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碗2塊,倒垃圾1塊……這樣教孩子做家務?你在悄悄毀孩子!

2020-12-19 雞娃槓媽正向教養

洗碗2塊,摘菜洗菜1塊,疊衣服1塊,倒垃圾1塊。想要吃飯付5塊,看電視付5塊……」

這段文字內容是我在朋友圈看到的,發朋友圈的是女兒同學的媽媽,視頻中,倆孩子熱火朝天的洗碗拖地,從她圈裡的文字,我感受到了這位媽媽的開心和成就感。而在這條圈下一片留言,多為稱讚。

用獎勵來激勵孩子做家務,到底有沒有效果呢?在思考和準備寫下今天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特地又去問了一下她,孩子還在堅持做家務嗎?這位媽媽的回答是「就搞了三天,後面再也不肯幹了。」

和我預想的結果一樣。因為,我曾經也這麼幹過。去年暑假,女兒每次上完英語課都要我帶她去買頭飾,各種漂亮的頭飾她愛不釋手,可是每次都要買我也覺得不太好。於是,我為了培養她的金錢觀念和做家務的觀念,我們一起商量制定了一個家務報酬表,通過家務勞動賺取一定的費用,再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事實上,這個家務報酬表在女兒賺了5塊錢以後,就形同虛設了。

年輕媽媽和女兒在廚房

原本是想用獎勵來激勵孩子,結果最終獎勵變成交易。孩子不僅不能養成家長所希望的品質和習慣,還達不到教育的長期效果!

把物質獎勵和家務勞動聯繫在一起,孩子會形成一種錯誤價值觀念,我做家務勞動是為了錢。勞動的價值感被削弱,孩子做家務的內驅力也隨之削弱。我女兒在放棄買漂亮頭飾之後,家務勞動這件事情就戛然而止。

產生內驅力的順序是,做一件事情,獲得認可,擁有價值感,產生內驅力。獲得認可,如果僅僅只是金錢獎勵,孩子就不會從家務勞動中擁有價值感,也無法產生持續的內驅力!

美國的兒童專家研究發現,如果家長不解決孩子在勞動方面的動力問題,光是出錢為他的動力充電,金錢產生的「續航力」,會在第二個星期跌到第二個星期的60%,到了第六個星期,如果父母不大幅度提升報酬的話,這種動力只剩8%。

在真人秀節目《媽媽是超人》中,冉瑩穎也曾經帶著孩子體驗她制定的物質獎勵制度。為了讓兩個孩子知道掙錢的不容易,她讓孩子們自己掙得零花錢,再用零花錢買自己想買的東西。給每件家務活兒明碼標價,還作了其他一些補充規定,可謂煞費苦心。孩子們馬馬虎虎完成了一些家務勞動之後,就「心滿意足」了,很快便拉著媽媽到超市買自己心愛的玩具。當媽媽告訴他們掙得的錢並不夠買玩具時,兩個孩子竟然在玩具架前耍賴大哭。

冉瑩穎的做法,是不是像極了你我?

孩子的關注點和家長的關注點有很大的不同。家長希望通過勞動,感受其中的不不容易,獲得成長。而孩子關注的是我喜歡的東西能不能買得到。最終孩子的需求沒有被滿足的時候,又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教育難題!

我有一個朋友,她也是和兒子豆豆一起將家務勞動明碼標價。一開始豆豆做家務的勁頭十足,後來漸漸的,媽媽發現豆豆在做家務的時候,專門挑輕便的家務活來做。洗碗要洗十幾分鐘,獲得的勞動報酬只有2元,而下樓倒一次垃圾就可以賺取1元。其他價格偏高勞動量稍微大一點的家務,他基本不選擇去做,只挑選輕鬆賺錢快的家務勞動。

朋友還發現,兒子不知道什麼時候變成了一個小財迷,每天會將自己掙得錢數一遍,才能安心去睡覺。為了賺取更多的錢,在家務勞動的價格上經常與她討價還價,企圖提高家務勞動的報酬。長期被物質獎勵的孩子,容易養成錯誤的價值觀,孩子會陷入錢眼裡。

在美國正面管教理論中,有關於教會孩子金錢的好方法。其中一條就是「避免把零花錢和家務活聯繫起來。」

總之,孩子做家務,不要和獎勵聯繫在一起!眾多家長都知道,孩子做家務勞動有很多好處:適當的做一點家務,能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認知能力,自立能力和責任感!從教10年,在我的教學過程中發現,從小做家務的孩子比不做家務的孩子要勤奮努力很多,不做家務的孩子會有懶惰情緒,在學習上遇到困難也較容易放棄。

哈佛大學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跟不愛做家務的孩子相比,就業率為15:1,收入比後者高20%。事實證明,做家務的孩子比不做家務的孩子,學習要優秀許多!要想孩子成為優秀的人,從小培養孩子做家務的習慣必不可少!

那麼,我們家長應該做呢?

1、家務勞動要遵循孩子年齡規律

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適合做的家務不同,接下來和大家分享孩子做家務的時間表:

2-4歲,是孩子做家務的啟蒙期。可以引導孩子做簡單的家務,並鼓勵和讚美孩子。比如可以讓孩子擺放碗筷,擦桌子,收拾玩具,並適當的鼓勵孩子!

5-7歲,孩子開始有了自我意識,有主見。家長不要去主導孩子做家務,起一個協助的作用。讓孩子自己洗內褲,襪子,自己整理自己的學習用品。

8-10歲,有較強的獨立能力。家長要放手讓孩子學會使用電器,比如電飯煲,微波爐,在父母的幫助下做簡單的早餐,最後逐步讓孩子參與到家庭計劃的製作中來,鼓勵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並付諸行動。如準備菜單,購物清單等。

2、父母要教會孩子做家務的技能

孩子不是天生就會做家務的, 父母要教會孩子怎麼去做家務,通過我自己的學習和實踐,我總結主要有以下4個過程:

父母做,孩子看;

父母做,孩子幫;

孩子做,父母幫;

孩子做,父母看。

經過這四個階段,孩子逐漸由不會做家務到會做家務,在做家務的過程中,孩子可以感受到自己就是這個家庭的一員,找到家庭的歸屬感和價值感!

3、行大於言,父母做好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是以自己的父母為模仿對象,父母不做家務勞動,孩子自然也學不會。

美國有這樣一位華裔媽媽,她本人並不出名,但三個兒子卻是名人其中還有兩個已經是億萬富翁。大兒子Justin畢業於耶魯,在攻讀物理和心理學的同時,他創建了Twitch。2014年,Twitch以9.7億美金的價格被出售給了亞馬遜。二兒子Daniel創辦了Cruise公司,研發自動駕駛汽車。2016年,通用汽車以超過10億美金的現金和股票收購了Cruise公司。即便是「最不起眼」的小兒子,也是一位出色的軟體工程師。

談及他們成功的原因,竟然是與小時候媽媽讓他們做家務有關。他們的媽媽會列出一張「家務清單」,讓三個兒子自行商議如何分工和執行。他們的媽媽用高標準來激勵孩子們,並且還以身作則。

我們經常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其實在養育孩子這件事情上,我們也要以身作則,成為別人家的父母,才能養育出別人家的孩子!在勞動教育上,亦是如此!還是將來是長成一個勤奮的人還是一個懶惰的人,完全取決於父母!

身為父母,在我們的養育地圖上,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成為有責任感,能自立,有價值的人。若將培養孩子的優秀品質和獎勵粗暴的捆綁在一起,這個路徑無法將孩子導航到養育地圖的目的地!

相關焦點

  • 你讓孩子做家務嗎?容許錯誤,別剝奪孩子的學習機會
    一姐:好,我來幫你推籠子!一姐:爸爸,我要自己洗碗。一姐爸:好!你讓孩子做家務嗎?容許錯誤,別剝奪孩子的學習機會應該滿多人都會覺得,帶著小孩做家事,根本就是自找死路,因為小孩兒總是一分鐘熱度,下一秒馬上從『小幫手』變成『小幫兇』,原本自己掃地只要5分鐘,但是帶著小孩掃地,地沒掃乾淨,掃把、垃圾已經滿天飛,倒不如自己做還比較快!
  • 會做家務的孩子更幸福,父母如何引導孩子快樂做家務?
    文︳梅子導語: 哈佛大學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與不愛做家務的相比,就業率為15:1,收入高於後者20%,而且婚姻更幸福。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全國2萬個小學生家庭進行的調查也表明:孩子做家務比不做家務成績優秀的比例高了27倍。01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視讓孩子參與做家務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重視讓孩子多多的參與到家務活中來。
  • 教你做孩子最饞的「炸雞塊」,做法配方在這裡,學到就是賺到了!
    教你做孩子最饞的「炸雞塊」,做法配方在這裡,學到就是賺到了!小朋友們特別喜歡吃油炸食物,尤其是肉類的油炸食品總是能夠贏得孩子們的芳心,我們去一些快餐店或者是小吃街上的時候,只要碰到油炸雞塊,總是會看到很多小朋友在排隊購買。
  • 讓孩子做家務吧
    近日發了兩條朋友圈,曬閨女分次做的8菜一湯,引來一片讚嘆和羨慕,直呼「別人家的孩子」。放在半個世紀前,十五六歲的女孩做飯是很常見的事,現在卻成了「稀罕現象」。估計跟孩子少了,父母比較金貴,捨不得讓孩子幹活有關;更重要的原因是學習的權重加大,家務成了「下品」。其實,做家務好處很多。
  • 孩子,我希望你能明白,洗碗並不是一件低賤的事情
    他們贊同洗碗作為家務而言無可厚非,但若是作為謀生的職業而言,便是有些看不起了。這種邏輯其實很容易讓孩子糊塗。孩子年幼,並不懂為什么爸爸媽媽在外面的時候看不起洗碗的工作,看不起服務員,在家裡又因為誰去洗碗而產生爭吵。在這種情況下,再怎麼告訴孩子在家裡做家務幫父母分擔洗碗是一種很值得鼓勵的事情,孩子也不會聽得。
  • 讀繪本《朱家故事》,教給孩子學會分擔家務活,做力所能及的事
    今天,讓我們帶著孩子一起來讀這本《朱家故事》,教給孩子學會分擔家務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就這樣,朱太太每天早早起來,匆匆忙忙地給朱先生和倆孩子做早餐,等他們吃完早餐後,把所有的碗筷全部清洗乾淨,把每個房間裡的床全部整理好,把所有的房間都收拾乾淨,然後,朱太太再去上班。下班回來後,朱太太馬不停蹄地又開始忙著做晚飯。
  • 如何讓孩子快樂地學會做家務?
    試想當你下班回家,孩子主動給你拿個拖鞋,給你倒杯熱水,那滋味,別提有多幸福了。如果你在做家務的時候,孩子也能幫你打打下手,他(她)甚至會自己疊衣服、打掃衛生,看到這一幕一種為人父母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但孩子並不是天生就會做家務、體貼人的,那麼該如何讓孩子快樂地學會做家務呢?
  • 孩子幫忙做家務,並不想被獎賞,一位兒童心理學家的警告
    而說到家務,其實有個提議叫「孩子們應該做些家務活」備受爭議,不一定每個人都認同。現代的爸媽會因為許多理由而不要求孩子做家務:最常見的就是因為自己工作時間太長而感到愧疚,或是不願意在孩子已經爆滿的時間表上再添一筆。 有些則是希望孩子多花點時間追尋他們的「興趣」。
  • 比爾蓋茨結婚25年每天都洗碗做家務,你憑什麼把家務全給妻子做!
    比爾蓋茨他在生活中可是一個結婚了25年還堅持自己洗碗的人!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比爾蓋茨結婚25年每天都洗碗做家務,你憑什麼把家務全給妻子做!比爾蓋茨和他的妻子梅琳達的婚姻是特別讓人羨慕的。比爾蓋茨在事業上很是成功,也離不開妻子梅琳達的支持,雖然妻子在家裡是全職太太的角色,但卻不是包辦了家裡所有的家務哦!比爾蓋茨有一個特別好的習慣,每天晚上都會幫著自己的妻子刷碗!
  • 在家輕鬆做麥樂雞塊
    只是為了能出去吃上這樣一頓洋快餐,卯足了勁學習讓自己表現得很出色,讓父母認為自己值得得到獎賞。那時,父母不讓孩子吃洋快餐,是因為經濟原因,吃的價錢不高,而現在,為了孩子的健康著想,父母不讓他們吃「垃圾食品」。我小時候最愛吃的就是麥樂雞塊了,一整盒的麥樂雞塊配上番茄醬就好了。
  • 讓孩子做家務?我家原則:我做好家務,你管好自己
    不過我想,在堅持讓孩子做家務上,不搞混「孩子做家務」和「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這兩件事,可能特別重要。「做家務」和「自己的事自己做」家務,通常指維持家庭正常運轉的那些小事務,比如洗碗、擦地、洗衣、做飯,父母認為孩子應該幫助的家務,也主要是此類家務。
  • 愛做家務的娃更優秀?引導孩子快樂做家務,讓未來變得更幸福
    孩子做家務帶來的積極影響:1、給孩子帶來自信心學習做家務,其實也會給孩子帶來自信心。2、讓小孩們體會到做父母的不容易讓小孩們學會做家務,其實也是讓小孩們體會做父母的不容易,讓他們對自己的父母更加的感恩。現在很多小孩會覺得說做家務與自己無關,父母都會幫自己做好。但是只有父母培養孩子積極做家務,才可以改變小孩的想法,才可以拉近自己與小孩之間的距離。
  • 如何理解孩子做家務這件事
    家務不只是簡單地讓孩子分擔一點勞動,還能讓他們受益終身。研究表明哈佛大學學者曾經做過一項長達二十多年的跟蹤研究,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愛幹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幹家務的孩子相比,成年後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為1∶10。
  • 【凱瑞育兒分享】不要用你的「負責任」,毀了孩子的未來
    一邊洗碗、拖地、清洗寶寶髒衣服……還要一邊跟孩子玩兒,忙了兩小時終於可以出門買菜了,一手拎著垃圾,一手推著嬰兒車,肩膀上還有挎包裝著寶寶奶瓶、水杯……手忙腳亂選齊了該買的肉和菜後,嬰兒車上放著剛買的菜,然後推著孩子回家了。中午煮飯了,讓孩子坐在廚房門外,自己一邊炒菜一邊留神孩子在幹什麼。孩子一陣哭喊,媽媽狂奔過去,一回頭菜燒焦了!
  • 孩子每天做很多作業,連家務都沒時間學做了,這可怎麼辦?
    我一直認為,像簡單的做飯,洗碗,洗衣服這些平常的家務孩子還是應該學會做,可是現在的孩子每天都要花很多時間學習,根本沒時間學做家務,不知道別人家的孩子是不是也這樣?學習和家務本來就不矛盾,而且可以互相調劑和補充。學累了做家務放鬆大腦,做家務累了,發覺學習好有意思。也看到孩子們現在學習確實時間長,量大。不過我家的內褲和襪子一直是孩子自己洗的,哪怕是高考時刻。
  • 孩子成長從小看大,好父母讓孩子從小就做這件事!
    而兒子也把自己的種種不順歸咎在老媽身上:都是你,是你毀了我的大好前程。每每看到這樣的新聞,我都特彆氣憤。中國著名作家楊絳先生的父親說:教育孩子獨立,勝過當第一。的確,不獨立的孩子,再優秀也很難活得幸福自在。
  • 1根山藥,1塊五花肉,教你山藥蒸肉泥,鮮嫩多汁,好吃又下飯
    導讀:1根山藥,1塊五花肉,教你山藥蒸肉泥,鮮嫩多汁,好吃又下飯夏天馬上就要到了,氣溫是逐漸的升高了,一般氣溫升高,家人的食慾就都下降了,然而家人的的免疫力就跟著下降!因此我每天都做一些開胃下飯的食物,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道山藥蒸肉泥的做法,把山藥和肉泥一起上鍋蒸,山藥鮮嫩入味,而且肉餡也很入味,是一道不錯的下酒下飯菜,尤其是家裡有老人孩子的,讓他們多吃點肉食和蔬菜還是不錯的,1根山藥,1塊五花肉,教你山藥蒸肉泥,鮮嫩多汁,好吃又下飯!
  • 「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嗎?」讓孩子給家長打分
    請把答案按照順序寫在紙上,然後交給孩子,讓孩子給你打分。這樣做,不僅讓你清楚知道自己對孩子的了解程度,也可以幫助你在以後進一步了解孩子。1、孩子最喜歡的顏色是?2、孩子最喜歡聽哪首或哪幾首歌?3、孩子最喜歡自己房間裡的哪樣東西?4、孩子最喜歡的植物是?5、孩子最喜歡的動物是?
  • 李蘭迪做蛋糕「車禍現場」: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這樣做才對!
    尤其是倒一層麵糊就墩三下的動作,何炅特意解釋是為了讓麵糊更緊實一些,同時提醒碗底要放一層厚布,這樣不會把碗墩壞掉了。 看何老師的視頻分享,真的很難想像這其實也是他第一次做蛋糕呢,能夠做得這麼成功,難怪他在微博上會說:「小何我在廚房裡徹底飄了!」
  • 孩子從小做家務,在這幾個方面會有突出表現,家長要了解
    你家的孩子在家主動做家務嗎?在你的督促下會幫你分擔家務活嗎?我想,大部分家長給的答案應該都是否定的,督促都 不會做,靠孩子主動幫我們做家務更是不可能。調查顯示,中國孩子平均每天做家務的時間排在最後:美國孩子平均每天做家務時間1.2小時,韓國0.7小時,英國和法國的孩子孩子0.5到0.6小時,中國的孩子平均下來只有0.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