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之淚

2021-02-28 文明雜誌

足跡
羅伯特·弗瑞爾(Robert Friel)
[ 英國 ]
南喬治亞島溼潤的沙灘上,毛茸茸的幼年帝企鵝正在小心翼翼地靠近攝影師的腳印。「這真是一個奇特的時刻,然而也令人真切地意識到,無論我們的來訪是多麼短暫而謹慎,這仍是對它們生存空間的入侵。」拍攝者說。帝企鵝生活在偏遠的次南極島嶼,那裡很少有人類活動,所以它們才會與人如此親近,可惜這樣的情景已經很難見到了。

撰文/吳兆錚 張金國 牛文會

供圖、支持/北京動物園

野生動物是那樣美好,與我們同是地球的生物成員,更和我們相依相伴。然而,在我們享受現代化生活時可曾意識到,人類早已深深地傷害了這些可愛的寶貝,侵佔、破壞它們的棲息之地,甚至殘忍地獵殺它們,使它們苦痛地徘徊在死與生的邊緣。珍惜、保護這些天使般的生靈,不再讓它們流下傷心的淚滴,是我們所有人的心願。

當我們長久地生活在由各種現代化元素建構裝飾而成的高樓中,可否感受到了漸漸遠離自然的痛楚?有多久沒有走出這如桎梏一般的廈宇,奔向那山花爛漫的所在,聽聽鳥兒啾啾的鳴叫聲,嗅一嗅草葉與泥土的芬芳?當我們享受著現代化生活所給予的種種便利之時,可曾想過我們正在不斷破壞、侵佔著野生動物棲息的家園,令它們在艱難的環境中掙扎,甚至面臨死亡的危險?當我們一次次聽到汙染生境的報導,諸如石油洩漏事件的頻繁發生,一次次看到野生動物被殘忍獵殺以滿足人類種種欲求、進而成為謀取商業暴利的畫面,可曾想到這對野生動物將是致命的打擊與摧殘?

鐵道上的郊狼
馬丁·庫珀(Martin Cooper)
[ 加拿大 ]
一隻郊狼從鐵軌旁的灌木叢中竄了出來,在鐵軌上嗅尋著齧齒動物留下的蹤跡。郊狼本該生活在野外,卻無奈地來到城郊求得一席生存之地。城市環境的改善也許同時意味著野外環境的惡化。

地球是一個生物圈,已知的生物物種約有兩百萬,每一個物種都在生態系統中發揮著各自的作用。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不同物種之間相互關聯、相互依存,構成了地球上美麗的生物世界。在地球演變的漫長過程中,每個物種各顯其能,在自然的驅使下進化、消亡,此消彼長。人類雖然是當代物種進化的最高端,但也只是地球生物大家族中的一員而已。事實上,人類的發展正在越來越多地佔用地球資源,並擠佔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間,剝奪其他生物的生存機會。人類自誕生至今只有三百萬年的歷史,在相當長的自然進化過程中,人類與其他動物相互依存、共同進化,才使得地球成為宇宙中已知的生物種類和生境最為豐富的星球。今天我們所享受的現代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自然的恩賜,包括各種生物在內的地球資源造就和養活了人類,而人類自身本不該有的優越感竟在精神上成為過度侵佔資源、破壞環境、摧殘生物的理由與藉口。

小小的溫暖
西裡爾·洛索(Cyril Ruoso)
[ 法國 ]
幼年的川金絲猴把自己縮成一個毛球,通過玩耍和進食來溫暖自己。這類金絲猴生活在秦嶺高處,主要以樹葉、樹皮和嫩芽為食。像這樣獨坐的小猴很容易受到蒼鷹及金雕的攻擊。我國已在陝西、四川、甘肅和湖北建立了金絲猴保護區,目前種群數量正在穩定增長。

人類為了更好的生活加快了現代化進程。自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人們索取地球資源的趨勢愈演愈烈。現代化帶動了全球化的發展,但與此同時地球生態及人類的生活環境也趨於惡化。動植物的棲息地日漸萎縮,野生物種種類和數量的減少在加劇,一些人類尚未發現的物種也在默默地消失。人類現代化生活的完善竟是慘烈地以犧牲野生動植物的生命為代價。

2008年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用「地球生態指數」評價地球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數據顯示,自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全球野生動物的數量減少了百分之二十七,而且呈現加速的趨勢。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1年公布的《瀕危物種紅皮書》數據顯示,已評估的59508個物種中有797種已經滅絕,瀕危和極度瀕危物種共9367種。中國的情況則更加嚴峻,比如全球範圍內虎有八種,歷史記錄中國分布著五種,其中新疆虎和華南虎已經野外滅絕,孟加拉虎和東南亞虎已經多年不見蹤影,據推測也已野外滅絕,東北虎野外數量只有幾十隻;藏羚羊從一百萬隻減少到最低7.5萬隻;目前野生丹頂鶴的數量不足一千隻;即使是生存需要非常低的各種蛙類,野外也難覓身影。野生動物生存狀況的嚴峻體現了當前地球物種的生存危機。作為當代地球的主宰者——人類,我們該如何面對?

搗蛋鬼
斯泰法諾·翁特辛爾(Stefano Unterthiner)
[ 義大利 ]
黑冠短尾猴通常生活在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的森林中,偶爾也會到海灘上尋找掉落的水果和堅果,還會將拍打海浪當作遊戲。在人口不斷增長的情況下,黑冠短尾猴還能擁有如此安靜的家園,也算令人稍感安慰了。

地球是人類的家園,人類僅僅是地球物種中的一員。生物和人類一樣,同樣有著合法的地位,有著在地球上生活的平等權利。然而人類卻「自豪」地認為自己凌駕於其他物種之上,停不下貪婪向自然索取的步伐,毫無顧忌地侵佔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毫不留情地殘害那些與我們相依相守的動物。這與其說是野生動物的悲哀,不如說是整個人類的悲哀。

冰的束縛
米豪·布律斯基(Michal Budzynski)
[ 波蘭 ]
波蘭的冬季很寒冷。在貝斯基德山腳下的湖邊,一棵孤零零的樹生長在冰的裂縫裡。在惡劣的環境下,每個物種都展現出無比頑強的生存力,令人感動。

不是只有人類才有情感,不是只有人類在生存與毀滅之間掙扎時才會流下痛苦的淚滴。為何野生動物流下的淚,人類竟看不到?為何野生動物心中的苦痛,人類竟絲毫不覺?它們是那樣可愛的生靈,從不曾處心積慮地意圖從人類這裡無端無盡地索取;相反,它們帶給人們那麼多驚喜、感動與快樂。面對它們單純而清澈的雙眼,我們的心中難道不會湧起難言的愧疚,難道真的會無動於衷麼?人類是那樣慾壑難填,不僅侵佔它們的生境,更殘忍地獵殺它們,只為了滿足卑劣的口腹之慾,或是填補人類求取動物皮毛、牙齒等做成衣衫或裝飾品的欲望,進而成為謀取商業高額利潤的卑鄙手段。試想,如果有一天我們將面對一個草木凋敝、生物滅絕的星球,那人類自身將會陷入怎樣的生存危機,又會感受到怎樣徹骨的孤寂?

我們與自然、生物本就是地球上相伴相生的共同體,唇齒相依,唇亡齒寒。也許我們早該警醒地意識到,愛護自然、保護生物本就是我們最自然不過的責任與使命。珍惜地球資源就是保護人類的未來,而破壞自然、摧殘生物必然是為人類自己鋪下通往墳墓的道路。

沙地跑者
丹·米德(Dan Mead)
[ 美國 ]
鴕鳥父母在前面帶路,一隻雛鳥掉隊了,此時小鳥極易受到攻擊。接下來的一幕令攝影師大吃一驚:它們突然轉向右側,衝上了最近的沙丘。沙丘至少有100米高,坡度在30度以上。沙粒從它們腳下滑開,整個家庭就這樣消失在納米比亞沙丘了。與其他鳥類相同,它們靠大量產卵來抵消小雛死亡,以維持種群延續

為了鼓勵全球專業與業餘攝影師記錄自然的奇觀與多樣性,從而使人類認識到自然之美及其重要性,並喚起人們對環境保護、生物保護的關注,英國BBC《野生動物》雜誌與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於1964年聯合創辦了「英國野生生物攝影年賽」(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年賽創辦之初只包括三個類別,共600件英國本土作品。如今,年賽已收到全球超過90個國家的40000多幅作品,並設有多項組別,每年十月還在英國倫敦舉辦盛大的頒獎典禮。自1987年起,年賽的獲獎作品開始在英國國內巡迴展出,並逐漸擴展到包含德國、瑞士、荷蘭、義大利、日本、澳大利亞、印度、美國等國在內的35個國家巡迴展出,成為當地攝影界和環保界的一項重要活動。如今,年賽已成為國際野生動物攝影領域中最具權威性的一項賽事。

春之預兆
桑德拉·巴託查(Sandra Bartocha)
[ 德國 ]
德國託倫希希湖岸的沼澤地上,幾朵精緻的雪花蓮掛在幾條光禿禿的糾纏在一起的枝條上,落日給湖面鍍上了一層美麗的橘黃色。但願這樣的景色不會消失。

2001年10月25日,中國野生動物攝影師奚志農以一幅展現中國特有珍稀瀕危物種滇金絲猴的作品獲得年賽「瀕危物種」單項大獎。這是中國攝影師首次在此賽事上獲獎,由此更多國人知曉了這一國際攝影比賽。

2009年9月,北京動物園與奚志農率領的野性中國工作室經過精心策劃和努力工作,首次使「英國野生生物攝影年賽」2008年度獲獎作品巡展在中國舉行。「英國野生生物攝影年賽」年度獲獎作品引入中國並非單純的資金問題,實際上,年賽組委會對承辦單位資質有著嚴格的限制,特別是在確認承辦單位是否存在動物福利不良記錄方面讓北京動物園感受到了英國人的認真。策劃方案中原有的幾家中國動物園因為沒有通過年賽組委會資質審查而遺憾地錯失良機。這也讓中國的動物園更加了解國外相關組織對動物福利的重視和管理情況,加強了中國動物園與國際動物保護組織的交流合作,給我們啟示,並促使我國相關領域工作的改進。

魔幻森林
桑德拉·巴託查(Sandra Bartocha)
[ 德國 ]
魔幻森林是一片位於德國尼恩哈根的古老山毛櫸森林。它抵禦著波羅的海嚴酷的強風,地表沒有生機,這是它詭異名稱的來源。然而,在一場雪後,這座森林變得異常美麗而安靜,樹木朦朧地隱藏在雪中,大朵魔法般的雪花飄落。

2010年和2011年北京動物園與野性中國工作室再次引進「英國野生生物攝影年賽」年度獲獎作品,並在北京動物園科普館展出。同時,在增加主辦單位的基礎上,逐漸在國內不同地區的動物園進行巡展,滿足廣大攝影愛好者、環保志願者和公眾的需求。今年是主辦單位第四次將這一國際頂尖攝影展覽引入中國,於北京動物園科普館展覽,共展出100餘幅2011年度獲獎作品,之後將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和浙江自然博物館巡展。主辦單位希望將這一展覽變為保留項目,讓人們每年都能近距離欣賞到世界頂級水準的野生生物攝影作品。

平衡的藝術
羅伊·曼格斯尼斯(Roy Mangersnes)
[ 挪威 ]
挪威西佳倫鎮被白雪覆蓋的沙灘上,有幾隻黃正在雪中尋找野生黑麥吃。在生活中,我們都可以在雪後的房前屋後投撒鳥兒可食之物,幫助小鳥度過難關。

當我們靜下心來仔細欣賞每幅作品並認真閱讀每幅圖說時,仿佛看到了攝影師對野生動物多年追逐的腳步和一顆痴迷的心。攝影師或爬冰臥雪,或潛入海底,或身入絕境,將精彩的瞬間定格為永恆的經典。他們通過鏡頭記錄下動物的隱秘生活,使我們意識到它們遙遠的存在。他們不僅用鏡頭,更用真摯的情感記錄下了物種真實的生存狀況,表達了對野生動物及其所處生態環境惡化的憂慮,傳達了他們對野生動物發自心底的愛。沒有愛,怎麼會有那一幅幅撼動心靈最深處、撩撥內心最柔軟角落的照片?每張圖片背後都有一個故事或一份創意,給我們啟迪,令我們沉思。

「攝影師擁有感動世界的力量。」BBC《野生動物》雜誌前任主編Rosamund Kidman Cox這樣說道,「在揭示大自然所遭受的破壞和屈辱,以及野生動物在人類步步緊逼之下不斷消亡的情景時,圖片更是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搶奪海鸚
馬塞洛·卡蘭德裡尼(Marcello Calandrini)
[ 義大利 ]
一群紅嘴鷗正試圖搶奪一隻海鸚嘴裡的玉筋屬魚。每種動物都有各自的生存之道,動物之間雖有食物競爭,依然相互依存,這是自然法則。但人類與動物之間的競爭卻無一例外的以動物失敗、甚至滅絕而告終。

保護物種的核心是保護其賴以生存的自然棲息地,給每個物種一個屬於自己的家,使它們平靜生活、永續繁衍,與人類相依相伴地在地球上共存。

野生動物保護主要包括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兩個方面。就地保護指的是保護野外棲息地,即建立和管理自然保護區,這是保護的核心;遷地保護就是將瀕危野生動物遷出野外或部分遷出野外,在人工飼養下進行飼養繁殖,最終再回歸自然。實踐證明,遷地保護是拯救瀕危物種的有效方法,國內外均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比如我國的朱䴉,1981年在野外僅存七隻,當時的林業主管部門決定將部分野生朱䴉轉移到北京動物園和陝西洋縣進行圈養繁殖。經過多年的努力,圈養朱䴉的數量增長很快,最終放歸野外。目前野外朱䴉的數量已經達到一千六百隻。

暗夜中的鯊魚
託馬斯·彼得·佩斯查(Thomas Peter Peschak)
[ 德國/南非 ]
探險船所用的聚光燈發出的光芒投射到印度礁礁石附近的海水中,照亮了一群年幼的直翅真鯊。攝影師是探險隊的一員,他們的目標是統計這一脆弱物種的數量。在太平洋之外,直翅真鯊只在有限的幾個地方出沒,這裡就是其中之一,直翅真鯊群體的數目超過50個。現在鯊魚面臨的主要威脅是人類的過度捕獵,而殘忍地食用魚翅則是重要原因。

動物園在野生動物保護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它經歷了從獵奇觀賞到保護教育的職能轉變。現代動物園的核心使命是建立城市人群與野生動物之間的聯繫紐帶,讓更多的城市人關注自然、認識自然,使科學的生態保護觀念深入人心,讓更多人參與到保護活動中來。
珍惜自然、珍愛動物需要政府和民間的共同努力,每個人都可以加入到保護的行列中來。看到年賽中這些震撼人心的照片,看到野生動物眼中流露的光,相信你一定想為它們做點什麼。事實上,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很多,你可以捐款捐物來支持保護區的建設管理;可以堅決不穿由動物皮毛製成的衣服,堅決抵制用動物牙齒等做成的裝飾品,並呼籲身邊的人也這樣做;可以堅決不吃以野生動物為原料製作的菜餚,並及時向相關部門舉報此類飯店的違法現象;可以學習專業知識來參與某一物種的保護;可以樹立尊重生命、尊重物種、平等看待人與生物的生態觀,積極向周圍的人們宣傳保護理念;也可以聯繫並加入相關保護組織,作為志願者參與宣傳保護活動及野外保護工作等。現在有很多致力於保護野生動物的組織,比如野性中國工作室、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CWCA)等。你還可以過起當下最時尚的低碳節能生活,遠離奢侈浪費的生活方式,減少利用自然資源。比如不用一次性筷子,減少森林砍伐;節約一滴水,減緩溼地萎縮;少浪費一粒米,降低農業侵佔動物的棲息地;珍惜身邊的花草樹木,給昆蟲、小鳥留下棲息隱蔽的空間。當然,如果有條件和興趣的話,你也可以舉起手中的相機,記錄動物的生存狀況並傳遞給社會。相信只要努力,每個人都可以為保護自然、保護動物做出自己的貢獻。為了這些可愛的小生靈們能夠在世間好好地生存下去,我們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

不再讓這些如天使一般的野生動物流淚,不再讓它們在痛苦中掙扎,不再讓它們面臨死亡的威脅,是我們所有人的夢想與心願。

晨星
熊凱基(Kah Kit Yoong)
[ 澳大利亞 ]
清晨,紐西蘭南島帕帕瓦羅國家公園的海岸上,多彩的巖石堆疊起來,令這處海岸顯得那樣與眾不同。在退潮的海灘上,魚海星絢麗奪目的顏色平衡了清晨光線的深藍色,這樣的寧靜與夢幻令人沉醉。遺憾的是,這樣美好的景象如今已經不多見了。

相關焦點

  • 藍色天使 & 天使之淚
    天使之淚需要接受充足日照葉色才會豔麗,株型才會更緊實美觀,葉片才會矮小不徒長。日照太少則葉色淺,葉片排列鬆散。天使之淚多年群生後,植株非常壯觀,養殖的介質一定要乾燥後才澆水。天使之淚花開黃色簇狀花,開花還是比較漂亮的。
  • 多肉:天使之淚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美園小語,ID:meiyuanjingy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這是海玲妹妹送給我的多肉:天使之淚。我開始記不住名字,稱她為淚美人。但是我一直不理解為什麼她叫天使之淚這個名字。今天給花澆水,澆完後一看,咦,這垂下來的水滴真的像一顆眼淚。而下面的葉瓣間,好似也有一顆眼淚。此刻,感覺起名為天使之淚還是很有道理的。天使的眼淚,想必是最純淨,最純潔的。一滴淚落下來,美人的魅力大增。
  • 多肉盆景天使之淚栽培與養護技術
    多肉盆景天使之淚栽培與養護技術1.形態特徵天使之淚(圖)為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天使之淚植株多為小型,多分枝,莖肉質,直立生長;葉片倒卵形,肉質肥厚,輪生於枝幹,頂端密生;葉片微微向上彎曲, 葉背凸起, 先端圓潤:葉色翠綠色至黃綠色,葉面光餶,有少許白粉,陽光充足時葉片呈黃色:簇狀花序,花小,數量多,黃色,6瓣:花期多在秋季。2。
  • 景點眾多的張家界,如今又喜獲「天使之淚」
    張家界但今天我想跟大家聊一下最近剛被發現的心形湖泊,本地人的「天使之淚」。「天使之淚」這一名稱其實對於不一樣的人具有不一樣的涵義,對於不同的事物來說這個名字也賦予了他們不同的內涵。在植物界裡有一種被稱為「天使之淚」的多肉,它有嫩綠的顏色,肉嘟嘟的身體,天使之淚的葉心由於聚攏在一起,使得最中心的嫩芽有一種被捧在掌心的感覺,所以天使之淚的花語是「愛你一萬年」。
  • 多肉天使之淚的繁殖和日常養護方法
    天使之淚為景天科多肉植物,葉片顏色為淡綠色,常年嫩綠,葉片肥厚,非常迷人,莖部不太粗但能夠形成木質的枝幹,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群生,有很好的觀賞價值。下面我們就來具體介紹一下天使之淚的繁殖和日常養護方法。
  • 天使之淚,徒了以後別手軟啊!
    肉友們啊,有沒有覺得天使之淚特別容易徒?陽光不足,徒;通風不足,徒;空氣悶點,徒;水稍大點,還是徒。親們咋辦的?反正,我是一個字:砍!幾個月後的俏模樣正常環境的話,天使之淚是上面這種養眼的翠,乾淨、勻稱、透亮,葉片圓鈍、密實,玉粒一樣。
  • 多肉植物硬葉十二卷中的皇后——天使之淚!
    天使之淚——一個美麗的名字,在多肉植物中便有一顆以此命名的硬葉十二卷。多肉植物硬葉十二卷中的皇后——天使之淚,天使之淚是人工雜交園藝種,是百合科十二卷屬的一員,是大型的硬葉亞屬多肉植物。葉子表面有大而凸起的白色瓷質尤點,大部分會連成一條上下的線條,就像淚珠流下形成的淚痕,淚顯白色,所以稱為「天使之淚」。天使之淚是園藝雜交品種,親本為原產於南非的瑞鶴,其培育者有兩種說法,一為美國園藝工作者S.A.Hammer育成,另一說為美國園藝大師Bob. Kent任由蜂鳥授粉偶然間獲得。
  • 【原始森林】為「天使之淚」原班人馬,韭菜盤!
    原始森林群主和管理,即是天使之淚黑心操盤手和股東:此次聯合了幾個動物世界的願意賣人頭的團隊長,準備年前一輪圈割一波韭菜過肥年。此操盤手高于格局可言,職業一輪圈割韭菜選手,建議粉絲們抓緊撤離,注意避坑。
  • 笛子與樂隊•天使之淚(吳維芳演奏)第149期
    笛子獨奏天 使 之 淚陳國良  作曲吳維芳  演奏吳新春  MIDI製作        笛子與樂隊《天使之淚》描寫諸暨山下湖與天使之間的神話傳說,美麗的天使來到山青水秀的山下湖畔翩翩起舞,被山下湖的美景所感動,流下了幸福的、晶瑩剔透的眼淚,剎那間,天使的眼淚變成銀光閃閃珍珠,
  • 盤古開天 天使之淚 金絲玉
    還相傳遠古之時,天柱傾塌,九州崩裂,大地火山燃燒,洪水汪洋不息,民不聊生,女媧煉以五色石補蒼天,挽救了眾生,又將補天石多餘之石散後落在準格爾大地,「千樣瑪瑙萬種玉中的「金絲玉」由此而來。紫梅發初遍,黃鳥歌猶澀。誰家折楊女,弄春如不及。愛水看妝坐,羞人映花立。香畏風吹散,衣愁露沾溼。
  • 據說養了6年的天使之淚,長這麼高,該怎麼辦,學會2招一樣美
    一直很喜歡天使之淚,不但名字好聽,外形特別萌,非常喜歡它圓潤圓潤的葉片,儘管天使之淚非常萌,惹人愛,但是它特別容易長高,徒長,而且是一個勁筆直往上長。之前看過花友曬過的照片,十個就有八個曬得是徒長的天使之淚,可見它的徒長比例非常高。
  • 《惡棍天使》首映 鄧超淚撒現場孫儷貼心拭淚
    《惡棍天使》講述了孫儷飾演的天真學霸查小刀與鄧超飾演的專職討債人莫非裡意外結識後發生的一系列爆笑故事,喜劇內核之下同樣也蘊含絲絲溫情和暖意。此次首映發布會,除了鄧超、孫儷、俞白眉三位主創,主演代樂樂、梁超、王硯輝、許可嘉、欒元暉、趙曼竹、楊新鳴,出品方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也悉數到場,現場更有女粉絲送上紅內褲預祝《惡棍天使》票房大賣。
  • 琥珀在傳說中是天使之淚,可保愛情天長地久,你知道嗎?
    傳說一,太陽神阿波羅之子法厄同駕馭由野馬拖駛的太陽戰車馳騁在天空,一天,野馬驚了,拖著太陽戰車衝到了地球上,地球上燃起了熊熊大火,森林開始燃燒,陸地被烤乾,法厄同也遇難了。後來,法厄同的三位妹妹下凡祭奠,由於她們整日整夜的哭泣,她們消瘦的身體開始生根,並長出了樹皮。她們的手臂變成了樹枝,最終變成了大樹。
  • 她是吉賽爾邦辰的超級閨蜜,在維密秀臺上的「天使之淚」成為經典
    但其實她的腳被流蘇纏得非常疼,但是她在臺上的表現非常好,定點一甩,垂淚回眸,表情卻雲淡風輕,這滴淚曾經被譽為最美的「天使之淚」,唯美又令人心碎。讓許多人從此就記住了這位超模。但是她對自己的表現非常不滿意,下臺後她還為自己的失誤懊悔的哭了。
  • 肖戰的《專屬天使》被推薦,就在北廣電視報社中,再聽已是淚人!
    肖戰的《專屬天使》被推薦,就在北廣電視報社中,再聽聲已是淚人。談到肖戰,你會想起他精彩演繹的影視作品,肯定也會想到他唱過的歌曲。曾是素人出道,從歌手成功轉型的全能型藝人肖戰帶給我們的驚喜滿滿,每一樣都值得被珍藏於心上。
  • 亞特蘭蒂斯資料庫水晶藍針雷射柱|天使之「箭」與天使之「劍」,年輕天使的懺悔之路
    這是一把天使之箭,帶著天使之箭的天使們他們身上有著一份護衛的責任。保護亞特蘭蒂斯是他們的任務之一。因此,那時候的亞特蘭蒂斯人經常會看到背上跨著天使之箭的天使們經常出現在亞特蘭蒂斯等我大小角落中,經常在天空中巡視著,看是否一切安好。必要時,他們的天使之劍也會派上用場,用來護衛震懾。天使之箭與天使之箭都是他們的法器。
  • S11大天使之杖鬧笑話,設計師弄巧成拙
    在上個賽季中,大天使之杖的強度雖說不算高,可好歹也是後期藍耗型法師的核心裝備之一,但經過了新賽季的重做後,大天使之杖的地位一落千丈,如今出它的英雄寥寥無幾,與「兄弟」魔宗的處境對比更是天差地別,魔切因為過於強勢,導致設計師不得不將其特效改為僅物理技能才能觸發,然而大天使之杖已經連續冷門了三個版本,卻始終沒能得到設計師的眷顧,不少玩家也是吐槽道:「大天使之杖這裝備現在存在的意義什麼?
  • 王子與海之淚,一個悽美的愛情
    在很早以前,廣袤的大海上流傳著一個傳說: 「在無邊無際的大海某處,鑲嵌著一顆美麗的藍色寶石,名為『海之淚』,如果誰能夠得到這顆寶石,那麼就能實現一切願望。」跟著我去尋找傳說中的寶石『海之淚』,得到了它我們就能過上很好的生活了。」王子握著海兒的手說道。「難道我們現在的生活不夠好嗎?」海兒揚起美麗的臉蛋注視著王子。
  • 《傾城之淚》第三滴淚
    《傾城之淚》第三滴淚《傾城之淚》基本介紹◎片  名 傾城之淚◎譯  名 the tears◎年  代 2011◎國  家 中國◎類  別 愛情24日◎導  演  黃真真◎編 劇 鄭丹瑞◎攝 影 餘靜萍◎美 術 徐興華 ◎剪 輯 鄺志良◎音 樂 趙增熹◎錄 音 姜 鵬 ◎領銜主演 周冬雨/李治廷/梁詠琪/任賢齊/陳喬恩/竇驍◎主 演 戎祥/鄭丹瑞/陳國星/劉羽琦/楊曉丹影片內容簡介《傾城之淚
  • 看硬核諜戰劇《瞄準》居然也會淚崩,都怪這個小天使
    不是因為兩位男主蘇文謙池鐵城,也不是因為略顯冷漠生硬的女主,和柔弱不堪的女二,而是因為那個古靈精怪的天使——小雪。就是個可以暖化人心的小天使。提到王亭文,這個2009年出生於河南鄭州的小演員,已經出演過《因為遇見你》《天意之秦天寶鑑》《繁星四月》《天淚傳奇之鳳凰無雙》等幾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