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三體-小遙
在很多影視作品中,人們偶爾會看到有關殭屍或者喪屍的情節,並且很容易被特殊場景與情節震撼到。雖然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類似的情景,但是根據相關研究,被某種病毒感染後的狀態與前者十分接近。
戲劇來源於生活,所以人們推測「喪屍病毒」的原型很有可能就是我們熟知的狂犬病毒。這聽起來十分不可思議,畢竟狂犬病並沒有「喪屍病毒」的表現症狀那麼恐怖,這主要還是歸功於狂犬疫苗的出現,極大的保護了人們的生命安全。
據了解,在狂犬疫苗出現之前,狂犬病的死亡率是100%,無論是動物還是人類,都很難逃過病毒的摧殘。
作為一種急性傳染病,狂犬病的發病時間十分短暫,雖然很大一部分病毒都是通過動物的撕咬進行傳播的,但是也存在特殊的感染途徑,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威脅到人們的健康。
醫學家們表示,狂犬病的症狀中有兩類十分明顯,怕水是最典型的症狀,因此狂犬病最初也被稱為怕水症。這種情況往往出現在第二階段,此時患者已經表現出了明顯的異常行為,隨後就會癱瘓或昏迷。
另一種症狀相對溫和,患者會有食欲不振、頭暈等情況,因此有時會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最終導致病情加重而更加痛苦。
此外,狂犬病人在聽到一些聲音時也會變得異常敏感,不過醫學家們至今無法準確解釋為何他們聽到水聲、風聲就會出現嚴重的咽喉肌痙攣,患者在此過程中也有可能出現其他併發症。
現階段醫學家們對狂犬病的研究仍在不斷深入,因為徹底消滅這種病毒還需要更加漫長的探索,只有儘可能全面的對其進行了解,我們才能更好地解開這些謎團。
在現實生活中,有時會出現一些寵物狗咬傷人的情況,這時就需要及時清理傷口並儘快去醫院注射狂犬疫苗,否則同樣會有加重感染的風險。同時,醫學家們也一再提醒人們,在外出遛狗時儘量為寵物帶上牽引繩,尤其是一些大型犬,這樣能夠在安全範圍內保障寵物的活動,也可以減少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