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次!未過評品種批量集採,京津冀聯手影響1/7總市場

2020-12-25 騰訊網

京津冀藥品銷售揮別高利潤時代

作者:小米

來源:健識局

全文2176字,閱讀需7分

佔全國1/7醫藥市場份額的京津冀聯盟將聯手啟動帶量採購。

12月23日,北京市醫保局印發通知稱,將在京津冀三地組成聯盟開展聯合帶量採購工作。與以往不同的是,本次帶量採購的品種將「從未通過一致性評價的藥品」中選取,優先遴選三地聯盟用藥量大、金額較高、競爭充分、臨床使用成熟、採購覆蓋面較大的醫保目錄內藥品。

此前,已有省份在集採中包含過一些未過評的品種,但直接針對未過評品種開展集採,國內還是第一次。業內普遍認為,京津冀聯盟集採在業界具有示範意義。

這樣說法的原因是:絕大部分中成藥、生物製藥並沒有開展一致性評價的基礎條件,一些化藥同樣因為仿製藥品種數量的原因,不符合集採「有三個以上品種過評」的要求。

那麼,是否這些藥永遠不用面對集採?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此次京津冀集採給出了證明。

其實早在今年9月,國家醫保局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 5936 號建議做出答覆》中回應,裡面就提到:將進一步研究並探索對未過評藥品及目前尚無一致性評價標準的藥品,如生物製品和中成藥等開展集中帶量採購工作。

目前,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規數量已超過1176個,但「三家以上過評」的品規僅有144個,這一數字遠遠不能任何公立醫院日常用藥2000種的要求。

京津冀聯合集採,為破解這一難題提供了具備操作性的解決方案。可以預見的是,今後還將有更多的省份跟進未過評藥品的帶量採購,藥品集採進入常態化已成必然趨勢。

未過評品種首次帶量

價格將打到全國最低

本次披露《京津冀藥品聯合帶量採購的工作意見》尚未公布集採品種,只是要求:綜合考慮藥品價格水平、市場結構、臨床需求等因素,對符合談判中選規則的產品實行帶量採購。

但是文件明確,採購品種「從未通過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藥品中」遴選。這是省市級集採首次提出對未過評品種進行帶量採購的要求。確定中選品種數量的原則是:根據京津冀採購聯盟中醫療機構上年度相關藥品用藥的50%—80%進行估算。

這一比例同國家集採的採購比例相當,相關藥企的產品選擇降價,會獲得可觀的銷售收入。

根據商務部2017年的數據顯示,全國醫藥商品銷售的市場規模約2萬億元,京津冀三地的醫藥商品銷售的市場規模約2776億元,佔全國的13.88%,已佔全國醫藥市場的1/7。

京津冀以北京為龍頭,市場規模龐大,無疑是對每家藥企都是巨大的誘惑。

但想獲得中選資格也絕非易事。《意見》明確,依據採購主體的用藥需求,參照市場總體價格水平,聯動全國帶量採購價格,通過購銷雙方互相選擇等方式,實行帶量採購。

參加帶量採購的品種若想中選,就必須參照全國最低價。按照此前京津冀採購聯盟對於醫療器械的砍價幅度,業內預計藥品集採的降價在20%以上。

而且,文件中並尚未公布具體採購的品種,這讓人對採購的總量無法捉摸。

此前業內有消息稱,國家醫保局已向各省市印發包含500個品種的採購目錄,要求各省市啟動帶量採購工作,並在2021年覆蓋250個,2022年要全覆蓋。業內預估,500個品種將覆蓋公立醫院藥品銷售額的80%左右。

如果2021年,京津冀率先朝著「500個品種」的目標開展集採,藥企可就真的要揮別高利潤時代了。

回款進入監管條例

改革樣板有推廣意義

除「血拼」價格之外,本次京津冀採購聯盟還將藥企的回款寫入條例。

《意見》明確,作為藥款結算的第一責任人,醫療機構應按合同規定與企業計算結算,原則上從藥品交貨驗收合格到付款不得超過30天,降低中選企業交易成本。

醫療機構拖欠藥企回扣一直是行業頑疾。此前,湖南省湘雅醫院、湖南省人民醫院、湖南省兒童醫院等20家公立醫院拖欠長沙40餘家藥商超過百億元的藥品回款。最終是湖南省商務廳出面,給湖南省醫改辦發函溝通,才得以解決此事。

湖南省欠款之事並非孤立。健識局梳理發現,近兩年海南、廣東、吉林等省份均有公立醫院拖欠貨款被媒體曝光的案例。

為徹底根除這一行業頑疾,國家醫保局稱,將建立統一的藥品招採平臺,鼓勵醫保經辦與企業直接結算或預付藥款。

此次京津冀採購聯盟將醫療機構的回款周期細化,不僅可以有效地評估政策執行的效果,還能保障供貨的藥企可以迅速回籠資金,形成行業一種良性循環。

在藥品集採進入常態化的背景下,京津冀採購聯盟作為地方集採的改革樣板,一旦試點成功,無疑會向全國推廣。

值得注意的是,跨區域採購聯盟的影響力也逐步擴張。2018年11月,遼寧和山東正式加入京津冀醫用器械的採購聯盟。2020年1月,山西省同樣也加入京津冀醫用器械的採購聯盟。

京津冀醫用器械採購聯盟的快速擴張,得益於利用統一的招採平臺,系統直接打通,做到各省市數據實時同步。有分析人士指出,京津冀的藥品採購的模式可直接推廣,屆時改革的推進速度會更快。

京津冀、山東和遼寧五省市的藥品市場總規模超4500億元,加上其議價實力,遵照京津冀聯合採購原則,相關市場新一輪降價將更加殘酷。

· END ·

圖源:視覺中國

編:夏雨荷

相關焦點

  • 華東醫藥阿那曲唑獲批上市 攜兩大品種「輕裝上陣」參與集採
    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內分泌治療用藥通用名TOP20中,阿那曲唑排名第六,銷售額超過13億元,其中超八成市場份額由原研藥企阿斯利康佔據。根據7月29日上海陽光醫藥採購網發布的《全國藥品集中採購文件》,阿那曲唑片被納入採集範圍。華東醫藥產品此時獲評恰逢第三批集採大幕開啟,順利獲取入圍資格。
  • 第四批藥品集採45個品種,2月3日上海開標
    15日,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聯合採購辦公室在上海陽光醫藥採購網發布《全國藥品集中採購文件(GY-YD2021-1)》的公告。根據文件,第四批集採涉及45個品種,80個品規,其中注射劑8個,滴眼劑3個;其餘均為口服製劑;2月3日將在上海開標,並與企業確認供應地區。
  • 第四批集採藥品品種目錄流出,注射劑成最新砍價目標
    近期,一份名為《關於報送第四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品種範圍相關採購數據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在業內流傳。與過往三批集採相比,此批集採首次納入了臨床常用的8種注射劑,引起廣泛關注。多年以來,我國注射劑市場一直以高價的進口原研藥為主。
  • 第四批集採啟動,注射劑市場或迎降價風暴
    根據該通知,第四批集採共涉及44個品種,90個規格,數量上明顯遠超前三次國家集採。   8個注射劑品種入列,包括氨溴索注射液、丙泊酚中長鏈脂肪乳注射液、布洛芬注射液、多索茶鹼注射劑、帕瑞昔布注射液、泮託拉唑注射劑、硼替佐米注射劑、注射用比伐蘆定,均為臨床常用的知名大品種,將對藥企的銷售收入產生影響。   以氨溴索注射液為例,據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氨溴索注射劑銷售額為59.8億元。
  • ...1毛品種出現!外企選擇撤退!藥品集採將對醫藥行業將帶來怎樣的...
    上市公司們普遍認為,藥品入選有利於增強產品競爭力,提高市場佔有率,對公司的未來經營業績產生積極的影響。但第三批集採55個品種藥品擬中標,擬中標產品平均降價53%,最高降幅高達95%,如此大的降幅是否會對醫藥公司帶來格局的改變?從投資決策來看,我們又該如何理解?
  • 第二批藥品帶量採購落地,中標品種深度分析
    非醫保品種(安立生坦、他達拉非、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首次納入,注射劑型(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繼續被納入。一、降幅本次集採平均降價幅度為53%,與4+7時52%的降幅基本持平,其中,外資原研藥平均降幅82%,仿製藥平均降幅51%。
  • 第四批藥品集採涉44個品種90個品規,8個注射劑皆為臨床大品種
    根據米內網數據,2019年中國公立醫院氨溴索注射劑終端銷售額達到59.8億元,勃林格佔據23.56%的市場份額。三家過一致性評價的企業分別是四川美大康華康藥業、華中藥業和福安藥業。 泮託拉唑注射劑銷售量也很大。
  • 生物藥和中成藥將納入國家集採?國家醫保局透露消息,這些品種已然...
    當業內還在討論第三批集採品種和注射劑一致性評價時,國家醫保局7月17日發布消息稱,就生物製品(含胰島素)和中成藥的集中採購工作於7月15-16日召開了座談會,聽取了專家意見和建議,研究完善相關領域採購政策,將推進採購方式改革。
  • 藥品銷售TOP20榜單,一批集採中選品種波動較大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9年6月福建跟標4+7後,藥品銷量排名情況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從榜單來看,輝瑞的絡活喜、賽諾菲的波立維、信立泰的泰嘉這些已參加藥品集採的品種銷量大幅下滑,甚至已跌出TOP20的榜單之外。
  • 第四批藥品國家集採啟動 化藥仍唱主角
    9月,國家醫保局在答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5936號建議時表示,將進一步研究並探索對未過評藥品及目前尚無一致性評價標準的藥品,如生物製品和中成藥等開展集中帶量採購工作。截至發稿,記者未在有關部門官網上看到上述《通知》,相關信息以官方發布信息為準。
  • 砍價、限量、不中標就失去一半市場,中成藥地方集採釋放了哪些信號
    這是中成藥集採地方試點的一大難題。因為一個地方試點的市場並不大,尤其對於動輒上億乃至幾十億的中成藥大品種來說,更是如此,藥企擔心在一地集採降價,因為價格聯動,其他市場也要相應降價。 因此,藥企寧願犧牲某個地方上的市場份額,來保住全國的價格。
  • 集採砍價砍向6300億注射劑市場 多家藥企將迎來降價風暴
    從臨床一線注射劑「開刀」  此次擬入圍第四輪集採的注射劑顯然經過精心挑選,雖然品種不多,但銷售額加起來足可以影響到注射劑市場半壁江山。  比如適用於呼吸道相關疾病的氨溴索注射液,據米內網數據,2019年國內公立醫院氨溴索注射劑終端銷售額達到59.8億元,原研企業勃林格殷格翰佔據23.56%的市場份額。
  • 千億注射劑市場「錢」途如何?(附TOP10品種)
    6000億化藥注射劑市場將迎來一致性評價大潮。5月14日,國家藥監局正式發布開展化藥注射劑一致性評價工作的公告,明確表示未按照與原研藥品質量和療效一致原則審批的品種均需開展一致性評價。一位注射劑企業總裁向E藥經理人評價道:注射劑一致性評價從選做題變成了必答題。
  • 藥品集採湧現「地板價」:多個產品最低一分錢
    其中,拜耳在其半年報中表示,2020年Q2,阿卡波糖片(拜唐蘋,Glucoba)全球銷售額僅為4000萬歐元,同比大幅下滑74.2%;整個上半年累計銷售額1.56億歐元,同比下滑54.4%,成為公司財報期內銷售降幅最大的一個產品。在今年1月的集採中,拜耳阿卡波糖曾報出單片0.1807元的最低價,不過,以該價格中標集採後,雖然銷量有所上升,但並不能抵消價格大幅下降的影響。
  • 首批醫療器械集採公布入圍者名單,7000億元市場誰主沉浮
    會議明確提出,在深化藥品集採的成果後,醫用耗材也將實施集中採購,重點破解標準不一、分類不清等問題。集採最快今年11月確定最終結果,並於2020年1月實施中選產品使用。靴子落地,引來各方關注。波士頓諮詢公司(BCG)曾預測,2020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將突破7000億元。
  • 國考時事政治新聞熱評:激活創新鏈 升級產業鏈
    用醫保基金滾存結餘支付新冠疫苗費用;三批藥品開展國家集採,平均降價54%,據測算每年節約醫藥費用539億元;首次開展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中選冠脈支架價格從均價1.3萬元下降到700元左右,降幅90%以上,預計每年節約醫療費用117億元;114個談判藥品價格平均降幅超過50%,據測算僅2020年1—11月就為患者減負721.9億元;開展住院費用跨省份直接結算,醫保基金支付1038.4
  • 益豐大藥房、一心堂、老百姓大藥房:集採常態化如何影響醫藥零售業?
    早期對於大連鎖影響不大,因為對中標品種,生產供應不足時大連鎖也可以拿到貨,處方藥的品種醫院流出來,還能享受處方外流的紅利;對沒有中標的品種還可以按照原來的價格銷售,早期對於我們的影響還是正面大過負面。
  • TOP15產品4個已過評,揚子江、齊魯……或...
    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最暢銷的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過評企業數達2家,其銷售額僅次於玻璃酸鈉滴眼液,可見臨床應用廣、市場潛力大的產品是企業重點布局的對象。 從企業過評情況看,6個滴眼液共涉及7家藥企,中山萬漢製藥、成都普什製藥各有2個滴眼液過評,其餘5家企業均有1個滴眼液過評。
  • Mysteel調研:京津冀建築鋼材市場庫存周度報告(1月8日)
    圖1:京津冀主要城市總庫存變化圖2:各主要城市庫存增減情況2、數據解析本周京津冀主導建材市場庫存較上周明顯增加,主要是北京建材市場庫存增量較為明顯,增量將近6萬噸,其他市場庫存量增減變化較小,均在0.5萬噸以內。
  • 第二輪集採開標!中標藥價跌破地心,賽諾菲棄標,武田出局
    1月17日,吸引整個業界目光的第二輪全國藥品帶量採購招標工作正在上海藥事所展開。本輪採購共納入33個品種,包括阿比特龍、阿卡波糖、白蛋白紫杉醇等,覆蓋糖尿病、高血壓、抗腫瘤和罕見病等領域。據現場媒體消息,早上七點半就陸續有藥企來到招標處,粗略統計共有122家企業參與投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