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晚上好哇,最近你們在追什麼劇?
《致命女人》一完結,很多小夥伴都在哀嚎又陷入劇荒。別擔心,今天居裡就來給大家推薦三部適合kill time的紀錄片~
紀錄片?第一反應是不是超無趣(動物世界的bgm自動響起),憋方,喵姐推薦的是美食紀錄片,從早餐,正餐再到宵夜通通安排上,超下飯的那種!
接下來高能預警,請忍住口水!!
早餐--《日出之食》
元氣滿滿的一天,當然得從一碗熱氣騰騰的早餐開始!
第一部要介紹的,就是以早餐為主題的《日出之食》——
這是由芒果臺在2017年推出的,講述了不同城市的特色早餐,單集約25分鐘,非常適合上下班路上,或者吃飯的時候刷一刷!
第一季分為四集,雲南篇《滇食成金》、陝西篇《秦味晨香》、湖北篇《過早之城》,北京篇《京京有味》,但看名字就非常有地域特色有沒有?!
內容更不用說,我隨便截取幾個片花,寧品品地道不地道——
雲南人的早餐標配
小鍋米線
▼
陝西美食的精髓
油潑辣子
▼
武漢人一天要吃掉350萬斤的
熱乾麵
▼
以及讓外地人「聞風喪膽」的
老北京豆汁兒
▼
此外,還有餌絲,炒肝,胡辣湯,熱麵皮,糖油餅,破酥粑粑,三鮮豆皮,鮮魚糊湯粉,油餅包燒麥.
從南到北,花樣百出。
不得不說,中國人真的將吃發揮到了極致,單是早餐,都可以連吃幾個月不帶重樣的!
正餐--《風味人間》
接下來要推薦的第二部紀錄片,是來自陳曉卿導演的《風味人間》,沒錯,就是當年舌尖系列的陳導!
最會拍美食的導演,再加上阿鯤配樂,李立宏旁白,三位大師的強強聯手,讓《風味人間》拿下了豆瓣9.0的高分,還一度在朋友圈和微博刷屏!
《風味人間》一共有8集,每集的切入點都非常巧妙。
第一集《山海之間》講述了不同地域的人們,如何因地制宜,發揮智慧,製作出當地特色美食,非常舌尖style。
新疆的手抓羊肉
呼倫貝爾的奶桶肉,四川的清炒冷筍
大西北的洋芋攪團
▼
還有很多航拍鏡頭也非常美,隨便一截都是壁紙級別,簡直是舌尖與眼球的雙重盛宴!
《落地生根》則從全球視野,講述中國美食走出國門,然後在異地入鄉隨俗,落地生根。據說攝製組為此跨越六大洲,走訪了20多個國家,必須點讚!
中國的火腿
醃製風乾晾曬
▼
西班牙火腿
塗油後在酒窖中陳放
▼
此外還有講述食物演變過程的《滾滾紅塵》,《餚變萬千》,講述人與食物,與家庭的聯繫的《萬家燈火》《江湖夜雨》。
可以說,整部紀錄片不僅僅講了食物,更講了一個活色生香,酸甜苦辣的人間。
宵夜--《人生一串》
最後一部居裡要推薦的,是被網友盛讚為「中國版深夜食堂的」《人生一串》。
不同於舌尖和風味的大製作,名美食,《人生一串》的路子非常野!
首先是題材野。
另闢蹊徑的《人生一串》,將鏡頭瞄準了接地氣的平民美食——燒烤,走訪了全國32個省市的500餘家燒烤店,才拍成了「國內首檔燒烤美食紀錄片」。
新疆的烤全羊,雲南的燒豆腐,湛江的烤生蠔,長沙的烤韭菜,東北的燒土豆.
原來燒烤攤一直是被低估的美食天地!
其次是食材野。
即使是「見多識廣」的廣東人,也會被《人生一串》的第二集刷新認知——
烤蠶蛹
▼
烤豬眼睛
▼
烤牛鞭
以及,烤羊蛋蛋.
(恩,就是你理解的那個意思)
▼
最後,文案和對白也很野。
相比舌尖和風味對遣詞造句的文藝和講究,《人生一串》的文案更像是freestyle,信手拈來,妙趣橫生。
說到烤羊蹄兒,
「啃羊蹄兒的時候,你最好放棄矜持 」
形容烤豬眼
「心急吃不了熱眼睛,最好先跟它對視十分鐘」
▼
各種網絡梗也是用得輕車熟路,「最好吃的燒烤,就在你家樓下」,「烤田鼠許多人絕對沒吃過,但誰都不能保證廣州人吃沒吃過」。
偶爾走心起來,又很戳人,「沒有了煙火氣息,人生就是一段孤獨的旅程」。
▼
是呀,燒烤攤讓生活在水泥森林和格子間的我們,重新沾染了煙火氣。和三五老友喝酒擼串,調侃吹牛,人生不就活兩個字:快活!
以上就是推薦給大家的三部下飯神劇,記得去看!
溫馨提示,千萬不要餓著肚子點開,否則!你可能會和喵姐一樣,看著看著嘴巴突然感到一陣寂寞,忍不住反手就是一堆外賣.
好了,不說了,晚安,喵姐先(外賣)睡(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