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鄉村記憶:棲霞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老輩的乾渠和渡槽

2020-12-23 膠東故事會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為擴大灌溉面積,提高糧食產量,膠東地區很多縣市都建造了許多大中小型水庫和灌溉渠道設施。以棲霞縣為例,西半縣建造了龍門口、崗山兩座水庫。它們的灌區覆蓋了觀裡、官道兩公社的大部分土地(也包括其他公社,如小莊、寺口等)。

當時的條件有限,修建工程主要採用人海戰術,靠肩挑、人抬、小車推的方式進行。崗山水庫剛修建的時候,基本都靠肩挑人抬及千斤筐小推車搬運土石。到了1966年,壩基加高加固,才用上了紅旗牧場東方紅拖拉機。

(龍門口水庫)

水庫建好之後,還需要建設乾渠、渡槽等配套設施。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崗山水庫乾渠和龍門口西乾渠建成,長達60多華裡。崗山水庫乾渠起水庫大壩南倒虹吸出口,經小花園、大花園西南分為兩條支渠。一條向西經大解家、許家、王家窪、孫家莊、許家窪、龍王窪。一條向南經紅旗牧場、逍遙莊、駝山、姜家莊、霞泊、徐家泊等村莊。

龍門口西乾渠貫穿官道鎮南北。東起龍口水庫庫壩排水閘,經龍門口、隋家溝、甄家莊、孫疃、大石頭、小石頭、大丁家、崗山水庫、小花園、大花園、邴家莊、孫家窪、楊家窪、北照、欒格莊、南照、欒家寨、萬家莊、半城溝、講家莊、姚家莊、丁家莊等村莊。

此外,還建有隋家溝、甄家莊、大石頭、崗山水庫、大花園沙溝河、半城溝六座跨河渡槽,最大跨度1500米,高度20多米。建有隋家溝和楊家窪三處隧道。隋家溝至甄家莊隧道高2.5米,寬2米,長達2000多米,混凝土灌注。另有楊家窪南塂穿越躍進嶺隧道和北照到南照隧道兩座均在1500到2000米。兩渠道建有大小水閘橋梁等上千個。總灌溉面積在當年佔官道全公社耕地的80%。

1968年,官道公社當年的戰山河(公社所屬治理山河的集體)自行設計在大花園村後,利用崗山水庫乾渠的灌溉水源,首次安裝了水輪發電機。裝機容量為40千瓦,負責大花園村大隊學校集體單位晚上3個小時的照明,另建有麵粉廠。1971年,龍門口西乾渠貫通後在小花園村前和崗山水庫各另建一座水電站,電供應崗山水庫及大小花園大隊和學校點燈照明,每晚3小時。1985年國電網村級照明電入戶,送電時間晚上10點,水電停運。

1991年,官道戰山河集資將崗山水庫大花園水渠段水泥加固,龍門口西乾渠進行了部分整修。上世紀後二十年,兩個乾渠一直堅持為上遊村莊農田灌溉用水。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小型水庫、庫溏、機井已經代替了以往單一靠水庫的水源,滴灌和噴灌技術也開始使用,乾渠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如今兩條主幹渠上遊還基本能通水,下遊尤其是支渠道已經不復存在,基本被填平耕作。

這些乾渠渡槽雖然已經失去了往年的風光,但對於中年以上的人來說,每當看到高空跨河的渡槽和穿越山嶺的隧道,就會情不自禁想起當年「戰山河」的火熱場面。

(本文作者:隋建國,1946年生人,籍貫棲霞大花園村,從教數十年,退休後致力於民俗文化收集和研究,著述頗多。)

相關焦點

  • 引江濟淮工程淠河總乾渠渡槽主跨順利合龍
    ——引江濟淮淠河總乾渠鋼渡槽主跨順利合龍。引江濟淮工程淠河總乾渠鋼渡槽位於江淮分水嶺北側,淠河總乾渠作為合肥和六安兩座城市的重要供水渠道,比引江濟淮航道高出30多米,渠水只能通過架設傳統的渡槽過流,從引江濟淮運河上凌空而過,在這裡就形成了一座「河上有河」可通水行船的「水橋」。淠河總乾渠渡槽總長350米,分左右兩幅,其中鋼渡槽全長246米,總用鋼量達2.1萬噸。
  • 組圖:冬季參加膠東鄉村婚禮,天氣雖冷但氣氛溫馨
    此前帶大家看過不少與膠東婚禮習俗相關的圖片,不過大多數是春季或者秋天相對暖和的時候,冬季的場景看得不多。其實,冬季雖然冷,但畢竟是相對農閒時期,因此在膠東鄉村,冬季舉辦婚禮的情況也不少。下面這組圖片,就是萊陽婚禮化妝師張靜參加一場鄉村婚禮時見到的場景。
  • 組圖:棲霞牟平福山,這三個縣市區交界的地方在哪裡?
    觀看煙臺市區劃圖就可發現,棲霞、牟平和福山是三個彼此相鄰的縣市區,因此就會形成一個地理上的特殊現象,就是有個點會成為「三縣交界」的地方。那麼,棲霞牟平福山「三縣交界」的點在哪裡呢?經常走204國道的朋友,會對這一帶比較熟悉,福山那邊是回裡鎮,棲霞那邊是桃村鎮,隔著夾河那一邊,是牟平的觀水鎮。因此,三縣交界的地方,其實也就是三鎮交界之處。(紅圓圈處就是三縣交界的點)交界的鄉鎮相對好找,但具體的村莊就不太容易確定了,此時,專業的民政勘界人員就開始發揮自己的特長。
  • 實拍:膠東四月上旬仍有霜,看棲霞農村今早的田園霜情
    清明節之後,膠東半島的氣溫有些反覆,最近一段時間溫度比較低,夜間早晨依然有霜,前幾天有的山區甚至下了一陣雪。不同於秋冬季節,春季的霜,對農業生產會造成影響。而在農業統計上,「無霜期」也是一個重要概念。膠東半島有很多水果種植,大櫻桃、桃、梨、蘋果的花期基本都在4月中旬前後。眼下蘋果花還沒有完全開,桃花和梨花已經陸續開放,下霜對它們會有影響。田園裡的霜情到底如何?這組圖片就帶大家去看看,圖片的作者是來自棲霞蘭花姐,拍攝地點在亭口鎮徐村附近。從圖片中可以明顯看出,地壟上有一道一道白色的霜。
  • 走進招遠市蠶莊鎮諸流隋家村,參觀一座老輩的隋氏祠堂
    「隋」是膠東半島的常見姓氏,也是遷來相對較早的姓氏之一。介紹明代之前膠東人口結構的文章,常以「隋姓」舉例,《萊陽縣誌》也稱「隋氏」為「金元故家」。根據族譜記載,隋姓先祖在宋代(約為兩宋之交)從河南汝寧府固始縣遷至登州棲霞縣定居,起初以棲霞之蛇窩泊為祖居地,其後逐漸開枝散葉,如今膠東半島各縣市區基本都有分布,明代和清代亦有遷徙山東內地及關外的分支。在金元之際,隋寶、隋世昌父子入仕,青史有名。尤其是隋世昌,封「定海郡侯」,在《元史》有傳。後世膠東隋氏修譜,多稱「定海郡隋氏」。
  • 煙臺棲霞大山溝裡的這個村,唐姓居多,祖先來自福山
    這組圖片還是膠東鄉村影像系列,要介紹的村子名叫「唐家溝」,位於煙臺棲霞市的桃村鎮。唐家溝,顧名思義,是唐姓人居住的山溝。膠東地區的唐姓村莊,大多與福山的陌堂村有關。根據村碑記載,棲霞唐家溝村的唐姓,也是陌堂的分支。
  • 膠東鄉村見聞:富水河與膠萊河上的捕魚人
    提到膠東漁民這個概念,很多人都會想到長島和榮成這樣的地名,或者想到揚帆出海類似的畫面,但實際上,膠東漁民不僅僅指的是從事海捕的那一部分,還包括一些淡水河上的捕魚人。只不過因為膠東半島三面環海而大河不多,海上漁民佔絕大多數,使得淡水河上的捕魚人常容易被人們忽視。
  • 在棲霞老家山上,我與一隻黃毛野兔擦肩而過
    這個周末,記者回了趟棲霞老家,到附近的山上轉了一圈。入冬之後,草木蕭瑟,就色彩來說,並不是遊山的好時節。但此時也有相應的好處,那就是沒什麼蟲子。除了要避開荊棘之外,其他的地方放心大膽地走就行。記者要去的山不高。但即便是再小的山,找不到路也不好爬。
  • 膠東農村將過年貼對聯稱之為「封門」,它有什麼講究?
    (編者按:這篇故事仍是膠東年味記憶系列,講述者是棲霞民俗專家隋建國,隋建國老師是棲霞官道鎮人,幾十年來,他對膠東鄉土文化的著述頗多,本文就是他對膠東過年「封門」這一習俗的介紹。)棲霞人稱春聯是門對子,是過年的重頭戲。早些年間,有「過了冬,松一松,過了臘八不拍了」的順口溜。就是舊時候的學堂,過了冬先生對學生管教松一點了,待過了臘八就放假了,學生就不怕老師了。這期間,先生就為村裡寫過年的門對子。那時候,每個人家年前務必到集市買幾張紅門對紙,回家根據自家的門戶自裁門對,然後送到先生那兒寫。這是過年必備的物品。
  • 膠東老電影《喜盈門》,在平度大澤山水庫取過不少鏡頭
    上世紀八十年代拍攝的《喜盈門》,是一部在膠東地區廣受歡迎的老電影,這不僅是因為電影題材取自農村,內容鮮活有親切感,並且拍攝的外景基本都在膠東地區。其中,煙臺棲霞的國路夼村,是一個主要取景地,以前我們也曾介紹過這個村莊。而實際上,除了國路夼村之外,這部電影還在膠東其他地方取過景。
  • 煙臺大學舉辦膠東紅色音樂傳唱會,讓膠東紅歌在校園裡傳唱起來
    煙臺大學黨委副書記張殿臣、副校長畢可志,校黨委組織部、黨委宣傳部、黨委學工部、團委負責人與來自各學院的師生,共同享受了一堂生動的、由音樂舞蹈學院師生精心創作和演出帶來的「音樂視聽思政課」。據悉,本場音樂傳唱會是煙臺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張超老師與學院師生在對膠東地區紅歌曲譜和文獻資料廣泛搜集整理,並深入開展實地調查走訪的基礎上創作排練而成的。
  • 煙臺大學舉辦「熱血膠東 紅色育人」膠東紅色音樂傳唱會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蔡雲飛 劉倩榮 見習記者 李心馳 煙臺報導12月10日下午,煙臺大學「熱血膠東 紅色育人」膠東紅色音樂傳唱會在學校韶樂廳拉開帷幕。《海陽的鐵西瓜》《女英雄陳桂香》《戰鬥英雄任常倫》等合唱歌曲以老兵歌聲為引,頌揚著英雄兒女及事跡,飽含著對黨和祖國的深深熱愛;《參軍光榮》《送子參軍》等歌舞作品生動再現了戰爭年代英雄兒女們「自信初心潔,肝膽始無前」的意志,淋漓盡致地唱出了熱血青年對祖國說不完、道不盡的大愛。
  • 實拍:湖南一渡槽40多年屹立不倒,至今還在使用
    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的古老建築早已不復存在。因此對於很多古時候的建築,或許新一代的年輕人根本都沒有見過。但這其中並不是說古老的建築就一定不好,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舊事物總會被新事物取代。就拿湖南臨澧群英渡槽,40多年屹立不倒,至今還在使用來說,無疑就是其中的代表!
  • 點點滴滴都是愛!這裡是棲霞愛心湧動的地方!
    12月19日,一個平凡的周六,在棲霞農商銀行愛心之家,棲霞的愛心志願者開始了新一天的愛心傳遞。棲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聯主席王新江、棲霞市志願者協會主席林文海、常務副主席王阿勇、果都美術館經理劉吉光,來到愛心之家親切看望孩子們,並資助棲霞市愛的傳遞助學協會1萬元,多功能列印複印一體機一臺,助力棲霞孩子的教育和成長。
  • 向清廷告發「棲霞於七謀反」的人,後來得到了於七的家產
    於七反清,是膠東歷史上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常談歸常談,但每次談起,很多朋友還是感興趣,本文的主題也與之有關。 關於「於七」其人其事,民間的傳說多於正史的記載。在清代的官方史料當中,提到於七的次數其實並不多。他的出生年月、家庭背景甚至正式姓名,都沒有權威的記載。
  • 曾經棲霞朱家村的葫蘆可以爬三個縣,現在只能跨兩個區
    「一棵葫蘆爬三縣」這個故事,過去在蓬萊、棲霞、福山三縣交界處流傳很廣。流傳的範圍具體來說就是,蓬萊的虎路線片區、棲霞的中橋片區和福山的高疃片區。再具體一些,就是蓬萊的孚慶集村、棲霞的朱家村和福山的肖家溝村。
  • 膠東在線網開通一周年
    北方網 中國大連 青海新聞網 棲霞科技網
  • 棲霞原創歌曲演唱會唱響濱海廣場 為本屆煙臺之夏海岸音樂匯唯一縣...
    蘋果之都 甜美棲霞 膠東在線7月31日訊(通訊員 言芳 亞麗) 「畫不夠她的地也生輝天也生霞,愛不夠丘祖故裡我的家!畫不夠她的春夏秋冬四季如畫,愛不夠蘋果之都我的棲霞」……7月31日晚的煙臺濱海廣場,被一首首動聽的棲霞原創歌曲縈繞著。
  • 《家鄉好物》棲霞「皇族水果」即將上新!大胃mini花式吃播,驚喜不斷
    自然生態塑綠色新城,果香四溢聚甜美棲霞棲霞市隸屬於山東省煙臺市,位於山東省膠東半島腹地。丹霞流宕之所,霞光萬道之地,北緯37度的黃金地理位置,讓棲霞好物聚集、果香四溢。棲霞是馳名中外的「中國蘋果之都」、「世界蘋果之城」,也是煙臺大櫻桃的主產區。甜美棲霞,美在自然,美在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