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聊齋志異,顧名思義,是記神仙狐鬼精魅的故事。
其中"神狐鬼精魅故事"的內容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是人與人或非人之間的友情故事;
2、是不滿黑暗社會現實的反抗故事;
3、是諷刺不良品行的道德訓誡故事。
簡介:《聊齋》是根據我國古典文學名著《聊齋志異》改編、攝製成的一部大型古裝電視系列劇。《聊齋》劇中薈萃了廣為流傳、膾炙人口的生動故事。
《聊齋志異》是一部積極浪漫主義作品。它的浪漫主義精神主要表現在對理想人物的塑造上,特別是表現在由花妖狐魅變來的女性形象上。
另外,也表現在對浪漫主義手法的運用上,作者善於運用夢境和上天入地、虛無變幻的大量虛構情節,衝破現實的束縛,表現自己的理想,解決現實中無法解決的矛盾……
《聊齋電視系列片》又名《聊齋》,是中國內地的一部大型古裝電視系列劇,由福建電視臺編劇李棟於1987年初提出設想(注:長期以來流傳的"1986版"說法錯誤)
得到臺長俞月亭批准,之後成立錄製總部,並由福建電視臺和南昌影視創作研究所於1987年下半年正式開始拍攝,邊拍邊播,到1990年10月拍攝結束。
該劇以蒲松齡的小說《聊齋志異》為題材,薈萃了廣為流傳、膾炙人口的50個左右生動故事。
原計劃拍攝60部,實際拍攝大約49-51部,共77-79集,最終播出47部共72集(分上下兩集的有27部共54集,只有一集的有16部共16集,兩部組成一集的有4部共2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