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資料顯示,這本書的作者一共四位:獨孤紅、諸葛青雲、臥龍生和司馬紫煙,這四位所做的武俠小說我都讀過,應該說是市面上有的都讀過了,而《龍虎風雲》當中,尤以司馬紫煙與臥龍生的風格更突出一些,諸葛青雲的「感覺」最淡。
司馬紫煙的風格體現最突出的地方,在於主人公方豪要求雲施施和雲老太太道歉——這種不講情面、只分對錯的文風,在司馬紫煙的作品當中最為凸顯;而臥龍生的風格,體現在了對於二姑娘雲施施的描述上面,臥龍生的筆下,總是會有「武功不是很高,但是智慧極高的女主角」,《龍虎風雲》的第一主人公雖然是方豪,但是從結局來看,主人公的命運其實在雲二姑娘的掌握之中。
篇幅不長,這讓《龍虎風雲》整部小說顯得節奏比較緊湊,除了「民族大義」最後還是要變成「個人爭鬥」顯得有些讓人詫異之外,整部書環環相扣,結構也算是嚴謹。如果非要挑硬傷的話,我覺得最後對於方豪的設計實在是有點「牽強」了,也許方豪冒充玉貝勒可以瞞過很多人,但是對於熟悉玉貝勒的環境而言,恐怕他冒充不了吧……
武俠小說之中,除了一些名家的代表品之外,論綜合評定,我個人最喜歡的三個作者除了梁羽生與司馬翎之外,司馬紫煙也在其中。而在以清朝為時代背景的小說之中,司馬紫煙筆下的人物對於「反清復明」的正能量看法是很對我胃口的——民為貴——只要老百姓過得富足安康,誰當皇帝其實不是那麼重要,這個概念在《龍虎風雲》當中也有適度的體現。
方豪與玉貝勒這對孿生兄弟,是《龍虎風雲》故事合理解釋的關鍵,在作者們筆下,兩位男主的出身也富有「傳奇色彩」——同母異父並不奇怪,有趣的是兩個人並不知道,也不介意自己的父親是誰,居然就一個孩子跟了一個父親——這種風格在中國古代背景小說當中,我只見到過這一次。
某種程度上來說,方豪與玉貝勒都夠得上「雄」的說法,只不過方豪「英雄」一些,玉貝勒「梟雄」一些。說心裡話,我覺得玉貝勒給方豪「毒藥」的那一幕,略有一些煞風景,不知道他這麼做的真實用心到底是什麼,而且,可能因為作者接龍,對於這個鋪墊,後面基本沒有去圓。
對於武俠小說而言,「為國為民」總是「很出戲」的,不過《龍虎風雲》卻並沒有講太多的「民族大義」,或許,這部小說更像是電影或電視劇改編而成的吧……,矛盾衝突很激烈,但是太過戲劇化了,以至於很多時候顯得有些刻意或是「沒必要」。
在看完《龍虎風雲》之後,忽然有一種想法,同樣是孿生兄弟,同樣是手足相殘,這部書的風格卻和古龍筆下的《絕代雙驕》有著天壤之別,如果論武功才情,《龍虎風雲》裡的方豪和玉貝勒也算得上是「絕代雙驕」了,可是最終的結局卻很有一番「蒼涼」的感覺。
最後要說一下的是,故事中除了雲家姐妹之外,九格格這個角色塑造的其實非常不錯,從讀小說的感覺而言,這位九格格非常有「視覺效果」,雖然眼前出現的是文字,但是在閱讀文字的時候,腦子裡出現的確是非常生動的形象,這種筆法,其實在現代網絡文學之中,已經很難見到了。
在我個人看來,名家接龍(非代筆)的武俠小說之中,《龍虎風雲》可以算是最好的一部了,值得多次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