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娜桑,又到了我們每周的井上涼時間!趕緊搬好小板凳來圍觀啦 (¬ω¬。)
今天的井上涼一改往日的清奇惡搞畫風,居然推出了小清新畫風的曲子!?(不你不是井上涼!)
這首歌叫做《想要成為一隻金槍魚》,是井上涼與PIMO合作的作品。
那麼,看到這個歌名,大家一定充滿了疑問——為什麼想成為金槍魚呢?三文魚不行嘛反正都挺好吃的?(´・ω・`)?
話不多說,我們先一起來聽聽這首清新治癒的《想要成為一隻金槍魚》,再來解開這個疑問吧 (๑‾ ꇴ ‾๑)
B站搜索 av51696106 直達原視頻
看完這個小短片,泥萌有沒有被這樣溫馨感動的畫風治癒呢~
短片裡的女主角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開心的事情,可愛的小忍者為了讓她開心起來,給她做了好吃的鬆餅。
女主角吃了鬆餅之後,煩惱也變成紙飛機飛走啦~相信大家也被這一幕治癒了吧(⁎⁍̴̛ᴗ⁍̴̛⁎)
那麼我們就要回歸正題啦——為什么女主角想要成為一隻金槍魚呢?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金槍魚的特性吧 (´・ᴗ・`)
金槍魚又叫鮪魚、吞拿魚,英文是tuna,而日語裡則是マグロ。
金槍魚和其他的魚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具有幾大特點:體積巨大、遊速快、停止遊動就會窒息死亡。
首先,金槍魚是一種體積巨大的魚。
最大的金槍魚體積長達3.5米,重達600至700千克,而最小的品種只有3千克重。
藍鰭金槍魚是金槍魚類中最大型的魚種,廣泛分布於北半球的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域中。
藍鰭金槍魚
成年的藍鰭金槍魚一般身長為200釐米,體重在大約為150公斤,而最大的體長可達458釐米,體重在684公斤。
其次,金槍魚的遊泳速度極快。
金槍魚的遊泳速度快到瞬時時速可達160千米,平均時速約60-80千米,是遊動速度最快的海洋動物之一。
因為金槍魚的一生不能停止遊動,速度又如此之快,所以,它們的航程非常遙遠。
過去曾經有人在日本近海發現過從美國加州遊過去的金槍魚,所以金槍魚也被稱為「沒有國界的魚」。
為什麼金槍魚的一生不能停止遊動呢?
這是因為金槍魚的鰓肌是已經退化的狀態,所以總是開著口,不停地遊動。再藉由新鮮的水流流過鰓部獲取氧氣。
所以金槍魚若停止遊動,就會因缺氧窒息死亡。這是金槍魚最為顯著的一大特點。
短片裡的女主角,生活中遇到了挫折,變得一蹶不振,仿佛變成了一隻躺在床上什麼都不想做的金槍魚(死魚形態)。
受傷的心靈被治癒之後,她又重新振作了起來。୧( ⁼̴̶̤̀ω⁼̴̶̤́ )૭
這裡想變成的金槍魚,就是能夠一往無前,不會被困難所打倒,一直充滿著向前遊向前衝的動力的金槍魚 (ง •_•)ง
這大概就是井上涼與PIMO所作的這首歌,想傳遞給我們的一種精神吧~
想成為一隻不受困難阻攔,勇往直前的金槍魚,在生活中也能像金槍魚一樣努力向前「遊」ヾ(◍°∇°◍)ノ゙
說到金槍魚,就不得不讓人想到它的口感——入口鮮嫩,香而不膩。
菜包醬口水都要流出來啦!(¯﹃¯)
日本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吃金槍魚的呢?
其實在一百多年以前,金槍魚是一種便宜到令人髮指的魚類,而且那時的日本人並不覺得金槍魚有多好吃,金槍魚並不受日本人待見。
雖說當時的飲食以魚為主,但當時的日本人也不是什麼魚都吃的哦。
江戶時代初期,上等人吃上等魚,也就是各種白身魚,如高貴的鯛魚、鰈魚、烏魚、銀魚等都常作為貢品。
鯛魚刺身
而金槍魚作為一種紅肉魚,不僅肉質容易腐壞,還容易產生難聞的味道,所以一直不招人待見。
到了江戶中期,人們慢慢開始用醬油醃漬金槍魚的赤身部位,或做「蔥鮪鍋」(以醬油、味霖、酒、出汁加蔥,來燉煮金槍魚赤身),但金槍魚肥肉的部分仍然被嫌棄。
到了1840年左右,日本漁民在江戶近海不小心捕撈到大量金槍魚,於是很勉強地向各大壽司店兜售。
但只有一家壽司店——日本橋馬喰町「惠比壽壽司」願意試用金槍魚來製作壽司,於是出現了醬油醃製金槍魚赤身壽司。
金槍魚赤身壽司
隨著明治維新的開始,日本政治中心從京都遷往江戶(現在的東京),舊觀念被逐漸拋卻。
加之冷藏技術的發展解決了保鮮問題,金槍魚終於迎來了屬於它的春天~
1871年,明治天皇日本推行「肉食解禁」政策之後,牛肉等脂肪含量豐富的食材,以西式料理方式開始大量進入日本人的日常飲食。
日本人自古以來形成的味覺偏好隨之發生了很大變化。
金槍魚中腩
到了1920-1930年代,金槍魚的中腩部分開始流行起來,但肉質柔軟肥膩、製作握壽司難度大的金槍魚大腩部分仍然是廉價貨。
直到二戰以後,隨著日本人口味的不斷改變,以及遠洋捕撈技術、超低溫冷凍技術和航空運輸業的蓬勃發展,金槍魚才開始迎來了自己的黃金時代。
如今,在日本,金槍魚已經是最受歡迎的食用魚類之一。
無論是高級餐廳,還是家庭餐桌,都少不了這道國民美食。
那麼,作為一個吃貨,又怎麼能放過這樣的人間美味呢?!
口水擦一擦,菜包醬接下來就帶你們品一品金槍魚身上最好吃的地方!我們走 (・_・)ヾ
金槍魚被稱為「刺身之王」,一直被各國的美食愛好者奉為至尊美食。
金槍魚作為刺身裡的頂級食材,不同部位的口感吃起來也會有很大的不同。
那麼,金槍魚的哪一部分才是最好吃的呢?
金槍魚身上的三部分,按照脂肪含量來分類可以分為——大腩、中腩和赤身,合稱「金槍魚」三兄弟,這三個部位肉質口感極佳,各有特色。
大腩
(大肥、大腹、大トロ)
首先,分布在金槍魚腹部前中段的就是大腩部分。
金槍魚大腩刺身
大腩的脂肪含量是整條金槍魚中最豐厚的,魚肉呈現淡淡的粉色,口感十分肥潤腴嫩,售價也是最昂貴的。
大腩的脂肪含量高達50%,按照其分布形狀,大腩分為霜降和蛇腹兩種。
霜降
霜降部分的大腩,脂肪有如霜降一般的紋理,肉質柔軟,脂肪融合在魚肉之中,沒有明顯的筋肉,入口十分柔軟肥潤。
蛇腹
蛇腹位於金槍魚腹部的底端,和三文魚類似,這個部位脂肪豐腴,有明顯的筋肉。小一點的金槍魚筋肉間距較窄。
中腩
(中肥、中腹、中トロ)
中腩在金槍魚腹部和背部均有分布,含有適度的脂肪。
口感和味道介於大腩和赤身之間,既有大腩的甘甜柔美,又有赤身的勁道的紅肉,還可感受到魚肉微微的酸味,口感十分和諧豐富。
赤身
(紅肉、Akami)
金槍魚背部的魚肉,就是赤身。
赤身是「三兄弟」裡脂肪最少的部分,幾乎不含脂肪,所以呈暗紅色。
赤身廣泛分布在金槍魚體內,肉質緊實,入口咀嚼能感到微微的酸味,回味起來卻鮮美甘甜、耐人尋味。
以醬油調味汁醃漬赤身,是江戶時代就流傳下來的古老吃法,現在在很多壽司店仍然十分常見。
了解了金槍魚身上的「三兄弟」之後,大家有沒有看餓了呢 ଘ(੭ˊ꒳ˋ)੭✧
相信大家對金槍魚的各個部位有了一定了解之後,吃金槍魚的時候就能精挑細選自己最喜歡的部位品嘗啦 ☆ミ(o*・ω・)ノ
在日語裡,形容金槍魚的量詞有很多。
而且在不同的形態下的金槍魚,竟然還有不同的量詞!
究竟該用什麼樣的量詞來形容不同形態的金槍魚呢,日劇《日本人不知道的日語》中就有詳細介紹,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ଘ(੭ˊ꒳ˋ)੭✧
いっぴき
一匹
ippiki [4]
一隻、一條、一尾
いっぽん
一本
ipponn [0]
一棵、一把、一桿、一根、一支、一炷、一瓶、一隻、一條、一根、一面
いっちょう
一丁
icchou [1]
一塊、一頂、一把
ひところ
一塊
hitokoro [0]
一小塊、被隨意切成塊的
ひとさく
一冊
hitosaku [0]
形容被切成生魚片專用長方塊的量詞
以上就是不同形態金槍魚所使用的量詞,菜包醬表示學起來實在是不容易啊…(・_・)ヾ
除了一匹金槍魚、兩本金槍魚之外,據說還有一羽兔子、兩頭蝴蝶、三杯章魚等等各種日本人奇怪量詞的用法,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繼續研究…
看完今天的金槍魚介紹之後,大家有沒有想要成為(吃)一隻金槍魚呢?
希望各位小夥伴萌也能像金槍魚一樣努力向前「遊」,在生活中不畏懼困難險阻!衝鴨 ⸜(* ॑꒳ ॑* )⸝⋆*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啦,我們下期再見,掰掰ヽ(。ゝω・。)ノ
想跟小夥伴們一起學?
快快加入「不正經的日語卡片」微信群
添加菜包醬個人微信 wx_caibaojiang_2
註明「加群」,拉你入群哦!
一起來學日語鴨
沒看過癮?這裡還有更多 > 日本沙雕網友曬中國語鑑定成績,引評論區在線教學,哈哈哈哈哈xswl|「綠帽子」用日語怎麼說?|日推話題 #醫生對我說過最令人震驚的話,笑到肚子痛哈哈哈哈哈|Google翻譯把日語數字唱成了一首歌 聽完根本停不下來 ᕕ( ᐛ )ᕗ|強勢圍觀!給日本網友解釋中國爆紅網絡用語,笑到頭掉哈哈哈哈哈哈!|日語50音記不住?你需要這個鎖屏壁紙!
喜歡就戳一下「在看」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