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銀 金瑞山 驗」半兩金片
估價(人民幣):10,000-15,000
2020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11,500
簡介:1949-1950年「臺銀 金瑞山 驗」半兩金片一枚,成色:980.1,重量:0.504市兩,實際重量:15.7克;金瑞山代鑄臺灣銀行金片,均由臺灣銀行委託資源委員會金銅礦務局復驗並加蓋「驗」印,存世數量遠少於中央銀行釋出之廠條,GBCA MS61
1949-1950年,國民政府為穩定金融、取信民眾,實施《臺灣銀行黃金儲蓄辦法》,由臺灣銀行委託臺北金瑞山、美華、金再興、益記四大銀樓,辦理黃金存摺與存兌業務。儲戶將新臺幣折合黃金存入,滿一個月後,即可憑存摺兌取黃金。臺灣銀行用來兌付黃金儲蓄的實體黃金原料,則由中央銀行提供,分為兩部分:其一,委託中央造幣廠熔鑄成各型廠條;其二,委託臺灣銀樓業最具聲望的金瑞山銀樓,改鑄一兩以下金片,以及成色990的十兩金條。—參閱戴學文著《民國黃金檔案》,2020年,頁186-189。民國上海「大豐恆 天 烚赤」一兩金錠
估價(人民幣):15,000-20,000
2020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28,750
簡介:民國時期上海「大豐恆 天 烚赤」一兩金錠一枚,重量:31.4克,底部打「1002」,大豐恆金號光緒初年開設於上海南市,是上海黃金風潮時期的金業要角,此錠即當時大豐恆所鑄一兩烚赤小金條,成色99,原料來自中央銀行公開配售的庫存黃金,較為少見,GBCA MS64
1946年3月8日至1947年2月15日,國民政府為穩定金融市場、彌補財政赤字,令中央銀行在上海拋售部分黃金,開啟了史上著名的上海黃金風潮。中央銀行拋售黃金的方式有明配與暗售兩種。明配,指將黃金公開配售給金業、銀樓同業公會會員,供其改鑄成一、二、五兩的金條或首飾出售,成色不拘泥於烚赤,以滿足普通民眾的需求。暗售,則是中央銀行提供黃金原料,由同豐餘、泰康潤、大豐恆三家金號以及方九霞昌記、楊慶和發記兩家銀樓,改鑄成十兩烚赤金條(大黃魚),在當時波動劇烈的黃金市場,以最高市價代中央銀行拋售。—參閱戴學文著《民國黃金檔案》,2020年,頁100-104。民國「青島震華 十足赤」一兩金錠
估價(人民幣):5,000-8,000
2020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18,400
簡介:民國時期「青島震華 十足赤」一兩金錠一枚,重量:31.4克,底部打「1000」,GBCA MS60
青島震華金店於1923年開業,是山東主要銀樓之一。該店所鑄一、二兩赤金小元寶成色極佳,頗具盛名,曾一度成為青島黃金業的標杆。至1930年代,青島本地赤金交易兌換,均以震華金店赤金元寶為準,而外地黃金則須另付震華金店手續費,加蓋「震華」店名後,方可於青島市面流通。1949年6月青島解放後,為維持金融秩序,青島市軍管會發布《關於禁止金銀買賣流通規定的布告》,嚴禁金銀飾品店從事金銀及其飾品買賣,震華金店遂於同年停業。二十世紀香港「利昌金鋪」五兩金條
估價(人民幣):70,000-80,000
2020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97,750
簡介:二十世紀香港「利昌金鋪」五兩金條一枚,重量:5.000市兩,實際重量:187.3克,成色:9999,雙面均打有中英文金鋪商標,以及「利昌 千足純條 純淨金條 保證成色」廣告戳記,保存完好,GBCA MS64。
清代四川「內江縣」金葉子
估價(人民幣):3,000-5,000
2020年拍賣未成交
簡介:清代四川「內江縣」金葉子一枚,重量:5克,金葉呈四方形,葉面壓印四尊財神像及「古佳記」店名防偽圖記,圖文可辨,黃金質感細膩,成色上等,品種頗為少見,寶星評級 未使用。
民國「漢口同豐 順 順 上上 足赤」十兩金條
估價(人民幣):130,000-150,000
2020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230,000
簡介:民國時期「漢口同豐 順 順 上上 足赤」十兩金條一枚,重量:335.9克,底部打「10750」,色澤純正,冰裂紋清晰自然,重十兩者少見,GBCA MS61
漢口同豐金號於1920年開業,店址在生成裡新馬路(交通路口),系長沙同豐金號在漢口開設的分號,屬江西幫銀樓。開業之初,營業規模位列江西幫之首,亦是湖北主要銀樓之一,1922年在張美之巷正街新開第二家店面。日偽統治時期,同豐金號被鄒氏「協」字號銀樓兼併,原主人遷往重慶,1944年在重慶重張開業,店號仍為「漢口同豐」。民國「廣東同盛老鋪十足赤金」金葉
估價(人民幣):25,000-30,000
2020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28,750
簡介:民國時期「廣東同盛老鋪十足赤金」金葉一疊,總重量:23克,鋪名左右壓印龍鳳朝陽圖案,中上部壓印駿馬圖,寓意吉祥;金葉形似書頁,因層疊緊密,實際頁數難以查數;廣東地區老鋪金葉完整保存十分難得,附鑑定證書,GBCA UNC
清末民初「濟南慶豐利 加煉 足赤」一兩金錠
估價(人民幣):12,000-15,000
2017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13,800
簡介:清末明初「濟南慶豐利 加煉 足赤」一兩金錠一枚,底部打「1兩」,重量:31.2克,戳記清晰,「慶豐利」號較少見,極美品
清末民初「赤金 瀋陽永明 赤金」一兩金錠
2017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16,100
簡介:清末民初「赤金 瀋陽永明 赤金」一兩金錠一枚,底部打「312」數字,重量:31.2克,色澤純正,極美品
清末民初「赤金 瀋陽華興 赤金」一兩金錠
2017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16,100
簡介:清末民初「赤金 瀋陽華興 赤金」一兩金錠一枚,底部打「鴻 3115」,重量:31.3克,銘文清晰,保存極好
清末民初遼寧「興城 恆裕昌 足赤」一兩金錠
2017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16,100
簡介:清末民初遼寧「興城 恆裕昌 足赤」一兩金錠一枚,底部打「足赤」,重量:31.2克,戳記清晰,品相極佳
南宋「陳二郎 十分金」一兩金鋌
2017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17,250
簡介:南宋「陳二郎 十分金」一兩金鋌一枚,重量:37.2克,銘文清晰,保存完好
清末民初上海「裘天寶 天 足赤」一兩金錠
2017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17,250
簡介:清末民初上海「裘天寶 天 足赤 1000」一兩金錠一枚,加打「甲」字,重量:30.7克,戳記清晰
裘天寶為舊上海四大銀樓之一,歷史悠久,始創於清道光九年(1829年),因澆鑄精細、工藝精湛、成色十足而創下百年老字號銀樓招牌。清末民初北方地區「惠豐 足赤」一兩金錠
2017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17,250
簡介:清末民初北方地區「惠豐 足赤 1008」一兩金錠一枚,加打「上」字圓形戳,重量:31.5克,成色上佳
民國時期廣東「足赤 惠興 天 足赤」半兩圓形金錠
2017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9,775
簡介:民國時期廣東「足赤 惠興 天 足赤 500」半兩圓形金錠一枚,重量:18.8克,成色極佳
民國時期「雙喜商標 囍 標準足金」半兩圓形金錠
2017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10,925
簡介:民國時期「雙喜商標 囍 標準足金 500」半兩圓形金錠一枚,重量:18.7克,戳記清晰,雙「 囍 」吉語金錠十分少見
印度哈比卜銀行(HABIB BANK)1託拉金錠
2017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17,250
簡介:印度哈比卜銀行(HABIB BANK)1託拉金錠一枚,重量:58.1克,成色:99.9,正面為彎刀獅子圖,背面為清真寺與回文,保存完好
民國三十四年中央造幣廠鑄廠徽布圖一兩金質廠條
2017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26,450
簡介:民國三十四年中央造幣廠鑄廠徽布圖一兩金質廠條一枚,號碼:CK79444,成色:997.2,重量:1市兩,實際重量:31.33克,保存較好
國民政府中央造幣廠鑄造金條,簡稱「廠條」,於1945年至1949年間鑄造,用於黃金儲蓄存款到期兌付和戰時臨時軍餉,形制有十兩、五兩、一兩、半兩四種。一般正面打有確切重量、成色及數量編號。南宋「武宅 十分金」金葉子
估價(人民幣):30,000-40,000
2015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34,500
簡介:南宋「武宅 十分金」金葉子一件,呈八頁摺疊狀,重量:38.1克,此銘文十分少見
「鐵線巷 陳二郎 十分金」金葉子
估價(人民幣):20,000-30,000
2015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48,300
簡介:南宋「鐵線巷 陳二郎 十分金」金葉子一件,呈八頁摺疊狀,重量:36克,保存完好。
南宋小型金牌3枚
估價(人民幣):30,000-40,000
2015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57,500
簡介:南宋小型金牌三枚,長:17-20毫米,寬:8-10毫米,厚:1-1.5毫米,總重量:11.78克,其中一枚正面砸「孔大郎 十分金」銘文,背面為「範洙」,此種小型金牌極為少見,是南宋時期十分珍貴的貨幣史料,保存極佳
小型金牌重量為一兩金鋌的十分之一,銘文有「韓四郎」、「張二郎」等,曾在杭州玉泉、長明寺巷、安徽、江蘇等地有少量出土,浙江省博物館、杭州博物館亦有收藏。其中以1988年杭州長明寺巷出土的九塊金牌最為規整,其形制、尺寸、重量、成色均一致,長20毫米,寬12毫米,厚1毫米,重4克,成色98%,說明當時黃金貨幣的鑄造均依照一定的標準。「鐵線巷 陳二郎 十分金」一兩金條
估價(人民幣):20,000-30,000
2015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23,000
簡介:南宋「鐵線巷 陳二郎 十分金」一兩金條一枚,重量:37.22克,保存完好。
「鐵線巷 陳二郎 十分金」一兩金條
估價(人民幣):40,000-50,000
2015年拍賣未成交
簡介:南宋「鐵線巷 陳二郎 十分金」一兩金條一枚,重量:37.34克,保存完好。
「十分赤金」一兩金條
估價(人民幣):20,000-30,000
2015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23,000
簡介:南宋「十分赤金」一兩金條一枚,重量:33.3克,保存完好。
「劉順造」一兩金條
估價(人民幣):30,000-40,000
2015年拍賣未成交
簡介:南宋「劉順造」一兩金條一枚,重量:37.4克,保存完好。
南宋「朱一郎」小型金牌
估價(人民幣):15,000-20,000
2015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18,400
簡介:南宋"朱一郎"小型金牌一枚, 尺寸: 19 X 9毫米, 重量: 3.84克, 銘文清晰, 此種小型金牌極為少見, 是南宋時期十分珍貴的貨幣史料, 保存極佳
小型金牌重量為一兩金鋌的十分之一, 銘文有"韓四郎", "張二郎"等, 曾在杭州玉泉, 長明寺巷, 安徽, 江蘇等地有少量出土, 浙江省博物館, 杭州博物館亦有收藏. 其中以1988年杭州長明寺巷出土的九塊金牌最為規整, 其形制, 尺寸, 重量, 成色頗為一致, 長約20毫米, 寬約12毫米, 厚約1毫米, 重約4克, 成色98%, 說明當時黃金貨幣均依照一定的標準鑄造.南宋「天水橋東」三兩金鋌
估價(人民幣):28,000-35,000
2015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32,200
簡介:南宋"天水橋東"三兩金鋌一枚, 重: 109克, 切半使用, 戳記清晰, 少見。
南宋小型金牌2枚
估價(人民幣):15,000-20,000
2015年拍賣未成交
簡介:南宋小型金牌二枚, 尺寸: 19 X 9.5毫米, 18 X 9.5毫米, 總重量: 7.73克, 其中一枚砸"十分金"銘文, 中部斷裂, 另一枚銘文模糊, 保存較好, 此種小型金牌極為少見。
民國「昆明文華」五兩金條
估價(人民幣):60,000-70,000
2015年拍賣未成交
簡介:民國時期"昆明文華"五兩金條一枚, 打有"昆明銀樓業公會驗", "洪森泉"戳記, 成色: 990, 重: 5.000市兩, 實際重量: 156.4克, 極美品。
中央造幣廠鑄布圖一兩廠條
估價(人民幣):13,000-15,000
2015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14,950
簡介:民國三十四年中央造幣廠鑄布圖一兩廠條一枚, 編號: C K93035, 成色: 996.8, 重量: 0.966市兩, 實際重量: 30.18克, 保存較好。
清末民初天津寶源一兩金錠
估價(人民幣):8,500-10,000
2015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11,500
簡介:清末民初"天津寶源 加煉赤金"一兩金錠一枚, 底部砸"金料"戳記, 重量: 31.3克, 極美品
中央造幣廠布圖五兩廠條
估價(人民幣):50,000-70,000
2015年拍賣未成交
簡介:民國時期中央造幣廠制布圖五兩廠條一枚,編號:CD13575,成色:991.0,重量:4.976市兩,實際155.6克,保存良好。
中央造幣廠制孫中山像布圖五兩廠條
估價(人民幣):70,000-90,000
2015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80,500
簡介:民國時期中央造幣廠制孫中山像布圖五兩廠條一枚,編號:CD22980,成色:991.0,重量:4.966市兩,實際155.3克,保存頗佳。
中央造幣廠布圖十兩廠條
估價(人民幣):110,000-150,000
2015年拍賣未成交
簡介:民國時期中央造幣廠制布圖十兩廠條一枚,編號:DA974,成色:985.0,重量:10.033市兩,實際313.8克,此款式少見,保存完好。
廣州市恆和金鋪二兩金條
估價(人民幣):20,000-25,000
2015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23,000
簡介:民國時期廣州市恆和金鋪二兩金條一枚,重量:74.9克,成色:99%,兩面均打有「廣州恆和加煉足金」大象商標及「廣州市恆和金鋪 加煉足金 標準成色 保證九九」戳記,保存較好。
周生生珠寶金行五兩金條
估價(人民幣):50,000-60,000
2015年拍賣未成交
簡介:民國時期香港周生生珠寶金行有限公司五兩金條一枚,重量:187.4克,成色:99%,正面打有周生生中英文商標及「金銀業貿易場」鑑定戳印,背面為「萬寶源流」及英文鑑定戳印,保存完整。
香港誠信金鋪五兩金條
估價(人民幣):55,000-60,000
2015年拍賣未成交
簡介:民國時期香港「文鹹東街 誠信金鋪」五兩金條一枚,重量:187.3克,成色:99%,正面打有金鋪商標、「香港誠信金條」及「香港金銀業貿易場」鑑定戳印,側面打「貴陽 天寶成」戳,貴州金鋪金條較為少見,保存完好。
印度哈比卜銀行25託拉金條
估價(人民幣):100,000-120,000
2015年拍賣未成交
簡介:印度哈比卜銀行(HABIB BANK)25託拉金條一枚,重量:291.8克,成色:995.2,正面為獅子彎刀圖,背面為清真寺與回文,此規格金錠不多見,保存較好。
來源:誠軒拍賣
呈請您賞讚在看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