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檔的電影慢慢淡出喧囂,這幾天,一些新的影片開始吸引更多觀眾的眼球,《喜寶》就在這樣一個鞭炮響盡只餘硝煙氣的日子裡上映了。
《喜寶》改編自香港著名作家亦舒的同名小說,因此不僅僅是觀眾,許多讀者也非常關注這部電影。
其實關於小說改編,這兩年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亦舒的小說改編也非第一次,之前大火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也是改編她的同名小說。
雖然在《我的前半生》裡幾位主演對角色的把握都很到位,演技也在線,但不可否認這部電視劇的價值觀實在有些不符道德規範。小三上位、閨蜜大戰,無不挑戰觀眾道德底線。
所以許多人看《喜寶》時也會產生不適感,這是難免。
《喜寶》原作中女主角姜喜寶是一個嫵媚又談吐不凡的高材生,在好友勖聰慧的引見下結識了她的哥哥和父親,沒有選擇和哥哥的富家子與灰公主的黃粱夢,喜寶與聰的父親展開了一場金錢與愛情交織的忘年戀。
對於這個劇情,有人認為狗血,有人覺得現實,但若是建立在家庭貧困、生活窘迫的前提下,喜寶的選擇就存在其合理性。
有些讀者不喜這類劇情,在「愛情價更高」的觀念下,這種選擇未免過於市儈,但沒有物質時,愛情通常都會低到塵埃裡,若是命都難保,談何幸福。
小說的評價已經兩極分化嚴重,影視化後的作品評價不一也是自然。
導演在選角時打了一張情懷牌,致敬經典,邀請了88版電影中喜寶的扮演者黎燕珊來飾演喜寶的母親。
不過母親這一角色只出現了一次,也只是一張病床上的側臉,似乎並沒有打動舊影迷。
其次讓人驚喜的就是男主勖存姿的扮演者張國柱。
作為獲得過金像獎和金馬獎的實力派演員,張國柱對這個角色的拿捏恰到好處。
雖然避免不了70歲老者的暮氣,但張國柱獨有的睿智與儒雅讓這個形象富有魅力。
一位家財萬貫的富豪,歲月的沉澱雖然添了皺紋,但閱盡人世也增了味道。「老房子著火」般對愛情的追求酥倒大片觀眾。
至於喜寶的扮演者郭採潔,似乎並不算出彩,不過也是差強人意。
提及郭採潔人們總是最先想起《小時代》的顧裡,誠然顧裡一角被演繹得非常完美,但郭採潔卻也像踏入了「顧裡怪圈」,演誰都像在演顧裡。
電影《衝上雲霄》和《我不做大哥好多年》除了讓觀眾加深了她短髮這一形象的印象,其他方面似乎並沒有得到更大突破。
郭採潔急需要一部作品擺脫這一形象。
在這部電影裡,郭採潔對喜寶的理解勉強算是及格,前期女兒家獨有的狡黠和動人不僅吸引了勖存姿,也著實打動了屏幕前的觀眾。但是後期在愛情與利益面前痛苦掙扎時則生硬又蹩腳,實在算不上出彩。
不過喜寶的短髮造型一開始就讓觀眾以為是第二個顧裡,再加上郭採潔的聲音是帶著臺腔的普通話,看電影時總會使人出戲。
同時編劇對臺詞的處理也有失水準,過於矯揉造作,旁白部分也略顯生硬,像小孩子扮家家酒,電影的效果大打折扣。
愛情和麵包,哪個更重要。影片中主角在兩者之間徘徊,最終痛失愛人,雖然得到了大筆遺產,卻也失去了追求愛情的理由與勇氣。
與小說中冰冷有疏離感的形象不同,電影中對勖存姿的感情做了處理,他熱烈的追求與曖昧的情話頗有些熱戀中年輕人的生氣,喜寶實際上擁有了財富,但也享受過愛情。
電影終究是虛幻,現實生活中我們更多面對的還是單選題。「想要很多很多的愛,如果沒有,很多很多的錢也是好的。」在利益與感情之間取捨時,雖然選擇權在自己手上,但經常真正的抉擇卻是身不由己。
在愛情面前張開懷抱,但冰冷的雙臂總是提醒自己衣不蔽體。我們與喜寶其實都一樣。
這部電影,你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