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近0℃的武漢,快把那口鍋吊起來!

2021-01-19 HANS漢聲






🥶


武漢沒有集中供暖的冬天,好難受。


它太不徹底,水氣沁人心肺,風不大但持續吹,關門穿棉襖也不暖和,就像有人一直用指甲刮黑板那樣不兇不燥地折磨。


何以過冬,唯有暴食。





沒有暖氣的祖輩早已把抗寒攻略寫在食譜裡。


北方人把大塊牛羊肉鮮切入鍋,巴渝人讓牛油和花椒在骨湯裡翻浪。


咱們湖北靠什麼過冬?


答案:吊鍋。





我常去南湖,總能在某個停車場的空地上找到一家神秘吊鍋店,比如雅園附近的正宗麻城吊鍋,幾個帳篷立在寒風裡,一群人圍在帳篷裡,穿一件秋衣吃吊鍋。


臘雞、臘鴨、臘肉,肉糕、魚丸、綠豆丸,山筍、洋芋、豆腐……這些湖北特產的山林美味齊聚在一口大鐵鍋裡煮,本來在炒鍋裡,它們終生難相遇。


炭火慢慢把湯煮得咕嚕咕嚕響,像一道神奇的融合魔法,食物煮越久越好,相互輔佐,直到每一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山筍裡是臘肉煙燻味,魚糕裡有雞肉的油香。





吊鍋起源於湖北黃岡大別山區,武漢人能吃到它是享了周邊縣市的福。


前些年在武漢各刁角種草的吊鍋店,今年一家也沒找到,吊鍋店主似乎都有一個天賦技:遊牧。


好朋友曾在司門口的拆遷房吃過一家驚豔的羅田吊鍋,它每年搬家,朋友滿武漢找它,像尋寶,前兩年它在南湖書城路,最近朋友帶我去,它又不見了。


吊鍋店和烤全羊店很像,只做一季,老闆承受不了其他三季的押金,在武漢各個偏僻的拆遷區打遊擊。





南湖靜安路羅田吊鍋的老闆說,他在武漢做吊鍋8年,換了5次地方,麵包車裡放著十幾個吊鍋,隨時都能開業,今年疫情期間他回了老家,打算明年再來。


租了門面的吊鍋店在夏天都會變成燒烤店,賣一點油燜大蝦維持生計,所以許多吊鍋店的名字前或後,都會加個燒烤店名做前綴。


例如:羅田吊鍋·樂山燒烤王。聯名致富,各做半年,羅田人有大智慧。



搜索吊鍋,出現率最多的是羅田吊鍋和麻城吊鍋,看似兩個來自大別山脈的親兄弟,實則兩個流派暗中爭鬥。


「蔸子火,老米酒,除了神仙就是我。這就是說的我們羅田。 」我踏進常青五路的羅田吊鍋土菜館,老闆老沈在門口發煙迎接。


店很偏,但客滿,一個個鐵鍋用鐵鏈吊在天花板上,一桌桌人圍坐烤火取暖。





老沈43歲,九年前在武漢做吊鍋,他說他是羅田勝利吊鍋老闆的親戚,勝利吊鍋是羅田吊鍋界最出名的,縣政府把它當做城市名片。


魚糕肉糕,魚丸肉丸,蛋皮綠豆圓子,正宗的羅田吊鍋裡得有這些輔料,主材則以臘貨為主,雞、鴨、排骨,番茄、香菇作為點綴,蘿蔔、老豆腐打底。


好不好吃全靠食材,山貨要新鮮,臘肉一定要用去年的,不然不入味,差點意思。


其次看廚師的炒功,青菜大火爆炒,排骨小火慢燒,七成熟就要堆進鍋裡,等別的食材與之相互輔佐。


我去南湖尋那家驚豔的書城路羅田吊鍋無果,朋友讓我去兩公裡外的一家,我驚訝地發現,短短兩公裡,吊鍋店就有好幾家。


打開大眾點評,南湖的吊鍋有30多家(整個漢口就幾家)。問了幾個老闆,我才知道南湖有類似同鄉會的組織,比如金地格林小區,黃岡人集中在美茵區買房,羅田人集中在萊茵區,麻城人集中在旁邊的雅園。





倒不是吊鍋老闆都在武漢買了房,但他們來武漢會進一個老鄉群,租房一般從事業有成的老鄉手裡租。


房租好,吊鍋店開在老鄉扎堆的地方,也有人買帳,「不可能去漢口開店的,武漢人冬天頂多吃一回(吊鍋)。」一個麻城老闆說。但在麻城,街上都是吊鍋,人們可以天天吃。


雅園周邊,就是個小麻城。




「老米酒,蔸子火,除了皇帝就是我。我們麻城是這麼說的。」


羅田人想當神仙,麻城人想當皇帝。麻城同學推薦我去了南湖雅園邊的就這吊鍋,他說這是武漢最早的吊鍋店,老闆娘是他老鄉。


我進店開口就問,「你們離羅田近,是學他們做的吧?」


「你在說笑話吧?」老闆娘斜眼瞥我,她說吊鍋起源麻城,羅田吊鍋是近些年風靡的。


「我們麻城主打的旅遊特色太多了,杜鵑、菊花,羅田沒有,就只能宣傳吊鍋。」


麻城吊鍋和羅田吊鍋具體有那些不同呢?羅田吊鍋的擺放得像一座矮塔,八卦陣形,而麻城吊鍋則是食材層層堆起,形成一個金字塔。



  上為羅田吊鍋,下為麻城吊鍋,圖片來自網絡。



但味道卻差不多,臘貨都來自大別山,鹽醃過後風乾,鹹味很濃,魚糕肉糕工藝也相似。


老闆娘說羅田和麻城挨得近,味道90%相似,在以前交通不便時有細微區別,比如麻城這邊的山脈不產筍,羅田吊鍋裡多些山筍清鮮。


但交通便利後,麻城吊鍋也有筍。


非要說麻城吊鍋不一樣的地方在哪?多了魚面。


武漢周邊的縣市都產魚面,但我還是最偏愛麻城的,一個個硬幣大小的卷,顏色像銅錢般暗沉,泡在鍋裡舊煮不化,入口筋道彈嫩,聽老闆娘說才知道,麻城魚面加了紅薯粉,魚也是用的脂肪不多的鰱子魚。


魚面入湯,魚肉的清鮮上多了腊味輔佐,簡直神來之筆。



武漢有吊鍋的餐館足足一千多家。麻城同學跟我說,武漢正宗好吃的吊鍋頂多十家。


怎麼才算正宗呢?


鍋一定要在天上吊著,一筷子進去搖搖晃晃;爐子裡一定要用木柴,至少是木炭,我經常吃到有點輕微缺氧的飄忽,狐假虎威地跟老闆喊,「啤酒,要冰的!」



這是外觀特質。


食材方面還真不好判斷,本就是一鍋山味亂燉,肉眼難辨,並且現在興起吃吊鍋的地方太多了,山區、湖區、鄉裡、城裡都有。


武漢人愛吃的紅燜牛羊肉和嘉魚的野藕煮豬骨吊起來燒,也算吊鍋。


P.S. 我們連續吃了半個月吊鍋,文末給你推薦幾家😏



除了大別山派系,武漢吊鍋還有嘉魚派和鄂西(恩施、宜昌)派。


在漢陽四新吃了一頓嘉魚吊鍋,是《舌尖上的中國》拍過的忘不了嘉魚吊鍋分店,麻城羅田吃山,嘉魚吃湖。


要追根溯源的話,嘉魚吊鍋來自漁民船上那一口被柴火燻得黝黑的鼎鍋,沒有肉糕、魚糕等輔料,也不適合加豆果(類似豆棍,大別山吊鍋必備),更像一道菜。



  豆果,吸湯神器。



龍骨野藕吊鍋是特色,野藕是嘉魚特產,比家藕的藕節要細長,入口纖維感強,不適合爆炒,但配上當地的土豬脊骨在鍋裡久煮很適合。


肉化於湯底,野藕進味,每一口吮吸都是濃厚的脂味。店裡也有草魚吊鍋配魚面,但味道單一。






至於鄂西派系,我在武漢接連試了幾家都差強人意。


我去了好幾次宜昌五峯縣城,為的就是那一口燻肉吊鍋。和黃岡地區的腊味不同,鄂西的腊味是煙燻製成的,顏色黝黑沒看相,但口感確是肉香裡帶著果木的芬芳,而且不柴。


大概是武漢距離鄂西較遠,好些家「恩施吊鍋」都用黃岡的鹽醃風乾臘肉代替,一下子沒了靈魂,鍋裡的高山小土豆也換成了菜場土豆片,煮一會就化了。


  煙燻排骨,圖片來自網絡



武漢有兩家改良過的鄂西派吊鍋。


一家在糧道街,店名就叫吊鍋,恩施煙燻臘排骨入湯,湯底煮成純白色。師傅是麻城人,一鍋燻肉湯里舖入了肉糕和豆果(類似豆腐泡),而不是洋芋+綠豆粉。


但味道很不錯,我甚至覺得,麻城吊鍋裡的臘貨就應該換成煙燻的。


一家在恩施街,店名土家吊鍋寨,老闆就是恩施人,燻肉自然正宗,鍋裡還有恩施特產的綠豆粉,軟中帶韌。


只不過湯裡加入了少量番茄、萵筍和大蒜,中和掉了些許煙燻味,但常去的武漢人說,這樣更符合口味。






吃吊鍋沒有毛肚非要15秒起鍋的匆忙,講究一個慢字。


為什麼非要用碳呢?就是方便慢慢煮。


鍋裡的菜大多是提前就燒熟的,點火不為加熱,是讓食材在鍋裡盡情纏綿。





鍋一上,幾筷子把肉吃完了,那這吊鍋反而不美味。


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既然湖北的冬天像把慢刀子割肉,那我乾脆炭火圍爐,慢慢吃,熱乎一整晚。


吊鍋上來不急著吃,一桌人先喝兩壺燒黃酒或老米酒,身子熱了,看著鐵鍋裡氣泡翻騰,人也就暖和了。




為啥不喝白酒?吃吊鍋要慢,上頭也要慢,糧道街吊鍋店的老闆娘今年把吊鍋換成了固定鍋,因為經常有喝白酒的客人,還沒吃一會,一筷子把鍋掀翻了。


P.S. 記得穿件好看的秋衣,吃吊鍋越吃越熱,食客經常脫到只剩內衣,我就見過一個光頭金鍊子大漢,脫掉皮夾克和毛衣,短袖上是個孫悟空,那真尷尬。


///




如果白天吃是為了更好地打工,但夜晚,特別是冬夜,吃是為了靈魂。


吃吊鍋也是一種強制社交的好辦法,不喊上四五個人,鍋是吃不完的。寒浸浸的冬天,圍著炭爐,烤火等待。


現在想來,最美好的反而是東西還沒吃到嘴時,聞到的那片臘肉醃香。



🥘

推薦的吊鍋店


土家吊鍋寨(恩施吊鍋)

營業時間:11:00-02:00

地址:青山區恩施街與工業二路交叉口


就這吊鍋(麻城吊鍋)

營業時間:09:00-14:00,16:30-21:30

地址:南湖大道46號


吊鍋(恩施食材做麻城吊鍋)

營業時間:16:00-02:00

地址:武昌區中華路楚才社區門口


羅田吊鍋土菜館(羅田吊鍋)

營業時間:16:30-23:00

地址:常青五路8號


忘不了嘉魚吊鍋(嘉魚吊鍋)

營業時間:17:00-02:00

地址:漢陽區芳草路紐賓凱


EDITOR 編輯

PHOTO 攝影

DESIGN 設計


 說說你喜歡哪種吊鍋?


 WECHAT 微信                hansxiaohua5

 MICROBLOG 微博          @HANS漢聲

 小紅書                                   @HANS漢聲


相關焦點

  • 「吊」起來吃這鍋魚蟹海鮮!還有麥飯石鍋明檔燒烤,這家新開的「燜燒料理」創意滿分!
    1、原汁原味的「吊梁鍋」特別討人喜歡的復古風,仔細看過去,每桌上長几乎有2米的繩子「吊」在梁上。這就是店名燜燒創意鍋裡的「燜」著的「吊梁鍋」!「燜」新鮮食材在鍋裡熬煮出原湯,整鍋只放鹽這一味調味料,再在電磁爐上燜燒7~8分鐘,熱氣騰騰,極鮮的一鍋「吊梁鍋」就出鍋啦!
  • 為什麼《深夜食堂》等日劇裡都用這口鍋?大廚都說它「又快又美」
    眼尖的朋友可能已經認出來了,簡潔的木柄,銀色的鍋身,它不就是《小森林》裡市子做料理最常用的那口鍋嗎?廣大的日本主婦們顯然非常同意這樣的觀點,都在自家的廚房裡備上了雪平鍋。雪平鍋在日本的暢銷程度可見一斑,那這口鍋子到底好在哪裡?能讓那麼多挑剔的主婦們都趨之若鶩呢?
  • 秋日滋補老鴨湯上線,喊你0元吃鍋啦!
    『 一雉俏鴨和愛福蛙相戀啦~ 』吃一鍋送一鍋+肥牛0元吃+10份鍋直接送!
  • 敗了20口鍋的血淚史保證,這口鍋值得買!
    這是在我們敗了十幾口不粘鍋之後,  才找到的不粘鍋界超強性價比強者——  「康巴赫蜂窩不粘鍋」    △蜂窩不粘鍋油煙量更少  材料只選用不鏽鋼中的佼佼者。  1分27秒之內,它的熱度就能高達181℃,  而普通不粘鍋用了快3分鐘了,才174℃。
  • 特賣|南北方的年夜飯重頭戲,全靠這口蜂窩鍋!
    作為家裡離不開的炒鍋,她這次首選了不粘鍋界幾乎0差評的康巴赫。據她說,這鍋好用到已然成為她家年夜飯指定用鍋了。春節即將到來,新冠疫情又開始多發,這個假期我家不準備出門,自己張羅年夜飯,溫馨又安心。不過下廚的頻率高了,少不了一口好用不粘的炒鍋來助力。 久聞康巴赫大名,入手了最新的悅廚款蜂窩鍋,外加一塊雙面抗菌菜板,為備戰年夜飯做好了準備。
  • 寶寶的第一口鍋,我選擇了這款陶瓷輔食鍋
    而我家的寶寶也快到了吃輔食的時候,在一番挑選後,我選擇了這款帝伯朗陶瓷輔食鍋,納米陶瓷材質,使用會更加放心。在外觀設計上,這款帝伯朗陶瓷輔食鍋更加的卡哇伊,外觀採用了彩色的設計,擁有多款顏色可選,圖中這款為豆蔻粉,顏色很適合女寶。▼鍋的大小也基本上是為嬰兒設計,當然等寶寶長大之後,這款鍋還可以用來當奶鍋和煮麵的鍋使用。
  • 魔都首家「武漢豆皮專門店」一小時狂賣160份!武漢人吃到想家……
    除了武漢來的大師傅,鐵鍋也是專門從武漢運過來的「生鐵鍋」,在上海都很少看到。和家裡用的熟鐵鍋不同,生鐵鍋導熱慢,不易燒焦。師傅細心地將雞蛋液在餅皮上糊勻後,需要立馬將8斤重鍋在火上不停的轉動,讓火走勻。最多一天要做50鍋,相當要費體力!
  • 爆紅深圳的牧羊人,就憑這口傳統的石頭鍋,夠味夠正宗
    天冷吃羊肉,已經是一種季節性的儀式感,在溫度驟降,陰雨妖風雙重攻擊的深圳,這裡,適合家人、朋友整整齊齊來聚餐~ 火遍深圳的『牧羊人』 【最傳統的石頭鍋,夠味夠正宗】牧羊人一鍋香,『牧羊人』的標配就是 那口最傳統的石頭鍋,四川的耐火石定製而成的石鍋
  • 不粘、無塗層、有鍋氣,這口炒鍋是國貨之光!
    廚友@司馬燕子 一家五口曾在2018年下廚房舉辦的「200元吃一周」直播挑戰賽中給大家帶來了7天的海鮮大餐,在廚房裡頻頻出鏡、博盡眼球的那口炒鍋擔負起煎炸炒燉多種重任,炒菜不粘,自帶鍋氣。經過一番研究,我鎖定了歸禾器這口號稱可以傳家的雙耳鑄鐵炒鍋,只要耐心開鍋養鍋,完全可以滿足我的要求:無塗層更健康,炒菜不粘、自帶鍋氣,煎炸炒燉都能用,日常使用不嬌氣,不挑鍋鏟,越用越好用。
  • 沒有什麼是一口「暖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口~
    沒有什麼是一口「暖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口~ 2021-01-09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0元請海口人吃鍋啦!
    『送福利啦~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雙11「剁手」的季節尾款人們你們還好嗎!!
  • 我拎著一口鍋去了武漢
    它是專為武漢出差而準備的。聽前方同事透露,她每天吃泡麵,這顛覆了我對疫區夥食的想像,怎麼也得來點高級蛋白質,突擊一下免疫力。出發前,我發動全家尋找一隻恰如其分的鍋子,首先要適合一兩人的量,其次,得扔起來不心疼。最後在櫥櫃最頂部找到了它,孤零零的,大俗的外殼,家人說正好,來自超市買一送一。
  • 足協杯|0-6!尷尬賽季終於結束 武漢卓爾明年請「卯起來搞」
    足協杯|0-6!尷尬賽季終於結束 武漢卓爾明年請「卯起來搞」 2020-12-13 18:42  武漢廣電文體在線 今天魯能方面並沒有放鬆警惕
  • 日本中華鍋選購指南——找尋你理想中的那口鍋
    市面上鍋的種類很多,最常用的還是那一口鐵鍋。千百年來老祖宗留下的傳統。現在深受新進中產歡迎的幾個牌子,無論是琺瑯鍋還是不鏽鋼鍋,重量都很沉,升溫也很慢,溫度上來以後還不好控制,真心不適合做中餐。炒個土豆絲迅速粘鍋,清洗起來痛苦不堪。
  • 武漢跨年狂歡刺痛白宮,電臺主持人稱自尊心受傷,俄警告危險逼近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月3日的報導稱,為了慶祝元旦的到來,武漢進行了跨年狂歡,與武漢熱鬧的場景不同的是,紐約時代廣場卻門可羅雀。美國一名電臺主持人稱,自己的自尊心受傷,同時他還不忘污衊疫情是從武漢出現的。
  • 力挺「活力武漢」 央企動起來
    3月21日上午,三峽集團3個「長江大保護」項目在武漢集中開工建設。蔡甸東部區域清水入江PPP項目、武漢市新洲區新城鎮建設PPP項目、東湖高新區光谷生態大走廊項目總投資達75.9億元,建設期將提供各類就業崗位0.8萬個。這是三峽集團年內新增「長江大保護」落地投資558億元、涉及195個項目中的一部分。
  • 種草丨電影《小森林》這口土鍋,也太萬能了吧!
    用土鍋炊飯雙蓋土鍋用起來就簡單了很多,煮米飯的時候甚至都不需要調節火力的大小,按照平時習慣的水量加水粒粒分明但又吸飽了水分,大米的香氣完全被留存在鍋內,米粒咬起來不幹硬也不過分軟爛,蛋白質被充分保留,甜度很高,完全是日本「達人米飯」的級別。這樣的米飯多吃幾次就會上癮的~
  • 廚房必備,一個家庭需要幾口鍋?哪種鍋最實用?這篇告訴你
    選鍋,就是在選廚房的合作夥伴。在日常的每一餐飯的烹飪過程中,一口好鍋就像一個值得信賴的工作夥伴,我們做飯的人完成一部分工作後,剩下的事情就交給它為我們促成一個滿意的結果。所以,選口好鍋很有必要。第二菜的口感好,中餐炒菜講究一個鍋氣,高溫爆炒,那滋味是其他任何鍋無法取代的。現在市面上的鐵炒鍋,主要分兩類:一種是鑄鐵(生鐵)炒鍋,一種是中式(熟鐵)炒鍋。
  • 一雉俏鴨*愛福蛙相戀,0元請海口人吃鍋!秋日滋補老鴨湯上線,肉質香嫩,香到跳腳!
    羊毛黨快來集合,拿出你身為頂級吃貨的文筆,10份「0元吃鍋」機會已經嗷嗷待吃辣~新品滋補老鴨湯火鍋!老闆的答案就是它,敲給力の厚切肥牛,加入會員還可以0元吃,個人zui推薦搭配番茄鍋底,吃貨們跟我涮起來。🥩🥩🥩優秀的厚切肥牛,涮8s是zui佳賞味期,7分瘦3分肥,彈嫩的口感讓人上頭,大呼過癮!
  • 以人民的名義 吃盤酸鍋鍋與辣鍋鍋
    這裡不僅有肥腸粉,缽缽雞,蛋烘糕等小吃外,現在甘食記不斷研發新品,經過反覆的調試推出了酸鍋鍋與辣鍋鍋,魚粉兒想試試嗎?辣鍋鍋是典型的重口味香濃火鍋味,採用的底料包是「甘食記」自主研發的牛油包,裡面是含有37種特殊香料的複合料包,菜品有香辣牛肉,午餐肉,鴨血旺,藕片,土豆,豆芽,平菇等,味道香辣爽口,辣口不辣心,分量充足,菜品新鮮。這麼大一鍋只需要28元一鍋,2人吃都足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