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鋼琴一定要注意的

2021-02-24 鋼琴課堂

一、 兒童鋼琴啟蒙教學必須規範.

  就目前學琴兒童學習鋼琴的動機而言,以提高素質為目的,不求進度與程度的約佔一半以上。由此可見,素質教育既是一種時尚,也是一個趨勢。然而這種「提高素質」的動機,會被某些家長曲解為「非專業性」的休閒,甚至是「消費享受式」的學習,這種「潛意識」很快地「傳播」給準備學琴或正在學琴的孩子。於是便抱著一種遊戲、娛樂的「休閒」心態進入鋼琴課堂,很自然地一動手便毛病百出,因為「心病於先」,「手病」只是「心病」的一種表現。長此以往、且不談孩子能達到多高水準的鋼琴程度,就算是提高素質的初衷亦難實現。基於可能會養成孩子散漫、華而不實等不良的作風,所以,教師必須有預見地明示學琴的基本要求。即雖是業餘學鋼琴,不搞專業,但彈鋼琴的方法不是業餘的,必須按照規範正規的演奏方法去教、去學,這樣才會有一個良好的開端。

  1、家長要讓孩子明白一旦學琴,則應把練琴當成吃飯、睡覺一樣必不可少。

  2、每天要安排足夠的、較穩定的時間輔導孩子練琴,同時要養成精力集中的好習慣。因為精力集中是學習的好品質,是良好學習習慣和練習的重要標誌。

  3、家長對孩子的嚴與愛應把握尺度。同時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對孩子潛移默化的作用,儘可能多學一些基礎音樂知識。

  二、 運用正確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語言.

  俗語說:萬事開頭難,學習鋼琴也不例外。一個良好的開端是學業成功的一半,此話一點不為過。它可以避免走彎路或少走彎路,可以避免一些不應有的毛病而成為日後鋼琴學習過程中的障礙,甚至是難以糾正的壞習慣。

  因此,兒童從剛開始接觸鋼琴時起,教師就一定要注意教學方法和教學語言的正確運用,使他們能夠順利地踏入鋼琴學習之門。五六歲學琴的孩子,大腦的形象思維比較活躍,邏輯思維尚未發展,他們的學習方法主要是模仿性的,所以教師正確的示範很重要。

  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兒童的心理特徵和語言特點,運用生動形象、簡單易懂的兒童語言來教學,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如:首先讓孩子們了解鋼琴鍵盤的排列及大概音響。彈一些小片段讓他們猜猜象什麼,引導他們去想像。孩子們有時會說高音像小鳥、像蛇,低音像大象、像老虎等,這時可以告訴他們鋼琴是富於表現力的。可以表現很多東西,但是沒有紮實的基本功是難以表現很多東西的。如小鳥的鳴叫聲、大象的抬腿,沒有靈巧的手指和牢固的手的架子是做不出來的。

  當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後,就可以引導他們進入正規的訓練。比如講彈奏手型時,可以用「搭房子」來比喻,告訴他們,正確的手型是彈奏的基礎,雙手放在琴鍵上要象搭房子一樣,房頂(掌關節)拱起來,手指要像柱子一樣結實才能支撐起房頂,同時虎口要張開留個「門」;講連奏時可以用「走路」來形容,一隻腳(手指)落地,另一隻腳抬起,自然交替,身體(手腕)跟著往前走,這樣才能使聲音彈得連貫優美;講斷奏時,可以拿拍皮球做比喻,手腕斷奏像皮球,皮球(手指尖)落地就彈起來,觸鍵時間短,有彈性;彈音階像上樓梯,抬腿(手指)時身體稍前傾,力量往前送,拇指一定要提前「藏」在掌下,像小船過橋一樣,同時注意手腕一定要隨著音符的方向走;跳音像雨滴一樣,樂句的連線,分句像唱歌的呼吸一樣有「語氣」,等等。運用這些形象的比喻,可以充分調動兒童的想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也便於他們模仿,另外還應讓他們早一些接觸黑鍵,消除對黑鍵的神秘感和恐懼感。

  三、 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和音樂表現力.

  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和音樂表現力,必須從教學開始做起。在鋼琴教學中,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音樂只能意會,不能言傳」。這就是說,僅*言傳只能幫助學生理解到一定程度,無法完全講清楚,特別是一些感覺方面的體會,確實無法用語言來表達清楚。

  但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是,如果我們能夠對作品進行比較細緻的分析,也將會對學生有一定的啟發。作曲家通過作品表達其思想感情和豐富的想像力,而構成作品的一系列創作手段當然就可以成為我們演奏者深入具體地研究對象了。如作品的調性、旋律、和聲、織體、速度、節奏、音型、聲部、音區、句法、結構、表情等等。

  研究得越細緻越合理,我們對作曲家的意圖就會理解的更透徹,對演奏的再創造就有了可*的依據,這樣,才使我們有可能幫助學生提高演奏的音樂表達能力。

  音樂感覺本身化比較抽象,容易意會,不易言明。但它必須通過具體的兩個要素——聲音與節奏來加以體現。我們不僅可以抽象地對學生進行啟發,更能用比較具體的方式讓學生聽得到、抓得住、感覺得到,學生通過具體的掌握,逐步得到感覺方面的體會,這樣學生的音樂表達能力就一定會提高。

  其次,在節奏方面,教師也應幫助學生掌握好。如:

  1、速度不合適。一種是速度完全不合適,快慢錯位,那麼其音樂形象或情感就完全不同,不符合音樂的要求。另一種是快、慢基點是對的,但分寸沒掌握好,或者能力尚未達到,那麼效果也受影響。

  2、節奏不統一與節奏不均勻.

  在一首作品中,有些學生無意識地、不知不覺當中將某些段落彈得忽快忽慢,這很不好,不能符合作品要求。原因是:一則缺乏節奏感覺、某些技術上的大原因;再者就是某些特殊節奏如三連音、四連音等相互組合、抓不住基本節奏造成不統一、節奏不均勻主要是因手指技能和觸鍵方面能力不強而造成。

  3、節奏的鬆緊.主要是節奏的自由度。節奏應該是嚴格準確的,但決不是機械的,因為節奏是表現音樂的重要因素;音樂是傳達人的情感,是具有生命力的,所以其節奏也應該是活的,有時緊,有時松,像人的脈搏,隨著情緒變化而有快慢的變化;但它的鬆緊是依據音樂的自然流露,不能隨心所欲。音樂的鬆緊較難把握,因為音樂是千變萬化的,沒有一個固定的公式,它更多的是一種感覺的培養和提高。教師應多示範,邊示範邊指揮,啟發學生演奏,會對學生有所幫助。

  另外應鼓勵學生多唱音樂,唱歌曲,不排除他們彈唱幼兒園或學校裡學會的歌曲。因為歌曲有歌詞,容易理解,加之人聲是最具有表現力的「樂器」,很容易體會音樂旋律和音樂的傾象性,唱出音樂的線條;此時用你那動人的、富有感情的歌聲,帶動你的手指在琴鍵上「歌唱」,是容易彈出具有感染力的音樂來的。若再能多聽名家們的演奏(包括磁帶等)、多聽音樂會,在這樣的藝術氛圍薰陶下,再加上科學合理的練琴方法,相信你的音樂表現力會大大提高。

  四、注意培養兒童學習鋼琴的興趣.

  有位先哲曾說過:「興趣是一種魔力,它可以創造出人間奇蹟」。這句話並不誇張。許多家長、老師對培養兒童學習鋼琴都有這樣的共識:從興趣開始。

  興趣表現為積極性和主動性,興趣使個人對所愛的事物給予優先的注意,並具有時刻嚮往的心情。前蘇聯音樂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認為,音樂教育的首要問題在於「怎樣使孩子們對音樂發生興趣」。四五歲的孩子開始學彈鋼琴,注意力容易分散,興趣不易集中,缺乏穩定性。要想使他們適應並習慣於鋼琴教學訓練,首先必須使他們熱愛鋼琴,使他們喜歡鋼琴教師,喜歡學琴的環境。

  其次,培養兒童學鋼琴的興趣,教師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由於每個學生素質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同,這就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給予不同的處理方式,尤其是對不同年齡段兒童的心理採取不同的方法。人常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教師可以用「表揚加鼓勵」的方式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有成就感,有自信心。楊振寧博士說:「成功的秘訣是興趣」。有了興趣就會有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所以說,興趣的培養,對兒童學習鋼琴是尤為重要的。

點擊「閱讀原文」

↓↓↓

相關焦點

  • 先學了電子琴再學鋼琴的,要注意這些
    【老同學】點擊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本頁面內容。  電子琴、鋼琴同屬鍵盤樂器,二者在彈奏技巧上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彈奏的方法卻截然不同。  由電子琴改學鋼琴的學生在學習中要避免把電子琴的一些方法帶到鋼琴學習中去,通過學習鋼琴切實掌握好肩、手臂、腕、手指的合理運用,正確地觸鍵,熟練地使用各種演奏技巧,準確地對音樂作品進行藝術處理。
  • 學鋼琴為什麼一定要唱譜?家長一定要花三分鐘看看!
    一位鋼琴老師給我的忠告:孩子學習鋼琴的時候,一定要教他怎麼唱譜,一年之後孩子會感激你。作為一位琴媽,哪裡懂得怎麼教孩子唱譜?也就不以為意,以為只要跟著老師學就一定能學好。直到孩子學了一年鋼琴越學越差,我才想起這位老師的話,後悔莫及。幸好當機立斷做了一件事,否則毀了孩子一生!
  • 神童就在家裡:兒童學鋼琴注意事項
    然而這種「提高素質」的動機,會被某些家長曲解為「非專業性」的休閒,甚至是「消費享受式」的學習,這種「潛意識」很快地「傳播」給準備學琴或正在學琴的孩子。 1、家長要讓孩子明白一旦學琴,則應把練琴當成吃飯、睡覺一樣必不可少。 2、每天要安排足夠的、較穩定的時間輔導孩子練琴,同時要養成精力集中的好習慣。
  • 孩子學鋼琴什麼時候開始比較好,這些鋼琴經驗,一定要看
    現在大多數的一個家長,都會給孩子報很多的一個培訓班,希望自己的一個孩子可以多學一點,掌握更多的知識。美美的孩子昊昊已經堅持學鋼琴有三年的時間,在5歲開始入門學習的時候,美美還一直擔心孩子的認為這個對5歲的孩子會太過於難。
  • 初學鋼琴要注意的風格問題
    初學鋼琴要注意的風格問題具備一定聽賞經驗的人,可以直接從音樂風格中聽出是誰的甚至是某人某一時期的作品,雖然事先並不知道。      正確地掌握音樂風格,是準確地表現樂曲音樂內容的重要方面。學生們學到一定程度,就會接觸到風格問題。以「鋼琴考級「樂譜為例,只要學到五、六級,就已經接觸到了多種風格。      所以,每學一首作品,都要通過這道樂曲來了解該曲所屬的時代的、民族的、作曲家個人的風格。
  • 想讓孩子學鋼琴的朋友,這篇一定要看!
    很多朋友說也想讓孩子學鋼琴,尤其是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都在學習各種樂器的時候」。 但是對於普通家庭來說,讓孩子學鋼琴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孩子能不能堅持下去?要不要買一架臺式的大鋼琴?都得考慮!買吧,太費錢又佔地,還擔心孩子學兩天不學了。不買吧,每周就那麼一節課,回家不練習好像也不行。 怎麼辦呢?其實不用這麼糾結,一臺超實用的Vvave音浮手卷鋼琴就能完美解決啦!
  • 孫怡:學鋼琴一定要堅持下來,以後你會慢慢嘗到甜頭!
    難怪大家都說學鋼琴能養氣質!在這條採訪中,孫怡被記者問的第一個問題是「什麼時候學琴的?」,孫怡回答說,「那個時候很小,我剛開始學鋼琴的時候,其實只有8歲」。雖然學鋼琴是父母的選擇,但是孫怡在學琴的過程中,並沒有辜負父母的期待和希望,從學琴開始就非常努力地練琴,後來還順利考過了電子琴九級和鋼琴十級。孫怡在採訪中說道,自己在最開始的時候其實是很不喜歡學琴的,因為別的小朋友放學了都可以去跳皮筋、去廣場上玩,但是她就必須要放學了以後馬上練琴,所以每天基本上都是在哭著練琴。
  • 為什麼要學鋼琴
    近幾年來,在我國兒童中出現了學鋼琴的熱潮,很多家長願意讓自己的子女從小受到音樂薰陶,對大部分初學的孩子來說,並不都是想當鋼琴家,也不可能都成為鋼琴家。也有許多成年人和老年人也開始學習鋼琴,有的是彌補小時候未完成的心願,有的是為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其實不管是什麼年紀,只要發自內心的喜歡,一切都不晚。學習鋼琴是作為培養我們的文化藝術修養,陶冶情操,開發智力的一種有效途徑。曾有著名教育學家說:要想成功幸福,從小熱愛藝術!
  • 鋼琴入門五大技法,學琴一定要掌握的訣竅!
    鋼琴的基本練法就是慢練慢練尤如"大鏡",把樂曲中的一切細節都擴大了。慢練的最大優點是來得及根據視覺,聽覺得到的反饋信息調整和修正缺點和毛病。慢練的方法之一是用節拍器。即使在作品練習成熟之後,也不應忽視適當地慢速練習。有計劃、有目的地學習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練鋼琴需要的是持之以恆的態度。鋼琴曲目繁多、演奏技法多樣。
  • 孩子學鋼琴的好處
    鋼琴,是一種很普遍的樂器,只是很多家長都不知道為何要讓孩子去學鋼琴,學鋼琴的學費也貴,學鋼琴到底有什麼好處呢?
  • 淺談沒有基礎學鋼琴難不難以及學鋼琴的要點
    琴與樂理本來是不可分割的,學琴時,既要學習樂理,又要聯繫實際,在學鋼琴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樂理知識,有了豐富的樂理知識,又能促進鋼琴學習的進步。 對策是制定計劃,對琴的演奏有嚴格的要求,每天要有固定的時間。一定要在練琴的時候練琴,練琴的時候不一定非要在練琴的時候,可以安排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做作業。
  • 要不要堅持讓孩子學鋼琴?
    只要一說到學琴,估計每個琴童家長都有一肚子苦水要倒吧,因為陪孩子練琴的確是一件非常折磨人的差事。當然,這對於孩子來說應該也是一樣,他們估計也想不明白平時溫柔體貼的媽媽為什麼一到鋼琴陪練的時候就變得兇巴巴的。身為廣大琴童家長的一員,我就以自己身邊的例子聊聊陪孩子學鋼琴的那些事吧。
  • 學鋼琴到底要花多少錢?
    有琴童家長問:在北京學琴,500塊一節鋼琴課,貴嗎?
  • 一位專業鋼琴老師的「大白話」:小孩為什麼要學琴,怎麼開始學?
    從左到右依次為巴赫、莫扎特、舒伯特、舒曼或許有的家長注意到了,要學鋼琴並非只能聽,或者說只需要聽鋼琴曲。應該讓孩子從小聽各種各樣樂器的曲子。真實鋼琴的鍵盤由於其發聲原理,具有一定的重量,孩子在演奏時是需要用到一定的力度才能發聲的。這樣的力度的訓練對於孩子未來的學習和水平的提高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而電子琴的鍵盤則幾乎毫無重量,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發出聲響。我曾經見過使用電子琴入門的孩子在轉鋼琴後,因為無法適應演奏鋼琴鍵盤的力度而導致大量問題,最後只能遺憾地放棄鋼琴學習。
  • 學電子琴會否影響今後學鋼琴嗎
    很大一部分人學電子琴的目的是為今後學習鋼琴打基礎。那麼,學習電子琴會否影響學鋼琴呢?,電子琴比鋼琴要便宜得多,而且電子琴體積小、好收藏,假如孩子對學琴已無興趣,甚至很反感時,即使不學也不會損失太大,把節約下來的錢花到孩子感興趣的方面去,對於普通工薪家庭來說是很重要的。
  • 要不要讓孩子學鋼琴,這樣幾點你考慮了麼?
    因為我家兒子學鋼琴好幾年了,最近,有幾個朋友向我打聽孩子學鋼琴的問題。他們也在糾結,要不要給孩子學鋼琴?有沒有好的鋼琴老師推薦?針對朋友的問題,我想說說我陪兒子學琴的幾年心路歷程。1.父母自問:讓孩子學鋼琴的原因家長們讓孩子學琴之前,有沒有認真思考過,你讓孩子學琴的目的?
  • 鋼琴教育|學琴,電子琴能代替鋼琴嗎?
    特別注意到,鋼琴一般是從頭開始就兩手的技術同步學習。而在現行的電子琴的教學體系中,是右手靈活性地起步比左手略早,在初學的兩三年,左手的技術並不是特別突出的。因為這時候要學習很多基礎知識和樂理知識,然後才是左手逐漸跟上。這是電子琴的特點決定的。所以,一個只學了兩三年電子琴的人,說「電子琴左手沒有什麼內容」,是對電子琴沒有完整的認識。
  • 學鋼琴需要天賦嗎?幾歲學合適?日本鋼琴教育家高橋雅江專訪實錄
    孩子學習鋼琴,在現今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但是家長仍舊有很多困惑:我家的孩子到底適合不適合學鋼琴?從幾歲開始學好?選擇什麼樣的老師?不愛練琴怎麼辦?孩子罷學是該堅持還是放棄?今天,我們請來日本鋼琴教育家高橋雅江女士,來為我們一一解開這其中的種種困惑。需要注意的是,藝術/藝術教育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對錯,所以每個大咖的觀點並不一定一致,僅供大家參考。
  • 自學鋼琴注意別踩這些雷?
    隨著鋼琴越來越廣泛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孩子、大人都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這門技藝,其中有不少成人都選擇自學鋼琴。
  • 兒童鋼琴啟蒙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兒童鋼琴啟蒙階段是學習鋼琴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對兒童以後的發展影響至關重要。對於處在啟蒙階段的孩子,我們應該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孩子多少歲學琴主要取決於孩子的綜合能力發展,年齡太小的孩子心智發育不夠成熟,不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含義,加上手指比較柔軟,難以適應鋼琴彈奏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