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中國五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時代,在短短幾十年內中國實現了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過度,六億人口從農村進入城市。
與上世紀農村人對城市的狂熱嚮往不同,現在農村人對城市的看法變得複雜了許多。城市固然機會多,但城市也充斥著階層和圈子,普通人很難有階層躍遷的機會,更有爾虞我詐、拜金主義、高競爭、高物價的壓力,很多農村人不適應,甚至身心俱疲。農村籍大學生、未購房的打工者,現在都面臨著城市vs農村的抉擇。
一、進城還是回村?
中國人口之所以高流動,本質上是因為農村沒有就業機會,無法獲得符合社會發展水平的收入!如果單純務農,一個人每年獲得的收入不過1萬元,根本無法在社會生存。農民進城是被迫的,而非自願的。在農村就業無法提供城市80%的生活水平之前,農村人依然只能進城。進城還是回村,不是個人可以決定的。
近年來城市落戶門檻正在消除:2018年中國全面取消中小城市全面落戶門檻;2019年全面取消城區人口300萬以下II型大城市;石家莊、昆明、福州等省會城市也開始執行0門檻落戶;杭州將落戶門檻放寬至大專;曾經高高在上的上海也降低了落戶門檻,北、清、復旦、同濟、上交、華師等六所高校本科就可以直接落戶,博士、碩士、雙一流大學應屆碩士生符合基本條件就可落戶。除一線城市外,中國城市的戶籍限制即將全面取消,城市全面向農村人口敞開了懷抱!
相比於城市的開放,農村戶籍依然沒有任何鬆動的跡象,普通城市人口無法落戶農村。農村人口能流向城市,城市人口無法流向農村,所以從政策上說,國家希望進一步推動農村人口城鎮化!
我的建議:1、農村戶籍的價值在升高,不要輕易放棄農村戶口;2、如果在城市混的很好,收入很高,為子女入學,夫妻雙方可以讓一人放棄農村戶口;3、如果在城市混得不好,連房子都買不起,那一定要守住農村戶口。
二、如何保住落戶農村的機會?
雖然現在落戶農村比落戶城市難度高了無數倍,但仍然有幾個渠道:
1、農村籍大學生畢業後可以落戶原籍;
2、軍人復員後未安排工作的可落戶原籍;
3、夫妻一方是農村戶籍,本人在城市無固定職業可隨配偶落戶農村;
4、父母是農村戶籍,本人在城市無固定職業可隨父母落戶;
5、在農村有宅基地,在城市無固定職業,且在農村生活的,可以落戶農村。
也就是說,農村出來的人,即使已經落戶城市,理論上還是可以回原籍的,但有兩個核心條件:1、在城市名下無房,沒有固定工作;2、在農村有宅基地。
農村宅基地非常重要,是落戶農村最重要依據,哪怕父母不在了,只要宅基地還在,就有機會重回農村,千萬不要貪小便宜把農村宅基地賣了!
三、如何保住農村宅基地?
中國一切土地歸國家所有,但又承認個人對財產的所有權。具體到宅基地上,宅基地所在的土地歸村集體所有,個人只有使用權,而無土地所有權,但宅基地上的建築屬於私人財產,可以被繼承。所以,即使子女是城鎮戶籍,也是可以繼承宅基地使用權的。
國家規定:宅基地不得交易,城裡人到農村購買宅基地是非法的,不受法律保護;宅基地可在村集體內流轉,前提是購買者沒有宅基地,國家只允許每戶有一個宅基地;如果宅基地上的建築物坍塌或被拆除,兩年內不進行修復的,宅基地可被集體收回。
所以,確保宅基地所有權的辦法就是確保建築物不坍塌。如果大家在農村還有無人居住的老宅,一定要常回去看看,危房要及時修繕,別塌掉了。只要宅子在,宅基地的使用權就是永久性的,這可比城市70年產權房寶貴多了!在城市混的不如意,至少農村還有個棲身之所。
四、農村土地還會重新分配嗎
自從上世紀90年代農村最後一次分配土地後,農村已經很久未重新分配土地了,「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很多新生人口都沒有土地,很多人盼望農村能再分配土地。
農村有可能再分配土地嗎?經過兩次農村土地承包期延長,現在的農村土地所有關係已經延長到了2057年,在此期間是不可能再分配的。即使到了2057年,再分配的可能性也不大,因為土地使用權變更涉及數億人,牽涉面太廣、太大,一個操作不好就可能引發社會動蕩。未來只會通過改革來推動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而不是推倒、洗牌、重新分配。
農村土地所有權已經鎖死,所以農村土地的價值將會越來越高。在農村有地的人,一定要珍惜手中的土地,這是連城裡人都沒有的寶貴財富!
五、何時回農村?
當下農村的凋敝是特定時期特定政策造成的,並不是常態,農村是城市化的犧牲品,農村的土地價值被大大低估。隨著中國城鎮化進程結束,農村改革的大幕必將拉開,而標誌性起點是:農村宅基地、耕地的使用權可自由流轉。快則2030年左右,慢則2040年左右,中國農村將重回正軌,進入市場化時代,農村土地的價值也將回歸正常!
資本進入農村後,中國農村將迎來黃金30年,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2060年的中國農村,將與今天完全不同,那是一個令城裡人嚮往的發狂的農村!
終有一天,中國農村將讓城裡人仰望!
關注猴軍集,城市、農村、經濟、人文,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