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江城子,看蘇軾的情與義、成與落

2020-12-23 拾遺路上又逢君

景祐三年十二月(1037年),在蜀地眉州,一座書香世家裡,一個男嬰呱呱墜地。他的父親希望他能扶危濟困也能安守淡然,於是為他取名「軾」意為車前的扶手,即默默無聞又不可或缺。

這個孩子,也確如父親希望的那樣,生性豁達為人率真,他好交友,好美食,好品茗,好遊山林。

他,便是自號「東坡居士」的一代文豪,蘇軾,蘇東坡。

蘇軾,號東東坡居士

彼時正是北宋仁宗在位時,那時的朝堂上人才濟濟,或鐵骨錚錚,或文筆風流,或經天緯地,或憂國憂民,那時的天下四海雍熙、八荒平靜、士農樂業、文武忠良。

嘉祐二年(1057年),父親帶著他和弟弟,父子三人進京應考,主考官正是文壇領袖歐陽修,小試官則是詩壇宿將梅堯臣。剛及弱冠的蘇軾,以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博得考官賞識。

主考官的讚賞令他名聲大噪,意氣風發的青年,豪邁敢言,不畏權貴,看到不平事,便當揭露之。

《江城子·膩紅勻臉襯檀唇》

膩紅勻臉襯檀唇。晚妝新。暗傷春。

手捻花枝,誰會兩眉顰。

連理帶頭雙飛燕,留待與、個中人。

淡煙籠月繡簾陰。畫堂深。夜沈沈、誰道連理,能系得人心。一自綠窗偷見後,便憔悴、到如今。

詞中的女子情繫於客人,唯願忠貞,可對方卻只當她是一段露水情緣,過客匆匆,如今既成不了「連理枝」,更成不了「雙飛燕」,沉痛失態,可悲、可憐。

熙寧二年(1069年),守完父孝的蘇軾回到京城,如今的他正在壯年之期,之前多年京官的歷練,已使他少了些不羈多了些沉穩,但憂國憂民之心不減當初。

變法新政,雖可發展生產富國強兵,可其中的部分舉措卻也實實在地傷害到了百姓的利益。他直言上書新法弊病,可以想見日後政敵的針對。蘇軾的許多師友,包括當初賞識他的恩師歐陽修在內,都因反對新法與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而被迫離京。

熙寧四年(1071年)蘇軾自請出京外放,此後幾年,他被派往杭州任通判,又在密州、徐州、湖州任知州。在任上,他努力為百姓謀福,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頗有政績,很得百姓愛戴。

《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那年出城行獵,很多百姓也一同隨行聲勢頗大,蘇軾看著民眾的笑臉很是感慨,恍惚間似是回到了二十年前出蜀進京時的鋒芒展露。「親射虎,看孫郎」「鬢微霜,又何妨!」

然而,一封《湖州謝表》一場「烏臺詩案」,到底給了政敵置他於死地的機會,因著太祖「不殺士大夫」的祖訓,蘇軾僥倖不死,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經歷一番生死,蘇軾頗有些心灰意冷。在黃州期間,他在城東開墾坡地,種田以補貼家計,「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在此時期取的。

《江城子·夢中了了醉中醒》

夢中了了醉中醒。只淵明,是前生。

走遍人間,依舊卻躬耕。

昨夜東坡春雨足,烏鵲喜,報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鳴。北山傾,小溪橫。

南望亭丘,孤秀聳曾城。

都是斜川當日景,吾老矣,寄餘齡。

陶淵明好酒,常「餘閒居寡歡,兼比夜已長」,我蘇軾雖「走遍人間,依舊卻躬耕」,但此處「雪堂西畔暗泉鳴。北山傾,小溪橫。」,人雖逆境,物令歡欣,吾雖老矣,也應效仿陶公澹焉忘憂,自加珍重。

元佑元年(1085年)哲宗繼位,司馬光等舊黨重被啟用,蘇軾也得以復職還朝回京。然而,朝堂之上,新舊黨爭此消彼長黨同伐異,讓蘇軾很是悲憤,他上書諫議抨擊腐敗,卻又被舊黨反對,成了既不能容於新黨,又不能見諒於舊黨的局外人。

《江城子·墨雲拖雨過西樓》

墨雲拖雨過西樓。水東流,晚煙收。

柳外殘陽,回照動簾鉤。

今夜巫山真箇好,花未落,酒新篘。

美人微笑轉星眸。月華羞,捧金甌。

歌扇縈風,吹散一春愁。

試問江南諸伴侶,誰似我,醉揚州。

從元祐四年(1089年)到元符三年(1100年),蘇軾遷任多地幾起幾落,看慣黨爭腐壞百姓疾苦,感慨自身波折際遇,濃濃愁雲積壓心中,怎樣狂放豪爽終是難以消除。

相關焦點

  • 每日一詩|《暮秋獨遊曲江》李商隱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詩一開頭就用緩慢沉重的語氣喃喃訴說起作者內心的憾恨。上、下句七字中有四字重複,類似的字句重用令人想起其七絕名篇《夜雨寄北》中關於「巴山夜雨」的吟詠,讀來自有迴環往復、似直而紆的情韻。這兩句賦中寓比,把無情的曲江荷葉化為有情之物,仿佛荷葉的春生、秋枯都與詩人的哀思有關。句中春生、秋枯,恨生、恨成映襯對比,更豐富了詩的內涵。
  • 蘇軾的一首七律,筆調活潑,最後兩句更充滿喜悅之情
    很多讀者喜歡吟誦蘇軾的詩詞,不僅因為在他家身上體現了儒釋道的交融,而且彰顯了在困境中毫不退縮的奮發精神。蘇軾多才多藝,詩、書、畫都很精通,而且善於製作美食,願意與對方交流,這也是非常吸引人的地方。而作為一位儒者,蘇軾也極其有悟性,所以即使在那些憂患相仍的歲月裡,他也能安貧樂道、恬淡悠然,絲毫不畏各種挫折,更鼓舞了他身邊的很多人。下面介紹蘇軾的一首七律,筆調活潑,最後兩句更充滿喜悅之情。過嶺北宋:蘇軾七年來往我何堪,又試曹溪一勺甘。
  • 杜月竹生:有情有義的真爺們
    無獨有偶,據說某女作家也曾一廂情願地說,嫁人就要嫁蘇學士之類的話。聽了女網友的話,我笑著告訴她,如果你要是嫁給蘇公做妾,恐怕你就會腸子都悔青了。她不解。蘇軾時代或者說古代,有點出息的男人哪個不是妻妾成群?又有幾個男人把小妾當回事的?不然怎麼有「女人如衣裳」之說?在大學士蘇軾眼裡,女人也不過是一件賤物而已。
  • 康震《蘇軾》(八)手足之情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康震副教授繼續走近蘇軾,精彩講述蘇軾的手足之情,系列節目蘇軾第八集《手足之情》正在播出。敬請關注。 【康震】:上節課呢,我們給大家介紹了蘇軾的家庭:《天倫之樂》。那麼蘇軾,我們前面講過,他的父親蘇洵實際上生過三男三女,蘇軾實際上是老五,蘇轍是老六。前面他的姐姐和哥哥早年都去世了。
  • 情與義,值千金!
    當她把高跟鞋脫掉,輕輕隨手一落,這個撩人的動作簡直美到讓人血液凝固,呼吸停止。莫文蔚正對面的楊坤,都看痴了。雖然,他們是早已分手的戀人,卻並沒有成為互撕的仇人,而是成了永遠的朋友。相比那些動輒撕扯互黑的情侶,在分手時難看的吃相,莫文蔚實在稱得上是中國好前任。
  • 蘇軾刁難友人小妾,她僅8個字感動蘇軾,成今網紅句!
    早就看他不爽的大臣認定蘇軾「欺君罔上」上書彈劾了蘇軾。於是蘇軾就被關在烏臺(御史臺)審訊。其實蘇軾比竇娥還要冤,奈何百口難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那幾乎是蘇軾一生最難熬的階段,曾幾次差點被砍頭,幸好宋太祖曾定下不可殺士大夫之祖訓,否則蘇軾九死都不能有一生。更讓他內疚的是,把同朝為官的好友王鞏也牽連進來。
  • 莫文蔚:情與義,值千金!
    莫文蔚正對面的楊坤,都看痴了。雖然,他們是早已分手的戀人,卻並沒有成為互撕的仇人,而是成了永遠的朋友。相比那些動輒撕扯互黑的情侶,在分手時難看的吃相,莫文蔚實在稱得上是中國好前任。 網友紛紛回覆:「五百年後的至尊寶與白晶晶」。兩人曾經傳緋聞,而在周星馳被向太等吵嘴架的時候,莫文蔚也出來力挺,二人果然情義千金。
  • 詩詞 | 蘇軾《贈劉景文》
    這似乎不是題中應有之義,但實際上,詩人的高明之處正在於將對劉氏品格和節操的稱頌,不著痕跡地糅合在對初冬景物的描寫中,因為在蘇軾看來,一年中最美好的風光,莫過於橙黃橘綠的初冬景色,而橘樹和松柏一樣,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堅貞的節操。古人寫秋景,大多氣象衰颯,滲透悲秋情緒。然而在《贈劉景文》一詩中卻一反常情,寫出了深秋時節的豐碩景象,顯露了勃勃生機,給人以昂揚之感。
  • 蘇軾好友張先,80歲納小妾約會尼姑,蘇軾得知後以雲雨詩相贈
    《天仙子·走馬探花花發未》蘇軾走馬探花花發未。人與化工俱不易。千回來繞百回看,蜂作婢,鶯為使。穀雨清明空屈指。白髮盧郎情未已。一夜翦刀收玉蕊。尊前還對斷腸紅。人有淚,花無意。明日酒醒應滿地。說到張先這個人,那也是北宋詞壇一名家,很是有一副詩才,也更加的風流多情。晚年與蘇軾也有多交往,那一句流傳至今的佳句「一樹梨花壓海棠」就是蘇軾說張先的。
  • 蘇軾寫了一首和韻楊花詞,詞作有什麼特點,表達了蘇軾怎樣的感情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一是蘇軾感動於好友的慰問之情;二是嘆服章質夫《楊花詞》詞的妙絕;三是牽情於「四子」的閉門愁斷,因為章質夫在楊花詞中傾訴的離情的對象「四子」,「四子」是章質夫家裡邊四位能歌善舞的家姬,也就是蘇軾書信中「坐想四子,閉門愁斷」所指的「四子」。
  • 曲江創客談 | 「美霖資本」徐雨:我為什麼選擇在曲江創業?
    實際上,他每月四分之一時間在北京,四分之一在深圳,四分之一在西安,「還有四分之一,不知道在哪兒?」從小在紡織城長大,陝師大畢業後在外打拼多年,在國內影視行業佔得一席地位後,又回到家鄉西安,這讓他太有感覺了——「兜了一圈又回來,發現辦公室對面就是師大女生宿舍。」一句玩笑背後,藏著他對西安影視行業不小的野心。
  •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更是其中最出色的一副對聯。語言簡單,卻畫面感極強,意境高遠,令人一見忘俗,其中蘊含佛、儒、道三家的思想。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表現的是儒家理想境界——保持著精神的自由,身懷屠龍之術,審視治世能強國的機會,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富與貴對我而言,不過像庭前的花一樣,花開、花落也是平常事。
  • 淺析蘇軾《漁父詞》中的「漁父」形象
    與傳統「漁父」形象不同的是,蘇軾在《漁父詞》中竭力刻畫和表現的是漁父的「飲」和「醉」。「漁父」嗜酒幾乎是貫穿四首詞。而這種對「飲」和「醉」的突顯,尤其是「酒醒還醉醉還醒」一處,構成「漁父」內在性格中的某種張力。傳統詩詞中,酒有時是助興的手段,當更多時候也表現為某種消極情緒的寄託。
  • 簌簌衣巾落棗花,蘇軾眼中的初夏景況!
    閒在家裡,自我發現。宋詞裡最能生動表現這個場景的,莫過於蘇軾《浣溪沙》。就讓我們和蘇軾一起體會那個古老的年代,人們對於初夏的印象。四季循環,鮮花依次開放浣溪沙蘇軾簌簌衣巾落棗花,蘇軾所處的北宋,尚還國力強盛,百姓也才能過上舒適悠閒的日子。下闋開始展開敘事。詩人來這裡之前在路上喝了酒,又走了很長一段路,此時身體有些疲勞,頭感到暈沉。再加上太陽曬得勤,更覺得口乾舌燥。於是他敲了敲路邊的居所,想要討些茶喝點。這幾句,我們可以看出一種隱秘的情感——就是詩人有官位卻無官氣。野人,可以看出詩人的社會地位相對高一些。
  • 蘇軾一生中的經典之作,每一首都是千古絕唱,值得你收藏!
    我們都愛蘇東坡,愛他的博學多才,愛他的有情有義,愛他豁達大度開朗的人生態度。一個偉大的詩人,必定是要用作品來講話的。今天想與大家共享蘇東坡更為經典的六首詞,每一首都是千古絕唱,非常值得你一讀再讀!《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 「曲江有我人生的每個重要時刻」
    四年前,也許是命運安排,因為愛讓我來到了這個我原本不熟悉的地方——曲江,在這裡我把毛坯房打造成了屬於自己幸福的小窩,在這裡我穿上了最美的婚紗嫁為人婦,在這裡我迎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小生命,曲江承載了我人生每一個重要時刻。
  • 蘇軾任性續詩,十年後方知自己錯了,原來菊花殘了可以落滿地
    王安石與蘇軾同朝共事,兩人是死對頭。王安石主張變法,是朝廷新黨的代表人物,而蘇軾進入官場以來,他的政治思想和覺悟很難和新法融入到一起,蘇軾又是一個敢於直言的人,因此當王安石碰上蘇軾,可謂火花四濺,火藥味兒十足。蘇東坡參加科舉的時候王安石是考官,從此兩個人就結下了梁子。
  • 不忘教育初心,堅守教育情 曲江三小走進商鎮中心小學
    不忘教育初心,堅守教育情 曲江三小走進商鎮中心小學 2020-12-24 14: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國慶8天假,我在曲江咥的很實惠.
    真的太太太太給力了不光吃的好每天還有不同活動把曲江的假期安排的明明白白十分羨慕曲江胖友「慕思」家具買一送一、「思妍麗」皮膚護理398元當作2000花、「三星」全球限量版金地首發,note系列z flip5G新品優惠500等等...更多優惠,趁著假期親自去逛逛吧!
  • 情和義,值千金
    1996年的經典港片《食神》中,莫文蔚演了個醜女,很有意思,有情有義,為自己喜歡的人擋刀,有人會笑這樣的女人傻,不動腦子,戀愛腦。現在已經2020年,大家談感情的時候,都要看顏值啊看收入啊看房子啊,當感情變成business以後,那種發自內心的時刻,太少太少了。看到這樣的角色,倒是覺得她很純真可愛有點世外桃源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