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紅場受閱武器裝備

2020-12-23 新華社客戶端

原標題:從紅場瞻望戰場

——透視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紅場受閱武器裝備

6月24日,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閱兵式在俄羅斯境內27個城市拉開帷幕。在莫斯科紅場舉行的閱兵中,共有214件地面裝備和75架戰機受閱。這些武器裝備既有「顏值」也有實力,滾滾鐵流展示的不僅是俄羅斯軍隊武器裝備發展的成就,更是強大的國家意志和戰略決心。稍加分析,從中不難讀懂俄軍受閱武器裝備透露的「弦外之音」。

↑RS-24「亞爾斯」陸基洲際彈道飛彈

秀肌肉——

硬核回應戰略圍堵

和平年代,閱兵通常是一個國家展示軍事實力、傳遞戰略威懾的重要窗口。面對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持續緊逼和戰略圍堵,俄羅斯組織這次紅場閱兵,不乏在關鍵時刻「秀肌肉」的用意。此次,俄軍拿出了戰略核打擊、高超聲速打擊、空中隱身打擊3類威懾力量,其中既有傳統的壓軸性大國重器,也有最熱門和前沿的武器裝備研發成果;既有維護國家戰略安全的「中堅力量」,還有快速補齊短板的「後起之秀」,彰顯了俄制衡戰略對手的信心和底氣。

戰略核打擊力量方面,壓軸出場的RS-24「亞爾斯」陸基洲際彈道飛彈是俄戰略核威懾的中流砥柱。它既能在靜止狀態下發射,也能在機動狀態中發射,擁有3—4枚分導式多彈頭,最遠射程達1.1萬千米,被美軍方評估為「當前最強的洲際彈道飛彈」,整體性能優於美軍的「民兵III」洲際彈道飛彈。

同「亞爾斯」一樣,圖-160M戰略轟炸機和伊爾-78空中加油機上演的空中加油戲碼也是紅場閱兵的「常客」,這兩者的組合能夠有效彰顯已逐漸復甦的俄空中戰略核打擊能力。不久前,955A「北風之神」級彈道飛彈核潛艇的改進型首艇「弗拉基米爾大公」號已加入俄海軍北方艦隊服役,2、3號艇也在建造之中,標誌著俄「三位一體」核力量建設進入新的更高水平。

高超聲速打擊力量方面,「世界上最快的現役戰鬥機」米格-31K攜「世界上最快的現役空射飛彈」「匕首」再次現身。從2018年俄羅斯總統普京國情諮文演講首次披露「匕首」以來,這對「雙最快」組合就頻繁出現在媒體視野中。這表明,無論是這兩種裝備本身的技術狀態,還是其戰術應用經驗都日臻成熟。

相比之下,更值得關注的是另一對組合:圖-160M轟炸機和圖-22M3轟炸機編隊,兩款以「快」而天下知名的戰略轟炸機罕見地混編亮相,這種全新組合方式體現了俄空天軍對速度的執著追求和自信。它們均有裝備高超聲速飛彈的計劃,圖-22M3在今年5月已經成功試射過高超聲速武器。

由此可見,未來俄將形成以圖-160M、圖-22M3、米格-31K為主要平臺,涵蓋戰略、戰役、戰術多個層次的「超聲速空中打擊平臺+高超聲速飛彈」打擊體系,這是近年來俄武器裝備建設的重大成果,是可以對戰略對手形成優勢的重要領域。

空中隱身打擊力量方面,蘇-57戰鬥機的現身備受關注。和5月9日空中閱兵時一樣,依然是不多不少的四機編隊。作為全球僅有的幾款現役第五代戰鬥機之一,儘管也曾受到質疑,但俄制五代機的進步顯而易見,俄軍空戰體系的「短板」正在快速補齊。這次飛過閱兵場,是否意味著蘇-57已經進入大規模服役階段?讓我們拭目以待。

亮家底——

精銳盡出角力反導

細心的官兵和軍迷可能已經發現,此次紅場閱兵,俄很少見地集中展示了現役防空武器系統,幾乎是把「家底」挨個亮相了一遍。其中,S-350「勇士」中程防空飛彈系統、「山毛櫸」M3和S-300V4野戰防空系統均是首次亮相。

S-350是介於S-300和S-400之間的銜接型防空飛彈系統,它比S-300部分型號的威力更大也更堅固,比S-400體積更小更靈活,最大射程達60千米,最大射高為30千米,主要用於替換早期生產的S-300部分型號。

「山毛櫸」M3較M2型的最大不同在於增加了飛彈筒和備彈數量,無論是日常維護保養還是打擊效能都有所提升。

S-300V4是S-300V的最新升級版,核心功能定位是保護陸軍野戰部隊免受彈道飛彈攻擊,同時對空氣動力目標(航空器、巡航飛彈)實施遠程攔截。其配屬的兩型雷達中,9S19M扇形探測雷達幾乎是為反導定製,9S32M制導雷達則可在執行防空、反導任務之間自由切換。

同時登臺的3款「鎧甲」系列彈炮一體近程防空系統也值得關注。「鎧甲」S1的升級版「鎧甲」SM探測距離增至75千米、射程提升至40千米,已跨入「準中程防空飛彈」範疇。另外,其全新配備的高超聲速飛彈和小口徑彈藥,將進一步強化反導和反「低慢小」目標能力。極地迷彩塗裝的「鎧甲」SA則是俄軍為北極作戰專門研製的,採用重型全地形車底盤,能夠在北極圈內的雪原、凍土和沼澤地帶輕鬆行駛。至於「道爾」M近程防空系統和S-400遠程防空飛彈系統,已是閱兵式上的「常客」。

俄軍此次展示的防空體系全面覆蓋野戰防空、要地防空和國土防空3類任務,層次銜接緊密,防禦目標全面。最主要的是,這些武器系統幾乎都具備反導能力,這種安排絕非巧合。

美國退出《中導條約》之後,又宣稱將退出《開放天空條約》,即將到期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能否順利延期尚未可知。在此背景下,俄現役防空反導武器系統悉數亮相紅場,用意不言自明。此舉表明,俄軍不僅擁有「伊斯坎德爾」M這類「利矛」,同時也打造了體系完備的「堅盾」,有能力為己方撐起一頂頂「安全大傘」。

↑T-72B3主戰坦克

示進步——

升級源自戰場淬火

在近幾年的紅場閱兵中,俄經受敘利亞戰火洗禮的武器裝備所佔比例漸漸增多。據報導,此次80%左右的受閱裝備都有過敘利亞作戰經歷。剩餘的20%左右的受閱裝備中,許多技術上的改進都源自實戰中的收穫。

地面裝甲力量方面,T-90M和T-72B3主戰坦克、BMP-2M步戰車、「颱風」K系列裝甲運兵車等裝備均是直接參過戰或是吸取實戰經驗後的升級版。例如,與T-90A相比,T-90M換裝了「化石」爆炸反應裝甲,加裝了格柵式裝甲,取消了「窗簾」光電幹擾系統,這些改進均是吸取了實戰經驗。「颱風」K系列裝甲運兵車則針對敘反政府武裝常用的簡易爆炸裝置,強化了底盤防護。

陸軍壓制火力武器裝備方面,在敘利亞戰場上表現優異的BM-30「龍捲風」和TOS-1火箭炮迎來新款。

前者的繼任者——「龍捲風」-S火箭炮採用模塊化載具,能同時兼容122和300毫米口徑的火箭彈,戰場維護性更好;新增了9M542衛星制導高爆反坦克炮彈,可用彈藥類型達到8種,打擊目標更加多樣;最大射程增加70%,達到120千米,一次齊射能夠覆蓋100個足球場大小的面積,並且裝備了自動導航和火控系統,打擊精度、自動化程度都有明顯提升。

TOS-2火箭炮繼承了TOS-1毀滅性的殺傷力,改用6×6輪式底盤,機動性更強。通過拓展內部空間,TOS-2不再是「孤獨的毀滅者」,其信息化水平有了長足提高,能夠有效融入俄軍陸戰體系。

空戰裝備方面,A-50U預警機、蘇-35S和蘇-34戰鬥機編隊,以及蘇-24戰鬥轟炸機編隊都是俄空天軍在敘戰場上投入的主力機型,這套組合是一個完整作戰集群。其中,蘇-35S和蘇-34戰鬥機編隊能夠獨立遂行局部戰場的對空、對地作戰任務,顯示出俄空天軍靈活多樣的空戰體系。蘇-24M承擔了大量對地攻擊任務,功勳卓著。

閱兵式上的旋翼機同樣從硝煙戰火中走來。米-8和米-26直升機編隊是俄在敘戰場作戰分隊的運輸力量,米-35和卡-52武裝直升機則承擔了近地火力支援和反裝甲任務,這些機型在敘利亞戰場均有戰損卻不失威名。

拓市場——

既要吸睛也要效益

閱兵式不只具有政治、軍事價值,還蘊含著經濟價值。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最新報告顯示,2015年至2019年,俄軍售數量居全球第二,佔全球軍售總量的五分之一。對於俄這樣的武器裝備出口大國,把最具外貿潛力的武器裝備推上閱兵場,接受全世界聚光燈的照射,無疑具有很好的廣告效應。

縱觀受閱裝備,T-90M主戰坦克、BMP系列步戰車、S-400遠程防空飛彈系統、卡-52武裝直升機等已是國際軍貿市場的「明星」商品。「龍捲風」-S火箭炮很有希望延續前輩的高人氣。可如果要說最具「爆款」潛質的,或許是本次閱兵式上為數不多的新裝備——2S38型「偏流」自行高炮。

這種結合BMP-3步戰車底盤和蘇聯S-60自行高炮炮身的新裝備此前已在多個防務展上亮相。上世紀50年代,S-60就已熱銷全球50多個國家,在近年葉門軍事衝突中還能見到它的身影,繼承S-60自行高炮57毫米機炮的2S38的確有熱銷的可能。一方面,2S38與2S31自行迫榴炮等諸多現役裝備共用BMP-3步戰車底盤,技術成熟可靠,有利於降低建、用成本。另一方面,57毫米口徑的炮彈能夠比30毫米、23毫米炮彈形成範圍更大的類似「彈幕」的攔截效果,作戰能力更強。作為自行高炮,2S38的主炮最大俯角僅有5°,但憑藉較大裝藥量和射程,它仍具備與各類輕裝甲車輛正面對抗的能力。事實上,此次受閱的「庫爾幹人-25」中型步兵戰車、T-15「阿瑪塔」重型步兵戰車均換裝了擁有57毫米機炮的新型炮塔,BMP系列步戰車也有換裝計劃,預示著俄陸軍機動裝甲戰車火力將得到整體躍升。

得益於無人炮塔、綜合光電瞄準系統等高技術加持,2S38的自動化程度、打擊效能和精度都明顯提高。另外,2S38集合了自行高射炮、自行加農炮、自行突擊炮和自行反坦克炮的性能,客觀上達到了「四合一」的效果。

↑「颱風」K裝甲運兵車

明思路——

「常守核攻」愈發清晰

受限於閱兵式的時間、空間和條件,又或出於更深層原因,俄廣受外界期待的許多高新裝備沒有出現,例如 「薩爾馬特」洲際彈道飛彈、「先鋒」高超聲速飛彈,以及擁有近乎無限續航能力的「水下殺手」——「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還有填補俄軍察打一體大型無人機空白的「獵戶座」無人機等。

此外,俄仍在投入大量資源對T-72B、T-80BV、BMP-2等裝備進行升級,而未大規模換裝T-14主戰坦克、T-15步兵戰車等新一代地面裝甲車輛。這就意味著,俄軍的地面裝甲力量,還將在一定時間段內呈現出新老共存、高低搭配的發展格局。

仔細分析近年來俄軍武器裝備發展,總體上呈現出全力維持常規作戰力量、大力發展新質作戰力量和核威懾力量的特點,反映出俄在軍事戰略上愈發清晰的「常守核攻」指導思想。

正是在這種思想指導下,俄目前正在優先發展技術成熟度相對較高、能對美形成不對稱優勢的武器,同時將手中的資源向核力量建設方面傾斜,不斷謀求增加與美戰略博弈的勝算籌碼。(楊王詩劍)

編輯:張驕瀛

相關焦點

  • 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閱兵
    6月24日,俄羅斯在莫斯科紅場舉行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閱兵活動,超過14000名士兵、234件武器裝備和75架飛機將參加此次閱兵。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儀仗隊的105名軍人亮相本次紅場閱兵,這將是解放軍三軍儀仗隊時隔5年再次踏上紅場的土地。
  • 不忘歷史維護二戰勝利成果 俄舉行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閱兵式
    >6月24日,在俄羅斯新冠肺炎疫情初步緩解之際,「紀念偉大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閱兵儀式」在莫斯科隆重舉行。今年是二戰勝利75周年,面對歷史虛無主義及美國和西方國家試圖篡改二戰歷史的行為,此次閱兵傳遞出銘記歷史、維護二戰勝利成果和國際公平正義的聲音。 閱兵引人注目 當地時間24日10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推遲的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閱兵在莫斯科紅場拉開帷幕。
  • 俄羅斯紅場閱兵將舉行,六大亮點搶先看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75周年閱兵將在莫斯科紅場拉開帷幕。據塔斯社報導,超過14000名士兵、234件武器裝備和75架飛機將參加此次閱兵,看點頗多。看點一234件武器裝備亮相,不乏新型裝備武器裝備展示向來是紅場閱兵中最受矚目的環節之一,今年閱兵將有234件武器裝備亮相,除了衛國戰爭時代裝備外,還會有現代化的新型武器裝備。
  • 2020俄羅斯紅場閱兵直播時間+入口+看點+攻略
    >俄羅斯紅場閱兵直播入口  直播已結束,入口關閉    北京時間6月24日下午15點,俄羅斯將在莫斯科紅場舉行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閱兵式。將有超1.3萬名俄羅斯軍人、200多件地面武器和75架飛機等亮相紅場。  俄羅斯紅場閱兵看點  閱兵中亮相的武器裝備,往往是一國國防與軍隊建設最新成就的集中體現。每年紅場閱兵,裝備方隊由哪些武器組成都備受外界關注。今年閱兵將展示的234件武器裝備中,除衛國戰爭時代裝備外,還有不少新型裝備。
  • 莫斯科舉行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閱兵式彩排
    俄羅斯將於6月24日舉行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閱兵式。 新華社記者 白雪騏 攝本文轉自【新華網】; 6月20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蘇-57戰鬥機編隊參加閱兵式彩排。 俄羅斯將於6月24日舉行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閱兵式。 新華社記者 白雪騏 攝本文轉自【新華網】; 6月20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蘇-57戰鬥機編隊參加閱兵式彩排。
  • 今天,5月9日,是#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受疫情影響...
    2020-05-09 16:28:27來源:FX168 今天,5月9日,是#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受疫情影響,今年的勝利日將不舉行傳統的紅場閱兵,改為舉行空中和海上閱兵式。俄羅斯總統普京剛剛向紅場無名烈士墓獻花,並在「長明火」前向全體俄羅斯人民發表演講。 聲明:FX168財經報社僅提供交易相關數據及資訊參考,由此帶來的投資風險由交易者自行承擔。
  • 俄羅斯「勝利列車」展覽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
    10月26日,人們在俄羅斯聖彼得堡維捷布斯克火車站觀看「勝利列車」上的展覽。 「勝利列車」移動展覽近日在俄羅斯舉辦,該展覽是一系列紀念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的活動之一。10月25日抵達聖彼得堡的列車於23日從莫斯科的白俄羅斯火車站發車,28日繼續出發,共經過13個俄羅斯的英雄城市。「勝利列車」共有12節,8節車廂用於做展覽,4節做技術支持。展覽分為戰前以及戰鬥中的歷史事件與人民命運主題展等。 新華社發(莫京娜 攝)  10月26日,人們在俄羅斯聖彼得堡維捷布斯克火車站觀看「勝利列車」上的展覽。
  • 特殊時期的紅場閱兵傳遞哪些信號
    原標題:特殊時期的紅場閱兵傳遞哪些信號 據俄媒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京和國防部長紹伊古通過視頻會議宣布,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的紅場閱兵將於6月24日舉行。日前,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閱兵的籌備工作已全面啟動。 選擇6月24日作為閱兵日期,有前例可尋。
  • 紅場英姿,今天俄羅斯閱兵傳遞出這些信號不尋常
    75年後的今天,受新冠疫情影響而推遲的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閱兵,同樣在莫斯科紅場拉開帷幕。 鋼鐵洪流中,新武器首次亮相 據俄《消息報》報導,本次紅場閱兵出動近1.4萬名官兵、225件地面武器裝備以及75架飛機,而75架飛機代表著今年是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
  • 俄羅斯紅場閱兵深度解析
    新華社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的紅場閱兵從5月9日延遲到了6月24日。除了慶祝國家勝利、致敬歷史外,閱兵還向全世界展現了俄羅斯強大的軍事能力。面對國內外的多重壓力,俄此次閱兵不僅能夠對外展示其強大的軍事實力,而且能夠使俄羅斯民眾在經濟低迷的情況下重振信心,提高民族凝聚力。
  • 「紀念偉大衛國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線上研討會舉行
    75周年」線上研討會舉行 (主辦方供圖) 人民網北京5月8日電 7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和俄羅斯歷史協會共同主辦的「紀念偉大衛國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線上研討會在中國北京和俄羅斯莫斯科兩地同時舉行。
  • 「紀念偉大衛國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線上研討會...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和俄羅斯歷史協會共同主辦的「紀念偉大衛國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線上研討會日前在北京和莫斯科兩地同時舉行。紀念衛國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既是為了不讓歷史悲劇重演,也是為了維護人類的良知與正義。中俄兩國人民要攜手共同維護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成果,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繁榮。75年前,我們經歷了戰火紛飛的年代,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有如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給世界各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造成巨大威脅,對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帶來巨大挑戰。病毒無國界,疫情是各國共同敵人。
  • 專家:解放軍參加俄羅斯紅場閱兵是大概率事件
    原標題:專家:解放軍參加俄羅斯紅場閱兵是大概率事件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2日在專題電話會議上表示,俄羅斯已邀請19個國家的方隊參加紅場勝利日閱兵。3日,相關專家表示,中國非常大概率將會派出方隊參加紅場閱兵,解放軍三軍儀仗隊或將再出徵。
  • 普京閱兵紀念衛國戰爭勝利67年 媒體指耗費金錢
    普京閱兵 紀念衛國戰爭勝利67年  俄軍展示100多件裝備,包括「白楊—M」飛彈系統、S—400型防空飛彈系統等  俄羅斯9日在首都莫斯科紅場舉行閱兵儀式,慶祝衛國戰爭勝利67周年。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和總理德米特裡-梅德韋傑夫出席閱兵。
  • 紀念衛國戰爭勝利,老戰機掛彈飛躍克宮,顯示空中殺手組合威力
    據俄羅斯媒體5月9日報導,俄羅斯為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而舉行的空中閱兵式上,共有75架直升機和戰鬥機等飛越莫斯科紅場。隨著疫情蔓延,克裡姆林宮4月勉強接受推遲今年的慶祝活動。俄總統普京發表隆重的講話,強調蘇聯在偉大衛國戰爭中付出的犧牲。
  • 俄羅斯紅場閱兵來襲,中國應邀參加,外交部:堅決捍衛二戰成果
    2020年5月9日,是蘇聯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的日子,按照慣例,勝利日當天,莫斯科紅場要舉行盛大的閱兵式,然而,由於一場突然起來的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的勝利日閱兵被推遲到了6月24日。不過,這並沒有影響2020年紅場閱兵的關注度,就在最近,一隊來自中國的解放軍飛抵莫斯科。
  • 三軍儀仗隊亮相莫斯科紅場!
    三軍儀仗隊亮相莫斯科紅場!06-24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6月24日,俄羅斯在莫斯科紅場舉行紀念衛國戰爭勝利
  • 紅場閱兵有哪些看點?俄北極軍事裝備將首次亮相
    紅場閱兵有哪些看點?俄北極軍事裝備將首次亮相 2017-05-09 14:50:0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張艾京   中新網5月9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俄羅斯首都莫斯科5月9日將舉行慶祝偉大衛國戰爭勝利72周年閱兵及慶祝遊行
  • 時隔五年再戰紅場,解放軍儀仗隊飛抵莫斯科,非常時期,信號強烈
    2020年,是蘇聯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按照慣例,5月9日勝利日當日,俄羅斯要舉行盛大的紅場閱兵。然而,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原定於5月9日舉行的勝利日閱兵被迫推遲到了6月24日舉行。不過,儘管閱兵被迫推遲,但俄羅斯依然對此次閱兵給予了足夠的重視。
  • 今天,俄羅斯將舉行勝利日空中、海上閱兵!三大亮點值得期待
    本文轉自【央視軍事】;今天,5月9日 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 75周年紀念日 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紅場閱兵被迫推遲 空中閱兵式和海上閱兵式 將於北京時間今天下午舉行 受疫情影響紅場閱兵推遲 普京表示未來還要慶祝 紀念日活動提前一年就開始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