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女兒出嫁後,關於宅基地、土地的繼承權問題,2020年有變動?

2020-12-24 農情萬家

文|農情萬家

導語:農村女兒出嫁後,關於宅基地、土地的繼承權問題,2020年有變動?

在農村,關於土地的分配、使用、權益劃分,一直都是針尖上的螞蟻,刀刃上的缺口,處理起來需要謹慎,也要注重對事實分析和理解,在關於土地的眾多問題中,不乏尖銳、爭議性激烈的問題,比如出嫁女存在的徵地補償、房產繼承、土地繼承等問題。其實國家早已注意到了這類問題的出現,很多的政策一直都圍繞著這些問題在出臺,使之得到完善處理。今天我們就「出嫁女」這幾個相關的問題,作一個相應的了解吧

出嫁女的宅基地怎麼繼承

宅基地是每一個農民安身立命的資本,換句話說,只要其擁有宅基地使用權,在農村的一切問題就像都有了「根」。假如出嫁女結婚之後遠嫁外地,戶口依然沒有遷出,那麼她就會繼續擁有該宅基地的使用權。

如果出嫁女的戶口已經隨著婚姻的開始而遷移出了原戶籍地,就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戶口遷出成為城市戶口,另一種是從這個村遷入另一個村。戶口遷出則需要在遷入地重新申請宅基地,原宅基地廢止。戶口遷入城市的,則不再享有農村宅基地政策。

如果父母身故,出嫁女是享有房屋繼承權的,但這個繼承權具有一定的期限,那就是截止在房屋自然倒塌之前。同時土管法還規定,在出嫁女使用該繼承房屋過程中,不得重建,直到損壞的不能再用,村委將負責收回。因此,如果出嫁女或者獨生子女,在繼承到父母的遺留房產的時候,最好在父母健在時就將房屋修繕牢固,這是能保障該房屋使用期最大使用期限的唯一方法。

出嫁女享有繼承權,那土地補償款有嗎?

按照我國《土地承包法》之規定,土地仍在承包過程中的,出嫁女只要在新戶口地沒有獲得承包地的,出嫁女將依然享有原承包土地使用權,任何人無權剝奪。這就表明在此期間如果出現了土地徵收情況,出嫁女是享有土地補償款補貼的。

反之,如果出嫁女的戶口已遷出,在土地徵收款的發放中,根據當地政策(各地可能略有不同)出嫁女需滿足兩個條件,尚可解決:1、出嫁後暫時未再獲得土地及宅基地等權益;2、依然在原村集體經濟組織生活。

出嫁女土地的確權政策是怎樣的?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出嫁女的土地承包問題在遷入所在地應該受到優先解決照顧,在出嫁女沒有獲得新的土地前,她在娘家自己原有的土地權益依然保持不變,同時出嫁女理應享有土地確權的權利。如果娘家人身故,出嫁女在新戶籍地已獲得土地,這種情況在娘家村也是無法繼承土地的,就更不可能準予確權。因此,出嫁女的土地確權權益,關鍵看她有沒有獲得另外的土地(農戶轉城市戶口,不得確權)。

我們整理一下所有的思路,出嫁女的宅基地及土地承包權益的關鍵問題都聚焦在兩個問題上,一個是出嫁女的戶口是否已遷出,出嫁女是否再獲得宅基地、土地的權益,這兩個問題的清晰度直接關係到處理結果。

目前,我國各個地方都存在著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其政策也略有不同,但有一點是確定的,只要你的戶口沒有遷出,其所有的權益就應該和同村民是一樣的,反之則變動的可能性就出現了。

結語:2020年是農村進入高速發展期的一年,土地確權工作也將圓滿結束,在這個過程中由於歷史原因,各地都或多或少會有政策差異,越是如此其問題就越要儘快從速的諮詢解決,農村的人居環境、產業規劃以及土地管理,都將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緊跟腳步才是最佳的選擇,大家覺著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出嫁女兒能否繼承父母的土地和宅基地?最新回應來了,別不當回事
    在農村,一直有這麼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只要閨女出嫁出後,這娘家的任何財產都與出嫁女無關,這也是千百年來一直不變的一個傳統習俗,也可以說是一種陋習,因為農村對於重男輕女的問題看得比較重。
  • 閨女出嫁後,還能繼承父母的土地還宅基地嗎?
    人們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自從女兒嫁出去之後,就成為了其他家的人,你娘家的各種事情基本上都沒有了閨女的份,但是一直以來女兒出嫁之後,能否繼承父母的土地和宅基地,有著非常大的爭論。其中很多人都贊成出嫁的女兒能夠繼承父母的土地徵收補償款,而且還有繼承父母的房屋以及父母的宅基地和土地。
  • 在農村,嫁女兒之後,戶口要遷出嗎?2020年農村嫁女兒的需了解,咋回事
    雖然說有些地方對戶口遷回實行了嚴格的管制措施,但還是有一些大學生和退伍軍人在最近幾年把戶籍遷回了原地,這對於以前「農轉非」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當然,有的人會想辦法把戶口遷回集體,但也有些女性朋友出嫁後會把戶口遷到男方那邊,從此脫離了集體。那麼問題來了,如今農村土地和戶籍制度已經進行了改革,在農村生活的女性朋友出嫁後,到底要不要把戶口遷出去呢?
  • 農村土地新規出臺後,老人去世之後宅基地怎麼處理呢?農民早知曉
    土地對於很多農民朋友來說就是在農村生活的基本保障,不管是耕地還是宅基地,這些都讓農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好的保護,通過種地可以自給自足,而有了宅基地之後則可以建設自己的新房子,伴隨著新農村的發展,為了更好地保護農村土地,確保土地與農民之間的權益更加明確,我國還在農村開展了土地確權工作,隨著土地確權工作相繼結束之後
  • 農村父母去世,城鎮戶口子女能繼承「宅基地」嗎?早了解避免吃虧
    農村父母去世,城鎮戶口子女能繼承「宅基地」嗎?早了解避免吃虧隨著新農村建設發展,農村各方麵條件都有很大的改變。不同於過去在農村生活的那麼艱苦,國家各種惠農政策不斷的改進,現在農村人們的生活輕鬆而又有保障。但我們村子最近有一家姊妹正在為農村父母去世後,4個子女為宅基地產生了矛盾。
  • 農民朋友:女兒出嫁後,戶口要不要遷出去呢?這些變化早點了解?
    當然,有的人會想辦法把戶口遷回集體,但也有些女性朋友出嫁後會把戶口遷到男方那邊,從此脫離了集體。那麼問題來了,如今農村土地和戶籍制度已經進行了改革,在農村生活的女性朋友出嫁後,到底要不要把戶口遷出去呢?咱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問題。
  • 農村出嫁女,可以繼承父母的農耕田嗎?這裡有個誤區需要釐清
    農村的確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有的是老人沒有兒子,女兒又出嫁了,然後等老人去世後,老人的農耕田怎麼辦?很多女兒就疑惑,自己有沒有父母農耕田的繼承權呢?黑嫂一直生活在農村,對於這個問題還算了解一些,在這裡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 2020年,關於宅基地確權登記問題,自然資源部最新解答來啦!(77條)
    2010年提出,「加快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等確權登記頒證工作」;2012年要求,「2012年基本完成覆蓋農村集體各類土地的所有權確權登記頒證,推進包括農戶宅基地在內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2013年要求,「加快包括農村宅基地在內的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地籍調查,儘快完成確權登記頒證工作。
  • 農村村民出賣、出租、贈與住宅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宅基地...
    1997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土地管理切實保護耕地的通知》,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提出「一戶一宅」的要求。1998年修訂的土地管理法,刪除了1986年土地管理法關於城鎮非農業戶口居民使用集體土地建住宅的規定;規定了「一戶一宅、限定面積」,即「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
  • 農業農村部門承接宅基地職能後,亟需處理好的五個問題
    農村宅基地是近年來「三農」領域裡關注度較高的話題。由於多方面原因,當前農村宅基地管理比較薄弱,一些地方存在超標準佔用宅基地、違法違規買賣宅基地、侵佔耕地建設住宅等問題,損害農民合法權益的現象時有發生。進一步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不僅是嚴守土地公有制性質和保護耕地紅線的有力抓手,更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價值取向的集中體現,意義十分重大。
  • 2021年農村土地有哪些變化?附農村土地政策解讀
    隨著農村土地資源的轉變,農村土地的問題迫在眉睫,國家也相應做出了一些解決措施,來幫助解決農村土地問題。國家實行土地改革,專對農村土地荒廢,房屋空置做出了調整。近年來,農村土地問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那麼2021年農村土地有哪些變化?下面小編就農村土地政策作出解讀,我們一起來看看。
  • 農村一戶有兩個宅基地怎麼辦?可以確權嗎?2020一戶兩宅確權政策
    近年來,農村宅基地問題備受關注,我們都知道,目前我國農村宅基地實行的是「一戶一宅」政策。但是由於各種原因,現在農村一戶有兩個宅基的現象還是比較多的,針對農村一戶有兩個宅基地的情況,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並不是所有的一戶兩宅都是非法的。那麼農村一戶有兩個宅基地怎麼辦?可以確權嗎?
  • 關於宅基地確權登記問題,自然資源部最新解答來啦!(77條)
    2010年提出,「加快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等確權登記頒證工作」;2012年要求,「2012年基本完成覆蓋農村集體各類土地的所有權確權登記頒證,推進包括農戶宅基地在內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2013年要求,「加快包括農村宅基地在內的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地籍調查,儘快完成確權登記頒證工作。
  • 宅地基成為遺產後不能繼承,該充公還是給親戚?解決方案來了!
    宅基地一直是農民們非常關心的問題,尤其是宅基地繼承權的問題。關於遺產,似乎人們都認為理所當然地贈予子女繼承,但是現在人們的思想逐漸發生了改變,未必一定是子女,也有可能是對自己照顧非常到位的其他親人。在我國,土地使用權與所有權是分離的。
  • 農村女孩出嫁後,戶口應該落在哪裡?留在娘家好還是遷到婆家好?
    提要:農村女孩出嫁後,戶口應該落在哪裡?留在娘家好還是遷到婆家好?2020年全部落實外家女戶籍的問題,這應該是目前戶口落入地比較複雜的一個問題,尤其是這幾年,由於戶籍落在哪裡都是無所謂的事情,也不影響一個人的出行交通,也不影響一個人的其他的農村待遇。但是導致了一些麻煩隨之而來,比如說落實一個女性到底是哪裡的常住戶口,結果一些戶口甚至跨過了萬水千山還找不到這個人。從某方面來說,現在的戶籍改革的確有利於當地居民的人口管理。
  • 農村子女有福了!2021年起,農村房子實行「地隨房走」,啥意思?
    此外,很多古村落不僅歷史悠久,而且還成為了一些地區的專有名片,不僅如此,不少城市人口的根也在農村,他們從農村走向社會,也從農村走入城市,而他們之中又有相當一部人的宅基地保留在農村,至今未遷走。畢竟遷動宅基地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而村裡老宅的最終歸宿在哪裡,也是一件十分棘手的問題。為了解決這類人的困擾,相關部門早就出臺了一些列的法規。
  • 進城市還是回農村?農村戶籍、宅基地的價值有多高?
    雖然現在落戶農村比落戶城市難度高了無數倍,但仍然有幾個渠道: 1、農村籍大學生畢業後可以落戶原籍; 2、軍人復員後未安排工作的可落戶原籍; 3、夫妻一方是農村戶籍,本人在城市無固定職業可隨配偶落戶農村;
  • 嚴格執行「一戶一宅」原則一戶一份宅基地,如果城裡與農村都有房...
    2020年,農村開始全面實行「一戶一宅」制,農民再也不能擅自佔用宅基地。如果名下有多宅,就有被收回的可能,因為宅基地是屬於集體財產。 家裡有宅基地的要儘快確權,因為如果宅基地沒有任何建築物,按照國家政策的規定,空白的宅基地沒蓋房子是不可以進行確權的。
  • 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於印發《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
    2010年提出,「加快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等確權登記頒證工作」;2012年要求,「2012年基本完成覆蓋農村集體各類土地的所有權確權登記頒證,推進包括農戶宅基地在內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2013年要求,「加快包括農村宅基地在內的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地籍調查,儘快完成確權登記頒證工作。
  • 「宅基地確權證」要發了!四個問題需重視,不知道的村民早點知曉
    前言在過去的兩個月裡,關於農村宅基地確實的反證問題也引起了農民們的高度重視,很多村民也在詢問南峰的問題。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工作什麼時候結束?確定後,什麼時候能拿到資格證?回答對於網民的疑問,筆者也查閱了大量資料,在自然資源部發表的通知《關於加快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工作的通知》中,南峰也找到了明確的時間。原文內容提到:「力爭在2020年底基本完成農村住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