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美聯儲 會在12月會議上耍什麼花招?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金十數據

來源:喵哥交易解惑

如果你是美聯儲,你會在12月的利率會議上做出什麼決策?

A:堅決退出寬鬆政策。

B:承諾不會推出更大規模的寬鬆政策。

C:觀察數據變化,若有需要會進一步加碼寬鬆。

D:立刻加碼寬鬆。

選擇其中一項,或者你自己的答案。

黃金這一輪下跌從1965跌至1764,跌幅201美元,用時超過3周。在跌破1850重要支撐後,當時預判下行目標在周線EMA60均線支撐1750附近。然而最低只跌到1764,而且反彈比較迅速。

無論是幅度還是速度均不及3月。但很多黃金多頭卻比上一次下跌恐慌。3月份時,幾乎沒人相信剛剛啟動的全球超級寬鬆貨幣政策會出現轉向。而政策調整在本輪下跌中卻成了熱門討論話題。

一方面,隨著經濟回暖,以及多支疫苗宣布研發成功,似乎對加碼寬鬆的需求變得不如3月那麼緊迫。另一方面,持續下行的黃金價格也發出了強烈的暗示。

但是,沒有一隻雞是看了當天的雞蛋價格才決定下幾個蛋,美聯儲也不會參考黃金的價格制定貨幣政策。

在價格走勢與基本面研判的關係上存在一個「不可逆」原則。基本面發生實質性變化,一定會推動價格趨勢性逆轉,但不能用價格走勢變化逆推基本面將變化(儘管這種現象確實存在)。

因為價格=價值+情緒。儘管你看到了價格的變化,但是並不容易區分那是價值還是情緒的體現。

只有先確定價值趨勢是否發生變化,然後才能結合價格判斷下跌究竟是市場對政策的警覺預期,還是樂觀情緒挖下的一個大坑。

情緒與價值的區別在於情緒推動的價格走勢沒有續航能力。

因此,對基本面的研判,一定要依據客觀事實,避免受價格波動幹擾,更不能用價格走勢解釋基本面。要接受某段時間、某段行情無法被解釋。無法解釋時,先做好保護,然後躺平,等待市場回歸理性。

寬鬆現狀

美聯儲究竟是收緊了貨幣政策,還是繼續在放水,不用猜,只要看資產負債即可。

目前美聯儲維持著每月1200億美元的資產購買計劃。11月18日當周資產負債表規模升至7243.08萬億美元,刷新歷史記錄。

美聯儲有一臺可以隨意印錢的印鈔機。如果印的錢不流向市場,就是一堆廢紙,起不到放水作用。美聯儲需要購買國債或其它抵押債券向市場輸送現金提供流動性。

假如你是一家商業銀行,公司A找你貸款50億救急,你想借,但錢剛買了50億國債。公司A借不到錢可能會破產倒閉。美聯儲知道後,印了50億現金,購買你持有的50億美元國債做為抵押,期限一年。你將50億美元現金借給公司A,並質押了該公司一定比例股權。

美聯儲獲得50億國債資產,並產生50美元現金負債,資產負債表擴張。

半年之後,公司A現金流充裕,還你50億美元和利息,贖回股權。由於美聯儲提供的資金成本非常低廉,你回收50億美元之後,轉手購買了公司B的企業債套利。一年期滿,你打算賣出公司債,贖回抵押給美聯儲的國債。但沒人接手。如果以較低價格砸盤,會引發恐慌。美聯儲說,你別搞事,50億資金到期後給你再續一年。

一年後,你賣出公司債,向美聯儲償還現金,贖回國債,美聯儲資產和負債端同時減少50億,資產負債表下降。

美聯儲向市場提供流動性需要資產兌換,可以是抵押也可以是直接購買,因此其提供的流動性是有期限的,到期之後若不繼續投資,資產負債表規模就會自然下降。

我們可以得出3個結論。

美聯儲若停止資產淨購買,資產負債表將會下降。若拋售所持資產,即主動縮表,收緊貨幣政策。

若新增資產購買與到期資產規模相抵消,或僅延續到期的資產購買規模,而不新增資產購買,則資產負債表規模維持不變。

只有維持資產淨購買,或在再投資到期資產的基礎上增加資產購買,資產負債表才會增加。

所以,當前的現狀是淨購買+再投資,因為資產負債表規模正不斷創新高。

由於今年第2季度美聯儲印錢規模實在太大,規模基數爆發性增長,使得近期資產負債表的上升曲線看起來非常平滑。

資產負債表就是美聯儲放水的帳本,寬鬆是否延續看一下資產負債表的規模就知道了。

如何退出

覆水難收,但總要做做樣子。

一般來說,放出來的水是收不回去的,至少無法完全回收。實際上也不需要完全回收。因為流動資金要與經濟活動規模相匹配。如果經濟火熱,流動資金不足,市場缺錢,經濟活動會放緩。

GDP的增長會增加資金需求,但如果流動資金遠超經濟活動需求,就會推高物價水平。這就是美聯儲通過寬鬆政策刺激通脹的原因。

但美聯儲提供的資金成本極低,也不規定資金用途,錢不一定會在經濟活動中流通,可能會被拿去購買資產。於是被推高的可能只是股票債券等資產價格而非消費品價格。

我在知識星球裡分享過一篇《貨幣寬鬆政策和財政寬鬆政策》的文章,有具體講寬鬆手段和退出方式,這裡篇幅有限,只能簡單說下。

財政刺激是政府借錢增加赤字。借到錢後有針對性撥款,獲得資金的主體不用支付利息,也不用還錢,政府負責還錢。政府還錢主要靠收稅 。經濟好了,規模高了,稅收增加,就有錢還了。

美聯儲提供寬鬆政策的方式是信貸。美聯儲要想回收資金,需要停止再投資或拋售所持資產。但前提是市場有足夠的現金流,否則降價處理,會引發資產價格大崩潰。

美聯儲停止寬鬆或者實行緊縮政策之前,會充分試探市場的承受力。如果高估了市場,將是一場腥風血雨的屠殺。

在11月的美聯儲會議紀要中可以看到,委員們對寬鬆政策的退出路徑進行了討論。

有評論將其解讀為收緊貨幣政策的「信號」。我好奇他們為啥討論退出這事,去美聯儲官網看了會議紀要的全文。原來是過度解讀。並不是為了退出而討論,而是美聯儲正在籌劃制定資產購買的前瞻指引,退出路徑做為指引的一部分進行討論。

在關於資產購買的前瞻指引討論中,更重要的信息是,美聯儲的官員們預計未來幾個月美聯儲將「至少以目前的速度」增持資產。至少和增持,你細品吧。

前瞻指引,就是資產購買的行動指南,美聯儲希望告知市場自己的行動依據並承諾嚴格遵守。目的是避免市場因猜測而恐慌。

退出路徑分為四步,大家了解下,心裡有個數。對比寬鬆現狀,你自己就能判斷現在是否有「退出」的行為或跡象。

第一步:如果就業和通脹接近目標,美聯儲準備降低每個月購債1200億美元的資產購買的增加量。

如果哪天美聯儲說將調整資產購買規模低於1200億美元,這才是美聯儲準備退出寬鬆政策的第一步。而在這第一步中,資產淨購買仍在進行,資產負債表仍會擴張。

第二步:停止資產購買,結束資產淨購買。資產負債錶停止擴張。

第三步:在結束淨購買的最初一段時間,繼續維持資產負債表規模,對到期的證券進行再投資。

第四步:結束再投資,準備加息。

只有進行到第四步,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才會因投資到期而自然下降。這與主動縮表完全不同。

也許下周的美聯儲利率會議上我們會看到美聯儲對資產購買的前瞻指引更加具體的討論。

退出前提

觸發退出路徑第一步是有前提條件的:如果就業和通脹接近目標。

什麼叫接近目標,目標是什麼?

對於通脹來說,起碼要2%,美聯儲各位官員一直喊話稱2%的通脹並不足夠,因為需要對過往低於目標的部分進行補償。但2%至少接近目標了。現狀直接看下圖,按美聯儲的要求,2019年的通脹也完全不達標。

就業目標以前是錨定非農失業率。9月份美聯儲修改了政策框架,就業目標涵蓋了更廣泛內容,美聯儲特別強調就業參與率的重要性。

上周勞工部發布11月非農就業報告,新增就業僅24.5萬,失業率下降0.2個百分點至6.7%。

美聯儲對非農失業率的預期目標是回到疫情前水平,目測至少要接近4%,現在還差得很遠。

失業率自4月峰值降了一大半,看起來不錯。但就業參與率太低。11月就業參與率僅61.5%,比10月低了0.2個百分點。

每100個適齡勞動人口中,有38.5個人不想工作。而疫情前,不想工作的人約為37個。

在非農失業率的統計中,即使你是適齡勞動人口,但只要你不想找工作,你就不算失業人口,不會拉高失業率。我們看到失業率下降很快,是因為很多人躺在家裡就可以拿到政府的疫情補助,根本不想出去找工作。

美聯儲將就業參與率做為評價就業市場表現的一個參考標準後,U6失業率的重要性大幅提升,因為它將放棄尋找工作的適齡勞動人口歸為失業群體。

11月U6失業率為12%,是非農失業率的1.8倍。疫情前低於7%。最近2個月U6失業率降速已經明顯慢於非農失業率的降度。原因就在於比較低迷的就業參與率。

如何決策

我們說完了美聯儲目前的寬鬆現狀,描述了美聯儲釋放流動性的過程,了解了美聯儲官員所討論的寬鬆政策退出路徑,列舉了退出的前提數據表現。

回到文章開篇的問題,如果你是美聯儲,你會在12月的利率會議上做出什麼決策?

A:堅決退出寬鬆政策。

B:承諾不會推出更大規模的寬鬆政策。

C:觀察數據變化,若有需要會進一步加碼寬鬆。

D:立刻加碼寬鬆。

在文章開篇時,你的選擇可能會比較主觀。

如果是在另一個時間點,也有可能是不同的選項。

但在當前這個時間點,在以上諸多客觀信息背景下,你更容易做出同美聯儲一樣的選擇。

答案將在12月17日凌晨揭曉。

昨天有小夥伴問我,如果下周美聯儲在利率會議上釋放退出寬鬆貨幣政策的信息,對黃金是否構成巨大利空?

我覺得,在11月非農新增就業人口僅為預期一半,為前值1/3的時間點,美聯儲只有極度失智,才會向市場釋放貨幣政策轉向信號。

12月利率會議上,美聯儲將不可避免的進一步表達對就業市場的擔憂,認為勞動力市場的增長放緩。強調如果有需要,將使用所有工具支持經濟復甦。承諾貨幣政策將維持寬鬆,直至實現就業和通脹目標。

如果有政策調整,那麼調整隻能是「寬鬆」向的,可能會是延長資產購買的久期。目的是即便不增加淨購買規模和停止再投資,資產負債表的規模也可以維持更久而不下降。

美聯儲向市場提供更明確的資產購買前瞻指引是可能出現的小概率事件。如果美聯儲決定提高每月的資產購買規模,也不要感覺太意外。因為同11月會議期的經濟環境相比較,通脹和就業復甦出現了超預期的放緩。

12月利率會議上美聯儲會給出基準利率的點陣圖和經濟數據預期,包括通脹和失業率等關鍵數據。屆時可以關注,美聯儲預期通脹何時才會接近2%,失業率何時才會接近4%,那個時間點才是美聯儲預期的觸發「退出前提」的時間點。

如果這個時間點距今超過一年(極大可能不止一年),真正需要擔心的是美聯儲是否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市場自然恢復,而非政策轉向。

黃金收復1850美元關鍵水平後多頭力量似乎正在轉強,但日圖均線仍呈空頭收斂。對升勢構成壓制。黃金升破1965之前也不足以打開上行空間。我更傾向於將黃金的運行空間劃分為下圖中的三檔區間,以區間思維做交易決策。

相關焦點

  • 美聯儲會議最新消息 2021年美聯儲會議時間表公布
    美東時間周二(12月15日),美聯儲(FOMC)將舉行為期兩天的議息會議。當地時間下午2點(北京時間周三凌晨3點)美聯儲將發布最新的政策聲明和新的經濟預測。
  • ...證券明明7月美聯儲議息會議點評:美聯儲維持寬鬆 但暫無新的驚喜?
    總體而言,本次美聯儲繼續保持鴿派語調,但是並無新的驚喜;雖然語調偏鴿,但此前市場已經有較為充分預期。9月份的議息會議可能更加重要,屆時美聯儲可能會更新政策目標和框架的調整;但至少,本次會議上美聯儲在對經濟活動、通脹壓力、就業市場等方面都體現貨幣政策的寬鬆傾向,利率和資產負債表等貨幣工具被保持此前節奏,預計美元和美債等資產價格將延續此前趨勢。
  • 本年度最後一次美聯儲會議接近尾聲,財政刺激變數你怎麼看?
    周三(12月16日)美市盤中,美元指數在稍早跌至90.13低點之後絕地反擊,現回升至90.40關口略上方,但日內仍小幅下跌。據報導,美國國會兩黨領袖正抓緊敲定紓困法案,以便與政府支出法案合併到一起,在周末前通過。據四位知情人士透露,預計紓困法案規模不到9000億美元。
  • 美聯儲7月政策聲明會說些啥?先看看各大投行怎麼說
    眼下美聯儲(FED)正在舉行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並將在北京時間周四(7月27日)02:00公布政策聲明。據投行經濟學家和策略師們最新的研究報告,美聯儲的聲明可能會表示,決策者們已經準備好相對不久後開始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正常化,這應該鞏固9月發布正式公告的預期。
  • 美聯儲撞上中期大選 黃金迎關鍵時刻
    本周將是歷史性的一周,今年全球金融市場最重磅的風險事件——美國中期選舉將在11月6日揭曉結果,不僅對美國、也將對全球的政治經濟產生影響。此外美聯儲11月利率會議也將本周稍晚召開,市場關注美聯儲的措辭是否繼續會繼續保持鷹派,這對黃金走勢有重要指引。
  • 四問美聯儲 本周政策會議債市有話說
    來源:金融界網站本周三美聯儲在政策會議上預計不會有大刀闊斧的行動,這一點債券投資者很清楚,畢竟這六周來的數萬億美元緊急紓困措施還在市場上傳導消化。但關於這次會議,摩根史坦利的策略師警告稱,「比人們想的重要許多」。從美聯儲的聲明或鮑威爾的發布會上,交易員希望在幾個方面能心中有底。
  • 年內最後一次美聯儲決議有五大看點 美聯儲手握哪些工具?
    如下圖所示,美聯儲在今年已經召開了9次會議。從3月份的大幅放水,到後來的「靜觀其變」,今年最後一次會議,美聯儲是否會打破平靜?隨著經濟前景的演變,這將為美聯儲在縮減購債規模的時機上提供更大的靈活性。看點三:點陣圖顯示的加息時間是否會提前?這次的利率決議上,美聯儲還將公布最新的點陣圖。如果美聯儲確實認為明年宏觀經濟會出現改善,官員們預測的加息時間有可能會提前。
  • 鮑威爾未明說美聯儲會加大QE卡普蘭也不贊成!美指暫時鬆一口氣?
    鮑威爾稱美聯儲不急於縮減債券購買鮑威爾12月2日向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表示:在我們真正渡過難關之前,我們的首要任務仍然是支持經濟。鮑威爾強調了美聯儲抗擊疫情的決心。美聯儲11月份的會議記錄顯示,官員們在11月會議上提到要儘快更新戰略指導。12月2日的數據顯示,美國11月ADP就業人數僅增加30.7萬,創下7月份以來的最小增幅一些華爾街經濟學家預測,FOMC將轉而購買較長期美國國債,或增加購買,以便為美國經濟提供更多刺激。
  • 美聯儲在美國到底是什麼地位?為什麼美聯儲敢對總統說不?
    而其中這12家地方聯邦儲備銀行並不屬於美國政府,而是由4000多家商業銀行組成的私營機構。而這些地方聯邦儲備銀行行長也會代表各區參加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會議,因此美聯儲並沒有強勢的話語權,總統就更不可能了。
  • 【FOMC聲明前】據CME「美聯儲觀察」:美聯儲12月維持利率在0%-0.25...
    【FOMC聲明前】據CME「美聯儲觀察」:美聯儲12月維持利率在0%-0.25%區間的概率為100%,加息25個基點至0.25%-0.50%區間的概率為0%;明年1月維持利率0%-0.25%區間的概率為100%,加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0%。
  • 美聯儲、總統與那堵「牆」
    整個12月間,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9%,道瓊指數下跌8.7%,成為1931年以來最為糟糕的12月。12月24日,納斯達克指數正式進入熊市,從8月29日的高點,下跌23.6%,而標準普爾500和道瓊指數則從年度高點分別下跌19.8%和18.8%,使這一日成為美國股市歷史上最為慘澹的一個聖誕之夜。
  • 美聯儲「政策梭哈」打光子彈!為何三天都等不了?
    美聯儲宣布將在未來數月購買至少5000億美元美國國債和2000億美元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  上一次,美聯儲將利率降至0-0.25%區間是在2008年12月,並從當年開始實行了3次大規模的買進債券的量化寬鬆政策,以擺脫金融危機。  一次性打光子彈,如果未能殺死敵人,則將自己置於危險。  工銀國是首席經濟學家程實如是說。
  • 美聯儲本周料暫不加大購債!
    12月15日,商場分析師Patti Domm猜測,因為疫苗研製呈現進展,美聯儲本發布經濟猜測時,或許以為美國長時間經濟遠景依然光亮,但也有或許保持購債方案不變,從而令至少部分投資者感到絕望。這些投資者估計美聯儲將當即調整其購債方案。花旗以為,美聯儲改動債券購買方案的機率只有25%,而美國銀行黃金估計,美聯儲只是會改動有關方案的措辭,但不會採納舉動。
  • 這一次,美聯儲或第2次降息!那美股會如何?
    王爺說財經導讀:周三(18日),美聯儲將結束為期兩天的政策會議時,不過,目前市場普遍預測,這一次,美聯儲將開啟年內第二次降息,美國總統川普或許要「得償所願」!那麼這一次,美聯儲降息後,美國股市會如何呢?或許我們可以從歷史數據提前預測一下!就目前來看,市場普遍預測,這一次,美聯儲將再次降息!
  • 美聯儲:美國經濟復甦勢頭放緩 總體增長遠低於疫情前
    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官員一致認為,繼續維持目前資產購買速度和資產購買組合是合適的。與會官員同時指出,美聯儲在作出調整資產購買規模的最終決定之前,將充分告知市場以防止「縮減恐慌」。新華財經華盛頓1月6日電(記者許緣 高攀)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6日發布的2020年12月份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官員認為美國經濟復甦勢頭好於此前預期,但近期出現放緩,總體增長水平仍遠低於疫情前。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官員認為,截至會議時美國經濟復甦較預期更加強勁。2020年第四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持續復甦,但整體復甦步伐已經放緩,且GDP水平仍遠低於疫情前。
  • 美聯儲將結束百年歷史上「最灰暗」的歲月?
    美聯儲將結束百年歷史上「最灰暗」的歲月?誰的言論最能影響全球市場的行情波動?在美聯儲現任主席鮑威爾上臺前,相信許多人給出的答案,會是耶倫、是伯南克、是格林斯潘,而不會是同一時期的美國總統。然而,在過去四年,全球市場上最閃耀的「明星」、最能影響行情波動的人物,則無可爭議地當屬川普。
  • 美聯儲本周有望提供債券購買計劃的新指引 但料不會採取政策行動
    在12月4日至10日進行的問卷調查中,47位受訪者中略超過多數表示,他們預計新政策指引將在周三結束的為期兩天的政策會議上獲得批准,而剩餘分析師中的多數則預計會在明年1月份或3月份得到批准。不過分析師預期美聯儲本周不太可能採取行動來增加貨幣刺激。
  • 美聯儲閃電降息、道指仍大跌近800點 金價一度突破1650
    隨著美聯儲緊急降息,市場人士普遍預期加拿大央行今晚也將降息,降幅幅度可能也會達到50個基點。美聯儲時隔12年緊急降息美聯儲周二緊急降息,以保護美國免受冠狀病毒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這是美聯儲自2008年12月金融危機以來首次在會議之外採取行動,此次降息使得基準利率下調至1%-1.25%的目標區間。美聯儲在聲明中表示:「美國經濟基本面仍然強勁。然而,冠狀病毒疫情對經濟活動構成了不斷演變的風險。鑑於這些風險,並為實現就業最大化和價格穩定目標提供支持,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今天決定下調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
  • 道指大跌800點 美聯儲閃電降息 白銀TD漲超2%至4123
    美聯儲周二(3月3日)祭出「閃電降息」,不過這並未緩解市場的緊張局勢,美國三大股指收盤均下跌近3%,道指大跌近800點。受投資者避險情緒影響,白銀TD開盤大漲!第一黃金網3月4日訊 美聯儲周二(3月3日)祭出「閃電降息」,不過這並未緩解市場的緊張局勢,美國三大股指收盤均下跌近3%,道指大跌近800點。
  • 美聯儲即將進入噤聲期!新增病例數將是本月是否再降息關鍵?
    他表示,將密切關注疫情在美國擴散的速度和範圍,新增病例數是他在3月決策會議上決定是否投票支持降息的重要因素。卡普蘭指出,「我將會非常、非常關注新增確診病例(在美國擴散)的範圍,我們必須觀察未來10天或兩周的實際發展。這會是個關鍵因素,我會用來評估合適的行動,是否應該再等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