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蘋果滿城香」雲南昭通建設綠色發展的蘋果之城

2020-12-22 雲南網

昭通海升蘋果基地 楊子雙 攝

昭通蘋果被譽為雲貴高原的烏蒙聖果,具有「早、甜、香、脆、豔」的獨特品質。近年來,昭通市將蘋果種植與一城三區建設規劃相融合,不僅建成獨具地方特色的新產業,更令昭通蘋果成為一張獨特的城市名片,建成「半城蘋果滿城香」的蘋果之城。

蘋果產業,走出綠色發展路

2011年,昭通蘋果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註冊申請獲準註冊。2015年,昭通市昭陽區永豐、布嘎、守望等鄉鎮開展昭通海升蘋果基地建設。

據海升蘋果基地負責人介紹,海升蘋果產業堅持綠色發展,重點推行國際領先的矮砧密植技術、果園管理機械化操作技術、水肥一體化滴灌技術、果園生草覆草技術、科學化樹形管理系統,以及綠色化生物防控的六大核心技術。通過六大技術,不僅令土地利用率提升、灌溉成本與能耗更節約,還提升了果園有機質含量、降低了管理成本。

基地共規劃建設10萬畝現代蘋果示範園,截至目前已建成6萬畝,到2022年全面建成10萬畝高標準現代化蘋果種植基地,同時配套建設4萬噸保鮮氣調庫1座、每小時20噸分選加工包裝線1條。真正建成現代化蘋果園區,引領昭通蘋果產業向標準化、規模化、現代化方向發展。

昭通海升蘋果基地 楊子雙 攝

是蘋果紅,也是增收致富紅

在建成現代化蘋果產業的同時,海升蘋果基地也為當地經濟注入活力,為昭通脫貧攻堅提供助力。

據了解,海升蘋果基地積極開展產業扶貧,以六個途徑多渠道增加群眾收入。首先通過土地流轉資金,增加群眾財產性收入,海升蘋果基地的土地流轉資金以900元/畝,每5年增加200元/畝的標準進行支付,惠及1.3萬餘戶群眾,每年增收5400萬元以上。之後在建園過程中,為貧困群眾提供了5000餘個務工崗位,實現務工收入1億元;已建園區可吸納周邊群眾特別是易遷群眾5000餘人就業,實現務工收入1.2億元。並為地方農投公司注入產業資金,通過資金入股形式,三年內實行固定計提保底收益,保底年收益率6%,令2.25萬貧困群眾每年獲得資產收益資金1350萬元,助推穩定脫貧;三年豐產後,30%的股金可獲得1億元以上分紅,用於反哺貧困群眾和村級集體經濟。

更創新基地「託管」,將基地分成50—100畝一個單元,委託搬遷戶或貧困戶管理,並根據產量及質量完成情況給予獎勵,每年每戶收入可達4—8萬元。不僅如此,海升蘋果基地創建田間大學,通過課堂理論學習和田間操作,每年培養現代蘋果種植專業技術人員和職業農民2000人以上,令當地困難群眾擁有一技之長,真正「授人以漁」。

海升蘋果基地的建設,是昭通市在全方位打造一個有層次、有品牌、有形象、有內涵、有魅力的「蘋果王國」的同時,努力探索出的一條貧困地區加快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新路子。

依託特色產業,建成綠色「蘋果之城」

昭通市緊密結合獨特的資源稟賦和地理條件,依託蘋果基地建設,在中心城市著力構建「一城三區、若干小鎮、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發展格局,加快建設「百萬畝蘋果與百萬人口高度融合、城在園中、園在城中、半城蘋果滿城香」的「蘋果之城」。

昭通海升蘋果基地 楊子雙 攝

昭通堅持以綠色生態為底色、以蘋果產業為特色,在中心城市「一城三區、若干小鎮、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的發展格局,建成昭陽靖安、魯甸卯家灣兩個新區,投用文體公園、省耕公園、烏蒙水鄉,並如火如荼地開展蘋果小鎮、溫泉小鎮。從「千頃池」3萬畝高原綠色溼地的打造,到5萬棵蘋果樹香飄滿城,既豐富了城市的層次,又完善了城市的功能,更凸顯了城市的形象,真正實現城以果揚名,果以城留芳,重新塑造展示昭通的形象內涵。

海升蘋果基地的建設,讓所有人說到昭通想到蘋果、吃到蘋果想到昭通,來到昭通看到百萬畝果園的壯麗景觀,都能感受到蘋果之城」的獨特魅力,將「昭通蘋果」打造成一張獨具特色的城市名片。

雲南網記者 段芃 實習記者 楊子雙

相關焦點

  • 雲南昭通:奮力推動新時代昭通滇東北崛起
    建設大樞紐大通道,打造服務國家戰略的前沿陣地。昭通位於雲貴川三省交界和昆明、成都、重慶、貴陽四城物理交匯之地,自古就是出滇入川的重要通道,是內地通往南亞、東南亞和雲南通往內地的雙向大走廊,是雲南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重要節點。
  • ​全國政協副主席鄭建邦到昭通調研
    在2020年中國赤水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協作推進會召開之際,10月27日,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鄭建邦一行來到我市,就赤水河流域(雲南昭通段)生態文明建設及昭通脫貧攻堅、蘋果產業發展等開展調研。
  • 上海這場盛會,昭通蘋果、巧家紅氈、大關蘆笙又火了一把!
    上海這場盛會,昭通蘋果、巧家紅氈、大關蘆笙又火了一把!·澎湃號·媒體 12月25日,2020滬滇經濟合作發展峰會暨上海市雲南商會
  • 雲南昭通城省耕山水有鹽有味餐廳真不錯
    雲南昭通,意為昭明通達,是中國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要衝,是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的交匯地。昭通地處雲南省東北部,位於雲、貴、川三省的結合部,是典型的雞鳴三省之地。昭通又名「果城」,各種水果應有盡有,巧家縣的芒果、芭蕉、石榴、米棗、甘蔗,魯甸縣的櫻桃,水富市的桂圓,綏江縣的「半邊紅」李子,永善縣的橘子、枇杷,其他縣區也都有很多不錯的水果。
  • 雲南舉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昭通專場)
    目前,在實現「此蘋果非彼蘋果」蝶變的同時,以高度組織化、規範化為前提,全市蘋果種植面積近80萬畝,今年將是一個大豐收之年,蘋果產業將呈現量價齊增的良好局面。同時,規劃建設的600萬畝竹基地已建成450萬畝,300萬畝馬鈴薯正逐步實現「昭通大洋芋、世界馬鈴薯、扶貧大產業」的蛻變。近期,國際馬鈴薯協會將給昭通頒發「世界馬鈴薯高原種薯之都」的稱號。
  • 繁忙的蘋果生產線,幫扶「小種子」結出累累碩果
    ,他們把這批蘋果打包,準備銷往東南亞。在這裡的蘋果廠,記者看到工人們在流水線上忙碌著,他們把這批蘋果打包,準備銷往東南亞。「工廠每小時的產能是20噸,今年由於疫情影響,產能可能有3000噸,每一個蘋果我們都經過多道工序檢測,從外觀,含糖量,PH值等方面來挑選出最符合標準的。」海升集團昭通超越農業公司總經辦主任蔣啟波表示,每個蘋果通過檢測後都有自己的「身份證」,可以溯源,預計今年產值達到將4000萬元。
  • 推動綠色發展(137)丨未來,雲南生態文明建設有新目標(雲南發布)
    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強化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促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雲南昭通向家壩電站 柴峻峰 攝最美麗省份建設全面開啟以乾淨、宜居、特色、智慧為重點開展「美麗縣城」建設命名了20個「美麗縣城
  • 昭通昭陽蘇家院鎮:以高度組織化摘取蘋果產業品質「桂冠」
    近年來,蘇家院鎮蘋果產業蓬勃發展,在打造地方特色現代農業品牌的同時,有力推動了當地鄉村經濟發展。每年,蘋果樹從種植、生長、開花到結果,見證了該鎮群眾的勤勞,枝頭累累碩果,改善了當地群眾的生活條件,柏油路修進村子,部分種植戶買起了轎車,住上了小洋房,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 一城綠色半城林
    看今日天中,百姓富生態美——一城綠色半城林  記者 滑清泉 高君瑞出門見景、開窗見綠。山在城中,城在林中。 行走在城市大街小巷,穿行鄉村田間,滿目綠色,一路芳華。如今的駐馬店,水是源頭活水,山是綠野青山,景是美中盛景;天更藍、地更潔、水更清、山更綠,一個百姓富與生態美的富美天中以嶄新姿態徐徐展開。
  • 昭通海升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萬畝蘋果基地有序復工復產
    昭通永豐海升現代蘋果示範基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搶抓農時,緊緊圍繞全年生產計劃目標,有序復工復產。記者在位於昭陽區永豐鎮的昭通永豐海升現代蘋果示範基地看到,數百名工人正在有序忙碌,基地一派繁忙景象。為確保疫情期間安全生產,昭通海升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督促蘋果基地在做好企業恢復生產的同時,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檯帳登記,督促工人佩戴好口罩,每日測量體溫等。
  • 怡美集團 雲南複製「花之城」
    2011年,怡美實業控股集團正式進入雲南,組建雲南怡美實業集團,全力拓展雲南業務。  雲南怡美實業集團在雲南的業務,構建了怡美假日旅遊產業鏈、怡美天香化妝品產業鏈和跨境電子商務三大業務板塊,創立了怡美假日、花之城、怡美天香等品牌,並以突出的業績榮膺「2015中國年度最具創新企業獎」。
  • 「直擊進博會」雲南農墾集團借力進博會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
    與此同時,C03外,雲南農墾集團綠色食品展示和品鑑現場如火如荼,客商讚不絕口,對「八角亭」牌普洱茶和「雲啡」牌咖啡等產品表現出極大熱情與喜愛,逾千人次「揣著健康報告,排隊等農墾」。本屆進博會,雲南農墾集團帶來了雲南省十大名品、百縣百品,更有集團「八角亭」牌普洱茶、「雲啡」牌咖啡、「雲糧」牌香米、「雲墾紅」牌紅糖、「沁果昭紅」昭通蘋果、「天使」牌土豆片、「雲菜花」菜籽油等綠色食品自有品牌,展示區長達15米。
  • 最新丨昭通中心城繞城高速建設情況如何?快來看!
    最新丨昭通中心城繞城高速建設情況如何?快來看!
  • 一泓深藍的湖 一座生態的城——雲南澄江:因水而秀因石而名
    秋意漸濃,滿城花香。9月26日,由澄江市委、市政府和雲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澄江市委宣傳部、雲南日報報業集團宣傳策劃中心承辦的「一泓深藍的湖 一座生態的城——2020全國黨媒走進澄江市」啟動儀式在澄江舉行。
  • 脫貧重任完成後,昭通將從這幾方面加快現代化發展!
    脫貧重任完成後,昭通將從這幾方面加快現代化發展!2020年半年工作推進會全體參會人員先後到昭陽、永善兩縣(區),對產業建設、城鎮化發展等工作進行現場調研。
  • 綠色發展為「天鵝之城」插上騰飛的翅膀
    探尋黃河之美  「空氣和水的質量是吸引天鵝最重要的條件。」70多歲的河南三門峽市北營村村民紀徵群做了12年的黃河溼地管理員,專門負責看護天鵝。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三門峽市的天鵝數量也從上世紀90年代的幾十隻、數百隻,增加到現在的上萬隻,成了名副其實的「天鵝之城」。
  • 廈門:半城煙火,半城神仙
    有的城始終冷靜; 有的城不改孤清; 有的城是滿城盡帶黃金甲; 有的城是隔江猶唱後庭花 03 品味,海與人的生活 半城煙火,半城神仙
  • 昭通市文化和旅遊局上線昭通廣播電視臺《政風行風》熱線直播節目
    1月18號,昭通市文化和旅遊局上線昭通廣播電視臺《政風行風》熱線直播節目,就全市去年以來文化旅遊工作的相關情況與聽眾朋友進行在線互動交流。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全市文化和旅遊市場造成衝擊,面對重重困難,市文化和旅遊局緊緊圍繞「秋韻昭通、蘋果之城」的整體形象,堅持生態塑造、康養榮旅、文化強旅、交通促旅
  • 枝繁葉茂根遒勁 煙臺蘋果香天下——煙臺幾個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
    目前示範園內蘋果品種達到60多個,包括珊夏、華碩等紅色果系,靜香、瑞雪等黃色果系,岱綠、王林等綠色果系,實現了「早中晚、紅黃綠、甜香脆」全覆蓋,凡是市面上有的品種在種友基本都可以找到,成為優質蘋果品種的展覽園。搖錢果成燙山芋,「蘋果村」砍倒了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