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刷了我的屏的,必須是《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檔綜藝了。
作為一個綜藝絕緣人士,在老婆慫恿下陪她看節目,看著看著竟也入了迷。
30位30+的知名女藝人,在同一個舞臺上,各放光彩。
不僅舞臺表演的溜,臺下也是玩得開,放得下,還能親自玩梗放瓜。這樣的鬆弛感和自信度,遠非20多歲的小姑娘所能比。
「看了乘風破浪的姐姐,我好像沒有那麼怕老了。」
節目中一位網友的彈幕評論,說出了這檔節目最好看的地方。
不是女明星們長的好看,表演的好看,而是看完節目後,更多人被鼓舞,被治癒,被啟發了。
原來30+的小姐姐,有那麼多的精彩和魅力,原來30+的小姐姐,也可以擁有 X 的無限可能。
更重要的是,它提醒了我們,原來在我們身邊,還有那麼多30+的小姐姐,正在她們的領域裡,乘風破浪。
比如,那些在高門檻高強度男性佔據主導的金融圈裡乘風破浪的姐姐們,她們的精彩同樣值得被看見被記住。
今天,我就想講講她們的故事。
她們可能是你,可能是你的女同事、女領導,也有可能是將來的你。
不重要,記住她們的了不起就夠了。
為了讓你更好地記住她們,按照類型,我把姐姐們劃分成了與節目中女星相對應的五類。
大家切勿對號入座。要是對上了,我完全不負責任:
寧靜型姐姐
寧靜型姐姐的特點是什麼?不用我說你們也知道了。
能力卓越,經驗豐富,霸氣外露,氣場開掛。
借用靜姐的一句話,還要介紹我是誰,那我這幾十年白幹了。
在金融圈,我所見過的姐姐裡,寧靜型姐姐數量佔比最高。
她們通常活躍在頂級投行,買方機構等強勢部門。
要麼是有豐富的基層摸爬滾打經驗,對行業上下遊的事門兒清,要麼自帶資源和渠道,從根子上就碾壓你。
而他們務實的風格和強大的氣場,也帶給了她們相對重要的職位。
和這樣的姐姐做同事,做下屬,你就不能又想讓姐姐帶著你飛,又指望她對你輕聲細語。
常年累積的壓力和強烈的野心,往往塑造了姐姐們的火爆脾氣和犀利言語。
「我敬你是條漢子!」這是我平時對寧靜型姐姐常有的揶揄。
當然,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如果說女人是水做的,那寧靜型姐姐絕對是水泥做的。
進入金融圈後,她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忘記自己的性別。說走就走的出差和熬到深夜的加班,你安排,我隨意。
在這個規則鮮明的社會,她們比誰都懂,想向上走需要付出的代價在哪裡,而回報又在哪裡。
當然,寧靜型姐姐也有禁忌。她們可以感情曲折,也可以戀愛任性,但是,你想給她介紹對象?
對不起,姐不需要!
張雨綺型姐姐
張雨綺型姐姐,在金融圈是另一種獨特的存在。
幾乎在每一個金融機構,你都能找到一個這樣的小姐姐:
沒有年齡感的少女面容,御姐或辣妹的性格,招起桃花來擋都擋不住。
但接觸起來才發現,這位集美有點可愛,也有點不懼人言的坦蕩氣概。
就像張雨綺在採訪時說的那樣:不喜歡我的人也可多了。
券商銷售,銀行客戶經理,基金銷售等對外溝通型崗位,是這類型小姐姐的聚集地。
當然,這也是由她們的天然優勢決定的。畢竟,誰會拒絕和一個集合了可愛與嫵媚的銷售小姐姐認識呢?
如果你認識了張雨綺型的金融姐姐,你可能會在某一個瞬間懷疑,這樣的小姐姐真的有能力在金融圈的叢林法則中披荊斬棘麼?
答案是,不僅能,而且遊刃有餘。
她們在金融圈的生存利器是能力顏值性格全方位立體式的降維打擊。
不僅如此,她們還有旺盛的生命力,把生活也過的和花一樣。
我認識的一個做基金銷售的小姐姐,業餘時間是時尚博主,每個周末都帶著3歲的女兒一起給雜誌拍寫真。
還有一個銀行的理財經理,已經45+了,還在兼職做瑜伽教練,你如果第一次見到優雅的她,一定不會相信她的年紀。
「她什麼都懂,卻還那麼天真。」
想不出比這句話更適合形容張雨綺型姐姐的了。
在她們身上,我們能看到專業領域的個人魅力,也能看到更多在金融圈我們以為早就丟失了的東西。
藍盈瑩型姐姐
你必須承認,就算藍盈瑩型小姐姐不是你的菜,你也一定會不由自主地欣賞她。
因為在她身上,具備了一個優秀小姐姐的一切特點:
顏值高,學歷高,家境好,性格溫和,最重要的是有目標肯吃苦,事事都做到滿分。
這樣的小姐姐,在門檻高要求苛刻的金融圈,簡直就是一塊人人都要搶的寶。
近年來,我身邊的圈子裡,藍盈瑩型小姐姐越來越多了。她們普遍年紀不大,30出頭,在券商的行研,固收,銀行總行金融市場,以及一行兩會這樣的高門檻崗位任職。
她們有名校背景,也有良好家境;既拿得出精緻的臉龐,也攻得下含金量高的CFA,FRM等金融證書;既能和領導參加高端飯局,也能和男同事一起出差熬大夜。
我認識的一個明星分析師小姐姐,寫報告和做研究甚至比男生還要好。有不少客戶喜歡她,主動約她吃飯。
有時候我們也會問她:「做這行這麼辛苦,你不如找個人嫁了算了。」
她也不生氣,不反駁,只是笑笑。然後繼續該怎麼拼命就怎麼拼命,該怎麼執著就怎麼執著。
很多時候,別人會對金融行業的女性有各種各樣的誤解,甚至有很多美麗聰明努力正直的女生,被貼上某種標籤消遣。
但至少在我周圍,這些藍盈瑩型金融圈小姐姐們的身上,我看到的全是對這個世界的善意和對自己的自律。
鍾麗緹型姐姐
年紀到了30以後,金融圈的姐姐們,在人生的分叉路口,往往會走上兩條截然不同的路線。
一條是繼續傲立江湖叱吒風雲,一條是就此相忘於江湖,下班回家煮飯帶娃。
哪條路線更好?這個問題沒有定論。但對更多姐姐而言,家庭所能夠給予自己的滿足感和價值感,在孩子出生後,已經給了她們清晰的答案。
她們當然不會回家去當全職媽媽,但會把事業和家庭的平衡,放在當前的第一priority。
她們就是金融圈的鐘麗緹型姐姐。
鍾麗緹不美麼?不紅麼?不夠出色麼?
當然不是。
但是她仍然選擇在人生的巔峰時刻去結婚生娃,更願意去享受老公和孩子帶給自己的俗世幸福。
金融圈的鐘麗緹型姐姐,出於同樣的考慮,很多會選擇在生娃後換份工作調個崗,所以在一些監管機構,國有銀行的機關部門或券商基金的後臺崗你經常可以看到她們。
她們當然也會努力工作,但她們更會去精打細算地策劃每一次旅遊,多方對比為孩子選定一個靠譜的輔導班。
通過她們的朋友圈,你就能夠看到她所掌握的龐雜知識,從家庭管理到兒女教育到如何抓住老公的胃,可謂奧妙無窮,拿下3個PHD也不在話下。
在自己的事業、家庭的和睦、孩子的未來三座大山之下,她們頑強地怒放著,驕傲地生存著。
也許有人會覺得她們笨她們傻,也有人會忘記她們的曾經。但這些善良的、憨直的姐姐們,仍然在用心溫暖著這個世界。
當然,如果她願意,她照樣可以和鍾麗緹一樣,走上舞臺展現最婀娜的自己。
到時候,希望你能毫不吝惜地用各種美好的詞彙讚美她。
哦不過,對她們來說,還是讚美她的娃會讓她更有動力。
伊能靜型姐姐
正如伊能靜本人一樣,伊能靜型姐姐,在金融圈也同樣是一個傳說。
在金融圈呆了這麼久,我也只見過一個30+的女基金經理,回家洗手做羹湯帶娃三年後,重回圈子,照樣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當然,後來我才知道,她有一個在監管部門任要職的老公。
無論在任何的圈子,伊能靜型姐姐,都是真正乘風破浪的王者。
你當然可以羨慕她的美麗,可以佩服她的魄力,但千萬別參考她的做法,以為自己可以像她一樣,出道36年,青春不倒。
金融圈和娛樂圈同樣的殘酷就在於:三年,你可以讓很多人記住你,同樣也可以讓很多人忘記你。
對沒有天賦異稟強硬後臺的普通姐姐而言,真正的乘風破浪,不只是展示自己真實的渴望、真實的瑕疵,更是為自己真實的人生努力兜底。
▼▼▼
你是哪個類型的金融圈姐姐?你周圍又有哪個類型的金融圈姐姐?
對於任何一個需要在金融圈摸爬滾打,也需要去承擔生活重壓的中年女性而言,敢於乘風破浪都是種勇氣,能夠乘風破浪更是種底氣。
在金融圈裡,並不是只有西裝革履、皮鞋領帶的男性角色,魅力十足的姐姐同樣值得被看見,被記住。
所以,別光顧著看我這樣的金融圈大叔了,多去關注關注身邊的金融圈姐姐們吧。
她們獨立、努力、自信和勇敢;她們不需要「女神」「女王」這樣的名頭點綴,更不被周圍人的的評價和眼光所困擾。
因為定義女性的權利,她們已經交給了自己。
全文完,感謝你的耐心閱讀。
想和毯叔近距離接觸,一起聊天談錢
加入【毯叔讀者董事會】
請添加微信:2538096135
添加時請備註「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