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演員請就位》第二季,引起了不少話題。而承當流量入口的郭敬明,無疑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以及角色擔當。
因為他成功的跟各方人員互懟,引起一波又一波的不滿,使得節目有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其中他跟同為導師的李誠儒的互懟,頗為拉仇恨。
何昶希和張逸傑飾演《陳情令》中的某個片段,因為何昶希的本身條件以及其表現,實在是不能稱之為表演,其他導師認為他是零演技。
就在大家認為一切即將成為定論的情況下,郭敬明把一張S卡直接給了何昶希,並說這只是鼓勵他的。
他的話是這麼說的:「如果今天我是一個導演,我要拍一個電影,我不會選擇你,我必須要對我的觀眾負責」。
而在何昶希剛剛表演完時,看他的評價還顯得中肯的話,那麼很多人不會覺得這個導師離譜。但事情就出在:前一秒明明是自己都覺得沒有演技可言,後一秒就把象徵著演技好的S卡直接給了他。
迷之操作,讓李誠儒等人也是十分的不理解,以至於後面的互懟。
雖然我們可以當做是看戲,本來就是一種綜藝節目,本來就是為了找個樂子的,有什麼可當真的呢?但是,這樣的節目真的值得大家看嗎?
連一個起碼的公平原則都可以被導師的舉動給顛覆,那麼後期的表演還怎麼進行?這也是作為導師和節目中演員所要面對的問題。從現場各個導演的看法,參加演員的迷茫,可以看出來。
究竟是應該憑實力,還是拼關係?
不得不說,這個人算是有點才情的,個人介紹說是作家。不管你對他的認同度怎麼樣,人家也是出版過幾本書的人,而且某些小說還比較受歡迎。
如果說之前其他的節目他被懟,是因為別人看不起他,故意而為之的話。那麼這個節目,他是真正地發揮自己的招黑體質,給自己的人設就是製造衝突,吸引流量。
為什麼是郭敬明而不是其他人呢?
關於表演,很難想像一個作家,會比演員更加懂得表演。一個獲得「金掃帚最爛影片、最爛導演、最爛編劇」的人,真的很難讓人相信,他懂表演。
在演員出現表演問題時,他也只是說出了自己看戲的真實看法,運用自己文學思維稍加潤色地評價了一下,那就是導師嗎?
如果是這樣的話,相信很多人都能當導師,因為對別人說長道短的人很多。
而同樣作為導師的陳凱歌就不一樣,通過現場指導,很快能讓演員找到演的感覺,之後再表演會明顯地感覺不一樣,並讓很多演員直呼「厲害」。
相比之下,對於表演,郭敬明明顯地就要外行很多。
但這些對於他來說,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現在是導師,有法寶伴身,只要是他想要你留在臺上,就給你一張S卡,因為他做得到。
所以李誠儒老師直接懟郭敬明,這種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做法不可取。
不得不說,現在的綜藝節目都沒有初衷,如果要是說有的話,那只有一個「賺錢」。
於是,催生了很多靠出位博眼球,甚至不惜招黑的路數。
想起了多年前《非誠勿擾》當中的馬諾,她當著可以說是全國觀眾的面說「寧願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坐在自行車上笑」。一下子給自己一個拜金女孩的設定,刷新了人們的三觀。
而這並沒有讓自己有什麼覺醒,而是在招黑的體質上越陷越深;以至於在後來的節目中,言語粗俗、惡毒,最終被相關部門警告,並最終斷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而郭敬明如今也把自己放到了這個位置,不同的是他已功成名就,即使不給露臉的機會,他也能安然度過後半生。
所以,他可以說是對於一些不是違法的事情,都值得去冒險抖一抖。畢竟,有流量就意味著有錢賺。
觀眾們眼中是個性也好,毀三觀也罷,跟他統統沒關係。唯一有關係的,那就是錢。而且自己樹立的形象就是,你就是我小說中的主角,我有能讓你生就能讓你死的絕對控制權。
在這個戲裡,你不得不屈服於他的淫威。
小時候,看到過一個簡短的小動畫片:
簡述的是一隻猴子和一隻犀牛,猴子總是自以為聰明,想盡各種辦法欺負犀牛,但是犀牛以靜制動,每次總能化險為夷。
而如今的情況看,郭敬明無疑像極了這個蹦 躂 的小猴子,只是不知道誰是這個犀牛。
回到這個節目中,演員們是應該鍛鍊自己的演技,還是疏通自己的關係呢?
這是這個節目帶給所有人的,一個最大的懸念和爭議。
何昶希,這場戲裡最幸運,也是最倒黴的孩子。本身是零演技,演成什麼樣子都不奇怪。本來大家覺得很正常,但是,忽然他就獲得了S卡,象徵著有演技的護身符。
怎麼看都有點像是現代小說中,突然獲得異能的主人公。
這也是很多人不敢做的夢,而他無疑是幸運的,小說中的夢境都能成為現實,而這一切都該歸功於郭敬明。
那他是不是得感謝郭敬明呢?其實未必。
以後的路,該如何走呢?是該走演員,還是其他道路呢?
是該跟著郭敬明好好幹呢?還是節目完了以後,就消失於江湖。誰會對他的未來負責呢?郭敬明會嗎?
所以,節目中陳凱歌也提到了,不應該拔苗助長。
這次你給了他機會,那麼下次他能不能還是從你這裡有了這個機會,並且把握住呢?
如果沒有了好運氣,他有什麼實力佔得一席之地呢?沒了郭敬明的加持,能得到其他人的認同嗎?
這些很現實的問題,都交給了何昶希。
而經過這件事情,何昶希的路可能會很好走,也可能會更難。
郭敬明,看似給了何昶希一張護身符,卻很可能是一座永遠也翻越不過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