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內容發展新特徵

2020-11-24 騰訊網

隨著4G向5G邁進、流量資費降低、簡易剪輯軟體普及、大數據精準推送應用升級等眾多利好推動,我國短視頻行業步入黃金髮展期。短視頻內容從最初服務用戶娛樂的自發、隨意、粗糙的創作狀態,開始步入商業運營、知識傳播、價值引領等更為主流、專業、系統的生產狀態。

一、輿論宣傳的有生力量

短視頻日益成為傳播主流輿論、弘揚主流價值的新形態。

1.短視頻內容成為政務宣傳的重要形式

截至2019年10月,已有超16000家政務機構入駐抖音,累積發布超82萬條短視頻,共獲得超3480億次播放量,139億次點讚量。超過 8000多家政務號媒體號入駐快手。這些政務類短視頻受到了廣大網民尤其是年輕網民的青睞,新聞聯播的快手粉絲量達到3010.9萬,抖音的粉絲量達到2200萬;人民網抖音粉絲量達到近3000萬。

2.短視頻配合主題主線宣傳積極服務大局

抖音開設「我們的70年」專題頻道,總播放量達到7.4億次。《V觀「中國之治」》系列、《讀懂「中國之治」》系列短視頻累計播放已超過2000萬次。

3.短視頻反映了新時代、新人物、新氣象

《王繼才原聲重現 一島一生!我的32年……》《刷新2019》《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等短視頻作品以「小體量」展現「大內涵」,備受網民認可。在快手平臺,廣電總局優秀網絡短視頻展播快手帳號累計播放量超過7億次,點讚量超過5000萬次,粉絲增長113.3萬,其中「精彩短視頻,禮讚新中國」系列宣傳視頻累計播放超過4.3億次,點讚量超過3500萬次。

4.短視頻成為助力扶貧攻堅的積極力量

基於區域特色農副產品以及旅遊資源的短視頻內容成為日益重要的內容類型,並對區域扶貧起到巨大促進。字節跳動曾發起「山裡DOU是好風光」文旅扶貧項目,旨在以抖音為主陣地助力貧困地區的特色旅遊。快手正式成立「快手扶貧」辦公室,開展「打開快手•發現美麗中國」地區合作計劃、「點亮百縣聯盟」扶貧戰略,從電商扶貧、教育扶貧、旅遊扶貧、生態扶貧等方向探索短視頻新路徑。

二、文化傳播的積極手段

過度娛樂化曾經是短視頻頗為人詬病的問題。近來,隨著網絡視聽內容生態不斷優化,短視頻不再只是淺表性娛樂,而日益展現出表達思想、闡述觀念、傳遞科學知識等文化傳播屬性。

1.短視頻傳承文化

據統計,2019年5月初,抖音平臺上傳統文化相關短視頻超過6500萬條,累計播放量超過164億次,累計點讚數超過44億次,其中京劇話題「我『變臉』比翻書還快」相關視頻播放量接近60億次。不僅如此,在平臺的積極推動下,短視頻也逐漸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的新興載體。2019年4月,抖音推出「非遺合伙人」計劃,通過加強流量扶持、提高變現能力、打造非遺文化開放平臺及開展城市合作等方式,全方位助力非遺文化傳播。秦腔、秧歌、麵人兒、豫劇、火把節、廟會、象棋、晉劇、二人臺等非遺內容在短視頻平臺上收穫了大量擁躉,短視頻平臺正在成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重要的非遺傳播平臺。

2.短視頻普及知識

2019年3月,抖音聯合中國科學院等推出了「知識創造美好」為主題的「抖知識創作者計劃」,積極推動平臺的在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等領域的擴容,累計播放量達1.9萬億次,並誕生了一大批廣受關注的科普帳號和「知識網紅」。快手平臺的知識作品(趣味知識、生活百科、職業技能、學科教育)數量超過1.2億,擁有兩千以上粉絲的知識創作者已經超過47萬人,平均每秒誕生4個知識內容,平均每個作品獲得一萬多播放曝光。

三、影視作品的微縮呈現

以「短平快」著稱短視頻隨著信息承載需求的提升不斷拓展時長容量。時限擴容為短視頻精細化、專業化供了基礎,也為短視頻從信息片段、娛樂片段向微縮化影視作品迭代創造可能。

1.劇情類短視頻不斷增多

目前,很多平臺都積極促進劇情類短視頻的創作,比如愛奇藝推出「劇情短視頻」扶持計劃,快手打造「快手小劇場」,甚至出現「納逗」等主打劇情類短視頻的APP產品,劇情類短視頻爆款產品和人氣博主也開始出現。抖音短劇《不過是分手》豆瓣評分高達7.9,全網播放量超過億;劇情類短視頻播主「靈魂當鋪」粉絲總數高達722.1萬,發布短視頻部均評論數超2000,集均點讚量達24.5萬。

2.微綜藝開始出現

隨著西瓜視頻宣布投入40億開發「原生移動綜藝」,率先試水「微綜藝」,先後上線《丹行線》《侶行·翻滾吧非洲》《海角甜牙》等系列微綜藝節目,其他平臺也加大對這一內容類型的布局。愛奇藝上線的《SHU理生活》展現家居美學,抖音連續出品《歸零/REKNOW》、《魔熙先生+》、《尋夢「歡」遊記》等豎屏微綜藝等等。微綜藝的類型也從文化旅遊類向家居類、美妝、親子等更加細分的領域擴展。

3.微紀錄片快速發展

如微紀錄片《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自2019年11月上線以來好評如潮,一個月時間在各大平臺總播放量超過2.5億次。李子柒的系列記錄短片不僅在國內網站大火,而且在國外YouTube上爆紅,擁有七百多萬粉絲,視頻播放量累計超千萬。李子柒視頻中所表現出的天地之美、制器之美、人倫之美、民生之美也使之成為向世界展現中華文化的重要窗口。

四、商業變現的重要載體

作為一種新興應用場景,短視頻正以極具開放性和擴展性的內容形態,無處不在的傳播場景、持續增長的用戶規模和巨大流量,展現出強大的商業化能力。據預測,到2020年短視頻市場規模或將達到600億元。短視頻內容商業化有三種主要形式:

1.短視頻成為電商入口

2019年,淘寶、京東、抖音、快手、閒魚、拼多多等越來越多的平臺加入短視頻「帶貨」的競爭賽道,長於娛樂的短視頻日益彰顯「種草」功能。一方面,短視頻內容在淘寶、京東等專業電商平臺成為了商品展示的升級配置,電商巨頭持續向短視頻業務布局;另一方面,在抖音、快手等專門短視頻平臺,也有越來越多的內容融合了電商屬性,比如2019年快手推出自營「快手小店」,抖音上線多款以商業推廣為主的小程序,豐富消費場景下的短視頻電商功能被不斷強化。

2.短視頻成為營銷載體

平臺方更加主動整合商品、主播、供貨方、生產方等環節,短視頻內容營銷的運作更加體系化,越來越多的明星加入了短視頻「帶貨」大軍,「帶貨」能力也成為衡量短視頻內容商業價值的重要指標。2019年暑期檔電影《哪吒》上映期間,由明星李現帶動40位流量藝人使用哪吒貼紙,最終收穫150億流量,其中單條貼紙短視頻點讚量超過2000萬,播放量超過3.1億,極大帶動了電影《哪吒》的市場認知,成為短視頻營銷的現象級事件。

3.短視頻成為付費產品

付費短視頻的類型從知識、技能等實用性內容延伸到劇情類、資訊類等類型,視頻平臺也採取積極行動加快對付費短視頻內容的扶持和發展。快手加快布局「知識付費」在短視頻領域的應用,聯合知乎發布「快知」計劃,通過流量扶持、品牌共創等方式鼓勵知識生產者加入短視頻內容創作,探索知識變現的可能。愛奇藝發布「劇情短視頻付費分帳合作說明」,以明確的分帳原則加大對優秀短視頻創作的扶持和促進。

(執筆人:董瀟瀟)

(本文轉載自國家廣電智庫)

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短視頻內容+直播——視頻內容電商新風口
    2016年起,短視頻和網絡直播迅速發展,成為網際網路新風口,用戶規模持續增長。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直播平臺成為新的流量高地,紛紛探索流量變現渠道增加收入。隨著移動網際網路人口紅利期的結束,傳統電商亟需新的流量入口,同時內容平臺也需要拓寬變現渠道。
  • 長中短視頻全布局,騰訊視頻的內容生態「雨林」構建
    這些都是長視頻平臺在精細化運營中挖掘出的諸多新場景、新需求。中視頻則可以利用這些年輕藝人的資源,以較為輕量級、富有創意性的節目形式,讓更多藝人有營業機會,也能將粉絲綁定在平臺上,提高用戶粘性。同時,還能讓長視頻平臺從單純追求內容變為主動滿足用戶看更多、看更爽、看更廣的需求。對內容生產方而言,中視頻意味著更多的施展空間。
  • 主流媒體超爆款短視頻分析
    研究發現主流媒體超爆款短視頻具有情感化、近距離的特徵,主流媒體在新的電子空間內要牢記陣地意識,提高用戶意識,警惕模式桎梏,承擔主流媒體的責任和義務。截至9月20日晚19點,三家主流媒體在抖音上點讚量超過500萬的超爆款視頻共95個,其中人民日報48個、央視新聞25個、人民網22個。文章將通過內容分析、數據分析的方式探討這些超爆款短視頻都有哪些特徵?這些超爆款短視頻對主流媒體在新領域的發展有哪些值得借鑑和反思的地方?
  • 鬥魚短視頻上線 打造短視頻+直播高流量內容平臺
    鬥魚短視頻上線 打造短視頻+直播高流量內容平臺  中新網10月30日電 近日,剛剛上線的鬥魚短視頻獨立模塊峰值突破500萬,日播放量峰值突破3000萬。藉助直播帶來的巨大流量優勢,鬥魚也迅速成為遊戲短視頻領域的大流量平臺。
  • 「綜藝+短視頻+直播」:用聚合優質內容實現公益助農新業態
    今年以來,面對脫貧、戰疫的雙重考驗,網際網路業態迅速發展,短視頻、直播、電商等網生內容從業者呈井噴式增長,從娛樂形式、消費習慣等多方面影響著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新業態催生新職業,而新職業需要培育,大量從業者的入局造成了素質的良莠不齊。
  • 短視頻+:賦能可視化數字智能社會
    中國傳媒大學趙暉教授發布報告報告提出「短視頻+」的理念,從短視頻平臺用戶行為特徵、短視頻平臺發展趨勢及用戶特徵分析、短視頻內容生產與傳播、短視頻平臺的價值維度和短視頻內容產業的未來預測五個方面對2020年短視頻內容產業的發展情況進行分析、梳理與總結。
  • 抖音青少年「萌知計劃」推動短視頻文化教育領域新發展
    抖音青少年短視頻平臺為此推出「萌知計劃」,藉以對「知識創作者」發起扶持計劃,吸引青年創作者產出適合青少年人群消費的知識文化內容,並為當下青少年人群提供更加精準、正向、適合的高質量文化教育內容。  什麼是「萌知計劃」?
  • 2020年中國視頻內容全產業鏈發展研究報告
    從單個用戶準備觀看視頻內容時的切面時間內的選擇面而言,從傳統有線電視,到允許7日回看、一定程度突破時空局限的IPTV,到完全突破時空局限的在線視頻,再到生產參與面迎來歷史性突破的短視頻,選擇面的廣度不斷突破,用戶的注意力不再溢出,從供給端驅動視頻內容的垂直化發展。2020Q3主要短視頻平臺日上傳總量:*〖10〗^7量級。
  • 新土豆的短視頻新長徵之路靠譜嗎?
    將土豆短視頻平臺定位置入大文娛,還有一層生態訴求:大文娛正通過內部業務版塊之間的生態鏈體再造,重塑業務,有利於激活大文娛集團的內容端活力。當然還有分發、技術、商業等許多架構。而新土豆走向短視頻平臺之路,可以說是大文娛在內容源頭的長遠戰略,它體現了競逐未來大視頻時代的野心。你能看到,跟阿里集團一樣,大文娛內部體系之間,也有一種結構化的魅力。它令我常常想到騰訊互娛。
  • 短視頻成內容創業風口,但想與Papi醬一樣飛上天卻不容易
    騰訊、阿里等大公司均啟動了內容戰略,企業和資本開始對內容進行投資;微信公眾帳號、微博、今日頭條、美拍等內容平臺紛紛走向開放,正在形成類似於AppStore的內容創業生態;傳統內容生產者紛紛轉型到新媒體內容行業;移動App、O2O、智能硬體諸多創業領域機會越來越少——這些都是內容創業迎來黃金時代的原因。
  • 產品分析 | 西瓜視頻,「最懂你」的短視頻平臺
    其中,短視頻發展勢頭最為迅猛,反超綜合視頻,成為使用第二多的應用,顛覆了視聽傳播的整體格局。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中國短視頻用戶規模2018年已達5.01億人,增長率為107.0%,預計2020年能達到7.22億,隨著5G商用的進一步落地和高科技的應用,短視頻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的創新競爭。
  • 2020視頻內容生態大會召開 打造長中短視頻良性生態循環
    12月19日,以「萬物向新、共生共贏」為主題的2020騰訊視頻內容生態大會在京舉行,騰訊視頻副總裁王娟出席會議並分享了騰訊視頻在內容生態建設上的新思考與新布局。構建生態全景循環 推動內容價值新進階隨著產業協同日益密切及用戶視聽需求的多元化,內容生態成為了網絡視頻平臺的建設重點。以不斷進化的技術中臺、龐大用戶基數和多樣化業務形態為基礎,以優質海量IP與多元化運營方式為承託,騰訊視頻已經構建起了長、中、短多領域內容協同發展的良性生態循環。
  • 談談短視頻歌曲創作
    原標題:新媒介推動文藝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縱橫談)——以短視頻歌曲創作為例核心閱讀短視頻歌曲不高深、不玄奧,卻通過用戶參與和視覺「增值」,展現噴薄而出的生命力、多彩生活的煙火氣,以其真誠質樸準確對接人們的情感需求,共同抒寫對生活的熱愛與執著行動裝置普及,短視頻強勁發展,成為新藝術形態生成與傳播的重要載體,成為延展和重塑傳統藝術的
  • 短視頻催生音樂新業態
    短視頻不僅影響了音樂傳播方式,也催生出音樂行業發展的新態勢。  當音樂遇見短視頻  音樂是大眾喜愛的藝術形式之一,與其他藝術門類有很強的融合性。發端於社交平臺的短視頻,在新聞、娛樂等領域有較為廣泛的應用。在短視頻製作與分享過程中,音樂不僅能夠增加內容的豐富性,還能提升趣味。音樂元素的加入,讓短視頻擁有了更為豐富多元的表達。
  • 趣編網:短視頻賽道下半場,「社交+短視頻」新開局?
    資本的大量流入鼓勵內容創作者生產更多更高質量的短視頻,同時為短視頻平臺的運營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促使短視頻行業能夠充滿活力並且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 隨著短視頻平臺的不斷出現,短視頻行業的競爭逐漸開始激烈。
  • 2021年中國短視頻內容市場規模有望超3100億元
    中商情報網訊:短視頻為在線視頻,片長通常少於五分鐘。短視頻內容市場包括短視頻營銷市場及短視頻內容製作市場。由於短視頻更具吸引力及節省時間,其在觀眾中廣受歡迎並成為主要娛樂形式。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快速發展及網絡基礎設施的技術進步,短視頻內容市場快速增長。
  • 抖音短視頻拍攝技巧 新手小白怎麼做抖音短視頻
    抖音是目前最火的一款短視頻軟體,很多人在上面拍短視頻,直播帶貨賺取收益。對於新人來說,抖音短視頻拍攝技巧有哪些?新手小白怎麼做抖音短視頻?
  • 芒克文化:短視頻背後創意內容的劇本生產商
    短視頻以其短小精悍、極具創意和個性化的內容特點,已成功站上了流量新風口。這意味著,短視頻所在的全新流量將成為品牌各方角逐深耕的新戰場。短視頻戰場,內容為王。短視頻營銷正在從「野蠻生長」的上半場進入「精耕細作」的下半場。內容競爭將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即便是踩著風口而出的「頭部帳號」,如果缺乏持續性的創新內容輸出,也必將被市場所淘汰。在豐厚效益的吸引下,短視頻生產量倍增。如何從海量內容中脫穎而出?如何穩定地輸出創意內容,應對創作瓶頸?是對頭部和新晉短視頻創作者最大的考驗。
  • 騰訊視頻發力內容生態建設 首次發布中視頻發展規劃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王文嫣)12月19日舉行的2020騰訊視頻內容生態大會上,騰訊視頻全景化展示了基於綜合視頻平臺構建的內容生態系統,並首次提出了針對中視頻領域的類別定位與發展規劃。不斷升級的技術中臺、龐大的用戶基數和多樣化的業務形態構成了高穩定性「土壤」,優質海量IP及多元運營方式提供了源頭活水,供給長、中、短等各種內容形態健康成長、互促發展。騰訊視頻副總裁王娟將騰訊視頻內容生態比作「雨林」系統,並表示這個系統已經形成協同發展的良性生態循環。
  • 為何短視頻越來越長,長視頻卻越來越短?
    由於長短視頻平臺「跨界」的商業模式不同,前者做的是內容變現,後者做的是流量變現。所以在戰略布局上呈現兩種迥異的打法。早在2018年5月18日的「愛奇藝世界·大會」上,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提出了「打造新短劇時代」的概念。在他看來,新短劇時代具有付費劇、新劇本、新製作的三大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