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欽巴尊者的心滴之光,每個都是修行的關要!
龍欽巴尊者(1308~1363),是藏傳佛教寧瑪巴最重要的傳承上師之一,著有《龍欽七寶藏》《四心滴》《三大休息》《三自解脫》等。尊者一生撰寫了超過二百五十部論著。
法王如意寶曾說:他傳給我們的大圓滿法,傳承來自全知麥彭仁波切的意傳,而麥彭仁波切的傳承則是得自全知無垢光尊者的意傳。又一次,法王如意寶說:他的大圓滿傳承直接來自無垢光尊者的意傳,所以大家應當對這一帶著傳承祖師溫熱氣息、如金線般純淨無垢、無斷無染的近傳承心生歡喜、珍惜和感激。
龍欽巴尊者祈禱文
岡日託嘎仁欽釀皮格 託嘎雪山寶藏頸
雲丹根組嘎威吉察德 圓諸功德喜樂園
多尼釀波威比納玖巴 二義精藏瑜伽士
龍欽繞將桑波索瓦得 祈禱龍欽繞降賢
應當了知,一切顯現均為佛身之壇城,一切聲音皆為佛語之壇城,一切分別憶念皆為佛意之壇城。了知現有輪涅諸法為壇城,從而將所有的顯現均護持為本智。
——龍欽巴尊者【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
遍知法王龍欽巴:上師瑜伽是一切道中最深奧的
在生起與圓滿次第的修行中,並非這些道路的本質本身就能帶來解脫,而是要靠其他的因素,譬如如何使它成為鮮活的體驗,並且於自己的修行中深化它。然而,在上師瑜伽中,這個修法純粹由其本質就能喚起內在本然狀態的證悟,而帶來解脫。因此,上師瑜伽是一切道中最深奧的。
——龍欽巴尊者
龍欽巴尊者:最好的建議
在大師的教法中最好的建議就是最傷你心的建議,它往往能深深刺痛你的自我。
——龍欽巴尊者
龍欽巴尊者:放下就是窮盡
世間瑣事無窮盡,直至死亡方時盡,然而只要放下它,即刻終止其本性。
——龍欽巴尊者
龍欽巴尊者:任何世間之法都不能依靠
任何世間之法都不能依靠,我要佔據無生法身佛的果位城堡。世間的顯現如幻術的欺騙,虛假的本質似賣弄姿色之人,種種這些會盜竊你的善心並讓你煩惱不斷增長,所以應將這些拋棄而專心修持正法。
——龍欽巴尊者
龍欽巴尊者:知足是世間最殊勝的財富
不知足的富裕其實就和貧窮沒有兩樣,貪婪的心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知足是世間最殊勝的財富,只要一點便會感到安樂。
——龍欽巴尊者
龍欽巴尊者最懇切的勸誡
不要期望擁有許多好處和別人的報答,是我懇切的一項勸誡。擁有權勢、財富、眷屬和福德,且名揚四海,可是到死時,這些毫無用處。
——龍欽巴尊者
龍欽巴尊者:我對此忍俊不禁!
當我看到他人就像孩子般,將不實在的東西當作實在,將不是真實的當作真實,想要擁有那不能被擁有的,哈,哈!我對此奇異景象忍俊不住而大笑。
——龍欽巴尊者
龍欽巴尊者:執著這些也是束縛
有學問,有道德,又精進修行,也許會使我們到達很高的境界,但是執著這些,只會束縛我們自己。
——龍欽巴尊者
龍欽巴尊者答:什麼樣的弟子可得到大圓滿法?
有聞思、有智慧的弟子總是喜歡在二取分別上面思維,屬於思維轉道用。愛禪坐的弟子特別執著打坐的境界,執著空性,這些人都修不出大圓滿法來。只有對上師有無比信心的弟子,他們的內心自然而然能夠得到大圓滿的境界。
——龍欽巴尊者
龍欽巴尊者:視現實如夢的觀修法!
無論走到什麼地方,住在何處,與誰同伴,或受用什麼飲食,談論什麼言語,升起什麼妄念,採取什麼行動,現起什麼顯相,剎那就提醒自己:這真正是一個夢!
夢的本體是無實,無實的本體是無執,無執的本體是恍惚,恍惚的本體是迷離,迷離的本體是飄搖,飄搖的本體是空洞,空洞的本體是了徹。
思維一切都是無有本性而顯現,一心不亂地專修,如是了悟顯現的境相是夢,就能自然證知一切所執都沒有自性。
——龍欽巴尊者《大圓滿虛幻休息·妙車釋》
龍欽巴尊者關於如何才算是真正獲得上師加持的教誨
得師加持驗相之六法:
發起無上圓滿菩提心;
了知一切魔業而遣除;
聞大乘法勵力而行持;
於輪迴中利他無厭倦;
說聲聞法不執其勝妙;
縱證密意亦當勤修持。
此乃一切佛子所應行。
了知獲得傳承上師加持必生內證驗相之六法:
一是若我們已在自心相續中真實發起了無上圓滿的菩提心,則應了知這是自己獲得上師加持的一種殊勝驗相。
二是若我們能了知自己不如法的一切作為都是魔業所致而勵力加以遣除,則也是獲得上師加持的一種驗相。
三是在聽聞大乘教法時,若自心法喜充滿,並能勵力不懈怠地依教行持,則說明這也是獲得上師加持的一種驗相。
四是我們於輪迴苦海中廣事利益他眾之偉業時,無論遇到多大的難度和違緣均無厭倦之心,並能勇猛精進地廣利有情,說明這也是獲得上師加持的一種驗相。
五是我們在為他人宣說聲聞教法時,若能了知自己所說之法實為度化眾生之方便途徑,根本不會執著其為最勝了義之法,確信最了義之法唯有能成就佛果之大乘法,能如是明辨者也是獲得上師加持的一種驗相。
六是縱然自己內心已證悟了諸佛菩薩的究竟密意,然於外在的行為上亦精勤修積二種資糧,如是廣利有情,不捨棄絲毫點滴善法,也是獲得上師加持的一種驗相。
當知此等乃為一切佛子所應行持之法。
——龍欽巴尊者
龍欽巴尊者:形式上的修行毫無意義!今生,我們得到幸福圓滿的有暇人身,遇到大乘佛教寶,更有自由妙法合理而行時,不可虛度人生,且要持守此恆常純淨的主張。教法差別是無量,法乘入門是無數,言詞組合是廣大,如不能如實了義地依心要修行,雖已默記法本數十卷,臨死之際也難有助益。雖有聞思所知的無量功德,如己心緒不如法,即不能調伏煩惱的敵人。若內心不少欲知足,自由控制大千世界時,也不會滿意。死期不定,若無先準備,臨終時必要的大事即不成。若淨心無方無習,意起貪嗔者,即不能入大乘法群中。三世六道中,無一不父母,因此不斷發大乘菩提心。然若無正淨的祈願與回向,即不開利他的伏藏!
若對大恩的無上師沒有高於他佛的信心,即得不到加持力;若真實的加持無入,則證悟的幼苗不生。若無內現的證悟,即使口乾空解亦不得菩提果。總之,若自心緒不融於法,佛教徒的形象終是無須。生活所需唯寒毯,必思知足且無須也。觀修上師瑜珈,一心祈請!所作善業皆思維為報答有情父母;逢任何苦樂好壞亦思上師的大悲。本明自生無執中,怡然於無治無造;若明了隨起分別的自性,即一切解脫法性的遊戲。雖有緣、向、相的觀修,豪毛般也無!即不存於任何因緣、方向、有相的修持。但一剎那也不往普遍的幻緣(指世俗八風和所有虛幻之念)。恆常威儀時,勿散念知。於諸見聞,六根隨生隨起,習力於無實幻化中,即中陰入證悟。
總概之,隨時隨地所作必順妙法而行!如此做事即能令上師滿意與侍奉佛教、報父母恩、任運自他二利,請置如此意中!除此之外即若親見我,亦無多餘言矣。隨時隨地,請實修此心!
——龍欽巴尊者《究竟了義要訣之鏡》
不證真實本義之六法:生執不證無生離心故;
實執不證空性離境故;作執不證無作離作故;
思執不證無二離思故;耽執不證離邊離方故;
行執不證戲論離戲故。不執有實體相實相義,
不思通徹本性離妄念。
具執不能證悟真實本義之六法:
一是修行人如果生起執著,則不可能證悟本來無生無滅的境界,因為真如本性超離一切心識。
二是若修行人未遠離對一切迷亂境現的實有執著,則不能證悟空性的本體,因為空性遠離一切能境與所境。
三是若修行人有勤作等執著,則不能證悟本來無作的究竟實相,因為實相遠離一切能作所作。
四是若修行人有思維等執著,則不能證悟法性無二的本體,因為法性遠離一切分別尋思。
五是若修行人有耽執之相,則不能證悟遠離一切邊執戲論的法界本體,因為法界本離一切方隅。
六是若我們對修行生起執著,則不能證悟戲論的真實本體,因為它的本性遠離一切四邊八戲。
不執著諸法實有等體相,才能真實了悟諸法的究竟實相義是不思一切、通徹赤裸、本離一切分別妄念的本性。
——《竅訣寶藏論釋》全知無垢光尊者著頌,索達吉堪布譯釋
龍欽巴尊者教導弟子如何獲得永恆安樂的竅決
全知法王龍欽饒降(無垢光尊者)曾經教誨弟子們說:「只要採用特殊的手段,也就是認識覺性——本來面目,掌握了如此唯一的關鍵要領,就可以改變一切!在無論出現什麼障礙之時,首先加以識別,再虔誠祈禱上師,祈請上師降臨獲得加持,然後,仔細觀察障礙的來龍去脈——如何而來、現於何處、妨害何者,如此觀察,則是尋覓不到任何結果的。由之會自然發現赤裸覺性,清明之態。那麼,一切都解脫於覺性之中,將障礙轉化為成就——這就是所謂的「瑜伽士」。
對於顯現,不論出現何種情況,是利還是弊,全都是覺性之遊舞顯現。我們應該知道,在大圓滿境界中,快樂不異於覺性,痛苦不異於覺性,疾病不異於覺性,歡喜也不異於覺性。在明了如此道理之後,就會永遠快樂幸福。我(龍欽饒降尊者)也在這種境界中消除了一切障礙,獲得了永恆的安樂。身為一名瑜伽士,任何障礙與痛苦,都應該完全作為修行之法。」
——龍欽巴尊者
龍欽巴大師給修到一定水平佛子的6點關鍵忠告
龍欽巴大師的危險忠告:
1、雖對佛法有信心,但未斷名利之心,終有變回世間法的危險,故當謹慎。
2、雖依止靜處修行,但不具備出離心,終有散亂的危險,故當謹慎。
3、雖生起了道驗之相,但未斷驕慢之心,終有魔障的危險,故當謹慎。
4、雖集聚了眾人,但不具備悲心,終有業際顛倒的危險,故當謹慎。
5、雖有極高的見地,但未斷貪執,終有成為佛油子的危險,故當謹慎。
6、雖勤做利眾之事,但被私慾所縛,終有成為騙子的危險,故當謹慎。
——龍欽巴尊者
龍欽巴尊者:不被任何外緣所違害的6個竅訣!不為外緣所害之六法:了知贊毀均為空谷聲;
不執他人對己之貪嗔;自之行為不違諸正法;
不求積蓄布施資具果;不舍鼓勵行善之病魔;
不斷生起敬信清淨觀。此乃改變逆緣之勇士。
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不為任何外緣所違害之法有六種:
一是了知他人給你的讚嘆與毀謗宛若空谷回聲,毫無實義,對此若心裡不起少許執著,則絕對不被任何外緣所害。
二是不執著他人對自己的貪心與嗔心,隨遇而安,這樣你的修行絕對不會被外緣所害。
三是我們的一切行為皆不能違越正法的軌則,時時應當秉持因果與教法的正道而行。
四是不求積蓄財物與布施資具之異熟果報,我們應以三輪體空的境界來攝持所作的一切善業,不報任何希求之心。
五是從不捨棄能鼓勵我們行持善法的種種病魔,因為在病魔等違緣的催促下,能警醒我們提持正念而精進用功修行。
六是在我們的心相續中應不斷地對上師三寶生起誠敬的信心與清淨觀。如此方能堵塞邪見之門而樹立正知正見,這樣絕對不會被任何外緣所害。
此等乃為能改變我們修行過程中所遇逆緣的大勇士。
——《竅訣寶藏論釋》全知無垢光尊者著頌,索達吉堪布譯釋
大全知龍欽巴尊者說修行人有六種魔需要對治
修行人有六種魔需要對治,哪六種呢?分別是:懈怠魔、私慾魔、懷疑魔、偏袒魔、空談魔、宗派魔。
著六魔的狀況:
1、什麼是著懈怠魔的狀況呢?
就是常被昏沉、散亂、無記、睡眠、瑣事等所攝受的狀況。
2、什麼是著私慾魔的狀況呢?
做任何事的發心、行為、得果都以一己私慾為中心的狀況。
3、什麼是著懷疑魔的狀況呢?
對三寶三根本、佛陀的語教、上師的竅訣、心性的實相起懷疑的狀況。
4、什麼是著偏袒魔的狀況呢?
執著有、空、即有即空、非有非空等四邊戲論之見的狀況。
5、什麼是著空談魔的狀況呢?
通達教理、懷藏竅訣而不付予真修實證的狀況。
6、什麼是著宗派魔的狀況呢?
不了解佛菩薩的度化密意,以狹隘之心分別教法的高下、深淺的情況。
如何對治此六魔呢?
1、懈怠魔的對治:
時常以念死無常之心來鞭策自己,晝夜不斷地精進修法是對懈怠魔的對治。
2、私慾魔的對治:
以無我利他的菩提心為根本,而貫穿於整個見修行果,是對私慾魔的對治。
3、懷疑魔的對治:
依上師的竅訣修持,對心性的實相斷定自決,必能窮盡一切懷疑,是對懷疑魔的對治。
4、偏袒魔的對治:
自覺聖智安住於超離邊戲,如虛空無有執著的法界本體,是對偏袒魔的對治。
5、空談魔的對治:
依實修而生起斷證之功德,現前離垢清淨,是對空談魔的對治。
6、宗派魔的對治:
現前證悟法性為究竟密意,此時一切宗見分別徹底瓦解。
——龍欽巴尊者
龍欽巴尊者教導弟子如何獲得永恆安樂的竅決
全知法王龍欽饒降(無垢光尊者)曾經教誨弟子們說:「只要採用特殊的手段,也就是認識覺性——本來面目,掌握了如此唯一的關鍵要領,就可以改變一切!在無論出現什麼障礙之時,首先加以識別,再虔誠祈禱上師,祈請上師降臨獲得加持,然後,仔細觀察障礙的來龍去脈——如何而來、現於何處、妨害何者,如此觀察,則是尋覓不到任何結果的。由之會自然發現赤裸覺性,清明之態。那麼,一切都解脫於覺性之中,將障礙轉化為成就——這就是所謂的「瑜伽士」。
對於顯現,不論出現何種情況,是利還是弊,全都是覺性之遊舞顯現。我們應該知道,在大圓滿境界中,快樂不異於覺性,痛苦不異於覺性,疾病不異於覺性,歡喜也不異於覺性。在明了如此道理之後,就會永遠快樂幸福。我(龍欽饒降尊者)也在這種境界中消除了一切障礙,獲得了永恆的安樂。身為一名瑜伽士,任何障礙與痛苦,都應該完全作為修行之法。」
——龍欽巴尊者
《恆常念誦發願文》
——全知無垢光尊者
願我乃至生生世世中,
獲得具足七德之善趣;
願我出生立即遇正法,
具有如理修持之自由;
願我能令上師生歡喜,
日日夜夜之中行正法;
願我悟法後修精華義,
彼生越過三有之大海;
願我能為眾生傳妙法,
成辦他利無有厭倦心;
願我能以無偏大事業,
令諸有情一同成正覺。
恆時持誦此六發願王,
福德功德無量等虛空。
歡迎關注
超越自我公眾號
歡迎關注
阿克班瑪護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