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匯隆電子金華有限公司在復工後面臨用工、原料、資金等方面難題。「原料需要從省外運輸,工人也是外地的,各地疫情防控工作不一樣,原料和工人同時到位很難。」復工伊始,公司負責人滕旭芳有些心急。
令滕旭芳沒想到的是,很快就出現轉機。「我們運用企業用電量『五色法』綜合分析開發區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產能率,發現匯隆電子處於橙色預警名單,於是第一時間上門服務,了解企業需求,幫助接回外地員工,協調物流運輸。」金華開發區經濟發展局工作人員餘飛榮告訴記者,兩天前,他帶著農業銀行金華市分行工作人員來到企業,協調解決企業技改貸款難題。外地職工返崗復工和物流通道的打通,激活了企業產能。記者3月22日從五色電量分析表中看到,匯隆電子已經從產能恢復率20%~40%(橙色)變成80%以上(綠色)。
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需要精準掌握各地各企業情況。但受人力影響和疫情等因素影響,企業產能恢復情況如何,以及控制復工行業是否得到有效管理等信息掌握的準確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影響。「我們通過與婺城電力局合作,採集每天規上企業生產的用電量數據,與企業上年同期生產時的日均用電量比較,並用大數據進行分析、計算形成的企業復工電力指數,既能客觀準確地反映哪些企業復工,又能反映復工企業恢復多少產能。」開發區經濟發展局局長朱明告訴記者,根據企業復工電力指數,用「綠、藍、黃、橙、紅」五色來代表企業的產能恢復率。產能恢復率達同期80%以上為綠色,60%~80%為藍色,40%~60%為黃色,20%~40%為橙色,不足20%為紅色。
通過電力數據反映的產能恢復率數據完整、準確、可靠,且實現動態精準更新,有效支撐了政府為企業一對一提供精準服務和相關復工復產政策的制定。金華開發區充分發揮「五色法」的預警作用,每天將用電為紅色和橙色的企業及時反饋給聯繫的開發區領導、聯繫部門,通過線上溝通、線下走訪等多種方式,全天候協調解決企業在復工復產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位于洋埠鎮的丁丁實業有限公司復工伊始,復工指數只有5.4%,「五色法」預警監測顯示為紅色。「員工到位不足,是導致產能較低的主要原因。」餘飛榮在企業「三服務」時及時與企業對接,了解到因周邊地區疫情防控措施升級,企業35名龍遊縣湖鎮籍員工無法順利通過卡口抵金。他隨即與當地取得聯繫,協調員工返金事宜,在不降低防控力度的同時,實行通行證件居住地和工作地一證通,為企業員工上下班打造了綠色通道,引導企業做好安全復工、生產工作。目前,企業數據已恢復為108.05%,實際產能恢復近九成。
目前,「五色法」預警圖顯示,金華開發區規上企業在綠色區間有155家,佔比75.24%,紅色企業僅剩1家。結合「五色法」預警作用,開發區已收集企業各類難題504個,協調解決422個,難題辦結率達83.73%。
(據金華日報,原標題《金華開發區「五色法」加速恢復產能》,作者倪晗。編輯郎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