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作品】16幅畫看倫勃朗的大師實力

2021-02-20 俄羅斯菲爾油畫藝術聯盟
一鍵關注 喜歡藝術的朋友,都在這裡。

關注後,可進入華人圈裡最好的文化藝術微信公共平臺!

倫 勃 朗

(1606年-1669年)

歐洲17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之一

也被世人稱為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

倫 勃 朗 最 出 名 的 16 幅 畫

|

【1】

《 戴金盔的男子 》

(布上油畫 縱67.5×橫50.7釐米 柏林國立博物館藏)

《戴金盔的男子》這件肖像畫曾經被認為是倫勃朗的傳世名作,紅極一時。作品中的模特是倫勃朗的哥哥,金盔是倫勃朗描繪的重點,而人物被他隱在陰影之中,倫勃朗採用近乎雕塑般的厚塗技法,把金盔的質地描繪的錚錚作響,令人嘆為觀止。後來,雖然一群研究者對這幅畫進行了艱苦的調查分析。他們最後的結論是這幅畫和倫勃朗毫無關係,致使人們開始淡忘它的存在。但它依然被美術館所陳列,因為它確實一件優秀的作品。

|

【 2 】

《 薩斯基亞扮作的花神 》

(布上油畫 縱123.5×橫97.5釐米 倫敦國家美術館藏)

《扮作花神的薩斯基亞》中的主人公是倫勃朗深愛的妻子薩斯基亞。畫中的沙斯姬亞身著貼身的金色長袍,頭戴盛開的鮮花,他把愛妻裝扮成古羅馬的花神,精心描繪了環繞著鮮花的柔光。長袍上美麗的金銀刺繡、花瓣和閃閃發光的寶石……仿佛把妻子的生命永遠留存在畫布上,讓人永遠記得她的年輕美貌。

|

【 3 】

《 浴 女 》

(板上油畫 縱61.8×橫47釐米 倫敦國家美術館藏)

這是倫勃朗晚期的作品,藝術顯示出爐火純青的境界。畫中正待洗浴的女子正寬衣下水,神情微妙,初試水溫,顯出欣喜之情。倫勃朗把浴女描繪得健美豐滿,並將暗部的平塗法與亮麗的厚塗法巧妙結合,使這幅畫達到完美的境界。

|

【 4 】

《 夜 巡 》

倫勃朗最著名也最引起爭議的畫就是這幅《夜巡》。當時畫壇上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志願軍人的群像必須按照身分和軍階分配到畫面的相對應的位置上。但倫勃朗一反陳規,此畫的布局另闢蹊徑,為志願民兵群像的構思闖出另一條出路,超越訂畫人的要求,繪出活潑、富有生氣的動人場面。此畫原名為《佛·巴·科克火槍手連的出發》,描寫的是 白天進軍的情景,但是因為長期遭受煙燻火燎而使畫面變得發黑,後被人誤認為描繪的是夜景而稱為《夜巡》。畫面選擇了大尉命令部隊出發的一個瞬間場面,火槍手們接到命令後倉促地湧出兵 營,有人準備武器有人則擊 鼓揚旗。畫家在創作此畫時沒有採用傳統的盛裝肖像的形式,而是以大尉和中尉為中心,使人物處於 不同的層次上,用明暗光線的對比來使閫而具有深 邃感。此畫並沒有讓訂作人滿意,他們為為倫勃朗對他們不夠尊重,畫面灰暗沒有突出人物的崇高感。倫勃朗在身心受到重大打擊的情況下,仍然保存了這幅藝術珍品。

|

【 5 】

《 倫勃朗自畫像 》

(1660年 畫布油畫 114*94釐米 倫敦肯伍德公館藏)

倫勃朗左手握著調色板與畫筆,右手插在腰間,一副不修邊幅的樣子,露出他的貧窮與寒酸。胖胖的身材,纏著頭巾,只有一對眼睛還在炯炯有神,他好象在思考著什麼,臉上沒有一絲笑容,冷冷地佇立在畫架前。背景被淡化了,突出了畫家的上半身,象一座塔一樣巍然不動,在他身上只有藝術的生命永恆地維繫著他。在這一幅自畫像上,畫家用簡約、闊大的筆觸,去表達他的內心情感,表情的嚴肅,正是他忍受著日益加劇的生活重壓的外在反映。

|

【 6 】

《 門邊的亨德麗吉娜 》

倫勃朗在51歲時破產,居住在阿姆斯特丹貧民區的一所破房子裡,愛妻的離世更使他失魂落魄。亨德麗吉開始是他的女僕,後耒成為他的妻子。倫勃朗以滿懷的深情畫下了這幅《門邊的亨德麗吉》,以回報生命中的這份珍愛。

|

【 7 】

《 託普教授的解剖課 》

(海牙毛裡茨海斯美術館 169.5×216.5釐米)

《尼可雷斯·託普教授的解剖學課》是當時阿姆斯特丹外科醫生行會委託倫勃朗畫的團體肖像畫之一。大概倫勃朗也沒有想到,這幅作品不僅使訂畫者非常滿意,而且使他幾乎在一夜之間成了遠近聞名的大明星。從此,訂畫者源源不斷,倫勃朗也因此由一個普通的平民一躍成了顯耀的「貴族」。然而,難得的是,畫家並沒有為了維持這令人羨慕的「貴族」生活而墨守成規,而是不斷地實驗、探索,不斷地突破自己。

|

【 8 】

《 猶 太 新 娘 》

(畫布油畫 121.5*166.5釐米 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藏)

《猶太新娘》無疑是最富柔情的畫作之一。很少有人能如此細膩的、深入地描繪人間之愛。他的手平放在她的胸口,傳達出象徵的、又是切切實實溫柔。她的手則滿含深情,輕輕搭在他的手上,含蓄地接受又回報著他的愛撫。他們的結合的全部含義都蘊含在更深的層面之中。光線似乎不是從外部投射過來,而是直接來自人物身體的內部。他的厚塗法極大地增加了顏色的表現力。

|

【 9 】

《 浪 子 回 頭 》

《浪子回家》畫面表現的是老人的小兒子,索求家產,遠走他鄉,放浪形骸,迷途知返,最終回到家中,父子相遇的一刻。倫勃朗以世俗的場景演繹了神述的比喻。作品以一個大家門戶的前廳為背景,畫中的老人已是風燭殘年,疲弱的視力已不能幫助他更好地辨認面前的情景,他伸出雙手接受失而復得的兒子,那雙顫動的手在兒子的背上撫摸著,生命的源流在那兒奔湧著。衣衫襤褸的浪子身上留下了流浪的印記:他揮霍盡了向父親索要的資材,時逢歉年,受僱為人放豬,食不果腹,飼料充飢尚求之不得,遂念及家中無盡的好處,回家跪在老人的面前,說道:「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作你的兒子。」源遠流長的微波細水匯入生命的活體,一脈相承的最初時日又回到身邊。

|

【 10 】

《 耶利米哀悼耶路撒冷的毀滅 》

據說倫勃朗以自己的父親作為模特創作了幾幅老人像,這是其中一幅。這幅畫的題材來自《聖經·耶利米書》。先知耶利米預言了耶路撒冷的毀滅。畫中,從神殿中搶救出來的黃金聖杯和聖經堆放在他的身邊,他陷入了痛苦的對於毀滅了的城市的思念。注意在這幅畫中無與倫比的光和影的描繪。

|

【 11 】

《 基督耶穌在以馬忤斯的晚餐 》

在倫勃朗的一些作品中那神性的光輝是源自於室內的。他早期的作品《以馬忤斯的晚餐》(藏於巴黎傑奎馬特-安德魯博物館)中,深色調將耶穌與他萬分吃驚的門徒們分隔開來,門徒們被主耶穌身後強烈的光芒照耀著。在極其昏暗模糊的一切背景中,中心人物的亮面,唯有那一塊是突出的,溫暖的金色調子,更集中;大筆觸層層顏料的堆積,更有質感。倫勃朗的這張油畫詮釋這樣一個神聖的場景。它描繪的場景,並不熱鬧,而是凝重沉思的,極富哲理,和復活的意義極度吻合。

|

【 12 】

《 從十字架上降下基督耶穌 》

倫勃朗的《脫離苦難》是一幅《聖經》中基督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宗教畫。名為《脫離苦難》,實則就是《從十字架上降下基督耶穌》的意思。倫勃朗的這幅《脫離苦難》就藝術上來講:其光的運用比較獨到,完全是超出了自然寫實的用光,而僅僅是從藝術性思想性上加以考慮的,讓他們亮出來的地方,一定是這幅畫的主題所要揭示的地方。

《脫離苦難》構圖:用的就是傳統的三角形構圖法,看上去整個畫面比較堅實穩固,氣氛比較和諧協調,符合宗教上的莊嚴肅穆、高尚、平安、穩定的原則。

|

【 13 】

《 蘇 珊 娜 和 長 老 》

蘇珊娜與長老,典出《聖經》在聖經故事中,窺淫是對婦女施暴的前奏。蘇珊娜是一個美貌女子。她品性貞潔,虔信律法。兩位士師長老,痴迷於蘇珊娜的美,常常伺機偷窺。有一天,蘇珊娜在自家花園準備沐浴時。兩個士師長老跳出來施暴,蘇珊娜堅拒不從。眾人進園,二士師長老反誣她與人幽會。次日在公審中,蘇珊娜被叛死刑。年輕的先知但以理得到神啟,為之鳴冤,挽救了蘇珊娜的生命,說謊的士師長老被處死。故事本身有強烈戲劇性。這個故事有道德寓意,美德獲勝,先知聖明。

|

【 14 】

《 刺 瞎 參 孫 》

《刺瞎參孫》又名《參孫被弄瞎眼睛》,典出《聖經舊約》:參孫是以色列第七十五代的士師。參孫長大後受耶和華的愛護,成為力大無比的勇士。把火炬綁在狐尾上燒毀敵人的莊稼等,使侵略者非利士人感到束手無策,十分惱火。後得知參孫已娶非利士妓女大利拉為妻,便向大利拉賄賂了一千一百舍客勒,參孫在妓女大利拉百般引誘下,終於向她吐露自己力量的源泉是在他的頭髮上。大利拉晚上灌醉了參孫,剃掉了他的頭髮,終被非利士人拿獲。非利士人向他橫施酷刑,最後又挖去了參孫的雙眼。但忽略了的頭髮過一段時間仍會長出來的。參孫在地窖裡關了一段時期後,頭髮又長出許多。終於在非利士人審詢他時,他抱住兩根大柱子,搖動房屋,使三千多非利士人與他同歸與盡。這裡描繪的是參孫在地窖裡被非利士人挖去眼睛的一幕。

在巴洛克繪畫中,最激動人心的為倫勃朗《參孫被弄瞎眼睛》,畫中的參孫之妻大利拉,因犯下傷天害理的罪行而驚惶失措,畫面只用洞外射進的一束光,照亮這幕虐待事件,強烈的明暗對比,加強了戲劇性氣氛:參孫被按倒在地,右邊一個兵丁拽住他手腕上的鐵銬,左邊一個兵丁用刀向他威脅,中間第三個兵丁正伏在參孫的胸前持刀刺向他的眼睛。站在帷幕邊的大利拉現出恐懼的樣子,似乎想往外逃去。

光線從左邊射入,照清了參孫的全身與兇手們的輪廓。光明與黑暗是如此鮮明,這一切被畫家的色彩強化了。整個畫面充滿著激越與恐懼的緊張性。

|

【 15 】

《亞里斯多德和荷馬石膏半身像》

此畫又名《亞里斯多德對著荷馬的半身像在思考》,哲人亞里斯多德的右手輕輕按在古希臘盲詩人荷馬的胸像上,荷馬那失明的眼眶中放射出穿透黑暗的目光。一縷暖光照在荷馬的頭上也反射在亞里斯多德的臉上,而哲人的眼神,與其說在凝視,不如說在神思。無論是畫家或是看畫的,都會令身心沉入深深的思索中。倫勃朗的畫面,往往是這洋吝嗇:大塊的黑色吞沒了主體,只留下最神來的一筆:臉部,眼睛甚至是手,反覆塗膜抹。

|

【 16 】

《 扮作敗家子的倫勃朗和薩斯基亞 》

這幅畫是倫勃朗和妻子薩斯基亞(富商的孤女)在一起快樂的場景,倫勃朗極為罕見的微笑讚頌生命,因為這時的他可說是人財兩得的,靠著妻子家裡的關係,倫勃朗得以擴充客源到上流社會,使他名利雙收。薩斯基亞是個很有韻致的女人,她只是他的模特,永遠不是他生活的一部分。於是我們看到了帶著淡淡哀傷的溫婉女人的形象。


                             

贊是一種鼓勵 |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相關焦點

  • 提香、倫勃朗、莫奈、高更……60幅殿堂級大師典藏油畫29...
    勾勒五百年歐洲繪畫藝術發展輪廓從莊嚴肅穆的宗教畫,到激情澎湃的文藝復興,從優雅華美的洛可可人物,到色彩精妙的印象派風景……本次精挑細選的60幅大師作品,勾勒出14至20世紀初歐洲繪畫藝術的發展輪廓。本次展覽精心打造「以光之謎」沉浸式體驗項目,利用現代技術,以聲、光、電組合,虛擬交互全方位環繞的方式,賦予作品新的藝術生命,在觀眾與大師作品之間搭建起互動對話的情感橋梁,完成一場藝術經典的現代表達。
  • 大師素描(巴洛克版)——暗夜之光倫勃朗素描精選
    倫勃朗和他的妻子生有4個孩子,只有最小的一個孩子泰塔斯存活,但他妻子在生孩子後不久去世,他和女僕韓德瑞克住在一起,女僕為他生了一個女兒,為此受到教會的正式譴責為「罪惡的生活」。由於他喜愛收藏珍品,所以很快就到了破產的邊緣。1669年他在貧病中去世,身邊只有女兒科爾內利亞陪伴,死後葬在西教堂一個無名墓地中。
  • 大師倫勃朗素描高清作品全集
    倫勃朗·梵·萊茵 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1669)
  • 含蓄深刻的《猶太新娘》—17世紀荷蘭大師倫勃朗最傑出的一幅畫
    《猶太新娘》,是1665年倫勃朗創作的一幅油畫,這幅作品曾在英國國家畫廊倫勃朗晚年的作品展中展出,現收藏於阿姆斯特丹國立美術館!梵谷和他基友曾經欣賞這幅畫時說過,「如果能在倫勃朗的畫作前坐上兩個星期,哪怕叫我啃乾麵包,或者少活十年也行」!
  • 倫勃朗,把女神畫成凡人 | 傳奇
    可以說,在17世紀中葉的荷蘭,他,著名畫家倫勃朗,就是無產階級最愛的人民藝術家。 最近,美國萊頓收藏館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了「倫勃朗和他的時代」藏品展。雖然名為倫勃朗的作品展,但事實上,展廳內的第一幅作品是由他的學生伊薩克·喬德爾維爾創作的《身著東方服飾的倫勃朗》。畫中,倫勃朗身穿中東風韻的華麗服裝,披著絲質外衣,拄著拐杖,睜大雙眼,露出自信的神情。
  • 人物丨世界靈魂大師倫勃朗的女人們
    捕捉光線明暗變化的靈魂大師——倫勃朗,其一生就如其作品一般,光影、明暗分明。他曾經是最幸福的男人:當時最有名的肖像畫家,與花神般美麗的妻子生活甜蜜。這時,倫勃朗遇到了一位女子,她是該市最具有實力的畫商範·厄伊倫比格的侄女沙斯姬亞,她有著荷蘭女子特有的透明肌膚。褐色的頭髮,深綠色的眼睛和如花似玉的美貌。
  • 倫勃朗、卡戴珊以及他們的時代
    當1523年,帕米加尼諾畫出世界上第一張自畫像開始,人類就和自拍這事結下緣分。之後不同時代的畫家們,都對畫自畫像情有獨鍾,比如熟知的畢卡索,梵谷,以及著名的光影大師倫勃朗。 倫勃朗自畫像對現代自拍的布光以及濾鏡影響極其深遠的倫勃朗,一生畫過90多幅自畫像。根據一位理論家的統計,倫勃朗平均每年至少會為自己畫兩幅自畫像。
  • 美國最具影響力的油畫大師之一,當代倫勃朗,戴維·萊費爾
    戴維·萊費爾David Leffel (1931-- ) ,美國最具影響力的油畫大師之一,一輩子迷戀倫勃朗,又被稱為當代倫勃朗。戴維·萊費爾,能以令人驚訝的速度,快速切入到作品的核心,構造出尚栩栩如生的陶瓷器品,鮮豔美麗的花草,帶著溫暖的桃子、暗紫色半透明的葡萄。
  • 一周觀展指南|在倫敦、阿姆斯特丹、芝加哥,看倫勃朗繪畫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特梳理各地值得一看的展覽與講座精選。藝術空間的揭幕展為旅法藝術家陳偉德的繪畫作品展「從塞納河到黃浦江」,展出藝術家不同時期創作的繪畫作品110件,涵蓋油畫、色粉、素描及玻璃畫四大類,呈現藝術家35年來對上海與巴黎的細微觀察。
  • 近百張西方大師速寫,總有一個高度適合你!
    阿爾道夫·門採爾  德國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大師丟勒之後最偉大的畫家,他的作品題材豐富,廣泛涉獵並深刻表現了德國社會各個階層的生活,生活狀態和社會風俗,尤其是對產業工人的描繪,其作品造型嚴謹、解剖明確、筆法剛勁、生動自如,被譽為「素描大師」。
  • 「光影浮空」裡的提香、倫勃朗與高更……——在成都走進歐洲繪畫...
    一生創作過超過30幅以水磨坊為題材的風景畫,皆被評價為超高水平作品。這幅倫勃朗·凡·萊因的《自畫像》,是倫勃朗最受關注的作品之一,也是本次展覽單幅作品的最高保值之作。作為全世界最偉大的藝術大師之一,倫勃朗的聲名比肩文藝復興三傑,因其畫面極富戲劇感而被人稱作「美界莎翁」。他以肖像畫立業,後來更因為充滿喜劇張力的歷史畫和宗教畫而聲名大噪。
  • 淺析倫勃朗獨特的藝術審美觀念給民眾帶來的文化衝擊
    據說這幅畫作在市政廳裡還是掛了很短的一段時間,最後還是因為人們在感情上實在不能接受而被撤下了。又據說倫勃朗在盛怒之下,將這幅巨大的作品剪碎,所以目前人們看到的此畫作只是 原畫的五分之一。 倫勃朗最後的晚年生活潦倒而悲涼。以前,他的作品總是以高價出售,現在只得賤 賣。而且,買主竟然寥寥無幾。
  • 版畫·延伸丨倫勃朗與蝕刻版畫
    倫勃朗一生作品頗豐,留下了600多幅油畫,300多幅蝕刻版畫和2000多幅素描,以及100多幅自畫像。倫勃朗的畫一貫採用"光暗"處理手法,即採用黑褐色或淺橄欖棕色為背景,將光線概括為一束束電筒光似的集中線,著重在畫的主要部分。這種視覺效果,就好像畫中人物是站在黑色舞臺上,一束強光打在他的臉上。
  • 日本著名油畫大師,作品中的少女楚楚動人!被稱為人體畫第一人!
    ,他畫的油畫非常的逼真,達到了照片的級別,冷軍的一幅油畫作品能賣到上千萬元,可見冷軍的油畫也達到了藝術美,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油畫大師是日本的著名油畫家島村信之。今天小七也為大家找到了他的幾幅人體沒畫作品。看到上面的這幅油畫作品以後相信大家都被帶入到了幻境之中吧?
  • 倫勃朗的光線,天才的「夜光蟲」
    畫作體裁廣泛,擅長肖像畫、風景畫、風俗畫、宗教畫、歷史畫等領域。 他一生留下600多幅油畫,300多幅蝕版畫和2000多幅素描,幾乎畫了100多幅自畫像,而且幾乎他所有的家人都在他的畫中出現過。
  • 西方藝術大師 代表作品集合
    人類通過藝術活動,獲得精神享受和審美愉悅,讓我們一起走進大師的世界,欣賞充滿無窮創造力作品。
  • 一周觀展指南|上海讀留法「先驅之路」,歐美看倫勃朗與凡高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特梳理各地值得一看的展覽與講座精選。這對夫婦曾向中國美術館捐贈了82位歐美藝術家的89件(117幅)作品,這批作品大多創作於二十世紀60至90年代,包括歐美現代主義各個階段不同流派的大師名作。
  • 最後一位手繪海報大師:我會畫到看不見為止
    但因為全美戲院沒有多餘的錢買畫布,所以一幅畫經常是畫完掛一段時間,就要全部蓋掉再畫上新的。當然也不能像畫家一樣去署名,作品很多人都見過,作者恐怕沒多少人知道。很難想像顏師傅為了畫海報,一輩子都沒有結婚,由於長期畫畫導致他的視網膜受損嚴重,右眼現在幾乎已經失明了。儘管如此他還是說「我會畫到看不見為止」。
  • 為何印象派大師莫奈畫了181幅《睡蓮》?匪夷所思的為情所困!
    確實,藝術大師中,不乏瘋狂的人。米開朗基羅不信任別人,雕刻用的石頭親自開採,《創世紀》天頂畫基本是一個人搞定,因為四年仰著脖子作業,脖子都無法正常彎曲。卡拉瓦喬是暗色調主義大師,喜歡畫得烏漆麻黑,他的個人生活也是烏漆麻黑,打架、殺人,淪為通緝犯,他《提著歌利亞頭顱》畫中被切下的首級竟然是自己,結果一「畫」成讖,暴屍街頭。
  • 世界藝術大師拉斐爾: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37歲留下了300多幅傳世作品
    16歲那年,他來到佩魯賈,進入畫家 佩魯吉諾的畫室學畫。 佩魯吉諾是達·文西的同學,長著一張看起來好像永遠在生氣的臉,是當時的繪畫大師。第一幅為拉斐爾所作,第二幅為佩魯吉諾所作 這副畫不僅表明他充分吸收了佩魯吉諾的藝術精華,而且後來居上。 17歲時,拉斐爾在畫作中的署名已經排在同事之前,落款是「magister」,即「大師畫家」。 他不再以學生的名義繪畫,而是能夠以獨立的身份籤訂繪畫合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