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瘠沙壤上種出高產優質稻 雲南尋甸縣「滇禾優」系列滇雜粳稻增產...

2021-01-10 雲南網

尋甸縣「滇禾優」系列滇雜粳稻增產促脫貧。供圖

雲南網訊(記者 陳雲芬)8月25日,在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金源鄉,經專家組現場驗收,由雲南農業大學稻作研究所育成的國家優質食味金獎品種「滇禾優615」平均畝產742.1千克、優質高效滇型雜交粳稻「滇禾優34」平均畝產703.8千克,在當地貧瘠的沙性土壤上種植獲得高產,有力促進了農戶脫貧增收。

尋甸縣「滇禾優」系列滇雜粳稻增產促脫貧。供圖

受省科技廳委託,雲南農業大學科技管理處組織並主持,邀請有關專家組成驗收組,對雲南農業大學稻作研究所、昆明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尋甸縣農業農村局和雲南省國有資本運營金鼎禾樸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在尋甸縣金源鄉實施的綠色生產1780畝連片「滇禾優615」和1360畝連片「滇禾優34」,各隨機抽取3戶3塊田進行現場實打驗收。

尋甸縣「滇禾優」系列滇雜粳稻增產促脫貧。供圖

驗收結果顯示:「滇禾優615」平均畝產742.1千克,按優質稻穀6.0元/千克計算,產值4452.6元;「滇禾優34」平均畝產703.8千克,按優質稻穀6.0元/千克計算,產值4222.8元。

尋甸縣「滇禾優」系列滇雜粳稻增產促脫貧。供圖

專家組認為,「滇禾優615」「滇禾優34」綠色高效生產,田間長勢良好、清秀整齊,抗病性強,取得很好的綜合效益,在雲南粳稻種植區有著較好的推廣前景。

相關焦點

  • 你吃的米都是幾年前的了,讓「蜀中無好米」成過去——川優6203
    綜觀中國當代水稻發展歷程,自袁隆平先生成功培育高產雜交水稻「南優2號」以來,中國雜交水稻研發與成效突飛猛進。然而,也有個別地方因為自然環境、海拔、氣候等原因,難出優質大米,天府之國、蜀中沃土便是其中之一。
  • 發布會|「十三五」期間,雲南累計突破800多項重大核心關鍵技術
    12月23日,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九場:創新型雲南建設專題發布會在昆明召開。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從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我省科技創新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公民科學素質的比例從2015年的3.29%提高到2018年的5.15%;累計突破重大核心關鍵技術800餘項,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重大新產品540餘個。
  • 鄉村振興先要產業振興,水稻產業發展離不開高產優質稻品種
    今年在金溪黃通鄉播種上千畝油菜及紫雲英,翌年種植優質稻,依託古村落、白馬嶺等風景,帶動觀光旅遊,其底層邏輯是以農業為底色,以農旅為路徑,把鄉村情境化,帶動就業,促進農民增收。國無農不穩,民無糧不安,糧食產業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水稻、小麥是主要口糧作物,水稻產業發展離不開高產優質稻品種。
  • 保障糧食安全 從「甬優」看一粒種子的雄心
    甬優系列參與長江中下遊品比大會倉廩實,天下安。我國是農業大國,糧食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把農業基礎打得更牢。」「保糧食能源安全。」「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去年以來,從「三農」頂層設計到「六保」政策舉措,黨中央一系列關於糧食安全的表述,不僅傳遞出特殊年份以特殊舉措重農抓糧的明確信號,更為「十四五」提出了新時期國民經濟發展的深遠命題。
  • 周少川:精研優質稻,米香千萬家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的周少川團隊,用了40年的時光去研究、去探索、去推廣,創建了水稻核心種質育種理論和材料體系,構建了11級核心種質,育成了全國和省級審定品種豐八佔、豐華佔、綠黃佔、茉莉新佔、黃華佔、豐富佔、美香佔2號、華佔、五山絲苗、黃廣油佔、黃廣華佔1號、黃廣美佔、桃優香佔、荃優絲苗、隆兩優534和晶兩優1377等135個優質稻新品種(組合)(未包含華佔組合),233次通過國家或省級品種審定
  • 在這場全國優質稻食味品鑑大會上 浙江3個品種摘金 ​
    其中我省選育的秈稻品種「華浙優261」「中浙優8號」、粳稻品種「嘉禾香1號」獲大會金獎,獲獎品種數量佔本次全國金獎總數的十分之一,同時我省也成為全國唯一同時獲粳稻和秈稻金獎品種的省份。今年我省水稻品種創新工作喜訊連連。
  • 長粒香型優質中稻領跑者「昌兩優8號」全國發布會勝利召開
    「昌兩優8號」填補了「豐兩優四號」熟期的長粒香型優質稻市場空白,,行業2-3年,推廣前景十分可觀。其次,「昌兩優8號」解決了目前優質不抗倒、優質不高產、優質不廣適的難點和痛點問題。真正做到了優質、安全、高效的,結合,米粒外觀好,出米率高,口感好,種植上不需要採取化控措施,產量與超級稻品種相比差距不明顯,真正意義上是開創了優質稻3.0時代!
  • 「隆兩優華佔」千畝連片輕型栽培獲高產 畝產超800公斤
    本報南昌訊 (江西日報記者宋海峰 通訊員方又平)10月20日,來自省農科院、江西農大、省種子管理局、南昌市農科院等單位的專家來到江西朱港農場高產、優質雜交中稻「隆兩優華佔」千畝示範片實地測產。金黃色的稻田裡機聲隆隆,聯合收割機在來回作業,專家們忙著丈量、稱重。
  • 【滇雲佳選】雲南名產,滇雲佳選「白腰豆」
    導語 滇雲佳選「白腰豆」,雲南著名特產,俗稱「大四季豆米」,外形酷似「雞腰子」,有「神仙豆「之稱。藥用的食療價值甚高,是中國古代醫籍中的滋補食療聖品。滇雲佳選,有機食品!溫馨提醒:「滇雲佳選官方旗艦店」今日又上新品,點擊文章底部「閱讀原文」即可購買此款白腰豆,此外,店內還有勵志「褚橙」盛大開售,全場包郵哦! 相傳,古時天上玉帝不慎將玉佩與纓絡失落於人間,落地變成各色或有條紋花斑的豆子,從此繁衍成雲南著名特產的白腰豆,又有「神仙豆」之美稱。
  • 2021大蒜那麼貴,紅霸 大蒜增產高產新技術!
    因此應選擇肥沃的地塊並加強肥水管理,才能取得大蒜高產。 7、噴施紅霸 大蒜的生長過程中會面臨多種病蟲害的威脅,還需要充足的養分才能增產增收,各地蒜農可以噴施紅霸增產套餐,既可以防蟲抗病還能補充大蒜生長過程中所需營養
  • 2020七彩雲南·秘境百馬環滇超級馬拉松鳴槍開跑
    雲南網訊(記者 張成)11月27日,隨著清脆的發令槍聲在七彩雲南·環滇運動主題廣場響起,2020七彩雲南·秘境百馬環滇超級馬拉松正式鳴槍開跑。來自全國各地的100名跑馬愛好者齊聚滇池湖畔,共同感受「七彩雲南·溫暖春城」的獨特魅力。本次賽事由七彩雲南·古滇名城與秘境百馬聯合共同發起。
  • 雲南昭通:奮力推動新時代昭通滇東北崛起
    昭通位於雲貴川三省交界和昆明、成都、重慶、貴陽四城物理交匯之地,自古就是出滇入川的重要通道,是內地通往南亞、東南亞和雲南通往內地的雙向大走廊,是雲南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重要節點。我們充分利用獨特地理區位優勢,堅持交通先行,建設橫連東西、縱貫南北、四通八達的交通大網絡,暢通出省出海出境大通道,支撐對外大開放大發展,建設雙向大走廊。
  • 滇峰之路·奔跑不止 2020七彩雲南®·秘境百馬環滇超級馬拉松...
    11月27日,隨著清脆的發令槍聲,2020七彩雲南®·秘境百馬環滇超級馬拉松正式鳴槍開跑。來自全國各地的100名跑馬愛好者齊聚滇池湖畔,共同感受「七彩雲南®·溫暖春城」的獨特魅力。在歷時三天的127KM超級挑戰賽中,跑者從七彩雲南®·環滇運動主題廣場出發,經晉寧區大河尾、滇池草海大壩溼地等地,最終將在七彩雲南®·環滇運動主題廣場衝刺,結束挑戰。三天的比賽既是對自身極限的挑戰,也能夠充分領略大美昆明的歷史、文化以及美麗的自然生態環境。
  • 助推滬滇合作,上海市雲南商會慶祝成立10周年
    日前,2020滬滇經濟合作發展峰會暨上海市雲南商會10周年盛典在上海中心大廈舉行。上海雲南商會將發揮優勢,促進滬滇合作;創新工作思路,提高服務水平;加強自身建設,培塑商會品牌。
  • 從滇丁香到水性楊花,一次雲南的鮮花之旅.
    蝴蝶泉水,藍又清滇丁香滇丁香滇丁香,雖名丁香,卻是茜草科的一種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雖然顏色粉怯,但勝在花瓣層次多樣,尤其在將開未開時,波浪形的小花瓣很像小男孩的頭髮簾兒。滇丁香的根與花與果均可入藥,在止咳化痰方面有很好的療效,也遭到盲目採挖,日漸稀少。這趟雲南之旅,也只是在蝴蝶泉和寂照庵遇到了粉色的滇丁香。【大理 · 粉黛亂子草】不知什麼時候起,這種粉紅色的草成為網紅草,拍照打卡、插花小禮都少不了它。記得以前花市上管它叫畫眉草,讓人想起張敞為夫人畫眉的情深。
  • 雲南梁河縣:皂角米成致富「綠寶寶」
    滇皂角米俗稱雪蓮子、皂角米、皂角仁、皂角精,是豆科植物皂莢的果實, 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剝取種子曬乾。皂角米分單莢和雙莢,梁河是單莢主產區之一。 雲南梁河縣:皂角米成致富「綠寶寶」。供圖 「比核桃收成好,是村中的『搖錢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