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我們常說,"家是溫暖的避風港"。當我們回到家時,我們總能感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然而,在極少數的家庭裡,家卻是孩子們的煉獄。
案例
兩年前,有一段視頻在網上引起許多爭議。在視頻中,是一位深圳的小女孩正在家裡寫著作業,媽媽卻突然從身後揪住她的頭髮進行毆打。不僅如此,隨後鏡頭中的父親也加入其中,並用鞭子進行抽打。
大人們打完後,小女孩卻像是若無其事地爬回桌子上繼續寫作業。被暴力毆打後能這樣泰然自若,可見她是經受過多少次這樣的毆打啊!之後,視頻中出現了一個小男孩,也效仿父母對女孩拳打腳踢。
看到這裡,大家都認為這個小女孩已經被當成了"人肉沙袋",引起諸多網友的憤怒,並要求公安徹查此事。
網友們紛紛說道:"這個家庭的孩子已經毀了。"是啊,這個家庭裡的兩個孩子都已經毀了,小男孩養成了欺負別人的習慣,而小女孩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創傷。
視頻發出後,警方後來也介入了這起"家暴"的調查,結果發現這對父母確實是小女孩的家長,而她的父親沉迷賭博,之前也對妻子有過家暴的行為。這件事情曝光後,小女孩已經被深圳婦聯保護了起來,並且做了心理康復工作。
在家被當成"人肉沙袋",她卻一聲不吭,網友:孩子毀了。
分析
長期的家暴會對孩子造成怎樣的傷害
1."最親的人"卻傷自己最重,影響孩子成長
一個人的價值觀都是在兒時建立的。如果在小時候孩子就經常受到家暴,所造成的心理創傷是永遠不能修復的,價值觀也會受到嚴重影響。
不僅如此,被家暴的孩子還會覺得這個世界上沒有親人,因為原本"最親的人"已經嚴重傷害了他。本應溫暖的家庭成了孩子心中一道過不去的坎;家暴行為在任何方面都會影響孩子,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2.家暴具有摧毀家庭的力量
在家庭中,被家暴方會對家庭和施暴方產生心理陰影,即便以後家暴消失,被家暴方一樣不會認可這個家,甚至產生仇恨的情緒。最為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家破人亡。
3.家暴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
經常被家暴的孩子,在心裡就會認為自己無論做什麼事情好像都是錯的,永遠得不到大人的肯定。因此而產生了自卑心理,因害怕受到傷害而不敢與他人交往。
拒絕家暴,父母應該做:
1.將心比心,換位思考
父母不能總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若在某件事情上實在不能明白孩子的用意,家長要將心比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這些問題,這樣有些問題可能便會迎刃而解。
2.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確
孩子總會犯錯,甚至屢教不改。每當這個時候,我們便很容易衝動,甚至產生家暴的想法。想要阻止這種情況發生也很簡單,父母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適不適合自己的孩子呢?或許可以換一套教育方式去教育孩子。
3.對待孩子時保持冷靜
父母的情緒爆發通常出現在孩子犯錯的時候。這時我們要這樣思考:孩子犯錯是很正常的,我們不能輕易生氣。在情緒將要爆發時,我們要保持冷靜,等頭腦冷靜下來後再與孩子進行溝通。
總結
家暴的危害極其大,我們一定要對家暴說不。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在孩子面前保持良好形象,為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給予他優良的家庭環境,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遠離"暴力"!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李霞晚媽媽育兒師,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