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人熱愛鬥雞,就像中國年輕人離不開王者榮耀,都是最常見的娛樂消遣。全國各地,隨處可見喧囂的鬥雞場和狂熱的鬥雞愛好者。
今年,菲律賓因為疫情關閉了大部分鬥雞場,這可要了鬥雞愛好者的老命,不少鬥雞場不顧警告,偷偷重新開了起來。
10月26日,菲律賓一個小鎮的警察局長克裡斯蒂安·博洛克,在一次取締非法鬥雞的行動中因公殉職,兇手是一隻鬥雞。
菲律賓警方稱:「逮捕現場混亂,觀眾四散而逃,灰塵散去,博洛克警官試圖抓起一隻鬥雞,卻一不留神被雞腿上的利刃劃開了左腿股動脈,幾分鐘後死於失血過多。
公雞腳上綁的刀片,甚至還塗有毒藥,警方仍在全力尋找這隻殺人鬥雞的主人。
菲律賓鬥雞又稱「薩邦」(sabang),歷史非常悠久,據說麥哲倫1512年登陸菲律賓群島時,就親眼目睹當地土著在押注鬥雞。1974年,菲律賓通過《鬥雞法》,將這項古老的運動列為「國家文化遺產」,還專門設立了鬥雞比賽委員會,負責核發鬥雞場執照,以及鬥雞、飼養的相關許可。除了鄉村,鎮以上的鬥雞場,都由政府管理,甚至專門設有政府辦公室。每年,菲律賓全國有2500個體育場專門用來鬥雞,而全國數萬個鄉村社區,幾乎每個都有自己的鬥雞場。這麼多鬥雞場,都遵從一種基本設計——半開放木質結構,拳擊臺一樣的沙方競技場,保護觀眾的金屬柵欄或玻璃幕牆,此外還設有鬥雞休息室、小賣部、投注點。
菲律賓農村沒有墳頭蹦迪,卻有墳頭鬥雞,政府允許在人死後的3-5天鬥雞,鬥雞賺取的每筆獎金,10%將用於喪葬。菲律賓的電視臺也設有鬥雞頻道,經常轉播一些大型鬥雞比賽。鬥雞場上也沒有貧富差距,你可以找到參議員,也可以找到流浪漢,這裡不分階層,比賽絕對公平。對菲律賓人來說,鬥雞不只是一項消遣,更是一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產業,說白了,就跟玩賭馬一樣。一場比賽,賭金動輒從數十至數百萬比索(1美元≈48.4比索)起跳,冠軍隊最高可獲20萬美元獎金。賽場噪音震耳欲聾,觀眾只能靠手勢投注,手指向上,是以十為單位下注,橫著指,代表以百為單位,手指朝下,則以數為單位。有時候一場比賽幾秒就能分勝負,卻決定了誰會傾家蕩產,誰會一夜暴富。
鬥雞場因為疫情關閉之後,菲律賓又開始流行在線押注鬥雞。賽事組織者在私人農場裡架起攝像頭,線上實時直播鬥雞,場面同樣火爆。在線鬥雞至今未獲菲律賓政府承認,所以屬於非法活動。不過非法鬥雞網站卻不斷壯大,甚至將鬥雞賽事轉播權賣到了國外的各種賭場,無論賭徒身在澳門、越南還是泰國,都可以通過網絡鬥同一場雞,下同一場注,而這些在線交易的佣金往往高達數十萬美元。現在,菲律賓已有官員提議,線上鬥雞平臺也需要像線下鬥雞場一樣納稅,這意味著,在線鬥雞在疫情後或許會成為常態。除了貢獻稅收,蓬勃發展的鬥雞比賽還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從鬥雞種苗、基因測試、繁殖培養、飼料、藥品、甚至專門培訓的鬥雞醫生,菲律賓已經形成了從產銷到售後的鬥雞產業閉環。頂尖鬥雞以血統區分,手頭緊的人會從本地雞中挑選鬥雞,有錢人則選擇從美國進口德克薩斯公雞,據說這種鬥雞如果訓練得當,攻擊力能達到本地雞的4倍以上。血統固然重要,但飼養者仍要花兩年左右的時間,才能把「小雞仔」訓練成合格的「戰鬥雞」。為了從小培養鬥雞的戰鬥意識,鬥雞都是隔離飼養,雞舍間距不小於5米,鬥雞不允許站在地上,必須站在木樁或橫杆上,以時刻保持警惕性。飼養員還需要不斷磨練鬥雞的戰鬥技巧,如敏捷性、力量、準度、以及飛行高度等。那些在訓練或對打中被淘汰的雞仔,最終只能進了飼養員的肚子。經過長期訓練和無數輪淘汰,鬥雞在3-4歲進入戰鬥黃金期,可以開始挑戰各地賽事。每場戰鬥前,還有一套激發鬥雞最大戰鬥力的固定程序,比如,將鬥雞扣在暗無天日的籠子中,往鬥雞的眼睛裡吹菸灰,往鬥雞的肛門裡塞辣椒,甚至注射激素和興奮劑。凡是在大型賽事中獲得3次以上勝利的鬥雞,都會被視為優質品種,保留下來作為配種專用的種雞,每顆蛋可以賣到最高20000比索的高價。因為鬥雞專用飼料和藥物的需求不斷增長,甚至生力集團、諾華或拜耳這樣的跨國公司都參與其中。同時,鬥雞還拉動了當地農業的發展,增加了農民的收入,諸如孵化器、旋風網、圍欄、飲水器等產品的製售也十分火爆。為增加攻擊性,鬥雞在戰鬥前,會在腿上綁一枚指刀,就是這玩意兒殺死了那個倒黴的警察局長。所謂指刀,是一枚2-10釐米長的鋒利刀片,一般有單刃和雙刃兩種刀片,具體綁哪裡,由鬥雞主人決定。
綁刀片是技術活兒,刀片綁得好壞,直接影響鬥雞的戰鬥力,所以鬥雞綁刀師,也算是傳統手藝人。綁上指刀的鬥雞,仿佛一個揮舞著大刀的鬥士,讓戰鬥場面更刺激,也更血腥。一場打鬥,短則兩三個回合見分曉,但如果雙方實力相當,則可以長達十幾甚至幾十個回合,勝負裁定,取決於誰先站不起來。只要鬥雞還有一口氣,每回合結束一下場就會有急救措施,場外專門有為鬥雞縫合傷口的「醫生」。綁刀片是個職業,雞醫生也是個職業,前者負責殺戮,通常都是男性,後者救死扶傷,基本都是女性。如果雞醫生妙手回春,鬥傷的鬥雞恢復健康後還有下一場廝殺,如果鬥雞不幸橫死當場,基本都成了桌上的美味佳餚。每個鬥雞場外,現場就有脫毛鬥雞賣,一般一隻雞賣人民幣二十塊錢。由於鬥雞運動火爆,這兩個職業目前供不應求,菲律賓甚至成立專門的鬥雞學校,對口培養專業人才。正因為人們鬥雞熱情不減,才製造了非法鬥雞場中的這場悲劇,更糟糕的是,該鬥雞場中已有人新冠檢測呈陽性。
https://www.bbc.co.uk/news/world-asia-54715327
https://dq.yam.com/post.php?id=13158
文|汪帆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敲黑板(ID:qiaoheiban),如需二次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