  • 反恐電影,一部通過戰爭對人性的探討,是道德喪失,還是利益薰心
    這部戰爭片最大的特色就是全片很少表現正義與邪惡雙方互相鬥智鬥勇的過程,而集中於正義一方各級負責人之間的道德糾纏。但是吸引人們最多的關注點其實應該是後半段,也就是把「電車難題」的範式安裝到反恐行動的戰場,從而讓銀幕外的觀眾感受到和電影人物一樣的道德困境
  • IMDB250之059《被解放的姜戈》:人性困境的暴力美學
    關鍵詞:暴力美學 奴隸制 人性囚籠 走進電影的背後談到這部電影不得不談到如今依舊活躍在美國影壇上,並且保持著旺盛創造力的昆汀·塔倫蒂諾,是天才?鬼才?還是奇才?這些標籤若是放在他的身上貌似都正確,在他從導的這麼多年內,暴力美學、風格化、對人性的深度剖析等等讓他的電影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一切並非如此簡單,死亡與陰謀隨即襲來,這場喪失人性的角力中,註定沒有勝利者…
    在這場喪失人性的角力戰中,註定沒有勝利者…也許應該讓拳頭決定一切。槍桿子裡出政權,勝利者永遠是對的,歷史由勝利者書寫。  再等一等,殘酷的統治者,往往在勝利後,又由於殘暴丟失了一切。政治中的達爾文主義,並不認為擁有利爪就永遠擁有一切。獅子也會死去,螞蟻在死獅子頭上稱王稱霸。完全在於你的角度。問題始終如此。簡單得看,這就是峰迴路轉,懸念迭起的好電影。
  • 國際銳評丨對歷史搞「雙標」的推特莫非已喪失基本良知?
    國際銳評丨對歷史搞「雙標」的推特莫非已喪失基本良知?這一天,中國上下深切緬懷83年前遭日本侵略者屠殺的30多萬同胞,表達以史為鑑、珍愛和平的心願... 12月13日是中國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 央視評:對歷史搞「雙標」的推特莫非已喪失基本良知?
    來源:央視原標題:國際銳評丨對歷史搞「雙標」的推特莫非已喪失基本良知?12月13日是中國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這一天,中國上下深切緬懷83年前遭日本侵略者屠殺的30多萬同胞,表達以史為鑑、珍愛和平的心願。然而,在全球知名社交媒體推特上,卻出現了令人憤慨的一幕:一些用戶發布的南京大屠殺史料圖片和視頻被刪除,理由竟是「無端血腥」。而與此同時,日本右翼歪曲歷史的言論卻被保留。
  • 《老男孩》:扎心的復仇,以人性的無限可能挑戰道德評判
    《老男孩》尺度較大,有些畫面令人吃驚、不適,體現著導演的暴力美學和暗黑藝術,挑戰觀眾心裡極限,血腥暴力以及色情場面都是毫不避諱,充斥著一些讓人無法接受的個性思維,正是這些大膽的元素填充,嘗試著突破傳統倫理道德與現實人性情感之間的壁壘。與其說是復仇,不如說是探索,像探索電影故事真相一樣探索被道德束縛下的人性本原。
  • 暴力,香港之恥!
    發生在香港國際機場的暴行,已完全突破法律底線、道德底線、人性底線。這夥人的癲狂與兇殘,正洞穿香港的法治與文明,讓香港前所未有地淪為暴力之城、恥辱之地。這夥暴徒暴虐惡毒、恣意橫行,已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暴徒們公然實施嚴重暴力犯罪行為,已到了完全喪心病狂的程度。他們非法禁錮持因私往來港澳通行證到香港機場送人的深圳居民徐某,進行捆綁、虐打致其昏迷,還百般阻撓前來救助的救護人員。之後,他們又以懷疑《環球時報》記者假扮記者為名,對其捆綁並圍毆。近乎恐怖主義的暴力行徑,是對法律和道德的公然挑戰,嚴重損害了香港的形象,嚴重傷害了內地同胞的感情。
  • 《小丑》:底層淪陷之後,有的只是「弱者互害」
    如社會學家孫立平所說,是非、倫理、價值都是以尊嚴為支撐的,但當尊嚴得不到有效維護時,淪陷甚至墮落的過程也就悄然開始了。因為沒有了尊嚴,也就意味著墮落沒有了代價。底層的淪陷,是整個社會淪陷的一部分。在《小丑》中,哥譚市潰敗的經濟、缺失的信仰、橫行的暴力、巨大的貧富差距、不斷縮減的社會福利,無疑為「底層淪陷」設立了最好的發生情境。
  • 對歷史搞「雙標」的推特莫非已喪失基本良知?
    這一天,中國上下深切緬懷83年前遭日本侵略者屠殺的30多萬同胞,表達以史為鑑、珍愛和平的心願。然而,在全球知名社交媒體推特上,卻出現了令人憤慨的一幕:一些用戶發布的南京大屠殺史料圖片和視頻被刪除,理由竟是「無端血腥」。而與此同時,日本右翼歪曲歷史的言論卻被保留。
  • 巴黎屠殺,冷漠遇到暴力.
    看多了這樣的屠殺,內心有多疼痛,表情就有多冷漠!我知道後面的屠殺會更殘忍,因為911之後的報復會變本加厲的重演!他們面對的是被逼變異的偉大的民族和偉大的文明!——默默 我覺得是野蠻蒙昧對文明開化的攻擊,是中世紀前現代對現代的反動,是集體主義的偽崇高向個人主義的報復。
  • 除南京大屠殺外,華人還遭受過一次屠殺,卻發生在外國
    日軍在佔領南京後,發生了數十起慘絕人寰的屠殺事件,30多萬軍民死於日軍的屠刀之下,那是一場喪失人性的血腥事件,我們永遠都無法忘記,日軍在南京的惡行。而這樣的屠殺,不僅發生過一次,在其它國家,同樣發生了這樣的一場華人屠殺,發生的地點在新加坡。新加坡大屠殺的背景1941年,日軍偷襲珍珠港,開啟了二戰的太平洋戰場。為了佔領東南亞,日本必須將英國的所有觸角斬斷。
  • 災難中人性的顯露——電影《釜山行》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電影《釜山行》,這雖然是一部喪屍片,但是這部片子並沒有著重刻畫喪失的暴力與血腥,而是從喪屍爆發時的人性出發,將災難來臨時的人性刻畫的淋漓盡致。全國爆發大面積喪失病毒的時刻,一趟開往釜山的列車似乎成為了最安全的地方,但就在開車的前一秒,一位感染者在沒有人發現的情況下潛進了列車,很快,感染者屍變,目光所及之處變成血腥的屠殺
  • 網絡暴力之所以發生,是因為四個原因:道德評判、比較、迴避責任和...
    一切暴力行為的背後,都隱藏著「人性本惡「的價值取向。唯有改變價值取向,認為人性本善,才能遠離導致暴力的因素,擁有和諧、幸福的人生。
  • 一場考驗人性的屠殺還是一場低級的自娛自樂?
    從影片製作上用九個字足以形容,那就是——  「血漿足,人性毒,出手狠!」,  雖然評分不咋地,但真的很過癮!    在人性求生面前,昔日的好友、軟弱的搭檔早已分崩離析,  例如這個《銀河護衛隊》裡的藍度,在劇中也打了場醬油,  直接被曾經軟弱的搭檔一錘定冥
  • 《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失去法律道德約束,人性也將徹底被摧毀
    在我看來,導演張哲洙用貫穿情節的一個個意象,加緊了電影敘事的節奏,也凸顯了他對電影的駕馭能力,他用簡單的幾個人物刻畫,卻向我們展現了女主人翁金福南的悲慘生活,及最後的絕望自殺式的屠殺反抗。這一切看上去是如此的不可思議,但卻又合情合理。
  • 《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失去法律道德約束,人性也將徹底被摧毀
    在我看來,導演張哲洙用貫穿情節的一個個意象,加緊了電影敘事的節奏,也凸顯了他對電影的駕馭能力,他用簡單的幾個人物刻畫,卻向我們展現了女主人翁金福南的悲慘生活,及最後的絕望自殺式的屠殺反抗。這一切看上去是如此的不可思議,但卻又合情合理。
  • 《洛麗塔》,人性與激情的碰撞,關於時間的妄想和道德形態的批判
    小說《洛麗塔》還曾在1997年被著名導演阿德裡安·萊恩改編成了另一版本《一樹梨花壓海棠》,萊恩是拍攝情慾電影的頂尖高手,無論是角色選擇、鏡頭語言還是細節呈現、主題升華,他都將藝術價值與商業元素完美貼合,成為很多觀眾印象深刻的經典影片。比較兩個版本,我更喜歡庫布裡克版,可以用「不著一墨,盡顯風流」來形容。
  • 最血腥殘忍的十部戰爭電影,屠殺焚屍,毫無人性
    今天龍叔整理出了10部因為種族、宗教、侵略而發生屠殺的戰爭電影,大家一起來看看吧。村莊之中,叛軍人性的醜惡暴露無疑,強姦殺人隨處可見真實體現了日軍的嗜血殘忍,展現了在教堂裡屠殺平民,河灘上虐殺戰俘,姦殺中國婦女等等暴行。
  • 這部豆瓣評分8.0的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告訴你人性與狼性的碰撞
    電影情節與原曲故事情節不同的是,狼在被拉到鎮上後,動物園因為狼不服馴化而要將其屠殺,善良的彼得最終將狼放歸山林。我認為,這個改編絕對是神來之筆,它使得原本簡潔純真的童話賦予了現實的殘酷意義,將人性的複雜、狼性的殘暴以及兩者的碰撞與並存凸顯無疑,在升華了影片主題的同時,留給觀影者強烈的共鳴和無限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