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山一樣的一堆票據中,當我翻到一張商品名稱寫著「豪華健身車」的發票時,憑著職業敏感,心中一下警覺起來……
這是我第一次被抽調到縣委巡察組,看到可疑發票後頓時有點手足無措。我的心裡也咯噔一下:這個只有11人的小單位,難道也會有問題。
事情還得從頭說起。我們按照慣例,進駐該單位後要求提供2014年以來的各種資料,包括帳冊、報表、會議記錄等臺帳資料。就是這堆資料,我們巡察組9個人足足花了7天時間,通過「人眼掃描」,全部消化了。
就有一張顯示該單位2015年在大潤發超市購買了一輛2400元的豪華健身車的發票,沒辦法查清楚。
我們把這張正規得不能再正規的發票每個字每個數字都點著看了一遍又一遍,但是沒有發現什麼問題。這時,我求助我們的巡察組組長。
「組長,這張發票感覺有點問題,但是我不知道怎麼查。」我提出了我的疑惑。
組長看了後就問:「負責查看固定資產臺帳的同志有沒有看到這輛豪華健身車明細?」幾名同志都接過發票仔細察看,說沒有看到過。
奇怪了,那這輛豪華健身車去哪了?根據經驗,我們想到會不會被違規列入了該單位下面的協會固定資產臺帳裡呢?我們又對十幾個協會的固定資料臺帳「掃描」了一遍,都沒有發現。
那會不會是買回來後會計人員忘記登記了?組長又開出一張跟蹤巡察單,繼續尋找這臺豪華健身車。我們就開始藉口要資料、問信息等在每間辦公室查看,試圖找到,可就是沒有發現豪華健身車的蹤跡。
那它會去哪裡呢?組長最後開出了談話清單,直接找該單位人員一一談話,試圖從中發現一些線索。但是大家都三緘其口。
正當一籌莫展之時,該單位一位辦公室工作人員提著一臺市價兩三百元的簡易式仰臥起坐架進來。
他問我們:「是不是這臺?」我們一看,這個太簡易了,跟發票上的豪華健身車差距太大,當時我們就否認了。
既然有人把簡易健身車冒充豪華健身車拿來,看來這裡面應該存在貓膩,這個小插曲更加堅定了我們找這臺神秘的豪華健身車的信心。
我們找來開具發票的財務人員,開始跟他談話。
「請你來看看這張發票,這輛2400元的豪華健身車目前在哪裡?」
財務人員看到我們擺放在她面前的發票、該單位和協會的固定資產臺帳,又看到我們十拿九穩地樣子,眼看瞞不住,連忙說:「記得記得」。
接著財務人員向我們吐出了實情:因為單位人員少,工會活動搞不起來,我們購買了2400元超市卡發給每個人,發票開了豪華健身車。為了核實財務人員說的話,我們又和主要領導談話,並得到了印證。
終於,「豪華健身車」被「找到」了。該單位主要領導因為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被誡勉談話。
巡察反饋後,我們要求該單位要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杜絕此類問題再次發生。該單位主要領導進行了集體談話,大家認識到錯誤後積極整改,主動退還所得福利費。
豪華健身車根本不存在,這是該單位違反財務規定、虛開發票、違規發放福利所用的「障眼法」。作為一個巡察新兵,我感覺巡察工作就要像醫生給病人看病一樣,運用各種手段查出病因,防止「漏診」,確保肌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