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刷屏的《霧山五行》被網友戲稱為「國漫巔峰之作」這讓我想起99年影版的《寶蓮燈》,技藝融合,雖被詬病模仿的痕跡,但卻是開創。
電影海報
那年我們哼著張信哲的《愛就一個字》,看著李玟的《想你的365天》初登春晚,《天地在我心》劉歡用了8個月打磨。畫面感襲來的你想到了嘛?這是當年紅極一時的影版《寶蓮燈》中的歌曲,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5部國產動畫長片。
《想你365天》MV片段
80後的我們是看著《海貓警長》、《葫蘆娃》、《舒克貝塔》長大的,當中國動畫出現斷層的時候,身邊的動畫變成日本的《機器貓》、《櫻桃小丸子》、還有好萊塢的《獅子王》、迪士尼的電影也佔據半邊江山,在這樣的環境下,中國誕生了攝製3年的影版《寶蓮燈》。
獅子王
這部超過300位工作人員參加製作的影片,在1999年收穫2500萬票房,全國排名第三。實現動畫影片的商業化。
那時的感覺中國動畫影片要回歸了,要知道亞洲第一部動畫電影可是1941年出自中國萬氏兄弟之手的《鐵扇公主》。
傳統的中國神話故事,三聖母和凡間的劉彥昌相愛,用寶蓮燈躲過二郎神,隨後兩人產下一子沉香,有寶蓮燈的庇護沉香漸漸長大,但意外發生,沉香被抓走,三聖母被壓在華山底,一次偶然,沉香開啟尋母之路。
作為新中國成立後的第5部動畫長片,籌備4年之久,得過華表、金雞獎,劇情看似老套,但結構緊湊,影片的畫面感很強,主創們也是去敦煌、西雙版納等地採集素材,所以還是很入劇。
配音演員都是當年當紅的,包括:寧靜、馬曉晴、梁天、朱時茂等等,眾多現在的大腕。經典臺詞陳佩斯傾情演繹什麼叫"不打得你滿臉桃花開,你就不知道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1、愛情:三聖母和書生劉彥昌的相愛,像《白蛇傳》中白蛇和許仙的相愛,違背規則,但依舊是困不住兩人的相愛,《寶蓮燈》中三聖母和劉彥昌是被二郎神拆散,而《白蛇傳》是法海和尚。
仙與人、妖與人的愛情,不過是個階層的區別,跨越階層的愛戀挑戰傳統觀念,也是人們需要打破,不敢輕易嘗試卻充滿騷動的愛欲,正如皇族公主愛上書生,勢必遭遇阻隔,但愛本無罪。
兩人面對二郎神
愛情講究門當戶對,特別是權貴家庭,何超瓊不也和許晉亨聯姻,但真正的愛情才是人們最渴望的,比如無數帳號中描寫的何超瓊和陳百強之間的愛戀。
2、親情:沉香救母,突破重圍和險阻(影片最想表達的)
得知身世的沉香,一心想救壓在華山下的母親,無奈小小的他有豈有劈山的能力,然而思母心切的他還是想嘗試,幸而土地公告訴他可去找齊天大聖孫悟空學藝,就能實現救母。
學藝本身不難,難在怎麼找到孫悟空,爬山涉水、掉崖、被狼追、被人騙,沒有放棄,在山頂學藝,寒來暑往,鏡頭一轉,沉香長大了,在小猴子的帶領下找到悟空,練就劈山斧。
為何悟空可以劈山,而非要沉香歷經千辛萬苦找到他劈山,和《哪吒之魔童降世》一樣的表達,要找到自我。
沉香要找到自我的出生,一個身份的界定;而哪吒也是找到自我,不需要別人強加給他。
3、友情:小猴子和沉香之間的陪伴
尋母的過程,猴子就一直陪在他身邊,幫他一起逃離仙界進入凡間,在山頂時陪他一起練級,帶著他找到悟空。
現實生活中我們也非常渴望身邊有這樣的朋友,在你最困難的時候陪在你身邊,度過春夏秋冬,渴望卻不可得戳中人心。
此片將東方的水墨風+東方的傳統故事+西方的視聽感受+西方的技術融合,雖不算成熟,卻迎來內地原創動畫的"第二春"。
評價中有褒有貶,貶的方面主要在創新少,當藝術和技術相結合的時候。會有些不太完美的作品,忽視本身的藝術價值。
但西方的技術我們在拿來的時候,怎麼融合到東方的藝術中來,這部片子是個開創,也為後面的動畫電影提供可改進的方向。
片子在藝術上存在人物扁平化,好壞界定過於明顯,人物活動刻畫不太細膩,之後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就吸取這點,在哪吒和三太子龍王性格塑造上很飽滿,寓意也極強;《白蛇.緣起》畫面更是精緻唯美,收穫提名。
不管是哪部片子作為連結都會出現問題,西方的技術,西方在運用時就可以避免,比如第一部3D動畫《玩具總動員》,西方的技術+西方的文化就疊加的很好。
玩具總動員
最為開創式的影片這部《寶蓮燈》完成的很好,但西方的文化運用到東方文化中難免水土不服,畢竟西方的鬼片看起來並不嚇人。
架構一定要本土化,西方造就的迪士尼動畫電影模式搬運過來味道就不對,所以《獅子王》能成經典,但《寶蓮燈》欠點,這也為日後的中國動畫電影提供了方向和借鑑。
它的存在本身就是意義。
依舊保持8.2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