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結束的時候

2021-02-09 Uokoloshe

夏天又要結束了。那麼多個夏天都過去了,和這一個說再見時還是開心不起來。不知道這是「告別」本身的愁,還是因為揮別夏天,揮別的是躁動,是熱情,是小小的一點迷茫,青春的曖昧。

在夏天的最後看《樂隊的夏天》。年初掉進音樂劇裡,大半年後又爬回了永遠的搖滾樂。

樂隊真是太好搞了。

從左到右依次:David Bowie / Graham Coxon / Liam Gallagher / Brian Molko / Alex Turner

封面英文來自The Kinks的同名單曲

夏天結束的時候,我想和你聊聊那些我喜歡過的樂隊,還有那些日子裡,與樂隊有關的人們的故事。



⎨PLACEBO⎬

每個人接觸搖滾樂(當然我指的不是Linkin Park或是Imagine Dragons這樣已經完全走入大眾流行視野的搖滾)都會有那麼一個契機,屬於我的大概是一部叫《天鵝絨金礦》(Velvet Goldmine)的電影。

我已經完全記不起來為什麼會去看它了,託德·海因斯導的(後來他也成了我非常喜歡的一個導演),演員表裡的三個主演倒是都認識,最喜歡的是小喬。

電影講的是70年代的Glam Rock,所以整部片子的視覺風格非常的華麗。情節在我腦海裡沒有留存太久,記住的大概只有小喬絕美的造型,貝爾顛覆的形象,以及片中太過抓耳的配樂。

哦,還有那一支客串了的樂隊。Placebo。

這是一支來自英國的樂隊,成立於94年(官方說法應該是96),核心成員是Brian Molko和Stefan Olsdal,鼓手換過三任,目前沒有固定的鼓手。

Placebo,國內常直接譯成「安慰劑」或「百憂解」,但事實上這個樂隊名取自拉丁語,placebō,placeō 的直陳式主動態未來時第一人稱,意思是I shall please。

他們在我心中的位置獨一無二,大概就是最愛的,要追一輩子的,那種不管被安利了多少樂隊都還是穩穩地呆在心尖尖上的,唯一的。

微信公眾平臺沒有Placebo的歌曲版權,於是找來一個現場片段,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場

>Live at Cabaret Of Desire, acoustic, 2001

挺多次和朋友說起,如果是高中或者是現在才開始聽Placebo,我大概率不會那麼喜歡他們。曲風的接受花了我一段時間,畢竟網易雲音樂上播放量前五的歌有兩首都不是他們原唱(也不能指望一個覺得Without You I’m Nothing好聽的人一上來就喜歡Nancy Boy)。(突然想起以前看到過的一個樂評,說Placebo是「原唱粉碎機」(笑)

可是初中二年級畢竟是初中二年級。當時的想法現在看看也覺得挺好笑,那個時候就是這些東西一下子打開了我的視野:《天鵝絨金礦》和《我私人的愛達荷》這兩部電影,一切頹靡的曖昧的陰鬱的脆弱的,邊緣人群和不入主流的價值觀。Placebo早期的歌裡不過也是這些內容。

不過話說回來,太多人一開始被他們吸引不是因為歌。說實話,我也不是。

Brian在早期的演出裡就是個小姑娘,還是個極其漂亮的。穿裙子,畫眼妝,吉他掃弦的時候看見他黑色的指甲油。雖然十年後節目裡他看當年的錄像也覺得不堪入目,但是那麼一個主唱總是會吸引更多人的目光。Stefan也老是穿裙子,但他的品味歌迷們一概表示不敢恭維。

當然,很快就愛音樂超過這些表面化的東西。要我說最愛的是哪一首真的太難太難,熱門一些的大概是Without You I’m Nothing,畢竟David Bowie還和他們一起錄過一版。Brian的嗓音還是足夠特別,最喜歡那句"You grow me like an evergreen, you never see the lonely me at all",高一寫作文時都還用過這個「常青樹」的梗。最喜歡的專輯是他們的第三張錄音室專輯Black Market Music,儘管大多數樂評人都認為從這張專他們就開始走下坡路了。Commercial for Levi的調調我太喜歡,Special K在我心裡大概可以排到他們的歌前五名,Peeping Tom根本聽不厭,還有Narcoleptic裡一句"It’s a place for us to dream",後來成了他們20周年精選集的名字。冷門一點的歌裡最喜歡的是Happy You're Gone,他們很少唱,但我每次聽到開頭的"Breathe me"都會特別感動。

還有一首不知道從哪兒挖來的Burger Queen的法語版。

回頭看也不明白自己當時怎麼喜歡那麼一支陰沉沉的樂隊(不過從BFTS時期開始也是Peace&Love了),和社會主流相去甚遠。大概就是我上面所說的,他們打開了我的世界。通過他們的音樂我才知道,啊,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這樣的群體,原來這個社會還有這樣的一面。喜歡的久了就很難說出理由了。也發現一些意外的巧合,比如說Brian和我的生日是同一天,他兒子Cody和我喜歡同一隻樂隊(接下來要說的)。

他們來過中國一次。不過那時我才六七歲。初三那會兒得知他們要來上海參加音樂節時簡直開心地快發瘋,正準備搶票那幾天卻得知他們因為一些原因被禁演了。看到他們的現場絕對絕對是我的人生心願了。他們的現場專我也是循環了不知道多少遍,一張Soulmates Never Die-Live in Paris,一張Live at Angkor Wat,還有一張MTV Unplugged(太喜歡不插電了),錄像也看了無數遍...

現在的他們也都老啦,都四十好幾了。疫情前Stefan發ins,他們在準備新專輯。這也幾乎是成了我本年最期待,畢竟上一張還是2013年的。

Placebo就是最愛的,也是一支讓我覺得屬於私人的很喜歡的。不再多說了,估計他們發新專時我還會再叨叨好多。



⎨ARCTIC MONKEYS⎬

我對於北極猴所有的認識最初都來自於M。

那個時候我們都還在用QQ,她的首頁都是Alex Turner。我記不清第一次她給我安利的是什麼歌了,應該是Favorite Worst Nightmare那一張專裡的。但我很記得第一首讓我真真正正陷進去的歌,叫505,也同樣來自這張專輯。

主唱那一句」But I crumble completely when you cry」一出來我就渾身起雞皮疙瘩,聽了那麼多年都一樣。於是我把Youtube裡這首歌的現場看了個遍,Alex經常會邀請一個叫Miles Kane的人來彈吉他。順藤摸瓜,我開始聽他倆組的一支樂隊,叫The Last Shadow Puppets。

每支樂隊都有屬於自己的季節,AM和TLSP都屬於冬天,時間跨度大概從12月底到3月初。

初三的那個冬天完完全全的屬於TLSP。當時他們還沒有出第二張專輯,但一首Calm like you我就循環地停不下來。整個氣質我太喜歡了,雙主唱設置本身就很迷人。當時我唯一能分享的就是M,於是我一遍遍給她發消息,全都是「隆隆」和「萬裡」(分別是樂迷對Alex和Miles的稱呼)。我聽著他們入睡,前奏一響起,我的夢裡就開始下雪。

在我聽過的所有樂隊的主唱裡,Alex Turner的聲音是我最愛的,沒有之一。北極猴的前三張專輯在我心中很完美,根本聽不厭。

前三張專輯裡隆的聲音都特別少年,帶一點狠,帶一點澀,帶一點張揚和個性,特別青春。

到Humbug那張專他蓄起了長發,聲音開始厚重,Suck It and See和AM時都已經非常非常非常有磁性了。像天鵝絨,整個兒環繞式地給你包裹起來。

⎨THE JESUS AND

MARY CHAIN⎬

505對我來說是一個有著極其豐富涵義的意象,其中有一層意思指的是x高二時候教室的門牌號。

我們是因為電影認識的,後來也因為書籍,當然更多的是因為音樂。相互安利過很多樂隊,最終讓我真正永久地喜歡上的還是The Jesus and Mary Chain(簡稱JAMC)。這也是一支來自英國的樂隊。

有段時間我真的好喜歡他們,一天到晚不停地在朋友耳邊叨叨。那時候我親愛的室友a給我寫信時,就用一枚果醬圖案貼紙封口。貼紙上寫著"JAM",她就在後邊又補了一個"C"。

儘管我知道JAMC和果醬沒有半毛錢關係,但是在我眼裡他們的音樂就像果醬,甜膩又帶一點酸,粘稠,芬芳,吸引著很多,跌入陷阱一般的音樂裡。

按照我前面所說的「樂隊-季節」論,他們屬於杭城短暫的春天,大概是三月底到四月(每個四月都用April Skies來迎接),四月一過完我就要聽Gallagher兩兄弟了。

杭高每年都有櫻花文會。節日只是一天,但是我們差不多從樹上有花苞開始就慶祝了。每天必定要去一進前晃一晃,拍照,或著只是呆呆地站一會兒。綻放時可真是動人如雪,風吹就落一地,再揚起。這個時候耳機裡(更多的時候純靠腦補)當然要是Jim Reid那迷糊的嗓音,然後唱"Hey honey what are you trying to say/ As I stand here don’t you walk away"。

我最喜歡的一首是Sometimes Always,和Mazzy Star主唱合唱的一首。沒什麼原因吧,聽的時候很開心(這就是原因)。

很多時候,我會給我認識的人貼標籤,標籤上寫著他們喜歡什麼樂隊,喜歡什麼類型的電影,愛讀什麼書,對哪些事物有著特別的偏好。這些標籤也成為了組成他們的拼圖,而且往往比一份關係存在得更久。

當你聽一首歌,聽到某句歌詞某個特殊的旋律時,總是會想起一些什麼的。於是這些作品都容納了更多私人的情緒,這是我覺得很美麗的部分。

JAMC也一樣。裡面永遠貯藏著2017年的4月。那是反反覆覆被我念叨的,銀色的詩一樣的四月。


⎨BLACK REBEL

MOTORCYCLE CLUB⎬

如果要讓我給自己喜歡的樂隊排個喜愛度的順序,我只能排的出前二。第一前面已經說了,必須是Placebo。第二就是Black Rebel Motorcycle Club(簡稱BRMC)。

知道他們的途徑也蠻有意思。當時逛Placebo的豆瓣小組(也就是初三那會兒),有一個討論是「大家除了Placebo還喜歡哪些樂隊」,有個人評論了BRMC,我覺得他們名字好長,就去搜來聽。

聽的第一首叫Beat the Devil's Tattoo。旋律一進來我就愛上了。一聽鍾情,毫不誇張。(這個前奏難道不抓耳嗎!)

以下,無論你點開哪一首都會發現很棒。(事實上他們的任何一首歌都很棒)

寫到這裡時發現自己有點不知道該說什麼,按照大綱我還要寫臥軌的火車、暈蓋、DYGL、Deca Joins。但是突然不知道從何落筆。我還想更多地講講M和x,還有我身邊很多熱愛搖滾樂,熱愛樂隊的朋友。但是也不知道從何說起。

那就以後再說吧。我的文字很無力。他們的音樂才有力。

(臥軌的火車在此沒有版權,感興趣的可以在網易雲音樂和Apple Music中聽到,後搖味比較重(其實我聽後搖比今天提到的所有樂隊都更早),新專輯轉向實驗了。我最喜歡的大陸樂隊,嗯。)

Deca Joins應該很有名了吧!依然沒有版權,就放一個過去發過的視頻。

(全是零零碎碎的片段,在live house還執著於錄像就太浪費了)那是個初雪夜。

>2019.11.29,在糖果

那麼,最後來講講——

⎨木馬⎬


寫完這篇推送的時候我也在看樂夏2了。看到謝強(木瑪)的第一眼就覺得這人範兒太正了,並且腦海裡很快飄過Brian Molko,還有Brett Anderson和HIM的主唱,後來看他以前的演出腦海裡又飄過Pete Doherty…謝強第一期的造型在我這裡簡直瘋狂刷好感(雖然《舊城之王》我一開始幾乎沒感覺)。

後來去搜木馬樂隊,聽了解散前的三張專輯。完完全全被驚豔。(整個就踩在我的審美點上,一踩一個準)

>從左到右依次:曹操,謝強,胡湖。圖源水印

其中有一首叫《美麗的南方》是我最最最喜歡的。(倒放版本《方南的麗美》也絕)

> 木瑪&Third Party降噪音樂會不插電版本

聽木馬和聽Placebo的感覺很像,情緒裡都藏有一種青春期時的陰暗和潮溼,在這些旋律和歌詞中逐漸露出水面。他們的音樂應該存在於耳機中,而不是在某個場合外放出來和朋友一起聽。安利是有的,但是從來不指望有誰能被我真的安利成功,畢竟每個人需要從音樂中獲得的共鳴各不相同。

我很為這一股陰鬱的力量著迷。大概是小學五年級的時候看了一部波蘭的電影——《自殺房間》(現在想想一個人的審美塑造真是連貫的),對於一個五年級的學生來說,這部電影在她已有的認識上打開了一個新的窗口。好在過去沒有什麼固有的觀念,所以並沒有打碎什麼。從那之後,我著迷於青少年那脆弱、固執又危險的一面,所有奇幻的意象,生命,美麗,死亡…當然我從來沒有陷的太深,大概因為我並沒有真正地體驗過孤獨。

關於這些情緒的體驗很個人,我並不常說起,並且也隨著時間而逐漸消退了。(一個場景:高一下的那個三月,我總是在晚自習寫數學題寫到一半時偷偷掏出耳機聽Patti Smith,當時循環最多的是兩首,一首Maria,一首Because the night,窗外樹影重重。)後來聽的東西更輕鬆一點,即使陰鬱也並非是青春期式的了,直到這個暑假我第一次聽了木馬,所有的過期情感又重新調動回來。

謝強寫詞真的很厲害,雖然我第一次聽時並沒有什麼感覺(也有可能是同名專輯中他的唱法讓我根本就聽不清歌詞),舉些例子的話:

《低處生活》

        在拂曉前痛飲你自己

        陌生人

        沮喪的鮮血停止流淌的瞬間

        你可曾記憶起

        已逝去的往昔

        受傷的兄弟在微風裡

        沉默不語

        他們於暗笑中獨享甜蜜

        而你一轉身就行將燃盡

《沒有聲音的房間》

        夢是午餐

        風是他們的手

        被擊碎後

        剩下的時間拼命逃竄

        又拼命地惋惜

        

《美麗的南方》

        我內部的眾神啊

        準確地將我撕裂吧

        使我在高處默然地觀望

        又在低處的狂暴中墜向輪轉

        迷途深遠而冰涼而悲觀而絕望

        不是嗎

        我們曾經很執拗很深情地進入了它

        不是嗎

和他們極其有名的一首《舞步》:

        春天

        老師們死了

        木馬笑著抵達狂歡

        在暗處

        延續的舞步

        在整個節日裡盛放哀容

        隨後的事由你自己決定

        隨後的事由你自己決定

還有最近循環比較多的,獻給(前)鼓手胡湖的《慶祝生活的方法》:

        我們沉醉,我們卑微

        我們在各自世界裡孤寂地墜毀

        即使破碎

        姿態也要優美

        裝作只是在慶祝一次巧妙的輪迴

        我們感激,伴隨著嘆息

        只因那情景只能短暫連接我和你

        於是跳舞吧,動作再快些

        再輕鬆些

        反正結束的那一刻總是要分離

在前三張專輯中,《果凍帝國》的可聽度最高(如果這個也接受不了可以試試木瑪&Third Party的《絲絨公路》),我個人最喜歡的是EP《Yellow Star》,評價最高的應該是同名專輯《木馬》——這張專輯裡的歌會讓我想到蘇童的小說。

這一期樂夏裡他們唱了《舞步》,輸給了達達的《Song F》,好吧,既然那是《Song F》。在豆瓣月亮組裡一段話,說到心坎裡了:「用《絲絨公路》之後的唱腔開口時我覺得過去的再也回不來了,飛飛鍵盤胡湖不在主鼓位是怎樣怪異的組合,他不燃燒也不絕望,他懸崖勒馬回頭是岸,帶著柔軟來撫摸這個他衝撞過的世界。」(如果你看了樂夏那一場的《舞步》,希望你可以聽聽原版的《舞步》)

儘管聽木馬也就大半個月的時間,但今天聽到《舞步》時我也瘋子一樣在家裡又跳又唱。上一期看到胡湖的出現,也激動無聲。

很喜歡謝強,很喜歡老木馬,當時的解散又是那麼的不可避免。有時候想想聽眾都太冷血,那些神專,那些糾人的音樂,都是創作者真真切切撕裂自己展現出來的。謝強說那樣太痛苦了。我又想到Brian在二專巡演時每次唱My sweet prince都會以崩潰收場。對他來說,那首歌意味著心愛之人瀕臨死亡時的痛苦,對聽眾來說,只是「哦,他果然特立獨行」。

就好像現在,我明白謝強往前走了,更溫柔,也同樣真誠,但我還是懷念那些黑色的東西,我還是想要痛苦的歌。但是我聽到的痛苦只是創作者的千分之一罷了。

但還是要說謝強真的很迷人,木馬真的很迷人。他太真誠了,一個人的改變也可以那麼美麗。


有些時候,你總是需要依賴點什麼東西才能繼續好好生活,這些東西往往不是實體的。在所有的藝術形式裡,我認為音樂是拿來「續命」的。對我而言生活中總是有很多時刻讓我需要關上房門帶上耳機,一個人蹦躂一會才能使情緒消停。還有高中那會兒從晚自習的安靜中逃脫出來,在空無一人的操場找尋另一種安靜。粗糲的塑膠跑道,泡桐和香樟,一片高樓裡將夜色包圍,再一次帶上耳機,讓情緒消解在那些歌曲中。

我總覺得搖滾樂是年輕的。並不是說只有年輕人才屬於搖滾樂,或者搖滾樂只屬於年輕人,而是搖滾樂本身就意味著年輕。

所以我也常常想,只要我永遠喜歡搖滾樂,那我大概也永遠年輕吧。

很想放視頻,但那一場蹦得太嗨了,每個視頻都晃得不行還充斥著我自己的尖叫...如果你喜歡搖滾樂,喜歡某支樂隊,我也想聽聽你關於搖滾樂的記憶,和那些屬於夏天的故事。後臺時刻歡迎分享:P



相關焦點

  • Playlist | 夏天結束了
    「夏天結束了」醞釀一夏天的期待終究會迎來完結的一天,然後迎來無數次被藏在歌裡畫裡述說99.9%無人知曉的獨家高光時刻。「好不甘心哦!夏天都快過完了,好像什麼事都沒有做,但是總是會留下一些什麼吧。留下什麼,我們就會變成什麼樣的大人。」
  • 《蟬男》完結的同時夏天結束了
    多麼美好的世界啊……夏天結束了,一場春雨一場寒。 多麼溫暖的蟬男啊,我總是在有些時候置身事外,在雨後清晨,空氣中苔蘚的味道,老房子紅牆的氣味,散亂的心,想起陳老師說的以不可得心來觀照,畢竟空不可得。只是結束總讓人悲傷,夏天的結束,蟬的七天。對已經過去了,已經逝去的,感動眷念,知道回不來,可還是貪念那種溫暖。
  • 乘風破浪的夏天結束了,你的夏天有結果了嗎?
    熱鬧了一個夏天的《乘風破浪的姐姐》伴隨著成團之夜的公演已然拉上大幕,節目最後的一曲《是否》催人淚下,以31位姐姐的年輕和最近照片製作而成的MV就像是一部時空機器,帶我們穿越,感受時空流逝,再見了姐姐們,祝你們的未來像這一次乘風破浪一樣,為自己而活!
  • 夏天終於結束了(樂隊夏天小感悟)
    《中國有嘻哈》《這就是街舞》《奇葩說》《火星情報局》等等,這些節目為大家呈現了一種別樣的風景,我們在傳統電視節目上沒有看過的節目形式,今天要說一個個人特別喜歡的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樂隊的夏天》—這個節目是通過比賽的形式選出現場表演最好的五隻樂隊,但是僅僅是比賽,不會這麼引起大家的關注與熱愛,這個節目最大的特點是讓大家認識了更多大眾所不熟知樂隊
  • 夏天結束了?跟著日本高中生重來一次?
    原創 分享生活的靈感 Voicer夏天結束了。這可能是全世界的學生有生以來最沒實感的夏天。就算是亞洲的青春擔當,本應該在文化祭、甲子園、花火大會上發光發熱的日本高中生,今年也只能幹坐在家。
  • 《青空》永遠結束不了的夏天
    動漫群有個小夥伴他的女神是觀玲,每次看到他的頭像(往人第一次見到觀玲的視角)的時候仿佛看到了夏天~尷尬的是,我只能跟他說嗯,觀玲是女主……哈哈哈哈哈哈(幸好對方看不到我尷尬的表情),於是就重新補番~—————一點都不萌的人工分割——————非遊戲黨→_→求不打之前衝著EVA的經典去看了兩集,印象比較深的是像夏天柏油馬路上熱的變形的空氣(真的是變形了)背景音是蟬鳴
  • 夏天什麼時候最熱,冬天什麼時候最冷
    什麼時候最熱?6月21或22號為夏至節氣,表示進入夏天,有點熱的時候到來。7月7號為小暑,比較熱的時候到來。7月22或23號為大暑,最熱的時候到來。8月22或23號為處暑,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白天有點熱,但早晚清涼。9月7或8號為白露,標誌著夏天的熱基本結束,全天氣候涼爽。
  • 2018夏天什麼時候開始 2018夏天是幾月到幾月
    我們都知道,一年有四季,夏天就是其中最熱的一個季節,也是很特別的一個季節。在夏天,天氣會很炎熱,氣溫會比較高。那麼2018夏天什麼時候開始呢?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2018夏天什麼時候開始2018夏天什麼時候開始:2018年05月05日 21:25:18星期六 (戊戌年(狗年)三月二十)立夏作為夏天的第一個節氣,代表的夏天的開始,2018年立夏的具體時間是5月5日晚上9點25分18秒。到了5-6月份就已經很明顯的熱了。最熱的一段時間是7月中旬到8月中旬,因為這期間是三伏天。
  • 漳州|夏天結束之前,一定要去一次東山島!
    圖 | 微博@Kimon_Ke如果你還沒有在夏天好好玩一次,那我建議你一定要去一次東山島。圖 | 微博@Napoleons蔚藍的大海,滄桑的古鎮,特色的小吃店和淳樸的當地人,仿佛每個人都可以在東山島找到心中所願。
  • 看完《菊次郎的夏天》,這個夏天真的結束了
    9月25日,由日本導演北野武創作的電影《菊次郎的夏天》正式在國內影院上線。作為「有生之年系列」的經典之作,《菊次郎的夏天》的上映不僅滿足了萬眾影迷們的期待,也為疫情期間影院市場重啟助力。有人感嘆,《菊次郎的夏天》還原了童年中那個最真實、最無憂的夏天。的確,金燦燦的海灘、綠油油的芋田、忽然而至的大雨、夏威夷風情的花襯衫和田野間躁動的青蛙……濃濃的夏日風情讓人陶醉,而正男和菊次郎在相互陪伴下漸生的友情也讓人動容。《菊次郎的夏天》還原了童年中那個最真實、最無憂的夏天。
  • 喬欣疑似與楊洋分手 秒刪微博「夏天結束了」
    近日,喬欣疑似忘記切換小號,秒刪「夏天結束了更有網友表示,夏天結束了,是因為「暖楊洋」嗎?
  • 《樂隊的夏天 第二季》夏天在收穫季節的開端結束
    回看了樂夏本季總決賽,當宣布第二名的時候不由地鼓掌,為五條人能拿第二而高興,更為重塑的第一而欣慰。因為重塑在我心目中自始至終是第一,但我總覺得五條人會被撈成傳奇。而這樣的結果再好不過了。高級冷技術和市井霓虹氛圍的幽默各有千秋,在這個夏天不是拼殺而是各自大放異彩。冠軍結果宣布的那一刻,滿屏的「實至名歸」,的確,夏天值得。華東當年是南外學子,他身上有一種南京人篤定而低調的氣象。
  • 夏天結束了,《元氣滿滿的哥哥》也要再見了
    這個夏天過得好快哦,都還沒有做什麼,好不甘心,還好有元哥陪著我。馬上就是最後一期收官了,我心裡可太難受了,看到這一期plus大家互送禮物真的要哭了,他們的感情真的太好了,蔡老師送扇子「扇風點火」,王耀慶送開工箱,給弟弟們事業上的祝願,就是那種哥哥的囑咐,再加上楊洋送的照片,和後期的回憶鏡頭,氛圍到位了,情感就上來了。
  • |在夏天結束之前
    我們在Perkins等去明尼阿波利斯的shuttle bus的時候,夢圓在拍車窗外「這是我們到這兒時來的第一個地方」,雖然Perkins的鬆餅裡草莓醬多到齁人,但是來的那天窗外的朝霞是粉紫色的。「我希望你們可以盡己所能,想方設法給自己賺到足夠的錢,好去旅遊,去無所事事,去思索世界的未來或過去,去看書、做夢或是在街頭閒逛,讓思考的魚線深深沉入這條溪流中去。」
  • 《菊次郎的夏天》夏天終會結束,相逢終會散場
    四星√一部在秋天觀看也能感受到炙熱陽光氣息的出色公路片,summer響起才恍悟這首耳熟能詳的純音樂來自菊次郎,像清爽的微風吹過,這一場漫長的夏日旅程,在輕快的節奏中,由正男的奔跑開啟,並以此結束。喜歡看起來荒誕的部分,充滿遠離現實的純粹和天真,日本人的表達是含蓄的,夏天終會結束,相逢轉瞬即逝,簡單問過彼此之後的打算,便不再過多幹涉,分享過美好的人生須臾,足夠。
  • 乘風破浪的夏天結束了,還留下了11個熱搜詞條
    在這個夏天要說最有看點和熱點最高的一檔綜藝節目,那一定離不開《乘風破浪的姐姐》這一檔女團綜藝選秀節目。因為有這些姐姐們的努力,很多觀眾將這個夏天稱為乘風破浪的夏天。乘風破浪的夏天雖然結束了,可憑藉著姐姐們的影響力,留下了十幾個熱搜詞條,試問還有哪個綜藝節目有這麼高的熱度和看點?有史以來也只有她們了吧!從姐姐們的成團採訪到成團夜嘉賓的動態,更有幾位沒有出道的姐姐引起的意難平,這些都是熱議中的話題。
  • 2020疫情什麼時候結束?預測疫情解除還要多久時間
    2020疫情什麼時候結束?預測疫情解除還要多久時間  滾動直播(點擊)  全國新型肺炎疫情實時動態直播 最新感染人數通報  疑似武漢新型肺炎症狀怎麼確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前期症狀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死亡率是多少?
  • 吳昕:2020年的夏天結束了
    1/25日下午,吳昕曬出一組寫真並配文稱「有始有終,2020年的夏天,結束了。」
  • 《乘風破浪的姐姐》夏天結束啦
    夏天結束了,小李已經乘風破浪,從一公集體節目的最後一排最邊上到9/9同一首歌商業演出的C位,只是一個小小的縮影而已。我也要回到自己的舞臺,開始在自己的海域裡乘風破浪啦。我會像小李那樣珍惜每一個機會的,也會不停地充實自己,做到在自己領域裡遊刃有餘,保持積極的心態,同時隨時準備好機遇的到來。
  • 平均年齡35歲的女團成功出道 ,乘風破浪的夏天結束啦!
    選秀的夏天結束了無論是哪一種結果,乘風破浪的夏天就結束了,選秀的夏天也結束了,我們明年夏天再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