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方隊在閱兵式上。 新華社發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的紅場閱兵從5月9日延遲到了6月24日。除了慶祝國家勝利、致敬歷史外,閱兵還向全世界展現了俄羅斯強大的軍事能力。面對國內外的多重壓力,俄此次閱兵不僅能夠對外展示其強大的軍事實力,而且能夠使俄羅斯民眾在經濟低迷的情況下重振信心,提高民族凝聚力。在這次閱兵中,不僅有功勳卓著的老式武器駛過紅場,更有一大批亮眼的新型武器裝備湧現。
鋼鐵洪流,俄陸戰裝備受閱紅場
此次閱兵中打頭陣的是曾在衛國戰爭中叱吒風雲的T-34坦克和SU-100自行火炮,T-34坦克曾參加了兩次雅西-基什尼奧夫、貝爾格勒、布拉格等一系列戰役,為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國的解放和納粹德國的滅亡立下了不朽功勳。二戰歐洲戰場結束後,該型號坦克還被調往東線,參與了殲滅日本關東軍的「八月風暴」行動 ,在俄羅斯軍事裝備歷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對於俄羅斯人民回望歷史,堅定戰勝疫情的信心,提高民族凝聚力而言,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除了曾在戰場上留下功勳的老式坦克,新型陸地裝備同樣收穫了全世界關注的目光。T-90M就是T-90A主戰坦克的深度改進型,它採用了T-14「阿瑪塔」的最新技術,進一步強化火力、防護、機動性和態勢感知能力。該坦克移除了原有的「窗簾」光電幹擾等軟防護系統,進一步提高了坦克自身的硬防護力。這是它在經歷了敘利亞戰場的硝煙後作出的適應型轉變,更加契合目前軍事力量的實際需要。
「亞爾斯」洲際彈道飛彈作為閱兵隊伍中的明星武器,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它作為之前的Topol-M的改進版本, 使用與Topol-M相同的16x16輪式底盤,二者具有相似的外觀,但它攜帶的是改進後的飛彈,重量也更大。這種固體燃料飛彈射程為12000公裡,與以前的飛彈的主要區別在於,亞爾斯飛彈裝備了MIRV,可以攜帶至少6個可獨立瞄準的彈頭,產量為100-300 千噸。亞爾斯飛彈的設計旨在逃避飛彈防禦系統,因而這種飛彈在飛行過程中機動性強,並帶有主動和被動誘餌,據估計,它至少有60-65%的機會突破敵軍防禦力量。
作為俄羅斯陸軍未來重要武裝力量的300mm龍捲風火箭系統同樣分外顯眼,俄羅斯官方曾表明俄羅斯軍隊已計劃在2020年接收30多種新的「龍捲風」多發火箭系統,這是俄羅斯對美國陸軍高機動炮兵火箭系統(HIMARS)的回應。龍捲風系統配備了GLONASS衛星導航系統,以使運載火箭能夠準確定位自己的位置,從而獲得更精確的射擊效果。Tornado-S則是BM-30 Smerch的升級版,可發射更重的300mm火箭彈。據報導,它的射程為75英裡,爆炸威力能波及2.6英裡範圍內的目標。該系統可以齊射或作為單個精密飛彈發射火箭,也可以使用可調彈藥。獨特的300毫米遠程使得Tornado-S MLRS可以在120公裡範圍內射擊,覆蓋面積超過60公頃, 該綜合設施能夠使用單枚火箭配合12名嚮導的齊射方式進行射擊。此外,Tornado-S MLRS的關鍵功能是新型的自動制導和火控系統,它可以同時控制作戰部隊的火力,並自動計算目標數據,直接在水平和垂直平面上引導戰鬥車輛作出精準的方向微調。
此外,以「鎧甲-SM」為代表的「反導家族」全員亮相,展示了俄羅斯強大的防空反導能力,這是俄羅斯對自身防禦力量一次全面展示。「鎧甲」SM彈炮合一防空系統採用9M335/57E6飛彈改進型,能夠擊落40千米範圍內雷達反射截面積為0.1至0.3平方米、飛行速度1000米/秒的空中目標,對雷達反射截面積只有0.03至0.06平方米的隱身目標,具有70%以上的命中率。該系統的最大特點是具備攔截戰術彈道飛彈的能力,這使其防空級別一舉從戰術防空上升為準戰略防空,作戰意義更大。
此次紅場閱兵除了展示出俄羅斯強大的地面鋼鐵洪流外,其空中力量的巨大威懾力同樣蔚為壯觀。
呼嘯長空,俄空中力量展現雄威
自2019年美國退出《中導條約》之後,今年5月,美國又宣布退出《開放天空條約》,並考慮是否延期即將到期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這些對俄羅斯國家安全利益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在此次閱兵中,俄羅斯不僅展現出了強大的反導防空能力,而且展示了強大的空中力量。
在本次閱兵中,共有75架軍機將編成16個空中梯隊從莫斯科紅場上空呼嘯而過。其中,米-26重型運輸直升機和米-8武裝直升機領銜飛過。米-26重型運輸直升機的負載和舉升能力可與美國C-130大力神運輸機媲美。米-26的最高飛行速度為295 km / h,巡航速度為255 km / h,該直升機於1977年12月首飛,自1985年起,蘇軍便將其投入到了阿富汗戰爭中去,它還出現在1999年高加索地區和與達吉斯坦的幾乎所有衝突中。在聯合國維和行動中,米-26在南斯拉夫、索馬利亞等地執行撤離、運輸、援助、重建等人道主義行動中表現出色。米-26設計用於運載重達20噸的大型貨物,幾乎是早期米-6 Hook的兩倍。作為軍用運輸直升機,米-26配備有先進的航空電子設備,它的高承載能力和高巡航速度的完美結合使得直升機的使用經濟並且高效。
圖-160作為明星裝備,也在本次閱兵中現身紅場。圖-160戰略轟炸機,是世界上轟炸機中總起飛重量最高的戰鬥機,被外界稱為「白天鵝」。該轟炸機的機身具有獨特的外觀,機翼和機身逐漸集成為一體式配置,它不僅可以攜帶核武器和常規武器,而且可以攜帶遠程核飛彈。該轟炸機具有高度的電子化設備,配備有包括集成的瞄準,導航和飛行控制系統,以及自動控制和電子對抗系統。圖-160的爬坡速度為每秒70米,最高速度和巡航速度分別為每小時2220公裡和每小時960公裡。在2015年11月17日至2015年11月20日,俄羅斯首次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中通過圖-160搭載巡航飛彈X-555和X-101對既定目標形成打擊。圖-160轟炸機不僅在敘利亞戰場上有著出色的表現,而且在如今俄羅斯的北極戰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蘇-57作為俄第五代戰鬥機,在5月9日的空中閱兵中已經吸引了足夠的眼球,此次閱兵亮相依舊引人注目。這架飛機很少在公眾場合露面,去年已開始量產。作為可以與美國F-35戰鬥機相匹敵的隱身戰機,該戰鬥機在飛行速度和高度方面有著更加優異的性能。在內部炸彈艙中,蘇-57使用短程RVV-MD,中程RVV-SD(產品180)和遠程RVV-BD(產品180-BD)的新型制導空空飛彈。新飛彈與其前身飛彈相比,其射程、靈敏度、抗噪性以及在自動飛行過程中能夠檢測和捕獲目標的能力大大提高,使其可以從內部武器艙快速發射飛彈實施打擊。作為第五代戰鬥機,蘇-57不僅可以達到很好的隱身效果,而且具有超音速巡航速度,能夠進行超負荷機動,並配備有先進的電子設備,在近距離戰鬥中具有強大的優勢。
特殊時期閱兵意義非凡,中國軍隊參閱影響深遠
即便俄羅斯受到疫情的影響,但是仍有近1.4萬名官兵、200多件武器和75架飛機參與此次閱兵。目前的俄羅斯迫於國內外各方面壓力,也急需一場盛大的閱兵,對外展示其強大的軍事實力,對內凝聚民眾的信心。俄羅斯在二戰中付出了2700萬人的巨大犧牲,抵擋了德軍75%的兵力,摧毀了德軍75%的坦克和飛機,但是自從去年九月份開始,在歐洲掀起了篡改二戰歷史的潮流,不斷削弱俄羅斯在二戰中發揮的作用和地位,甚至一度將俄羅斯與納粹德國等同,指責蘇聯以及納粹德國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今年5月8日勝利日紀念日上,美國總統川普發推隻字未提蘇聯在二戰中的貢獻,俄方對此表示極大的憤怒。普京在此次閱兵中反覆強調偉大的衛國戰爭要載入史冊。在閱兵式上獨立國協國家的出現,復刻出了當年的歷史場景,體現出了蘇聯軍隊在二戰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通過歷史符號的展示,有力反擊了西方的謠言。
另外,自烏克蘭危機以後,俄一直面臨著很大的地緣政治困局,西方從未停止過對俄羅斯的唱衰與打壓。俄通過此次閱兵還原當年的景象,既有力地證實了蘇聯軍隊在二戰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也表明俄曾經有能力打敗侵略者、打贏衛國戰爭,現在更有能力維護自己的國家安全和利益,進而維護世界和平。
在此次俄羅斯紀念偉大衛國戰爭75周年閱兵式上,我國國防部長魏鳳和應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古的邀請參加了此次閱兵。時隔5年,中國軍隊再一次亮相莫斯科紅場,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隊105名軍人參與了此次盛大的勝利日閱兵式,此次赴俄的儀仗隊隊員平均身高1.86米,平均年齡20歲,對外展現出了新時代中國軍隊的良好精神風貌。
此次中國作為俄此次閱兵外國軍人中數量最多的國家,反應出中俄兩國關係不可動搖,雙方在政治、經濟和國防領域的合作正在逐步深入,中俄兩國同為二戰同盟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參與者,也是最終勝利者,對開創二戰後和平局面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忘記歷史就有可能使歷史重演,只有尊重歷史,才能維護長久的和平。中國派出三軍儀仗隊參加俄羅斯衛國戰爭75周年閱兵活動,正是表明了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對於二戰歷史的尊重,同樣也是共同維護戰後來之不易和平的生動體現。時隔5年,中國軍隊再次赴俄參閱,必然會在俄羅斯乃至世界範圍內再次掀起一股中國熱潮,展現中國軍隊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光輝形象,展現中國軍隊維護世界和平的使命擔當。(申起有、張顥月、劉子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