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場即震撼,亮相即精彩 解放軍儀仗大隊解密中國方隊紅場閱兵

2020-12-23 環球時報

7月29日,中央軍委給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大隊等三個單位記一等功,其中解放軍儀仗大隊(以下簡稱儀仗大隊)上月在新冠病毒疫情全球肆虐大背景下,圓滿完成赴俄羅斯參加紅場閱兵任務。在八一建軍節前夕,《環球時報》記者對儀仗大隊赴俄參加本次紅場閱兵的受閱官兵進行了專訪,通過親歷者的描述還原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特殊情形下中國軍人如何完成「出場即震撼,亮相即精彩」和全體人員零感染的雙重目標。

奉命出徵

從儀仗大隊首次成建制跨出國門到今年整整10年。近些年,儀仗大隊越來越多地走出國門,陸續參加了委內瑞拉、義大利、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國家組織的大型紀念活動,並憑藉紀律嚴明、動作整齊劃一、軍姿威武雄壯而贏得「中國名片」的美譽。

2019年年底,俄羅斯宣布要在2020年5月9日舉辦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慶祝活動,紅場閱兵是慶祝活動的重頭戲。儀仗大隊大隊長韓捷對《環球時報》表示,在接到正式命令前,就判斷儀仗大隊代表中國再次赴俄羅斯參加紅場閱兵的可能性非常大。韓捷的判斷源於中俄關係蒸蒸日上的發展和儀仗大隊紮實過硬的訓練。果不其然,上級很快下達正式命令。春節剛過儀仗大隊就開始挑選抽組人員、進行基本動作強化訓練等一系列準備工作。外交無小事,大批人員赴海外執行任務,背後的準備和保障工作事無巨細,比如要辦理出國護照、武器出關和人員邊檢等手續。另一方面,受閱隊員則要從難從嚴展開訓練,力求達到精益求精。

而這次任務最大的不同是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暴發,當時俄羅斯確診人數呈現逐漸攀升之勢,而中國的疫情已經得以控制,對儀仗大隊受閱官兵而言,是一次「逆行」之舉。張天龍是此次紅場閱兵方隊旗手,也是為數不多第二次赴俄羅斯參加受閱的隊員之一,他表示,「接到任務時,沒有一個隊員因為疫情而退縮,相反大家認為這是對我們的一次考驗,在這種特殊環境下,無論是從準備工作還是訓練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記憶,雖然防疫工作很煩瑣,很複雜,但我們有信心圓滿完成任務。」

然而,身經百戰的儀仗大隊此次需要面對的考驗遠不止這些。4月16日, 俄總統普京宣布,因新冠疫情影響俄將推遲原定於5月9日舉行的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閱兵式,儀仗大隊的訓練準備工作也隨即按下暫停鍵。

不打無準備之仗

5月26日,普京宣布6月24日舉行紅場閱兵,儀仗大隊的訓練也重新啟動。「之前抽組隊員有其他任務要執行,因此不得不重新挑選隊員,新隊員佔比約20%。此外,為了讓更多官兵走出國門,增長閱歷和見識,積累國外執行任務的經驗,105名參閱官兵中只有4人參加過2015年的紅場閱兵,成員平均年齡在20-21歲之間。」儀仗三隊隊長韓麗麗是此次任務方隊的教練員,他回憶說,與此前歷次執行赴外任務不同,此次新隊員比較多、時間緊,唯一的辦法就是提高訓練強度,每天訓練達到10個小時。

雖然隊員年齡小,但能入選方隊的都是日常軍事訓練素質過硬、訓練積分靠前、表現突出的優秀隊員。白路旭是重新抽組隊員中的一員,擺在他面前的挑戰是,在國內訓練正步步幅是75釐米,行進速度每分鐘110-116步;而俄羅斯隊列行進步幅是80釐米,每分鐘120步。作為訓練有素的專業隊員,每步邁出去都是75釐米,已經形成肌肉記憶,在短時間內做出調整,並且達到毫米不差是有難度的,因為越是高手對細微變化越敏感。白路旭說,「唯一的辦法就是強化訓練,除了每天10小時的規定訓練,休息時間還要自己加練。」

除了動作程序,環境、場地和口令都是陌生的,與國內閱兵平滑的水泥地不同,莫斯科的紅場地面凹凸不平。據韓麗麗介紹,為此儀仗大隊專門在訓練場地上鋪設了碎瓷磚,讓隊員們掌握平衡身體重心的方法,確保隊列穩固。當時,隊員們腳上穿著的是新換發的馬靴,嶄新的鞋面最有型同時也最磨腳,在碎瓷磚上練習踢正步的隊員沒有腳上不起泡的。新馬靴與腳相互適應需要經過一兩個星期的磨合,才會逐漸達到最舒服的狀態,這也恰是紅場閱兵舉行的時候。

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更是前所未有的新挑戰。赴俄羅斯執行任務受閱官兵無論是在乘機乘車、住宿餐飲、日常生活還是訓練演練、對外交往都會與外方人員以及他國參閱官兵產生交集,發生交叉感染的風險很高。因此儀仗大隊制定了嚴密的防疫措施,做好了多種緊急預案。韓捷介紹,首先俄羅斯在防疫措施方面做了充分準備,為每個參閱國家的官兵都配備了口罩、手套和消毒水,實施全封閉管理。其次,一天早中晚三次測量體溫,並定期進行核酸檢測和血清檢測。此外,我們制定了9方面18種情況的緊急預案,確保發生意外情況後能有效防範和應對。儀仗大隊防疫工作的細緻程度可以從合練期間的細節體現出來。6月13日儀仗大隊抵達俄羅斯至正式閱兵前先後有4次合練,官兵需要凌晨3點起床,總耗時12個小時以上,在這期間全程戴護目鏡、口罩和膠皮手套,只去一趟衛生間,只吃一頓乾糧。「每次出發前我們都會噴上幹擾素,結束後用酒精進行消毒,使用淡鹽水漱口。」

任務圓滿完成

6月24日,儀仗大隊受閱官兵在全球無數目光的注視下,軍姿挺拔、鏗鏘有力地通過閱兵場,短短20秒的正步走展示出中國人民解放軍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底蘊。韓捷認為,此次閱兵活動發生在全球新冠病毒疫情持續蔓延的大背景下,在沒有硝煙的「防疫戰場」上,意義非凡,影響深遠。

每次赴海外執行任務既是一次解放軍形象的大展示,也是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據張天龍回憶,一個哈薩克斯坦的受閱隊員主動過來打招呼,雖然語言不通,但溝通得很不錯。「他的衣服上佩戴著一枚2015年來中國參加9·3閱兵的紀念章,而且在手機裡保留著當時拍的照片。」張天龍介紹稱,在俄羅斯期間,「我們做到每天第一個出操訓練,最後一個收操休息。合練期間需要乘車外出,下車時要把車上所有垃圾清理乾淨、打包帶走。在食堂吃飯,每個人都要堅持光碟,並且把座位收拾乾淨。」

士官劉啟明是第一次出國執行任務,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塞爾維亞方隊領隊在訓練現場向中國國旗駐足敬禮,交流中多次給予中國方隊讚譽。而且在等待分列式期間很多外國方隊隊員都走過來希望和中國軍人合影,「只有祖國強大了才會贏得外界認可」。

(環球時報)

相關焦點

  • 2020俄羅斯紅場閱兵直播時間+入口+看點+攻略
    將有超1.3萬名俄羅斯軍人、200多件地面武器和75架飛機等亮相紅場。  俄羅斯紅場閱兵看點  閱兵中亮相的武器裝備,往往是一國國防與軍隊建設最新成就的集中體現。每年紅場閱兵,裝備方隊由哪些武器組成都備受外界關注。今年閱兵將展示的234件武器裝備中,除衛國戰爭時代裝備外,還有不少新型裝備。
  • 看中國儀仗隊英姿颯爽走過紅場
    應俄方邀請,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大隊此次共派出105名軍人,赴莫斯科參加紅場閱兵,隊員平均身高1.86米,平均年齡20歲。這是時隔五年,中國軍人再次參加,俄羅斯的勝利日閱兵活動。 是不是沒看夠?小編還為大家準備了一個長達70秒的視頻,通過觀眾視角來觀賞英姿颯爽的中國儀仗隊。 △觀眾視角看中國儀仗隊走過紅場 要知道 這並不是 解放軍儀仗大隊第一次出國亮相 2010年9月16日 墨西哥 為慶祝獨立200周年,墨西哥舉辦慶祝活動。
  • 專家:解放軍參加俄羅斯紅場閱兵是大概率事件
    原標題:專家:解放軍參加俄羅斯紅場閱兵是大概率事件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2日在專題電話會議上表示,俄羅斯已邀請19個國家的方隊參加紅場勝利日閱兵。3日,相關專家表示,中國非常大概率將會派出方隊參加紅場閱兵,解放軍三軍儀仗隊或將再出徵。
  • 解放軍三軍儀仗隊:走向世界的「中國名片」!他們是如何煉成的?
    (央視財經《天下財經》)這次紅場閱兵,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再次組隊參閱,成為閱兵式上一道亮眼的風景。近年來,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已多次亮相國際舞臺,展現了中國軍人的颯爽英姿。本次赴俄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方隊包括105人,他們平均身高1米86,平均年齡20歲。
  • 俄羅斯紅場閱兵掠影:中國三軍儀仗隊再搶鏡,《喀秋莎》之歌又唱響
    就在6月13日的時候,應俄羅斯方面邀請,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儀仗隊的105名軍人抵達莫斯科的謝列梅捷沃國際機場,將出席紅場的閱兵活動——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時隔5年之後,再次踏上紅場的土地。作為曾經的軍人,我為中國的三軍儀仗隊而驕傲!
  • 解放軍儀仗大隊,一等功!
    編輯:小馬幾乎每一個國家的軍隊中都設置有儀仗隊,他們主要的職責就是負責包括迎接外賓、慶典閱兵在內的一些司禮任務。除此之外,儀仗隊也是一個國家軍隊精神面貌的直接體現,在一些重大國際場合也代表著一個國家的門面,香港回歸儀式上英姿挺拔的解放軍儀仗隊和英國軍隊的對比就十分鮮明。而對於我們中國人民來說,解放軍的三軍儀仗隊一定是世界上最優秀的一支儀仗隊,不管是國慶閱兵還是前往國外執行任務他們將中國軍人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大家,也贏得了國際社會的一致好評。
  • 2020俄羅斯紅場閱兵中國第幾個出場
    2020俄羅斯紅場閱兵中國第幾個出場?  答:按照慣例,國際方陣出場順序一般按照字母排序,但也有例外。  2015年5月9日,中國軍隊受邀參與閱兵,在出場排序上,中國儀仗隊也得到「特殊對待」。按照字母排序,中國本該排在第九位,但卻調整到「末位」,壓軸出場。
  • 三軍儀仗隊亮相莫斯科紅場!
    三軍儀仗隊亮相莫斯科紅場!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儀仗隊的105名軍人亮相本次紅場閱兵,這是解放軍三軍儀仗隊時隔5年再次踏上紅場的土地。平均身高1.86m、平均年齡20歲。儀仗隊員動作整齊劃一,氣勢排山倒海;昂首闊步,步伐鏗鏘,走過莫斯科紅場,展示出中國軍人的風採。看視頻↓↓網友評論:最帥天團!中國最帥天團此次莫斯科之行備受關注。
  • 紅場英姿,今天俄羅斯閱兵傳遞出這些信號不尋常
    鋼鐵洪流中,新武器首次亮相 據俄《消息報》報導,本次紅場閱兵出動近1.4萬名官兵、225件地面武器裝備以及75架飛機,而75架飛機代表著今年是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
  • 俄羅斯紅場閱兵將舉行,六大亮點搶先看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看點一234件武器裝備亮相,不乏新型裝備武器裝備展示向來是紅場閱兵中最受矚目的環節之一,今年閱兵將有234件武器裝備亮相,除了衛國戰爭時代裝備外,還會有現代化的新型武器裝備。「葉」式遙控掃雷車今年首登紅場閱兵,這是一款俄羅斯戰略火箭兵的專用遙控掃雷車,能探測和排除百米內的金屬地雷,通過「車載寬幅感應搜索模塊」探測地雷,並用震蕩電磁波將其遠程引爆。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閱兵中壓軸出場的將是「亞爾斯」洲際彈道飛彈和披掛陸海空三軍軍旗的「迴旋鏢」步兵戰車。
  • 軍營傳真|儀仗兵,用青春為中國軍人代言!
    儀仗兵的青春世界■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崔寒凝 記者 賀逸舒 通訊員 李 捷 周 輝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解放軍儀仗大隊官兵步履鏗鏘走過天安門。儀仗兵的樣子天空漸暗,飛機起飛,目的地:墨西哥。2010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大隊奉命參加慶祝墨西哥獨立200周年閱兵活動。
  • 揭秘丨閱兵為什麼沒有群眾方隊?哪些人去了現場觀禮?……
    而此前幾次閱兵中,在2009年新中國成立60周年閱兵中,檢閱車車牌號為「京V·02009」,當時使用的是「2004式」軍車號牌,「京V·02」便是中央軍委使用車牌;在1999年新中國成立50周年的閱兵中,檢閱車車牌號是「甲A·02156」,按照「1997式」軍車號牌的含義,「甲A·02」一般是中央軍委的車,而對於「2156」,當時有解釋認為,「21」即中國共產黨誕生於
  • 盤點勝利日閱兵現場十大震撼瞬間
    中新網北京9月3日電 今天上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中國以最莊嚴隆重的形式紀念70年前那場保衛家園、抵禦外敵的偉大勝利。  數萬人齊唱《義勇軍進行曲》,全場致敬抗戰老兵,最大陣容儀仗隊踏步長安街,最大規模空中梯隊「拉煙」而過……今天上午的大閱兵,在中國閱兵史上留下諸多震撼瞬間。
  • 解放軍儀仗隊徵服全場,嚴整軍姿令各國軍隊讚嘆,俄媒:鶴立雞群
    當地時間6月24日,俄羅斯在莫斯科紅場舉行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閱兵活動,共有13008名士兵、216件武器裝備和75架飛機參加了此次閱兵。按照慣例,俄勝利日閱兵應在5月9日舉行。但由於新冠病毒疫情,俄方把閱兵式推遲至6月24日,即1945年二戰結束後蘇聯首次為衛國戰爭勝利舉行紅場閱兵的日子。今年的5月9日,包括莫斯科在內的俄多個城市舉行了空中閱兵,以降低感染風險。
  • 俄羅斯紅場閱兵深度解析
    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方隊在閱兵式上。 新華社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的紅場閱兵從5月9日延遲到了6月24日。除了慶祝國家勝利、致敬歷史外,閱兵還向全世界展現了俄羅斯強大的軍事能力。
  • 帥到炸裂的搖滾版「9·3大閱兵」
    預告片的開頭,就是9月3日勝利大閱兵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手持著五星紅旗踏步前進,這支隊伍主要擔任迎送外國元首、政府首腦等重大國事活動和儀仗司禮任務。這支被網友們稱為「中國第一天團」的隊伍,在今年的俄羅斯紅場閱兵時,就驚豔了世界,成功吸引了世界各國的目光。
  • 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閱兵
    6月24日,俄羅斯在莫斯科紅場舉行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閱兵活動,超過14000名士兵、234件武器裝備和75架飛機將參加此次閱兵。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儀仗隊的105名軍人亮相本次紅場閱兵,這將是解放軍三軍儀仗隊時隔5年再次踏上紅場的土地。
  • 《大國儀仗》:把國家形象體現在每一個正步中
    《大國儀仗》將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風雨歷程與儀仗部隊自身的發展沿革相結合,在「大歷史」的坐標視野中講述「大國儀仗」鮮為人知的故事。紀錄片精心選取了一系列關鍵歷史節點來展開敘事,在這些裡程碑似的重大儀式活動中,擔任儀仗任務的官兵們均力克艱困,圓滿完成了使命,成為對外展示中國國家形象和軍隊形象的重要窗口。
  • 紅場閱兵搶先看!十多款新銳武器震撼亮相,俄羅斯戰疫強軍兩手硬
    2020年度的俄羅斯紅場閱兵式將於當地時間6月24日在莫斯科舉行,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原定於5月9日舉行的勝利日閱兵不得不延遲了一個多月。雖然俄羅斯的戰疫形勢仍然不容樂觀,不過戰鬥民族仍然頂著巨大的壓力籌備了今年的閱兵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