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這樣一個段子:
孫悟空抱怨道:「 師傅!我讓你在這個圈子內別出來,你怎麼不聽?」
唐僧道:「 因為你把圈畫在了東面的山坡。」
孫悟空急了:「 東面山坡怎麼了?」
唐僧說:「我要走出蘇軾圈。」
然後全網就跟中了木馬病毒似的,
都在熬雞湯呼籲年輕人走出舒適圈。
你讓我去哪呀?
我從來就沒進去過好不好!
《西遊記》大家都看過百八十遍吧,
唐僧確實是走出了那個圈,
結果是什麼,還有人記得麼?
是的,
'' 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
(以上內容都當作是個段子吧)
很多人覺得舒適圈就是:
懶惰沒追求,不折騰,安於現狀
. . . . . .
難道做自己喜歡的事難道就是安於現狀?
維持現狀不折騰就是懶散沒追求?
舒適圈不是這樣定義的!
社會發展的進程本來就是從繁到簡,
從困苦到舒適、從麻煩到方便。
古時出門坐馬車,現在出門各種打車、
不想做飯有外賣供你選、
買衣搭配各大APP任你挑,
難道這些變化不是追求更方便快捷?
''走出舒適圈''本來指的是
在自己優勢熟悉基礎上做一點挑戰。
現在卻莫名變成了
販賣焦慮慫恿人喊的口號。
試想一下:
一名程式設計師每天忙到後半夜,
連女朋友也沒時間談,
還放棄了茂密的頭髮,
好不容易晉升了技術總監,
突然身邊出現一個人他對你說:
年輕人,為了你以後的前途著想,我勸你走出舒適圈,投身美發行業吧,那個更適合你。
這種「指著和尚罵禿驢」的行為,
不揍他都算是你家教甚嚴。
大家還是安下心來做自己該做好的事吧,
不要被毒雞湯隨便灌幾口,
就想著走出舒適圈,迎接新挑戰。
限制你的並不是舒適圈,
而是自身的知足和懶散。
''舒適圈''並不是沒有挑戰,
而是在這個圈子,
你可以更從容地應對這些困難。
願我們都能做個不後悔的自由人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違者必究!
記得點 好看 阿!愛老虎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