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華年少時的偶像是林青霞,在一篇關於林青霞的專訪文章中杜華讀到:林青霞正是初中時期在路邊被星探偶然發現後才出演了《窗外》,踏上了演藝之路。杜華也幻想著擁有這樣的機會,她從初一到初三,在南昌市最繁華的街道走了三年,希望自己也能被發掘,走上明星之路。
作為一個幕後工作者,最近杜華頻繁出現在大眾視野中,並且金句不斷,讓我懷疑是不是30加的她,也想要出道了!
三句名言!
第一句:我不希望我公司藝人太紅,因為我擔心會跑,不好控制
第二句:如果有藝人解約,希望行業聯合封殺
第三句:唱的太好會顯得別人唱的太差,放在團裡不和諧
杜華,1981年12月生,江西人,長江商學院EMBA學歷,樂華娛樂創始人。
2009年杜華創立樂華娛樂。從樂華音樂起步,短短十年間,帶領樂華娛樂成長為國內知名娛樂公司,主要業務擴展為樂華音樂、樂華經紀、樂華影視和樂華綜藝四大板塊的涵蓋全產業鏈的大型娛樂公司。
杜華是個標準80後,來自江西小城市。
大學畢業以後就出來找工作,也和我們一樣有著一段坎坷的經歷
我記得剛畢業的時候,大概有一個工作可能做了兩三個月,還沒過試用期就被別人開除了。後面就失業了大概半年,我覺得最沮喪的時候是我租的房子大概一千多塊錢,那種地下室,特別慘,因為我上大學一年級的時候沒有要家裡一分錢,爸媽每次給我打電話,說女兒你要不要錢,我每次都會想三十秒以後說不用,謝謝。其實實際上那時候都快飯吃不上,每次都吃泡麵,所以後來找工作,別人問我,你有沒有薪資的要求,我說都沒有,只要你能讓我有一份工作,給錢就行。
2009年和朋友合夥創辦了樂華娛樂;2012,她融資1億元,先籤韓庚後約筆暢。
杜華不但擁有長江EMBA學歷,更有著多年的網際網路從業背景,
在藝人網絡營銷及粉絲大數據運營領域有國內其他音樂公司所不可比擬的優勢。
由她創辦的樂華娛樂是引領現今數字時代的音樂公司,
她曾公開說過:「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讓華語音樂、影視作品被世界上更多的人知道;我有一個夢想,就是期待讓全世界聽到、看到更多更好的華人音樂、影視作品!
旗下擁有全約藝人「全能巨星」韓庚、「音樂全才」胡彥斌、「人魚公主」安又琪、「情歌王」阿杜、「唯美歌姬」阿蘭、「全能音樂人」黃徵等,當之無愧的成為當今華語樂壇的中堅力量。
以前她接受過一個採訪,她在採訪裡,隨手給記者看了一眼她手機的微博頁面,90幾萬條信息,好多都是罵她的,她也不避諱。
她說「成天有人罵自己」。
當然,也有很多人在那邊說杜華厲害,說杜華一手造就了誰誰誰。
當然,她一手造就了偶像帝國樂華,那是不假。
她的成功有她的內在邏輯,有她的一套手段手法。當然有成功就肯定會有失敗
一個歌手,糊不糊和歌手本人有一定關係,比如安又琪,半年不發微博,一發微博就給《青你2》決賽《獵》車禍現場點讚。
這種歌手本身就很難火。
但樂華籤一個死一個就有點誇張了,記得以前有個陽光男孩,叫黃徵,對了,黃徵人呢,人都不見了。
誰籤了樂華,大約就等於拿起死亡宣告了。
韓庚究竟是如何是從韓歸頂流,逐漸淪落到被人討論糊不糊的。
阿蘭達瓦卓瑪,是如何從日本唱片(日)銷量冠軍,絕美歌姬人設,淪落到現在無人問津的。
周筆暢、阿杜、黃徵、安又琪,這些人在進了樂華之後,又是如何糊的連人影都變得快要消失的。
毀了一個兩個的,也就罷了,樂華這是成片的毀。
當然,杜華那一套「不好控制的」不要理論,在資本家眼裡是黃金定理,但是撂在觀眾和藝人身上,眼看著中間商生意做這麼大,心裡肯定不舒服。
當然了培養一個藝人是需要前期大量投資的,但是解約就全行業封殺就有一些太過分了!
101模式崛起之後,樂華直接上人海戰術,衝了一波,直接送孟美岐和吳宣儀出道,但是呢,後來就出了個逃跑事件,直接把秀粉們嚇尿了。
樂華這公司品性和基因,由此可見一斑。
她那句「藝人解約應該全行業封殺」,說的也是資本主義氣息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