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過小年,爸媽不在家--處女作就拿大獎

2021-02-10 世上最孤獨的讀書俱樂部

大家好,我是王俊俊

然而,不知道有多少人因為疫情,或是其他原因,依然沒有回家過年呢?此片是陳哲藝的處女作,卻一舉拿下金馬獎,連李安看完也讚不絕口。電影講述的是經濟危機下,一個新加坡華人家庭的生活改變。
家樂是個十分調皮的學生,父母愛子,但彼此之間卻缺少交流,於是造成了他性格的乖張與頑劣,在學校處處與老師作對。懷上第二胎的母親既忙於工作,又要照顧家樂,而在經濟危機下失業的父親每日卻裝作沒事一樣早出晚歸。這個家庭並沒有激烈的矛盾衝突,但丈夫與妻子、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疏離卻客觀存在著,他們的困境正是普遍華人家庭生活的縮影。母親找了一個菲律賓女傭泰莉,希望能減輕家庭瑣事上的困難,家樂由一開始的不信任泰莉,欺負捉弄泰莉,到最後因為泰莉的陪伴,使他感受到了親人般的溫暖。然而,隨著家庭財務的困難,他們連這個女傭也僱不起了,只得讓女傭離開。家樂哭著送別了可依賴的「親人」,母親也順利生下了二胎,這個家庭將依舊如此疏離而冷漠地彼此依靠著生活下去。
《爸媽不在家》是華人導演陳哲藝的長片處女作,一舉奪得當年的金馬獎最佳影片,這算得上當年的爆冷之作。當時的陳哲藝還是個沒什麼人認識的小導演,而入圍的電影人都是賈樟柯、王家衛這號世界級電影大師。陳哲藝的這部處女作無疑成為他進入電影圈的「敲門磚」。而之後陳哲藝在2019年推出的《熱帶雨》也沒有讓大家失望,在平遙電影節上收穫無數好評。這位華人導演的兩部作品都將鏡頭對準了華人家庭,與中國傳統的家庭倫理劇不同,他鏡頭下的家庭,以旁觀者的視角展示生活的真相,卻並沒有給出評判與出路。法國哲學家評論日本家庭電影大師小津安二郎的時候,曾說小津的電影並不表現與日常僧或的弱緩期對立的突強期,而且也沒有任何理由製造某種作為「關鍵動作」的壓抑情緒。其意思是想說明,小津導演的電影所有的戲劇性都孕育在平淡的敘事之中,在不斷的日常瑣事的描繪中,實質醞釀著風暴。《爸媽不在家》從始至終都以生活流的形式展現這個華人家庭的狀況,每一個能被大肆書寫情緒的真相發現的時刻,都被導演平靜地帶過。在父親向母親坦白自己早已丟失工作,兩人躺在臥室的小床,固定的長鏡頭帶來冷峻的壓抑,而這對彼此關係間填充著無數生活的壓力,而消磨掉了本應存在的耳鬢廝磨的愛意的夫妻,毫無爭吵的接受了事情的真相——在這個生活場景裡,失業作為社會與家庭的創痛,變得似乎微不足道,在睡前的口頭對話中被輕描淡寫,顯示了被生活壓垮的人們面對現實的無能為力。而下一步,兩人認清了家庭的財務不再足以支撐僱傭一個女傭,在隱晦的對話間決定了另一個人的命運。依舊是平靜的日常對話,卻宣判了另一個人的生活軌跡。這不是《林家鋪子》式的「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字字血淚的階級控訴,更像是一種面對生活「算了吧」的妥協。《爸媽不在家》總讓人想起另一個對家庭生活書寫得非常透徹的電影大師楊德昌,如同一把冰冷的手術刀,劃開家庭與社會的心臟。電影中充斥著一些「楊德昌時刻」,這是筆者的命名法,所謂這些時刻,是指一種熱鬧錶面之下的孤獨感,在楊德昌的電影裡經常有家庭聚會的喜事場面,但鏡頭總呈現為一種冷冰冰的氛圍。《爸媽不在家》裡也有一次家庭聚會,觥籌交錯間,泰莉身為女傭沒有資格上桌,而親戚的對話間似乎顯露出對財富與地位的追捧。家樂在歡樂的氛圍中顯得格格不入,此時用了一個主觀鏡頭,家樂看向了包廂外獨自一人吃飯的泰莉,便跑了出去,與泰莉親密的吃起飯來。而後,導演用了一個鏡頭,前景是泰莉與家樂的親密場景,後景則是母親站在打開的門後,望著這令她心酸的一幕,她身後的人群依舊歡樂無比。這個構圖十分有意思,母親只佔了畫面的1/3,使她佔有的空間顯得逼仄,而門框將她框住,更顯出她存在空間的狹小。這個門作為這個段落的符號,暗喻了這個女性被生活壓力所困住,也顯示出她與家樂母子關係的隔閡。片中的父親是一個十分「楊德昌式」的父親,他們沉默寡言但肩負著家庭的責任,他們在影片中似乎並不起到太多顯示家庭意義的作用,更多的承擔著折射社會的作用。比如在楊德昌《一一》中的父親,作為一個理想主義的「沉默的大多數」,他反映著當時臺灣社會名利場的浮華。而在《爸媽不在家》中,這個全片沒多少臺詞的父親,反映了在這場經濟危機中失業的中年人的形象,將社會危機引入到了家庭危機,儘管沒達到楊德昌那樣深刻的諷刺性,但依舊使原本囿於家庭背景的故事多了一個面向社會的側面。「我覺得華人社會裡面,男生都很喜歡做一家之主,但是婚姻或者家庭碰到問題的時候,第一個躲起來的往往都是男生,真正有力量去勇往直前或者面對問題的永遠都是女人。」電影中主要有兩個女性,一個是家樂的親生母親,一個是女傭泰莉,她們既有母性的一面,但更多展現的是女性的堅韌。電影開頭便向我們展現了母親所承受的社會壓力與家庭壓力,她拖著大肚子面對公司忙碌的工作,又不斷需要處理家樂在學校犯下的錯誤。她明知丈夫丟失了工作,但裝作不知道以保留丈夫的自尊心。從對話間可以得出,這類的事情幾乎都是母親來處理的,雖然是小事,但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男性的逃避。而下一幕果不其然,便是母親坐在了泰莉的對面。簡潔有力地書寫了這個女性的行動力。女傭泰莉並非是桃姐(電影《桃姐》中的主角)式的奉獻型女性,她並沒有像桃姐那樣付出那麼多的心血,她僅僅作為一個普通的女傭那樣,陪伴家樂,使家樂感受到了短暫的「親情」。她在電影中的作用並不像桃姐那樣作為取代親生母親的作用,更多的是對家樂的親生母親起到一個示範,揭示了家庭關係中陪伴的作用。導演用簡單的畫面交代了泰莉的生活背景,她擁有一個不滿周歲的孩子,而孩子正面臨著可能被她所託付的人拋棄的危險,為此她不得不偷偷在美容院多打一份工。康德曾提出「人是目的」的觀點,人不是手段,而是作為目的的存在。於是電影中的這個女性並不是一個抽象的「他者」,而是一個具體的人,她會偷偷使用女主人的口紅,也會在家樂即將面臨開除時苦苦哀求校長,會怪罪家樂偷煙以至於她自己被女主人誤會。與家樂離別的時候,她也並未表現出過多的不舍,只是交代家樂要照顧好自己,比起家樂的失聲痛哭,她似乎表現得過於平靜。導演並沒有想要神化這個女性,即便她看起來是個值得用最濃厚筆墨書寫的人物,導演依舊讓她情緒淡淡地,在家樂看起來她的所作所為是陪伴,而對她而言僅僅是「工作」,雖然泰莉的情感有一定的溢出(尤其在她穿得像家樂的親生母親那樣趕赴學校時),但她清楚自己所處的地位。某種程度而言,她對家樂的照顧,更像是一種面對自己無法照顧到的親生孩子的轉移性補償,這正是生活的悲劇所在。泰莉體現了一個底層母親在扮演他人「母親」角色中所遇到的情感困境。《爸媽不在家》的片名暗示著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缺席」,但電影所展現的原生家庭卻並非像我們想像中那樣殘酷,它反映的像是大多數華人家庭的真實狀態:家樂的頑劣有時看上去甚至像無理取鬧,因為他的父母只是像大多數華人家庭裡的父母那樣,父母間甚至沒有爭吵,也並沒有放任家樂不管。他們真正缺少的是溝通與陪伴,疏離與冷漠充斥著這個看上去完好無損的家庭。家樂依賴上一個女傭或許能使父母意識到這個問題,但導演已經讓電影在泰莉離開、母親在病房產下新的生命裡結束。電影最後,在醫院走廊,父親主動詢問家樂在聽什麼音樂,那隻隨身聽是泰莉留給家樂的紀念,家樂分給了父親一隻,兩人無話。電影以沉默開頭,以沉默結尾。這個家庭將會有改變嗎?馬上就是新年了,我希望接下來的日子裡,每個人都可以打破沉默,做出改變,不要讓生活的壓力,使你變得沉默寡言,而錯過了最愛你的家人。

你可能錯過這些好片

文章連結:一刻也沒有停止讀書

談戀愛嗎,排隊開房的那種?

2020年,俊俊心中的年度10佳電影

從9.0到9.9,從感動到R級尺度,你要的寶藏來了

9.1分,新神劇來了!

9.9分,這些精品頂流回來了!

有人在吃瓜,有人在死去

開年最愛!撩妹高手,少女心都要炸了

9.1到9.4分,國產開年第一劇它憑什麼?

做人不缺愛,做愛不缺人。

掃碼關注本號

關注後點菜單欄往期精華

1000多部精選高分電影

200多本精選書單資源

我是俊俊,明天見。

喜歡我,請保護我的天真。

相關焦點

  • 小年祝福語:瑞鼠呈祥,新春將降臨,祝你福樂綿綿!
    1、小年是春節的開始,小年是灶王的來到,小年是回家的希望,小年是團圓的前兆,小年是忙碌的開始,小年是孩子的期待。一年四季,即將歲末,新年新氣息,說一聲恭喜,五路財神運財來;賭一下運氣,好事情排隊來;飲一杯美酒,今後笑口常開;開一朵春花,新春大家樂開懷!
  • 漲知識丨小年到底是哪天?過年前一個讓人想家的話題
    @世荒蕪:春節前一天就是小年呀!@Magnolia806:雲南,正月十六是小年。@今年我三歲了啊:小年是什麼?我們村就沒聽過這回事。@冷豔sunny:我們不過小年,直接過大年@Maybe亨帥真的很可愛:對不起,我無知了!我以為全國的小年都是同一天呢。
  • 爸媽不在家,大膽的孩子在家做了什麼?
    《爸媽不在家》劇照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席捲全球,新加坡同樣備受打擊,陳哲藝導演的處女作《爸媽不在家》便是以此為背景。《爸媽不在家》劇照《爸媽不在家》的小主角家樂是個調皮搗蛋有些叛逆被學校視為一號頭痛分子的小男孩
  • 爸媽不在家
    剪掉一小撮頭髮留下作為紀念,這是小孩家樂與菲傭泰莉的告別方式;拿出菲傭偷用過的口紅作為小禮物,這是媽媽楊雁雁與她的告別方式;家樂的舉動突然,但是又沒有太過火,那幾滴眼淚是他對泰莉的不舍和愛意;而媽媽是平常溫情的,是小細節和小心思的饋贈,比較妥當的進行了告別。這是近日看的新加坡電影《爸媽不在家》,早在13年的金馬50 年的獎獲獎名單裡看到了這部片子,一直到今天才想起來。
  • 過了小年就是大年,吉祥如意幸福年
    在古代,過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也就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如今,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小年」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灶日民間有祭祖、祭灶的習俗,提前一周進入過年氛圍。小年也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 「二十三,糖瓜粘」,北方過小年必吃的美食,你小時候吃過嗎?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也是很多地方過小年的時候,那麼你知道在這一天北方人會吃啥嗎?「二十三,糖瓜粘」,北方過小年必吃的美食,你小時候吃過嗎?過小年的時候大家都吃啥?在傳統的習俗中,北方人認為灶王爺每年會在小年這一天向玉帝匯報一年的個人評價,為了讓灶王爺不要說自己的壞話,不少人會在這一天供奉一碟子糖瓜給灶王爺,於是這種習俗就慢慢的沿襲至今成為北方人過小年必吃的一種食物。
  • 南方和北方的小年差一天的原因 小年習俗差異2020小年微信文案
    南方和北方的小年差一天的原因  清朝從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二十三在坤寧宮祀神,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也拜了。之後王族、官宦隨之效仿,於臘月二十三祭灶,自此開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過小年的分別。  俗話說,「小年」不小,這天以後,人們開始進入準備過年的階段: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南北方小年的習俗差異  南方和北方的小年除了日期有所差異,習俗上也是各有不同。今天林小E就帶大家感受一下南北方小年習俗的差異。
  • 小年快樂哦
    他也許一輩子就是個普通人,但他要做一個不平庸的人。在許許多多平平常常的事情中,應該表現出不平常的看法和做法來。比如,像顧養民這傢伙,挨了別人的打,但不報復打他的人——儘管按常情來說,誰挨打了也不會平平靜靜,但人家的做法就和一般人不一樣。這件事就值得他好好思量思量。這期間,少平獲得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認識:在最平常的事情中都可以顯示出一個人人格的偉大來!」可以普通,但不要平庸。
  • 今日小年|北京人過小年,二十三,糖瓜粘,滋味都在心裡
    童謠裡說,過了臘八就是年。可是,到了生活裡,最能給人以過年的真實感的,還得是臘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您就看童謠裡這殺雞、燉肉、又蒸饅頭的,不就都是從臘月二十三開始的嗎?小年是我國傳統節日風俗裡必不可少的一環,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
  • 小年到,祝福到,提前預祝2020鼠年小年快樂!
    三福在家裡,吉祥如意!四福在路上,平平安安!五福在心上,好夢永遠!小年快樂!七、小年到,祝你小年好!新年新面貌!新年新心情!新年新開始!新年新運氣!新朋舊友齊願你,萬事總如意,錢途千萬裡!八、舊年將逝小年到,新春即將身邊繞。爆竹聲聲是歡笑,煙火翩翩在歡跳。祭拜祖先送灶神,迎來好運煩惱消。
  • 等一個人咖啡之「過小年」
    『難道你不知道臘月廿三過小年?』(二)Summer撓撓後腦勺,迷惑地說:『我記得是臘月廿四才是小年啊』『哦,對了,我忽略了你們南方是廿四過小年』『為啥南北方過的小年還不一樣呢?』『不能這麼說,只能說明清之後,北方長期是政治中心,所以北方人受官氣影響較大,一般在臘月廿三過小年,而南方離政治中心較遠,所以廿四過小年。
  • 小年吃什麼傳統食物 農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吃飴糖的由來習俗
    明天就是小年了,你知道過小年要吃什麼嗎?小年習俗要吃的美食可不少,如餃子、年糕、米餅、粽子等。具體過小年要吃什麼?農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吃哪些食物呢?為什麼過小年要吃飴糖?小年吃什麼傳統食物  1、餃子  北方小年晚上習慣吃餃子,意為給灶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
  • 小年快樂的優美句子,願您合家幸福,小年吉祥!
    一、驅走舊歲的嚴寒,迎來新春的溫暖,小年到來祝福甜,願你時刻開笑顏,生活過得很休閒,賺錢發財不等閒,好運幸運喜相連,幸福夢想都能圓!二、吉祥小年已至,新年開始倒數。快樂提前爆發,喜慶提前登場。平安提前預訂,心情指數看漲。幸福生活在望,萬事如意呈祥。小年祝福,願你幸福!
  • 小年老表們聚在一起,五千一瓶的酒,我真不相信這酒這麼貴!
    從小到大過新野的小年風俗己經成了改不掉的習慣。昨天中午去超市買餃子皮,提前備著時餃子皮己經賣光了。有點小失落的我走到外面剛好賣火燒的攤上有現成的,我心想也學習南陽當地的風俗小年吃火燒。買火燒時我計算著一人一個,我前面的兩個人都是要12個。我在想我家七口人,己經算大家庭了為啥他們都要12個呢?難道每人要吃兩個?有什麼講究呢?我又不敢問,怕人家笑話我這麼大年紀還不懂。
  • 「春節過大年」是Spring Festival,那「過小年」用英語怎麼說?
    不過,在過大年之前,我們一般都會提前一星期過小年。大家都知道,「春節過大年」是Spring Festival,那「過小年」用英語怎麼說?1)「過小年」用英語怎麼說?「過小年」其實很簡單,你首先想到的是啥,那它就是啥。
  • 那年那月那小年
    不知道媽為啥落淚,我說小不小,但真不知道媽抽泣的原因,我很害怕,因為自從我記事,從來沒見媽哭過。我都懷疑人的味覺系統超過世上所有記憶之設備,那味,夢裡忘不了。      過了五豆緊接著就是臘八。記憶中,那時我不太愛吃臘八面,紅白蘿蔔塊塊,紅苕洋芋蛋蛋,白菜片片,而且弄這些菜都要讓我鑽進蘿蔔窖,那土碴碴鑽進一脖子,難受死了。      過了臘八就熬日子等小年,小年祭灶火爺,要烙坨坨饃,可好吃了。可今日就小年了,媽卻這麼難受地流淚,到底咋了?
  • 小年祝福語精選
    辭舊歲,迎新年,年貨早備好,預祝小年心情妙!過年了,發錢嘍。送你一張農行卡,祝你吃喝不愁。送你一張建行卡,祝你安居樂業。送你一張交行卡,祝你出行平安。送你一張中行卡,無論你在哪裡,祝你萬事如意。小年快樂。寒冬,冷卻不了我想你的心情;清風,吹散不了我對你的眷戀;歲月,消磨不了我對你的關懷;白雲,遮擋不了我對你的祈禱,願你小年快樂,精彩連連!
  • 那個你知道或不知道的小年
    小年是除夕前頗為重要的一個節日,無論大江南北,人們普遍將「小年」視為過年的開始,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掃塵、祭灶等,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達了人們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由於各地風俗不同,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
  • 從哪天過小年最正宗說起
    文丨楊原這兩年,各地方衛視的小年春晚開始躥紅,不曾想這些小年春晚的排播時間,卻引出了一個大家平時完全沒想過的問題,北方和南方的小年竟然不是一天!北方人過小年在臘月二十三,而南方人卻是在臘月二十四,到底誰正宗呢?
  • 觀瀾丨小年忙而樂
    □王溱小時候孩子們在一起常會說,小年不是年,過年才是年。後面這個「年」,指的是春節。而小年,北方人吃頓餃子,南方人吃些湯圓,僅此而已。沒有晚會,也沒有「儀式」,偶爾聽到一些稀稀拉拉的鞭炮聲,引不起孩子們的興趣。其實,小年很重要。首先它是「坎」,邁過去意味著春節離我們越來越近,年味也就越來越濃。小年後的集市、商店、超市甚至網上,生意紅火,交易頻繁,人們通過不同渠道購買各種食品、服裝和生活用品。飯店、酒店更是忙活,醬貨、蔬菜、饅頭,還有年夜飯都要抓緊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