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縣花7.1億建中學,辦公室30平米,學生宿舍卻是8人間!
近日,一則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陝西省一個剛剛脫貧摘帽的縣城花了7.1億建了一座豪華中學,為了建這所中學,鎮安縣將要還12年的貸款。按理說把學校建得好一些,孩子們的學習環境也會好一些,家長和社會應該都是樂見其成的,然而這所中學的花費實在是太大了,看起來建築多為景觀類,老師們的辦公室有30平米,而學生們的宿舍卻仍然是8人間,再加上才剛剛脫貧摘帽,這樣的做法合適嗎?花費這麼多的錢,還要背負十二年的債務,這樣是值得的嗎?
在眾多的網友評論中,小編最贊成的是這樣一條評價「好房子和好學校是兩碼事」。好的環境固然是有助於提升孩子們的學習動力,也有助於教學展開。但是在硬體方面的過度投入並不一定就會提升教學質量,反而可能會限制當地改善教師待遇,甚至有可能會導致縮減課程改革、教材建設等方面的投入,最終有可能會造成得不償失的結果。
與其在建築上如此花功夫,還不如將這筆錢用於提升教師待遇,將師資力量帶動起來。一個好的學校歸根究底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好的老師去傳授知識,這樣才能夠真正給孩子好的教學環境。
此前有一位名叫張桂梅的女校長,她的經歷十分令人敬佩。開了一所女子學校長達十幾年之久,專注於貧困地區的教育事業,她曾經說過,只要孩子們願意上學,就一定會接受。這麼多年來,她一共教出了1600多名貧困家庭的孩子,讓她們成功地走出大山。這樣的舉動讓人尊敬感動,也讓人反思,真正決定孩子們學習成果的是學校環境嗎?歸根究底,還是要有優秀的教師資源,去正面積極的引導孩子們學習努力。
除了張桂梅這位女校長之外,還有很多的支教老師們,他們來到偏遠地區紮根,把自己的知識理論傳播出去,一直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做貢獻。有的老師還很年輕,才二十歲出頭,但她們願意為了孩子們的學習放棄繁華的都市,毅然扎進了農村大地,只為了更好的傳播知識,幫助更多的孩子走出貧困,做到知識改變命運。可見,一個優秀的師資團隊是多麼的重要,教書育人在於人,而不是周圍的環境。沒有必要去追求過分的豪華外表,能夠滿足孩子們基本的學習條件就可以了。
這樣的豪華建築,不與自身財力相匹配,是不是和此前的獨山縣有些相似呢?都是有面子工程這樣的性質在其中。當然,也正如網友們所說的,建學校可比建有些華而不實的建築物好多了,至少學校建好了是為孩子們帶去福利的。如果鎮安縣能夠更合理的規劃建學校的錢財就會更好了,將各方面都認真完善起來,而不是只專注於學校建築建設,這樣才能不辜負還12年貸款的代價。
作為小地方,注重教育是值得鼓勵的,也應該加重教育方面的資源。但是這樣的形象工程,甚至還是舉債建的豪華中學,對於提升當地的教育水準是不是有些本末倒置了呢?還是需要量力而行,不要助長奢浪費之風。
鎮安縣花了7.1億建中學,中肯來講,對於一所學校是有一些超額了,最好還是將更多的錢財資源拿來改善教師資源,教程改革,教材建設。硬體設施固然重要,但歸根到底是為教學服務的,老師和學生才是需要重視的主體。只有將主體找對,才能夠更好地達成優秀的教學成果,真正被稱為一所好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