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黑色異想」,華語推理第一人陳浩基《氣球人》

2021-03-02 鮮肉月餅推理偵探團

文/臺灣推理作家協會理事長、推理評論人 冬陽

每次閱讀陳浩基的作品,總會升起微妙的期待感。

我是在二○○六年讀了第六屆臺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決選入圍作〈傑克魔豆殺人事件〉,因此對這位來自香港的投稿者印象深刻:用字適切、筆法純熟、敘事新穎,充分掌握現代短篇推理成功要素,角色情節靈巧兼具十足個人風格,雖然最後未能掄元,但我已在心底期待他來年交出更高水平的作品參賽。一年後,浩基不但再次入圍決選,讓人驚奇的是,居然以兩篇風格截然不同的故事名列榜上:〈藍鬍子的密室〉延續前作,以童話為藍本另創解謎趣味濃厚的冒險探案;〈窺伺藍色的藍〉則帶有強烈的懸疑犯罪元素,讀來有種不安且難以擺脫的黏膩,餘韻久久不散。

類型小說讀久讀多了,大致可以掌握到獨沾一味與題材百變的寫作者各有哪些看似對立、實則互通的創作意識,並對其新作懷抱期待。就拿浩基為例,自前述出道頭兩年的成績與轉變,就可以隱約察覺他該是個不甘墨守成規、勇於嘗試創新,而且帶點黑色異想的思緒在腦子裡的小說家,這個推測在浩基於二○一一年接連出版的《倖存者》、《氣球人》、《魔蟲人間》書中得到了驗證。

今日,各位拿在手中捧讀的這本《氣球人》,是二○二○年由奇幻基地推出、增補了新故事進去的全新版本。

不過,其「黑色異想」的本質仍是不變的,也是我期待一讀的重要原因。

推理小說提及的「黑色」(Noir),多帶點人際之間的狡猾欺瞞、越界到犯罪那端的危險殘酷、以及衝破道德邊界的欲望橫流。《氣球人》添加了許多超脫現實、荒謬曲折的異想成分,卻又呼應著現代人瀕臨爆發但無處宣洩的高壓鍋日常,讀來有種莫名的颯爽。然而,這其中是夾雜衝突矛盾的,人們似乎為這忙碌擾攘痛並快樂著,將種種不快化作可與同溫層交際的情報談資,如同《氣球人》中的「我」該隱藏卻高調地使用異能、應設法保命求生卻忍不住藉機耍帥──這不只是個人的英雄心態作祟或黑色異想滿溢,同時適切反映了部分群體的焦慮病態,記錄下信息量超載的狂飆世代模樣。這並非這個時空獨有的現象,十八世紀的閒適不代表空乏無趣,看看那時的小說就可以知道了。

我要說的是,或許《氣球人》需要用一些標籤輔助讀者在當下做出買不買讀不讀的決定,故事簡介的切入角度指引出一條可以如何閱讀的方便路徑,可是我想與閱讀這篇文章的你回到第一段那兩句話:「每次閱讀陳浩基的作品,總會升起微妙的期待感」。那種純粹相信作者、不設防地走進他耕耘的世界,才是身為推薦者最實用的誠懇提醒。

點擊今天推送次條
(手遊廣告)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在線閱讀
<氣球人>

相關焦點

  • 小說測評《氣球人》|「華語推理第一人」重寫的舊作,讀起來怎樣?
    作者:Jay校對:litcave 工作室配圖:Online 網絡上,已經有不少讀者把香港推理小說家陳浩基跟日本的東野圭吾作比較,稱他為「華語推理第一人」。其實毫不誇張,前不久,繁體中文電子書服務平臺讀墨(Readmoo)公布2020年度數據,其中「文學小說」類百大暢銷榜和百大閱讀榜,陳浩基有五部作品在列,分別是《筷》、《氣球人》、《魔笛》、《13·67》和《網內人》。但是對於大多讀者來說,只是聽過其名,不見其作。
  • 陳浩基:鮮為人知的「華語推理之光」
    陳浩基 鮮為人知的「華語推理之光」本刊記者/毛翊君發於2020.3.30總第941期《中國新聞周刊》香港作家陳浩基跟好友的聯絡基本靠電郵。這是陳浩基在內地出版的新作《網內人》的故事。作為香港推理小說作家,他的推理小說《13·67》曾讓內地讀者驚嘆,被稱為華語推理小說之光。憑藉那部作品,他拿下2015年臺北國際書展大獎、第一屆香港文學季推薦獎,售出美、英、法等十國版權,被王家衛買下了電影版權。但這個總說著粵語、戴著黑框眼鏡的消瘦作家,始終未曾被內地讀者真正了解。
  • 專訪「華語推理第一人」陳浩基:到最後,草木竹石均可為劍
    陳浩基的書,內地引進的不多,目前尚只有新星出版社的《遺忘·刑警》與九州出版社的《網內人》兩部。雖然最知名的《13.67》還未引進,但讀過這本書的一定曾為其所震撼:這本推理,是怎麼做到既「本格」又「社會」,最後還插播一段「敘詭」的? 為什麼喜歡陳浩基?原因很簡單,當代華語推理小說,讀後不讓人失望的,他是第一個。
  • 華語推理之光:陳浩基作品推薦
    2009年,推理小說《合理推論》獲得「可米瑞智百萬電影小說獎」第三名,並以科幻短篇《時間就是金錢》獲得第十屆「倪匡科幻獎」三獎。2011年,他再以《遺忘.刑警》榮獲第二屆「島田庄司推理小說獎」首獎。2014年,出版長達 28 萬字的推理小說短篇連作集《13·67》,以兩位刑警師徒為主角,描繪1967年到2013年的香港社會變遷。
  • 【華文推理小說野心家陳浩基完全作品盤點】
    《筷:怪談競演奇物語》個人點評:這本只是多人接龍連作,發揮的空間更少了,不過我還是覺得值得推薦。少了推理小說約定俗成的條條框框限制,陳浩基猶如脫韁野馬,思維更衝出異次元,令人驚嘆的超絕展開,觀感猶如《我和殭屍有個約會》和《衛斯理》生了個網文風的兒子,九龍神探八嘎到想笑。
  • ​陳浩基《魔笛》童話推理事件簿
    《魔笛》童話推理事件簿陳浩基
  • 《盜影》《斜眼少年》《盲人與狗》《氣球人》
    本書算是「安樂椅神探」模式,且作者說本書與推理相關的部分高達85%~90%,喜歡推理的讀者不容錯過。《氣球人》陳浩基2020年出版既是舊作,也是新作。《氣球人》中有5篇曾經在2011年出版過。而2020年的《氣球人》又加入了4篇新作。對於殺人的題材,總是無法抗拒的。不同於伊坂幸太郎筆下的《殺手界》,陳浩基筆下的這位殺手「氣球人」靠的不是技巧,而是「超能力」。他只需要通過接觸,就能讓人如氣球般充氣,膨脹,或扭曲,最後死亡。
  • 推理嚴選 | 《第歐根尼變奏曲》17個故事,一開始閱讀就停不下來的瘋狂螺旋!陳浩基作品
    華文推理第一人 陳浩基多年創作中短篇小說 集結出版!
  • 「書展2019」杜漸李偉才陳浩基譚劍出新作 科幻推理文學大放異彩
    陳浩基,近年來灸手可熱的名字,任何一間出版社如果籤到他出書,簡直如魚得水。陳浩基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計算器科學系,喜愛作家有柯南.道爾、京極夏彥等等。他在十年前,即2009年以〈藍鬍子的密室〉入圍第七屆「臺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決選並得首獎。兩年後,2011年,他以《遺忘刑警》膺第二屆「島田庄司推理小說獎」首獎,可說已經相當矚目。
  • 日本東野圭吾,香港陳浩基:他與《13·67》
    陳浩基的短篇小說獲得了臺灣推理作家協會獎,而他2011年出版的小說《遺忘·刑警》獲得了第二屆「島田庄司推理小說獎」首獎。《13·67》2014年以中文出版,這部小說的英文版由傑裡米·田格(Jeremy Tiang)翻譯,英文版譯名為The Borrowed。
  • 陳浩基:與其說網絡有原罪,不如說是人性有缺陷
    不過陳浩基無意將這些問題歸咎於網絡,正如小說中所寫,「網路只是工具,它無法令人或事物變得正義或邪惡,就像殺人的不是刀子,而是執刀的兇手,還有令那個殺人者動手的惡念。將『網民』標籤起來,只是逃避現實的藉口,人們不願意承認潛藏在人性之中的自私與欲望,就找個名稱當成代罪羊。」
  • 陳浩基-遺忘,刑警
    陳浩基不是一般的火;不只在香港火,也在國內火;
  • 陳浩基最新專訪:身為作家的自我轉折點與未來計劃
    《13.67》的成功讓陳浩基一躍而成當今華文推理小說界的佼佼者。2019年初,陳浩基的新作《第歐根尼變奏曲》在眾人期待中面世。
  • 陳浩基-《網內人》
    今天要介紹的是陳浩基的《網內人》。說起來陳浩基,大家可能有點陌生,但是看了他的人生履歷,也要不禁感慨一聲:太厲害了!四十年來首度入選《周刊文春》海外推理BEST10的亞洲作家;《周刊文春》2018年度推理小說&海外推理雙冠軍得主。2018「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このミステリーがすごい!
  • 日推理新人平東野圭吾紀錄特殊設定震撼讀者
    日本推理小說作家今村昌弘以「屍人莊殺人事件」出道,拿下「鯰川哲也賞」,利用特殊的設定在本格推理小說另闢蹊徑,贏得日本推理三冠王殊榮,並打平東野圭吾紀錄。今村昌弘在2017年寫下「屍人莊殺人事件」,榮獲第27屆「鯰川哲也賞」,小說在日本出版並同時出道。
  • 不遜於大師之作的國內推理小說
    說到推理小說大家最先想到的是日本的東野圭吾,英國女偵探小說家阿加莎·克裡斯蒂。其實最近幾年國內也湧現一批批非常優秀的推理作家,其口碑評價不遜於大師之作,而且流派各異、個人特色鮮明,是骨灰級推理迷們的必讀。
  • 【華斯比私家盤點】2019中國推理十件小事
    ,我們也希望二者能在中國「兩開花」,但殘酷的現實告訴我們:目前來看,中國科幻事業的紅火程度甩了中國推理好幾條街……正所謂「人比人,氣死人」,之前中國科幻不火的時候,某些人真的是愛答不理,後來看到科幻圈有利可圖,就一窩蜂跑過來,不寫科幻小說的開始跟風寫科幻了(有的人寫得爛被批評了,還跑去噴評論者),不懂科幻的去拍科幻電影了,不出科幻圖書的出版社、出版公司也開始攢各種短篇合集了,各種論壇
  • 華語男歌手誰才是真正的中國音樂第一人,說出你心裡的人選和理由?
    這世界不可能所有人都長的一樣高,相同的東西存在與流水生產線上,是沒有靈魂的,也沒有一個歌手能受到所有人的喜歡。華語樂壇從發展到現在,男歌手的數量不知道有人統計過沒有,反正我只是知道很多,多的我數不過來,有些歌手可能已經被遺忘,有些歌手可能被淹沒。我突然間有一個疑問,華語樂壇第一個唱歌的男歌手是誰,他應該算是華語音樂的第一人吧?
  • 華語樂壇第一人——周杰倫
    本文不從專業角度討論周杰倫有多厲害,有太多人說過,在座的各位也都領教過。關於周董有多牛X,我只說一句話:周杰倫是唯一有希望帶領華語音樂走向世界的人,他的才華,不敢說是前無古人,因為有羅大佑李宗盛兩位大神在,但絕對是後無來者,有生之年我們不會看到任何一個比周杰倫有才華的人出現。他是華語樂壇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音樂天王。
  • 國產推理小說真的紅了嗎?
    網劇的大獲成功毋庸置疑,那麼,中國長期不溫不火的懸疑推理小說也要紅了嗎? 很多人因為網劇,慕名前去拜讀紫金陳的小說,卻被紫金陳的文筆勸退,吐槽像是小學生流水帳日記。 其實,《隱秘的角落》的成功,並不只是因為原著有多麼的優秀,更多在於優秀的影視化改編,補齊了原著文學上的短板。加上主要演員們的精彩表演,多重因素疊加,方才成就了一部現象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