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柯爾特龍騎兵型轉輪手槍,其性能相當優越,結構也很可靠

2021-01-08 夏蟲欲飲冰

引言

在美國著名槍械發明家轉輪手槍之父——塞繆爾·柯爾特的一生中,曾發明過許多種型號的轉輪手槍,而其中有一款轉輪手槍的名字最特殊,那就是他於1848年研製的柯爾特M1848龍騎兵型轉輪手槍(Colt M1848 Dragoon)。

這款名為「龍騎兵」的轉輪手槍(以下簡稱龍騎兵型轉輪手槍)性能很優越,火力和威力也非常出色,以至於在當時被人們尊稱為「猛龍手槍」!其在美國歷史和槍械史上有著很重要的地位,是美國西部文化的「經典符號」之一,曾幫助美國開拓西部邊疆。

現在就請各位讀者朋友,跟隨小編的文章來一起了解一下龍騎兵型轉輪手槍的相關歷史吧。

柯爾特龍騎兵型轉輪手槍的起源

在19世紀40年代末,美國因為吸納德克薩斯共和國(如今的德克薩斯州)為第28個州和向太平洋沿岸擴張,與鄰國墨西哥不斷發生摩擦,最終兩國無可避免的爆發了戰爭,史稱美墨戰爭(1846年5月~1848年2月)。

為了與實力強大的墨西哥軍隊作戰,美國陸軍進行了大幅度擴軍,士兵人數暴增,但與此同時,這些士兵都大量短缺趁手的武器,其騎兵部隊的這種情況尤為嚴重,騎兵們迫切需要一種兼具大威力和高射速的武器用來和敵人作戰。

為此柯爾特在一位軍官的幫助下,於1847年發明了柯爾特-沃克型轉輪手槍(Colt Walker,下文簡稱沃克型轉輪手槍)用來解決騎兵們的窘境,但是沃克型轉輪手槍的缺點和毛病太多了。

比如其雖然擁有很大的威力和極快的射速,但在射擊時,其轉輪彈巢卻總是很容易出現炸裂故障,轉輪與槍管的結合部在射擊時也容易斷裂。除此之外,沃克型轉輪手槍的毛病還有許多,可靠性相當差。

因此,柯爾特針對這一狀況,吸取了以往的經驗教訓,於1847年在沃克型轉輪手槍的基礎上又研製出了一款新型手槍——柯爾特M1848龍騎兵型轉輪手槍,其威力和尺寸同樣巨大,但是卻更加可靠,也更受使用者的歡迎,於1848年成為美國陸軍的制式武器之一。

柯爾特龍騎兵型轉輪手槍的細節

龍騎兵型轉輪手槍是沃克型轉輪手槍的替代品,兩者的口徑相同,都是0.44英寸(約為1.11釐米)口徑,但龍騎兵型轉輪手槍的尺寸、重量和威力都比沃克型轉輪手槍要小一些,其全長37.5釐米,槍管長19.04釐米,每發子彈使用3.23克黑火藥,整槍不算彈藥大約重1.8千克,彈丸初速約為259米/秒。

而與毛病多多的沃克型轉輪手槍不同,龍騎兵型轉輪手槍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款性能很優越的戰場好槍。

因為火藥用量的減少,龍騎兵型轉輪手槍的威力稍弱於沃克型轉輪手槍,但其威力也很可觀,是當時世界上威力最大的轉輪手槍之一。

沃克型轉輪手槍的威力之所以非常大,是因為其每發子彈都使用3.88克黑火藥,能產生大約640焦耳的動能,但這威力巨大的同時,其彈巢卻很容易炸裂,使用起來並不安全。而龍騎兵型轉輪手槍每發子彈只使用3.23克黑火藥,這大約能產生576焦耳的動能,這使得龍騎兵型轉輪手槍威力沒有減少太多的同時,也更加可靠、耐操和容易攜帶。

而相比於沃克型轉輪手槍笨重的槍身,經過大幅減重的龍騎兵型轉輪手槍更加「輕靈」,使用起來很靈敏,使用者可以較為輕鬆的變換手槍瞄準方向和進行瞄準射擊。

柯爾特還分析了此前轉輪手槍容易走火的缺點,在龍騎兵型轉輪手槍上加裝了防止意外走火的保險裝置,並加固了各個零部件的厚度,以防止射擊時手槍出現炸裂或斷裂等故障。

另外,以往沃克型轉輪手槍上飽受詬病的壓彈杆掉落問題,在龍騎兵型轉輪手槍上也得到了解決,原本沃克型轉輪手槍上的摺疊式壓彈杆在手槍射擊時很容易被震脫,然後卡住轉輪彈巢,使其不能自由旋轉換彈。

而龍騎兵型轉輪手槍上則第一次加裝了裝彈撞錘撞鎖結構,這種結構可以有效防止手槍射擊時壓彈杆卡住轉輪彈巢,使其不能旋轉。這種結構的很重要,槍手們再也不需要在射擊時用一隻手扶住壓彈杆或是用布條將壓彈杆綁在槍管上了。

除此之外,與以往製作的轉輪手槍相比,龍騎兵型轉輪手槍也更加精緻,因為在生產龍騎兵型轉輪手槍時,柯爾特的武器製造公司已經起死回生並發展壯大,還購買了當時較為先進的機器和生產工藝,其製作出的龍騎兵型轉輪手槍不但槍管內部刻多條螺旋式膛線,其表面也進行了發藍防鏽工藝。

同時,為了讓顧客們覺得自己購買柯爾特武器製造公司生產的轉輪手槍物超所值,柯爾特要求工人生產出來的武器必須在外表、質量和性能上獨樹一幟,並在龍騎兵型轉輪手槍的轉輪彈巢上雕刻了一副美國騎兵與印第安人交戰的精美情景圖做裝飾。

柯爾特龍騎兵型轉輪手槍的使用

龍騎兵型轉輪手槍出現時,金屬定裝彈還未發明,槍手們還在使用分裝彈藥,並用火帽作為子彈底火,其裝彈過程略微複雜繁瑣。

在使用龍騎兵型轉輪手槍時,使用者要首先往轉輪彈巢的膛室中倒入火藥,再將一塊墊片填入膛室中,以增加氣密性防止火藥和彈丸撒漏,然後將一枚彈丸塞入膛室中,並用摺疊式壓彈杆壓緊,最後在膛室尾部的擊砧上套入一個火帽,這樣就可以向後扳動擊錘準備射擊了。

而後使用者只需要扣動扳機,擊錘就會撞擊火帽,然後火帽會產生火花,從而點燃轉輪彈巢膛室內的火藥,最後將子彈擊發出去。

龍騎兵型轉輪手槍屬於單動式轉輪手槍,那麼啥是單動式轉輪手槍呢?

所謂的單動式轉輪手槍,就是指轉輪手槍的擊錘和扳機雖然有機械聯動結構,但射擊後擊錘無法自動復位成待擊發狀態,需要使用者手動將擊錘復位。

更準確的解釋,就是說使用者手動將龍騎兵型轉輪手槍的擊錘向後扳動時,擊錘只能帶動轉輪彈巢旋轉,將某一個膛室旋轉到與槍管平齊的位置,在扣動扳機時,擊錘也將撞擊在這個膛室的尾部。而當擊錘完成一次撞擊後,使用者要想射擊第二次,就必須再次將擊錘向後扳動使其復位,如此重複就可以完成連續射擊了。

這種單動式擊髮結構引出了一種非常著名的射擊方式——轉輪速射,即使用者一隻手扣住轉輪手槍的扳機不放,另一隻手快速扇動轉輪手槍的擊錘,使其不斷地撞擊轉輪彈巢的尾部,這樣就可以在三秒內將轉輪彈巢中的所有子彈都擊發出去了。

這種射擊方式具有很大的實用性,可能瞬間提高手槍的火力,但同時這種射擊方式的難度也較大,對槍手的經驗、臂力和身體素質要求很高。而要想使龍騎兵型轉輪手槍較為精準的擊中目標,使用者必須要經過長時間的鍛鍊,這樣才能承受住龍騎兵型轉輪手槍射擊時產生的巨大後坐力,並讓位於腰間的轉輪手槍準確擊中遠處的目標。

柯爾特龍騎兵型轉輪手槍的應用

因為本身性能的優越,龍騎兵型轉輪手槍的銷售和應用都比沃克型轉輪手槍要好很多,柯爾特也在其第一版龍騎兵型轉輪手槍售賣之後,根據市場需求又製作了龍騎兵Ⅱ型和龍騎兵Ⅲ型轉輪手槍,這三版龍騎兵型轉輪手槍在1848年~1850年之間共銷售了大約7000支,其銷售量是沃克型轉輪手槍的數倍,而且用戶的反應也很好。

在美墨戰爭中,龍騎兵型轉輪手槍打出了赫赫聲名,雖然其價格昂貴,每支手槍的銷售價都大約為28美元,幾乎等同於當時美國普通工人一個月的薪資,但卻為美國騎兵大幅增加了戰鬥力。

而即使戰爭結束後,龍騎兵型轉輪手槍也在維護美國邊疆治安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美國德克薩斯州的遊騎兵部隊,就非常喜歡使用龍騎兵型轉輪手槍與阿巴契人和科曼奇人等印第安人作戰,並且還總是能戰而勝之。

以往的沃克型轉輪手槍幾乎在民用武器市場上無人問津,只有美國陸軍軍械部採購了數千隻,而龍騎兵型轉輪手槍因為性能優越、結構可靠和使用安全,卻被民用武器市場所接受。

雖然龍騎兵型轉輪手槍的尺寸和重量都較大,本身屬於大型鞍袋槍(Holster Model),需要佩戴在馬鞍的手槍皮套中攜帶,但一些前往西部蠻荒地帶拓荒的普通美國人看重了龍騎兵型轉輪手槍強大的火力和可靠的性能,認為這是保護自己以及家人安全、財產不受他人殘害的最好武器,所以紛紛掏錢購買。

但龍騎兵型轉輪手槍的性能雖然非常優越,可是也存在著一些缺點,比如龍騎兵型轉輪手槍雖然威力巨大,但是本身的尺寸和重量同樣也都很大,若是沒有馬匹馱負,使用者攜帶起來會很不方便,並且也很難隱藏,無法及時應對一些緊急狀況,這極大限制了這款轉輪手槍的最終銷售量。

而為了搶佔民用武器市場的份額,柯爾特不得不在龍騎兵型轉輪手槍的基礎上又研製了一款新型轉輪手槍——小龍騎兵型轉輪手槍(Baby Dragoon)。

柯爾特大幅削減了龍騎兵型轉輪手槍的尺寸、重量、口徑,以及威力,但其製作出的新型轉輪手槍的最終銷售量卻非常好,遠超以往的龍騎兵型轉輪手槍,而龍騎兵型轉輪手槍直到南北戰爭期間才開始變得較為普及起來,銷售量才有所增加。

相關焦點

  • 早期轉輪槍中的佼佼者——柯爾特-帕特森第五型轉輪手槍
    柯爾特-帕特森第五型轉輪手槍的起源帕特森第五型轉輪手槍可以說是轉輪手槍之父——塞繆爾·柯爾特(Samuel Colt 1814年~1862年)的無奈之作,因為他此前研製的轉輪手槍有太多瑕疵了,還有諸如威力小、操作繁瑣、價格昂貴、性能不可靠和結構脆弱等毛病。
  • 大口徑轉輪手槍中的異類!為市場競爭而生的M1860陸軍型轉輪手槍
    多次測試的結果都表明雷明頓M1858陸軍型轉輪手槍要比同類柯爾特轉輪手槍更出色、更可靠。因此,柯爾特武器製造公司很大一部分市場份額,尤其是美國軍隊方面的訂單都被雷明頓武器公司搶去。0.44英寸口徑的柯爾特龍騎兵型轉輪手槍為了緩解競爭壓力,將丟掉的市場份額重新搶回來,柯爾特在1858年時就對以往研製的大口徑轉輪手槍進行了再次研究,並仔細分析了雷明頓M1858陸軍型轉輪手槍的內部結構
  • 著名槍械——柯爾特M1860陸軍型轉輪手槍的優缺點,以及先進之處
    作為一款大口徑轉輪手槍,M1860陸軍型轉輪手槍是柯爾特所研製的各種大威力轉輪手槍中的異類!與那些有著極多缺點和毛病的柯爾特轉輪手槍,如沃克型和龍騎兵型轉輪手槍相比,M1860陸軍型轉輪手槍可謂是優點多多。
  • 揭秘柯爾特武器製造公司早期的拳頭產品——M1851海軍型轉輪手槍
    柯爾特M1851海軍型轉輪手槍的起源M1851海軍型轉輪手槍的名字中帶有「M1851」的字樣,常讓旁人以為這把手槍起源自1851年,但其實這款轉輪手槍起源自1847年,屬於柯爾特-沃克型轉輪手槍和柯爾特龍騎兵型轉輪手槍(Colt Dragoon
  • 詳解柯爾特M1851海軍型轉輪手槍的優缺點,以及所代表的重要意義
    所以,雖然M1851海軍型轉輪手槍出世的時間比較早,屬於柯爾特武器製造公司的早期產品,但性能卻非常優異,推出後不久就在當時的歐美各國武器市場上廣受人們好評。M1851海軍型轉輪手槍雖然名字裡帶有「海軍」二字,但卻不是海軍專用的,它之所以被叫做「海軍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其口徑與美國軍械部給海軍設定的制式手槍口徑相同,都是0.36英寸(約0.91釐米)。
  • 槍械史上第一款列裝軍隊的轉輪步槍——柯爾特M1855式轉輪步槍
    之後在1839年時,對轉輪步槍還不死心的柯爾特對第一型指環槓桿轉輪步槍進行了經驗總結,又研發了一款新型轉輪武器,將其命名為M1839型轉輪霰彈槍。該種型號的轉輪步槍威力巨大,口徑達恐怖的0.62英寸(約為15.7毫米)!採用了與當時轉輪手槍相同的擊錘式槍機,其外形就像是一個延長了槍管、增加了槍託的轉輪手槍。
  • 槍械史上第一款柯爾特連發步槍——第一型指環槓桿轉輪步槍
    引言自從轉輪手槍之父塞繆爾·柯爾特在1835年發明了世界上第一隻真正實用,並且可以連續多次射擊的轉輪手槍後,他就開始研製性能超越以往單管或雙管步槍的新型步槍。為此,柯爾特特意將轉輪手槍的槍機和彈巢「移植」到長槍,比如卡賓槍、步槍和霰彈槍上,但與性能強大、使用可靠,在國際武器市場上風靡多年,被人稱為名槍典範的柯爾特轉輪手槍相比,柯爾特轉輪步槍就顯得微不足道,沒有多少存在感,但其在美國歷史上也曾發揮過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美國的歷史進程。
  • 柯爾特左輪手槍上榜世界最著名左輪手槍排名,原因竟是這?
    作為集「美貌」與優秀性能於一身的柯爾特左輪手槍,其具有可靠、威力大等優勢,在世界最著名左輪手槍排名中幾款柯爾特型號的左輪手槍榜上有名。雖然早在18世紀便出現了轉輪槍的雛形,但它們過於笨重複雜,並不實用。
  • 轉輪手槍見多了嗎?那就來看看柯爾特的這款難得一見的轉輪步槍吧
    奔騰的烈馬、遷移的牛群、爽朗的牛仔、喧鬧的酒館,當然還有酷斃了的長槍短銃,一幅西部世界的結構框架就躍然紙上了,而西部最為著名同時也是靈魂所在的無疑就是各種各樣的轉輪手槍了。說起轉輪手槍,就不得不提起塞繆爾·柯爾特。
  • 昆汀眼中「柯爾特」轉輪才最美!「暴力·武器·足控」的西部世界
    墨西哥人的5.5英寸槍管的炮兵型柯爾特1873可能是為了塑造賞金獵人約翰其囂張霸氣的人物特點,在該劇中使用了一把7.5英寸槍管的騎兵型柯爾特1873單動轉輪槍。在槍套中的柯爾特1878型雙動轉輪槍柯爾特創始人塞繆爾.柯爾特,在19世紀30年代就設計出了雙動轉輪槍,並申請了專利,但是塞繆爾.柯爾特認為這樣的槍結構不可靠,比不上單動轉輪手槍,並沒有生產雙動轉輪槍,在其專利過期後,其他廠商生產了雙動轉輪槍,在市場上的銷量非常好,受到刺激後,柯爾特也設計了一支雙動轉輪槍
  • 【槍】因為短又粗,它被稱為柯爾特轉輪手槍中的「獅子鼻」
    ,人們便形象地將其稱為「獅子鼻」轉輪手槍。圖1:柯爾特特種偵探轉輪手槍第二型在史密斯&韋森軍警轉輪手槍誕生前不久,柯爾特就推出了柯爾特特種警用轉輪手槍和普通警用轉輪手槍,兩者基本差不多,只是特種警用轉輪手槍的轉輪更長,以便適應.38 Special彈。
  • 美國M1917轉輪手槍,一個型號,兩種槍型
    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柯爾特公司和史密斯-維森公司各自生產了兩種相似的轉輪手槍,而且都被美國軍方命名為M1917轉輪手槍,一個型號對應兩家企業的兩個槍型,這樣的情況並不多見。事情要從柯爾特公司推出的柯爾特M1892轉輪手槍說起。該槍於1892年裝備美軍,取代服役多年的柯爾特陸軍單動轉輪手槍(Colt SAA),成為美軍新一代制式手槍,也是美軍正式列裝的第一種雙動轉輪手槍。
  • 科技日曆 | 184年前柯爾特發明了左輪手槍,憑藉自身的才智贏得名譽...
    柯爾特發明的左輪手槍作為世界上第一種真正成功並得到廣泛應用的左輪手槍,其也叫轉輪手槍,是一種屬手槍類的小型槍械,是火帽擊髮式,其轉輪一般有5-6個彈巢,亦有高達10個彈巢,使用口徑10.16毫米的紙彈殼錐形彈頭子彈,一般可裝彈6發,安裝在彈巢中,能夠連續射擊而無需每次發射後重新裝填彈藥。
  • 一把經典漂亮的早期柯爾特轉輪手槍,被大量應用於南北戰爭期間
    這是一把經典的柯爾特轉輪手槍(民用版本),型號為M851海軍型,其生產年份是1854年,全長32釐米,其中槍管長18.4釐米,口徑.36,重約1.2kg,槍管內無膛線,使用分裝彈藥(子彈、火藥、雷帽分開裝)。
  • 柯爾特宣布新一代「巨蟒」轉輪手槍問世 城市獵人寒羽良的最愛
    新年伊始,總部位於康乃狄克州西哈特福德的柯爾特公司宣布了一個重大消息。經過多年的改進工作,柯爾特公司將推出升級版「巨蟒(Python)」轉輪手槍。這款傳奇色彩的雙動轉輪手槍最初於1955年問世,口徑.357馬格南,彈容量6發,是很多資深槍迷的最愛。
  • 柯爾特蟒蛇左輪手槍為何被稱為是手槍中的勞斯萊斯呢?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把左輪手槍就是世界享譽盛名的柯爾特蟒蛇左輪手槍,蟒蛇是柯爾特公司生產的一種0.357馬格南口徑轉輪手槍。該槍在1955年正式推出,最初的打算是想設計一種加強型底把的0.38特種口徑,可單、雙動擊發的比賽級轉輪手槍,結果由於偶然決定,最後成就了這把被譽為是手槍中的勞斯萊斯左輪手槍。蟒蛇手槍的表現處理極好,烤藍的手槍表面呈現帶有淡紫的深藍色,再沒有其他烤藍的轉輪手槍能與柯爾特的蟒蛇相比。洛杉磯警察使用的蟒蛇主要就是烤藍型的,而鍍上半光亮的蟒蛇即使在放置許多年後其表面仍然是非常光滑。
  • 從54式64式77式92式到國產9毫米警用轉輪手槍來看西方五大左輪手槍
    2001年,警察應裝備什麼槍型成為輕武器界的焦點問題。以上依次為54式、64式、77式和92式9毫米口徑手槍2002年4月24日,公安部在重慶召開論證會,會上論證了92式手槍,也有人提到了轉輪手槍。中國第一支警用轉輪手槍終於在2005年的最後一個月,亮相北京警察學院的新型特種警用裝備展。此時此刻,中國警察仍在使用軍用槍枝作為執法武器。
  • 「小耳朵」的長管轉輪,曾經是美國最流行的警用轉輪手槍
    劇中「小耳朵」打開轉輪的情景,從轉輪解脫杆式樣和轉輪架上的立馬商標可判斷,這是一支柯爾特轉輪手槍。但柯爾特轉輪手槍有好多型號,這支道具槍又是具體哪一型呢?New Police轉輪手槍,即「新警用型」。後者是一種精度優異、後坐柔和的小型轉輪手槍彈,一推出就廣受歡迎,為了不在市場競爭中被排擠,柯爾特公司將New Police轉輪手槍口徑進行修改,改為適應.32 S&W Long的尺寸,能發射.32 S&W Long轉輪手槍彈,但柯爾特將自己生產的這種子彈命名為.32英寸新警用型手槍彈(.32 New Police),除了彈頭改為平頭,其他方面與.32 S&W Long轉輪手槍彈完全一致
  • 《城市獵人》中寒羽良用的是什麼轉輪手槍?
    說說《幽默警探》中那支亮閃閃的大轉輪),有讀者老爺問,日漫《城市獵人》中寒羽良使用的轉輪手槍是否也是史密斯-維森M29?其實《城市獵人》中寒羽良使用的並非史密斯-維森M29,而是柯爾特公司的一種著名轉輪手槍——柯爾特蟒蛇轉輪手槍(colt python)。日漫電影《城市獵人》海報
  • 槍中貴族左輪手槍,第三種堪稱手槍界勞斯萊斯!
    柯爾特M1917型左輪,口徑9毫米,不鏽鋼材料,該槍被廣泛運用,是1917年生產,是M1909的改進型,採用半月形彈夾,無底緣手槍彈,槍架與彈巢間間隙較大。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及大戰結束以後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這款槍是美、英等國的制式裝備。後來因為此槍的有效射程與美軍的要求相去甚遠,而改為美國警察專用槍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