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滿滿媽
童書發燒友,家有8000餘冊藏書
個人微信manmandexiaoshu,歡迎一起聊聊書
昨天我們談了買書之後的圖書收納問題:當家裡的童書超過一萬本,收納其實只有一個秘密
今天繼續,這篇文章可能對解決另一個「買書後遺症」有更大的幫助。
這個後遺症就是,那些因為買書爆發的家庭矛盾(夫妻之間,和自己的父母或者和公婆之間,或者和周圍的親戚之間,等等)。
在去年618之後,我在公號上做了一個調查:你家爸爸支持買書麼?會為孩子讀書麼?
今天把這些我一直想整理的大量留言分享出來,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在一個又一個家庭最真實的記錄裡,找到化解矛盾,改變隊友的方法。
留言我們進行了分類,你們可能會一邊笑一邊拍大腿贊同,這不就是我家嗎!一定要看最後三段~
首先,是在調查裡直接現身說法的那些爸爸們。
一
|那些親自下場買書,讀書的爸爸,都是珍稀動物大熊貓啊!「我經常把研究繪本作為工作的放鬆,每次獎勵新繪本基本都是我變出來的……」
「睡前講故事,於我們,已成一種連結,一種依賴,一種儀式。」
|下面是媽媽們寫來的,自家那些「無條件支持買書」的爸爸們:「全家幸福感直線上升的我又來啦……爸爸和我的讀書風格也不一樣,我是朗讀型的;爸爸是天馬行空型的……「
「不是別人家的老公,但是絕對是『別人家的爸爸』……」
「四個人並排坐下來歡快的閱讀,是每天最幸福的時光」。
「覺得四歲半的女兒一直在愛的環境下長大,每天都很幸福。」
「雖然在買書上是甩手掌柜,但是從來沒有抱怨的爸爸……」
下面這一段,畫面感實在太強了。
「婚後有時生氣也會有掐死對方的衝動,但是很幸運買書讀書路上有個從來不反對我的戰友。」「有次支付時需要他的指紋解鎖,
我半夜披散著長發來到他熟睡的床前揪起他的手指按手機驚醒了都沒有發飆……「
「每次都是故意曬幸福地跟婆婆和朋友顯擺:『錢都讓她作著買書去了』。」
有老婆大人是女王,完全不敢吱聲的爸爸。「管讀不管買,也不敢有意見。」還有不僅支持買書,還會負責讀小朋友英文書的爸爸(神仙爸爸啊),
|也有不少的爸爸或者家人,是不支持買書,甚至嚴厲反對的……「買買買主要靠我,但是爸爸會陪娃讀書,儘量多的參與到育兒過程中。」
「爸爸對買書的態度一直很溫和。挑爸爸感興趣的主題,只要爸爸有興趣就有興致給孩子講。」
「一直覺得爸爸講繪本是不可或缺的,因為方式,角度都不一樣,是媽媽給不了的樂趣。」
「媽媽默默的買。爸爸負責陪讀科普,媽媽陪讀故事類。」
「不買書,但是會催著我給寶寶換新書,因為他讀膩了……一系列下來,他沒有任何厭煩。」
「爸爸會無限拓展拓展拓展……只是拓展得不睡覺有點兒火大。」(最後一句神轉折……)不過也有爸爸還不是那麼擅長講書,
媽媽們可以給爸爸機會,給爸爸選合適的書,創造更多的條件。還有「讓爸爸買書必須提供書單,把房子拆了他都找不到娃要看的書在哪兒……」(最後這一句絕對的,是不是大多數爸爸都找不到家裡的東西?!)
「不要一直買,要認真看,看完再買。好在他也是一個基本每晚陪娃睡覺前讀書的好爸爸。」
以及最精彩的,
「出差帶回來一摞塞爾維亞語的小豬佩奇,要不是那上面有豬,書拿反了他都不知道。」四
也有更多的爸爸,可能並不參與買書也不參與讀書,但是他們仍然在家庭中承擔著自己的責任。
雖然爸爸自我嫌棄自己讀書讀得不好,但是承擔了更多的家務……
爸爸的改變,家庭氛圍的改變,在小朋友的成長中一天一天中發生。「爸爸起初認為有點早孩子不懂,後來不滿3歲的兒子在閱讀後不經意間傳遞給我們的驚喜也改變了他的觀念,現在很支持我買書。」「從反對到無視然後到默默支持。給孩子讀書補充了爸爸不完整的童年。」「爸爸說,看著兒子小小的身影,那股專注特別帥氣。」「最開始,爸爸覺得買的書太多太多有點浪費,現在,爸爸會說:買吧買吧,慢慢看。」
「已經從最開始的反對,到現在的默認,尤其是看到閨女自己在那看書的認真勁兒,默默支持了。」
「從我開始買書的時候嫌我買太多,認為女兒不會看的,現在一說到給女兒買書,就兩眼放光,買買買,我轉錢給你!。」
|還有爸爸也會「抱怨」書太多,但是其實心裡,很驕傲爸爸說「女兒從幾個月就開始看書,現在三歲,比我這輩子讀的書都多!」
「前幾天和婆家吵架說到買東西了,老公說他和家人說過我買也只是買書,孩子的學到的知識是買不來的,我很驚訝他會這麼說。」
這麼多的留言我們整理了很久,也不知道大家會不會看完,但是我想,一定有一條兩條,會讓更多的讀者受到觸動。
當時讀著大家的留言,又好笑又感動,也讓我覺得寫這個公號,真的是「微小而有光」的一件事。
這個意義在於,我可以特別清楚地陪伴到、看到,許多家庭,因為閱讀發生的改變。
在閱讀這條路上,每個家庭都在摸索著前進 ,可能還會有很多爭吵和意見不同,但是還是希望更多的媽媽,尤其是更多的爸爸,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嘗試參與到閱讀中去,或者,更深入地參與到養育中去。
最後是三位讀者的留言,來作為今天的結語:
「在我上小學的時候爸爸每天去學校接我放學,他到得早,就在學校旁邊的小書店裡等我,然後讓我挑一本書買回家去看。
我記得有一套動物童話,10幾本,爸爸每天給我買一本,很快就集齊了,那是童年幸福的時刻之一。
如今已為人母,可是每當想起那個小書店,那個為我買書的爸爸心裡就暖暖的。
我很慶幸我的孩子也同樣擁有一位支持給他買書讀書的爸爸。「
還有一位人在海外的讀者留言:
「剛開始爸爸讀的很生澀,沒有什麼語氣和表情,但通過大量的實戰「練習」爸爸現在更會講書了,父子倆讀書總是有討論有笑聲,不亦樂乎。
通過閱讀爸爸和孩子有了更多連結,更多高質量的相處時光,他現在會粘著爸爸討論一下書裡的內容,直接忽略我,一副這些只有我和爸爸懂的樣子。真的要把機會給爸爸,誰不是一邊學習一邊成長,當父母也一樣,在陪孩子的所有事中,都是做著做著才找到方法,陪著陪著才發現樂趣。
也許爸爸現在已經從親子閱讀中感受到了愉悅和幸福。」
以及最後這一段,其實夫妻互相分擔婚姻和養育的責任和辛苦,並不限於讀書這一件事。
「斯凱瑞金色童書裡有一本是講一隻小熊長大以後想做什麼,我家爸爸陪孩子讀到最後,自己卻熱淚盈眶,原來小熊長大了也想做一個好爸爸。
不論爸爸還是媽媽,生活裡的角色都在給孩子做著示範,家庭、婚姻、責任。
最好的狀態,就是和隊友一起並肩戰鬥。
今年的父親節選了一本《爸爸的池塘》送給隊友讓他給兒子講。與孩子共讀是一種聯結,感謝隊友從不缺席。」
也歡迎大家來繼續留言,2020年了,你家爸爸支持買書嗎?會給小朋友讀書嗎?你們家庭關於閱讀的看法和困惑又是怎樣的呢?
(微信的最新規則是,互動越頻繁的常讀公號才越容易出現在讀者的「訂閱號首頁」。大家記得星標公號,經常留言,轉發,點點「在看」,這樣就更不容易錯過滿滿媽的文章啦~)
|延伸閱讀:
當家裡的童書超過一萬本,收納其實只有一個秘密
優質資源系列:
這部全網抄襲的BBC兒童哲學動畫片,到底有多好?
4年過去了,這檔日本兒童教育節目終於引進了!
家有學齡娃的系列:
也記得關注滿滿媽的小號「小滿有元氣」或者個人微信(manmandexiaoshu),今天有小朋友急需的冬天的小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