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相聲VS日本漫才,哪個是你心目中的搞笑之王?

2021-02-08 日本物語
最近你們肯定看到了這則消息:郭德綱又要去日本巡演啦!其實這已經是第三次了。自從17年,郭德綱和于謙首次將相聲商演帶入日本,在當地引發強烈轟動之後,他兩幾乎年年都要去日本說一趟相聲。我們可以看到,在大阪梅田站的LED屏上,再次被德雲社「圍攻」,染上專屬「德雲紅」↓
(可見,島國人民也是非常期待郭老師及其愛徒們的到來)相聲作為一種民間流行起來的藝術,受眾面積非常之大。除了我們喜歡聽相聲以外,很多外國人也喜歡這種幽默風趣的表演形式,尤其是在同一個亞文化背景下的日本。
漫才是日本的一種站臺喜劇,最初起源於日本古代傳統藝能的「萬歲」,後來在關西等地得到快速發展。我們都知道,國內最常見的相聲形式是兩人在舞臺上表演,一個負責「捧」,另一個負責「逗」,二者相輔相成。雖然說是「三分逗、七分捧」,但是一朵紅花永遠離不開綠葉的襯託。日本的漫才雖然也是類似裝傻和吐槽的捧逗形式,但還是有一定區別的。如果大家有看過歷期的NON STYLE的相聲節目表演,就會發現,他們恰恰是反過來處理主次關係的。在舞臺表演上。日本的漫才會通過浮誇的肢體動作、面部表情去帶動觀眾的情緒,兩人以極快的速度互相講述笑話,讓人一下子入戲。相對而言,中國相聲則是緩慢,有鋪墊、起承轉合等包袱在裡面的。在題材選擇上。漫才不會選擇晦澀難懂的歷史文化,而是偏向於比較貼近觀眾生活的日常葷段子,利用大白話拉近觀眾與舞臺之間的距離。在服裝道具上。漫才著裝並不像我們國內,清一色的大褂、扇子、醒目,他們有自己和服、西裝、劍製品等。小編覺得,正是因為這些不同點才創造了兩種不同風格的相聲文化,藝術無國界,無論是日本的漫才還是中國的相聲都能給予我們歡樂。

這裡還有日本物語的其他精品文章~可以來看一下哦~

高效、便宜、服務好,同一顆牙,去日本看到底有多幸福

撞臉蒼井優的這位實力派演員,你有印象嗎

日推網友曬出「打開包裝失敗」慘照,哈哈哈哈哈哈畫面太過真實

《三體》在日本掀起科幻潮,沒遇到劉慈欣之前,他們都在看什麼?

「腦洞之王」田中達也,每天創作一張小人國攝影作品,風靡ins百萬人

以上です。

有趣的內容很難天天有,希望每晚都帶給大家有意思的話題。喜歡我們的朋友,請持續關注日本物語,還有知日圈App,不喜歡的朋友也先別走,動動您的小手給我們加星標,以及文章右下角的「在看」你再走。

以下是星標的添加方法。 

經過我們後臺分析:日本物語的粉絲群都是有知識、有文化追求,靈魂有趣的人,她們遍布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始終支持物語,是我們編輯部一所懸命的動力!

相關焦點

  • 你知道嗎?日本漫才「逗哏」的是右邊那位,和中國的相聲正好相反!|日本觀察
    起源來自日本古代傳統藝能的"萬歲",之後在關西地區漸漸發展。不僅融進了口技、舞蹈、歌唱等藝術,而且出現了戲劇漫才 (相聲劇) 、多口漫才 (群口相聲)以及女漫才師表演的漫才。相聲藝術中,就有"三分逗,七分捧,捧逗合縫活精彩"的熟語。捧哏的雖是配角,但其藝術功能可以達到百分之七十之!相聲藝術在給人們創造幽默與歡笑的同時,也創造了一個理想道德魅力的人格。捧哏角色,大多藝術貢獻大,而報酬少,功名所得少。逗哏是紅花,捧哏就是綠葉。
  • 日本相聲(落語、漫才)和中國相聲的區別
    傳統的單口相聲道具:一般是 大褂,桌子,扇子,手絹,還有醒木。扇子和手絹的作用相比落語差別不大,一般看表演需要,可以用來替代各種物品,劍啊之類的。再說醒木,日本落語開始一般是拉家常來進入表演,而單口相聲,雖然現在也會跟觀眾聊下天,但是,真正意義上的開始,還是在定場詩之後開始的。醒木就是一般用於節目的開始,節目結束,以及故事的關鍵時刻。
  • 吉本興業社長大崎洋:加強日本漫才與中國相聲的交流
    今年7月,中國著名的相聲演員郭德綱將率領他的德雲社,到東京進行公演,作為日本最大的諧星及搞笑藝人經紀公司——吉本興業,如果在這樣的舞臺上,能有日本漫才演員一同登場亮相就好了
  • 日本小品:漫才和コント到底有何不同?
    如今,搞笑的範疇越來越廣泛,除了漫才(主要是兩人用有趣的對話取樂觀眾的表演形式,和我國的相聲形式相近)外,還有模仿、短劇(近似小品的形式)等各種各樣的形式。其中,短劇和漫才的分界極為曖昧不清。那麼短劇和漫才之間,到底有何不同呢?
  • 日本漫才冠軍組合推薦
    前言日本的喜劇發展蓬勃,競爭激烈,類型也非常豐富,漫才、短劇、落語、節奏喜劇、吉本新喜劇……日本喜劇以搞笑為第一要義
  • 【專欄】相聲與漫才
    看日本人對相聲的定義,也就知道了他們其實還談不上真正了解我國的相聲藝術。因為我們傳統意義上的相聲首先是一種「說唱曲藝」,是把說、學、逗、唱糅合在一起取悅觀眾的一種民間曲藝藝術,而並不僅僅是日本人口中的「話術」(日本漫才雖然也有音曲漫才、舞蹈漫才和話術漫才等之分,但傳統的不唱不跳,只以話術為主的漫才才被視為正統),也不是他們想像中的那種純粹的「演技」。
  • 日本「德雲社」,比演員還吃香的日本搞笑藝人
    日本人童年時候的夢想是什麼?是的,在日本,比演員還吃香的或許就是常常引人發笑的——搞笑藝人!日本娛樂圈中搞笑藝人受歡迎的程度絕不下於一般的歌手和演員,一些日本女神大多選擇搞笑藝人為結婚對象。在他們看來,搞笑藝人是多才多藝的代表,有些搞笑藝人在收入方面要高於影視劇演員,甚至還會成為日本演藝圈的寵兒、政客的座上賓或直接從政。 在日本,搞笑藝人已成為一種產業。據媒體報導稱,日本搞笑產業總值在2006年已高達兩萬億日元,幾乎與高科技產業相仿。這就不得不提到一家專門生產搞笑藝人的公司——吉本興業了。
  • 日式的搞笑風格,你能get到嗎?
    現年56歲的松本人志,是日本著名搞笑藝人,他的好朋友兼搭檔浜田雅功,也是日本著名搞笑藝人,兩人是日本的搞笑組合——DownTown。著名的年番-24小時絕對不準笑系列就是downtown和其他幾位搞笑藝人的腦洞大開的節目,每年錄製一次,並且一次連續錄製24小時。
  • 日本人喜愛的漫才到底是什麼?
    對於百姓來說,歌舞伎表演的歷史正劇或許過於嚴肅,他們往往更喜愛一種輕鬆愉快的娛樂,也就是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漫才。漫才是日本的一種傳統語言藝術,類似於中國傳統的相聲,據說是飛鳥、奈良時代模仿唐朝歌舞而形成的。最早漫才被稱為「萬歳「まんざい」」,主要在日本的新年初一表演,內容就是拜年,以各種的形式呼喊「萬歳」。
  • 從一部日本的「落語」電影看懂相聲界撕*大戰
    日本的許多藝術形式脫胎於中國,掌柜的今天跟大家推薦一部關於「相聲」的作品。在日本,有「漫才」和「落語」這兩種幽默的語言表演藝術,為了便於大家直觀的理解,「漫才」有點類似對口相聲,分「上手下手」,類似對口相聲的「捧哏逗哏」,主要表現形式是以很快的語速互相講笑話。
  • 影版《火花》曝預告 菅田將暉拜師桐谷健太學搞笑
    影版《火花》曝預告 菅田將暉拜師桐谷健太學搞笑 時間:2017.08.1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Lecea 分享到:
  • 迎娶女神、總產值20000億日元,這群日本人「笑」著把錢掙了
    搞笑藝人其實是一個統稱,這一群體包括漫才師、落語家、模仿藝人和喜劇演員等。其中,漫才與落語是日本常見的兩種喜劇形式。何為漫才? 漫才通常由兩位演員合作演出,形式類似我國的對口相聲。一位演員主要負責找茬和吐槽,另一位則負責裝傻和耍寶。
  • 活動預告丨冬天的第一個「硬扎」朋友圈,你確定不要加入一下?
    本期「硬扎與漫才」將為你介紹兩位漫才喜劇大師在日本,1972年,北野武與兼子二郎組成了漫才二人組「Two Beat」。在日本競爭激烈的演藝圈中,北野武憑藉其出人意料、離經叛道的大膽風格,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人物,並與明石家秋刀魚以及Tamori並列日本搞笑藝人TOP3,他所指導的電影《火花》更是值得一看。
  • 中國哪個地方的人最會搞笑?
    文/丁正如意上周,中國「喜劇大師」嚴順開去世。隨之一起遠離的,還有一代老藝術家的風範以及近年失落的滑稽戲。其實,現在一說起哪個地方最有喜感,大部分人壓根都不會想到上海滑稽戲,而是常常會想到京津的相聲。在北方的語言文化為主流的語境下,有這種印象很正常。京津因為有相聲,其傳統的搞笑首善之區的地位不可動搖,無需贅述。
  • 疫情中的文明衝突(六):日本人的精神世界(中)
    日本人的幽默搞笑綜藝節目是幾十年來日本各衛視的主打,搞笑藝人在日本不僅收入很高,他們的社會地位也非常之高。去年日本最有影響力演員第一名是搞笑雙人組合「三明治男人」。換在我們這裡,郭德綱、嶽雲鵬、沈騰雖然也很有人氣,如果你說他們比葛優、陳道明更有影響力,在藝人中應該地位排名更高恐怕絕大部分中國人是不會同意的。
  • 動漫推薦:2020年的10月新番,幾位可愛蘿莉,扛起搞笑大旗!
    【前說】是一部沒有男主且滿是女性角色的動畫,如果你非要找一個男主的話,那就只能從方頭大叔,老店長,服務員等這三位中矮個拔高了。而這部番中的女性角色也並不是特別的美麗,她們沒有性感的大長腿,沒有奪人眼球的大高個,但是充滿勵志搞笑的內容是值得一看的。何況如果你喜歡看一群可愛蘿莉奮鬥的樣子,那麼這部番你會喜歡的。
  • 明日之星|喜劇人不止喜劇魂!玩滑板的前網綜製片人爆笑開麥,這就是漫才!
    ☟ 先來看一段VCR了解一下這就是漫才:日本全民化的喜劇形式漫才類似中國的相聲,相聲分「捧哏」「逗哏」漫才稱「上手」「下手」歡迎大家在各大售票平臺搜索「劉洪偉」或「橙色預警」劉老師在等著你!漫才的「行業黑話」通常和日語相關,比較難懂但是相聲就不一樣了!
  • 去日本劇場,感受獨有的搞笑之魂
    在劇場中,你將看到搞笑藝人真正的搞笑功力,享受專門為歡笑創造的時間與空間。搞笑劇場遍布關東、關西,不過,和關東人相比,關西人似乎更具備天然的開闊和達觀的氣息。因此關西的搞笑劇場無論從數目、規模和種類上都遠比關東要豐富。漫步古樸又不失現代感的大阪,儼然就是在走訪一張活色生香的搞笑地圖。
  • 《修真聊天群》搞笑人物大分析,誰才是你心目中的搞笑之王
    在整體的人物塑造上,小編從來都沒有看過人物形象這麼飽滿的一本網絡小說,數十個人物形象仿佛活了一般出現在讀者的眼前,那麼誰才是《修真聊天群》之中當之無愧的搞笑之王哪?小編跟大家來簡單的分析一下。豆豆:說起豆豆這個大妖犬實在是夠坑主的,三番五次的離家出走及楚楚控是屬性實在是有夠好玩,一曲黃山大傻之歌傳唱許久,讓小編真的有點忍俊不禁,其惹事搞破壞的本事,超強的遊戲能力實在是有夠顛覆認知,前期多在危機時刻充當著書航保護者的角色,後期度過五品大妖劫幻化成人性之後出場次數就很小了,其搞笑多在於它與黃山真君的鬥爭過程,你怎麼看。
  • 日本綜藝入坑必備——整蠱之王《倫敦之心》
    作為喜劇從業人員,說來非常慚愧,我是上一年(2017年)才第一次接觸到日本綜藝的。我幾年前看過日本的漫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