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天使
Graptoveria'Fanfare'
景天科擬石蓮花屬與風車草屬的雜交
藍色天使的葉子藍綠色,葉片比較薄,外形如松塔一般,外形在整個景天科當中還是比較有特點的。藍色天使除長的相對比較快外,其他的外形基本不會隨著陽光有太大的變化,但是還是需要多給一些陽光哦,因為當陽光不足時中心的葉片會自動脫落。
藍色天使還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它的葉子摘離母本後,很容易就萎蔫,變軟,這時候大家往往會比較擔心,害怕葉子是不是要水化了,其實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因為它的葉子比較薄水分保存不像其他肉質葉那麼多,所以比較容易發軟。但是,實際上藍色天使葉插的成功率是出奇的高,小苗也很容易帶大,算得上無腦葉插品種。
冬型種:夏休眠氣溫低於38度不休眠
養護難度:容易。
日曬:喜歡日曬,酷夏需遮陽。
長季給水:15天左右一次
天使之淚
Sedum treleasei
景天科景天屬/原產地墨西哥
天使之淚也叫圓葉八千代,長的和八千代有點像,屬於栽培園藝種葉片比八千代要大,淡綠色的葉子常年嫩嫩的,基本不會怎麼變色。天使之淚莖部不太粗但能夠形成木質的枝幹,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群生。葉片密集排列在枝幹的頂端。葉片肥厚,葉色翠綠至嫩黃綠,新葉色淺、老葉微微色深,長卵型的葉片靠近枝幹處仔細觀察會發現基部有點稜形,有淡淡的淺稜,新葉葉尖可以看到淺淺的稜,老葉會慢慢變的圓潤。強光與晝夜溫差大或冬季低溫期葉色會非常的迷人,葉片微嫩黃。弱光則葉色淺綠或綠,葉片拉長。葉片上覆有細微白粉,老葉白粉掉落後呈光滑狀。天使之淚需要接受充足日照葉色才會豔麗,株型才會更緊實美觀,葉片才會矮小不徒長。日照太少則葉色淺,葉片排列鬆散。天使之淚多年群生後,植株非常壯觀,養殖的介質一定要乾燥後才澆水。天使之淚花開黃色簇狀花,開花還是比較漂亮的。
天使之淚繁殖採用枝插法與葉插法,全年都可以進行。用剪刀剪頭,用刀砍都可以,晾乾傷口,幹土髮根,不要怕它們皺,給水很快就會恢復飽滿的。溫度高於35度,就要移到明亮的散射光下慢慢斷水,整個夏季的休眠期少水或不給水,到了9月中旬溫度下來了,就開始恢復澆水,適應了露天環境的天使之淚夏天還是可以正常生長的,休眠不太明顯。冬季如果溫度能夠保持0度以上,都是可以給水的,0度以下就要斷水,否則會凍傷。冬季雖然寒冷,可也不是一個冬季都不給一點水,也會在適當的時候微微給點水在植株的根部,切勿噴霧或給大水,葉心水分停留太久,雖然不會爛但容易讓葉片變的難看,。春季溫度上升後就可以慢慢恢復正常給水。天使之淚是非常好養的一個品種,四季中除了夏季要注意適當遮陽,其他季節都可以全日照。土壤用的是泥炭混合了顆粒的煤渣河沙等,土表鋪設乾淨的顆粒河沙,配土以透氣為主。下面是露天養的天使之淚。冬天快來臨顏色是越來越好看了。
天使之淚
百合科/十二卷屬(也稱瓦葦屬)大型硬葉多肉植物
十二卷屬的天使之淚,和景天科的天使之淚是有本質多區別
天使之淚因葉面上的白色疣突如同流動的淚珠而得名,天使之淚為園藝種,由美國園藝工作者S.A.Hammer育成,原產於南非的瑞鶴(Haworthia marginata) 是其最原始的親本。植株無莖,成型的植株有7~8片肉質葉,葉厚實,呈三角錐形,螺旋狀排列成蓮座形,深綠色,葉表有大而凸起的白色瓷質疣突,葉背的疣突較葉面多,有點狀、縱條狀等形狀,有些植株老葉的疣突則呈半透明的綠色,看上去不如新葉那麼鮮亮。花梗粗壯,有分枝,小花灰白色帶綠條紋。
天使之淚是近年新引進的高檔多肉植物品種之一。株型美觀,高貴典雅,葉面上的白色疣突溫潤如玉,與綠色基底形成強烈對比,用古樸的紫砂盆栽種,高貴典雅,如同有生命的工藝品,是深受多肉植物愛好者歡迎的名優品種。
天使之淚喜溫暖、乾燥與陽光充足的環境,怕烈日暴曬,怕積水,耐乾旱。主要生長期在春、秋季,要求有充足的陽光,如果光照不足,會造成植株徒長,株型鬆散。澆水掌握」不幹不澆,澆則澆透」,避免盆土積水,以免造成爛根。如空氣乾燥,可向植株噴霧,增加空氣溼度,可有效防止葉尖乾枯。
因天使之淚生長緩慢,不必施肥,可將顆粒狀緩釋肥料放在土壤表面,供植株慢慢吸收。夏季高溫時,植株生長基本停止,可放在通風良好、又無直射陽光處養護,否則強烈的直射陽光會灼傷葉面,造成難看的瘢痕,並避免雨淋,嚴格控制澆水,以防腐爛。冬季放在室內陽光充足處,如夜間最低溫度不低於10℃,並有10℃左右的晝夜溫差,可正常澆水,使植株繼續生長,如果達不到這樣的溫度,控制澆水,使植株休眠,也能耐5~10℃低溫。可在每年秋季進行換土,並剪除腐爛的老根,保留健壯的新根。盆土要求疏鬆、透氣,排水良好,並具較粗的顆粒度。目前常用赤玉土加腐殖土或腐葉土、草炭土混勻後栽培,並加入少量骨粉等石灰質材料以及殺蟲、滅菌藥物。
繁殖天使之淚,可在生長季節掰取基部萌發的芽,晾幾天待傷口乾燥後,扦插在赤玉土中。要注意的是,天使之淚自然出芽率極低,可在生長季節將健壯植株」砍頭」.方法是用鋒利的刀將植株上部切去,約保留基部3片葉子,傷口處塗抹多菌靈或硫磺粉,以防腐爛,上半部晾一周許,待傷口乾燥後扦插,下部則留在原盆中,又會長出一些幼芽,等其稍大些後割取用於扦插。也有愛好者用完整、充實的葉片進行扦插繁殖,但成功率不高。還可通過人工授粉的方法獲取種子,種子成熟後隨採隨播,但播種苗變異性較大,應注意從中選出品質優良的小苗。
天使之淚還可與同為十二卷屬、大型硬葉亞屬的瑞鶴以及」恐龍」、」淚珠」等品種進行雜交,像」流星雨」以及其它在愛好者中流傳的」天使之淚交配」等就是其中的一部分。這類植物雖株型近似,但葉形與疣突卻有一定的差異。
天使之淚以葉片短、寬、厚,疣突密集而凸起,色白,呈縱條狀者為上品
這棵是美國的哈默先生當年的一棵天使之淚
這是2007年1月在日本的國際多肉植物協會新年大會上展出的天使之淚,這個名字也是國際多肉植物協會命名的。其實在其他國家還是叫他瑞鶴Haworthia marginata,天使之淚是哈默雜交出來的一個品種,同時還有幾個品種也是那個時候誕生的,比如說恐龍12卷。
天使之淚的親本——瑞鶴
瑞鶴
Haworthia marginata
百合科十二卷屬(也稱瓦葦屬)
植株多為單生,很少出側芽,株型較大,株幅達15釐米左右,無莖,肉質葉呈螺旋狀放射生長,葉片肥厚堅硬,狹長三角形,表面綠色或灰綠色,無疵點或有少量的疵點,光滑而又光澤,葉片兩側及背部有透明的硬稜。其品種有青皮瑞鶴(因產地的不同分為寬葉、狹葉兩種)、星瑞鶴、白折瑞鶴等。此外,還有大量的園藝種、變種、優選種、雜交種。
瑞鶴生長習性
瑞鶴原產南非,喜涼爽、乾燥和充足而柔和的陽光,耐半蔭和乾旱,夏季怕烈日曝曬,怕積水。既不耐寒冷,也怕酷熱,主要生長期在春、秋季節。可放在光線較為充足處養護,如果光照不足會使瑞鶴徒長,葉片變薄、變窄,株型鬆散,如果光照過強則會使葉色發紅,生長緩饅,夏季強烈的直射陽光還會灼傷葉片。生長期保持盆土溼潤而不積水,以免造成爛根,但也不能長期乾燥 ,否則瑞鶴雖然不會死亡,但生長停滯,葉片變得乾瘦,缺乏生機。
瑞鶴種植養護
瑞鶴在空氣溼潤的環境中生長良好,空氣乾燥時可向植株噴水,有條件還可將植株放在密閉的溫室內養護,也可用剪掉上半部的透明飲料瓶將植株罩起來,以增加空氣溼度,使葉片肥厚飽滿,並避免葉尖乾枯。生長期每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複合肥,對於剛剛上盆的植株或根系不好的植株則要停止施肥。夏季高溫時瑞鶴生長緩饅或者完全停滯,宜放在空氣流通、沒有直射陽光處養護,不要將瑞鶴密閉起來養護,以免因悶熱潮溼而導致植株腐爛,並停止施肥,控制澆水。冬季放在室內光照充足處,如果最低溫度能保持8℃左右,並有10℃左右晝夜溫差,植株可繼續生長,應正常澆水;否則控制澆水,使植株休眠,進入休眠後的瑞鶴能耐5℃甚至吏低的溫度。
瑞鶴繁殖方式
瑞鶴的繁殖常用扦插的方法,由於瑞鶴不易出側芽,可將成型的植株上部砍掉(俗稱」砍頭」),傷口處塗抹多菌靈或硫磺粉,以防腐爛,砍下的」頭」晾7一10天,等傷口乾燥後,在赤玉土等顆粒材料中進行扦插。下部(俗稱」把子」)仍留在原盆中,澆水時勿使水沾傷日,以免腐爛,這樣」把子」就會萌發幼苗。等幼苗長的稍大些後取下,先晾幾天,等傷口千操後扦插髮根。
原產地野生狀態下的瑞鶴
[多肉博物館]為您分享圖鑑百科、養護技巧和園藝知識。如果您對多肉植物有任何疑問或建議,歡迎聯絡我們,投稿郵箱:1376061088@qq.com 小編微信號:soduorou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或直接登錄www.soduorou.com 查閱搜多肉網近3000種多肉植物圖鑑及多肉養護管理知識。
13760610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