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鍘刀,沒砍過駙馬,沒有七俠五義,包拯到底幹了什麼?

2021-02-13 那些年

要說中國古代,哪一個官吏讓現在的我們最熟悉?如果包拯包大人自稱第二,很難有人敢稱第一。

得益於幾十年來影視劇的薰陶,在大家心目中,包拯的形象是:黑面月牙,剛正不阿。在他的身邊,有七俠五義相助;他有三口大鍘刀:龍頭鍘可鍘皇親國戚鳳子龍孫,虎頭鍘可鍘貪官汙吏、禍國奸臣,狗頭鍘可鍘土豪劣紳、惡霸無賴,包拯每任欽差,必定會讓人抬著這三把大鍘刀。在駙馬「陳世美」案中,包拯就用鍘刀斬殺了這位「負心漢」,可以說是大快人心。

然而,歷史並非如此……

比如南俠展昭,史書上根本沒有這個人的任何記錄;還有師爺公孫策,要知道師爺這個職位是明清時期才出現的。連那三把大鍘刀也是戲曲故事、武俠小說杜撰的,經過歷代的演繹,越傳越神,也就「深入人心」了。

再說鍘美案,如果一定要找到原型,那就要穿越到清朝去了,有一個叫做「陳年穀」的,跟這個故事有點像。

所以,真實的歷史上,包拯沒有鍘刀,沒有砍過駙馬,沒有七俠五義。既然如此,為什麼後世人要給包拯加出這麼多戲?包拯到底幹了些什麼,可以讓他的形象萬古流芳?今天,我們來說道說道。

 「辭官盡孝十年」,至情至善 

在戲劇小說、影視作品中,包公有個嫂娘。據說,包拯家世清貧,生下未滿月,母親病故。嫂子就把他放在自己兒子的搖籃裡,給包拯餵奶,給兒子餵粥,將其撫養成人,並聘請恩師,教誨他一舉成名。毫無疑問,如果沒有這位賢惠的嫂子,也就沒有包拯的後來。所以包拯對嫂子始終十分感恩,尊稱為「嫂娘」。這個說法流傳很廣,其實,也是子虛烏有!

京劇《赤桑鎮》

在史書中,包拯根本就沒有哥哥,哪有嫂娘?而且他父母雙全。包拯,生於宋真宗鹹平二年(999年),於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考中進士,被授任為大理評事,出任建昌縣(今江西永修)知縣。

這本是一件好事,可包拯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原來,建昌縣離包拯家(安徽合肥)很遠,包拯的父母年紀大了,經受不住長途跋涉,但包拯又不忍心離開父母,於是上書請求將他安排到離家近的地方任職。最終包拯被改派到和州任監稅官,專門掌管錢糧稅收。

比起建昌縣,和州離家近多了,可依然有一百多公裡。問題似乎並沒有解決,父母既不能奔波,也不願離開故土,更不願與兒子兩地分隔。思來想去,包拯於是再次上書,請求辭去官職,專心留在家裡侍奉父母。

幾年後,父母相繼去世,包拯在雙親的墓旁築起草廬,直到守喪期滿,還是徘徊猶豫、不忍離去。親友們多次勸慰,直到景祐四年(1037年)包拯才赴京聽選,獲授天長(今屬安徽)知縣。這一年,他已經38歲。

 「不持一硯歸」,清正廉潔 

《少年包青天》劇照

慶曆元年(1041年),包拯調任端州(今廣東肇慶)知府。端州,出產著名的硯臺端硯,此前的知府趁著進貢自己斂取數十倍的硯臺,來贈送給當朝權貴。而包拯到任後,嚴格控制硯臺的產量,每年進貢多少就生產多少。

端州知府三年期滿,包拯離任,這期間他沒拿過一方硯臺回家,史稱「不持一硯歸」。

關於包拯的清正,白壽彝的《中國通史》還記錄了一個小故事:

二十三歲時,包拯受到廬州知州劉筠的嘉許,聲名大震,家鄉有一豪富曾邀請他赴宴敘談,一位李姓同學欣然欲往,而包拯卻嚴肅地說:「彼富人也,吾徒異日或守鄉郡,今妄與之交,豈不為他日累乎。」可見他為官前即確立了從政不徇私情的志向。

 「為百姓請命」,愛民如子 


包拯為官期間,體察百姓疾苦,數次為民請命,提出「薄賦斂,寬力役,救荒饉」的諫議,並極力主張節省國家費用,要求減冗吏,減冗兵,減修建,省奢侈。

慶曆八年(1048年),包拯調任河北路(治今河北大名)轉運使,隨後入朝任三司戶部副使。當時秦隴的造船木材,都是向百姓徵收索取;另外七個州交納河橋竹索的賦稅,一般有幾十萬,包拯都奏請加以廢除。遼朝在鄰近邊塞地區集結軍隊,邊境州郡局勢緊張,包拯被派去河北調發軍糧。這一路走下來,包拯發現:漳河地區土壤肥沃,百姓卻不能耕種,邢、沼、趙三州農田有一萬五千頃,卻一概用來牧馬。於是他立即上疏,請求把這些土地全都分給百姓。

《包青天》劇照

嘉祐元年(1056年),包拯任權知開封府,遷升右司郎中。東京多皇親國戚、達官顯貴,素以難管理著稱。當時朝中官員和世家望族私築園林樓榭,侵佔了惠民河,因而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發大水,包拯於是將那些園林樓榭全部毀掉。有人拿著地券虛報自己的田地數,包拯都嚴格地加以檢驗,上奏彈劾弄虛作假的人。因為包拯的鐵面無私,天子腳下的貴戚宦官們也大為收斂。

 

六十一歲時,包拯接到了一項重任:出任三司使,打理國家財政。在這個位子上,包拯展現出了經濟管理方面的才能。以前,凡是各種封藏於倉庫供皇帝用的物品,都從各地科派,給老百姓造成負擔。包拯為此設立了市場,實行公平買賣,用市場的手解決了行政事務難題。

 「37字家訓流芳」,家風孝肅 


包拯不僅自身廉潔奉公,還十分重視對子孫的規訓,《宋史》記載了其留下的一則家訓:

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

合肥包公祠石碑

包拯讓石匠把這條「家訓」刻在碑上,豎在堂屋東壁,垂誡後世。這則家訓不談國法如山,不論修身之道,直截了當地立下家法家規,連用兩個「不得」,一個「非」字,斬釘截鐵,乾脆果斷得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而包氏子孫也一直恪守家訓、居官清廉。

包拯的兒子包綬一生秉持「清苦守節,廉白是務」的準則,他去世時,人們打開他隨身攜帶的箱囊,發現除了誥命、書籍、著述和文具外,再也沒有值錢的東西。包拯的孫子包永年被人評價為「蒞官臨事,廉清不擾,而孝肅公之遺風餘烈在也」。

包拯留下的文字不多,除了這個37字的家訓,還留有一首詩《書端州郡齋壁》: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倉充鼠雀喜,草盡狐兔愁。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者羞。

他以清心治本,以直道謀身,留下了千古佳話。

千年以後,我們回望包拯,會發現其實他沒有砍過負心的駙馬,身邊沒有英姿颯爽的七俠五義,更沒發明過三口威風的大鍘刀。

也許你要問,他幹過些什麼?

他辭官為盡孝、他不拿百姓一分一毫;他拆過官員的樓房、他給百姓免過稅;他關心開封的建設,也關心宋朝的內政外交。

也許你還要說,他很擅長斷案。沒錯,他確實斷過奇案,不過,他幹得最得心應手的,卻是「就事論事」,給宋仁宗寫報告、諫直言。

雖然這樣的包拯少了許多神奇的光環,但不妨礙世人用崇敬的目光去注視他!


—End—

相關焦點

  • 大陸劇:包青天之七俠五義 (2009)
    >  本 劇 概 況 : __________豆瓣評分: 7.7編劇: 金超群主演: 金超群 / 何家勁 / 範鴻軒 / 王莎莎類型: 劇情 / 古裝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首播: 2009-07-22(中國大陸)又名: 新包青天2 / 新包青天之七俠五義
  • 《三俠五義》和《七俠五義》二者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要了解《三俠五義》和《七俠五義》的關係,必須從兩個人說起。一個是清代小說家、著名評話家石玉昆;另一個是現代詩人俞平伯的曾祖父、清末著名學者、文學家、經學家俞樾。這「攢出的驚天動地之文」,初名《忠烈俠義傳》,後改名《三俠五義》,共一百二十回,於光緒五年由北京聚珍堂出版。《三俠五義》前六十回,講的是北宋仁宗年間,河南陳州大旱,包拯奉命到陳州放糧,在俠客、義士的幫助下,審奇案、平冤獄的故事。後六十回,寫眾俠客義士協助大學士顏查散剪除襄陽王、誅強鋤暴的故事。
  • 公孫策跟隨包拯多年,他犯了什麼錯,包拯竟要斬殺他?
    說起我國歷史上的大清官,人們就會想到北宋包拯。包拯為官數十載,從未辦過一件冤假錯案,因此被百姓稱為包青天。
  • 包拯怒鍘陳世美,宋朝的公主們卻都不認識這個駙馬,事實的真相?
    陳世美十年寒窗,中狀元、招駙馬。家中盡孝的妻子秦香蓮辦完公婆喪事後,攜子上京尋夫,但駙馬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不肯相認,並派人追殺。官司打到開封府,包拯不畏權勢,怒鍘陳世美。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也是諸多戲曲中歷久彌新的曲目。但大家在戲曲、影視中信以為真的鍘美案卻並不是事實。
  • 包青天之七俠五義 - 台州在線 台州網絡電視臺 台州視音頻門戶網站
    包青天之七俠五義分集介紹 第八集[page]  陳琳為報白玉堂的救命之恩,返京找包拯訴說情由,包拯則確定馬賊劫道一案定有京城守門禁軍做內應。此時突出現一名專殺馬賊的神秘俠客,包拯等人均分析此人即錦毛鼠白玉堂。
  • 【經典賞析】《七俠五義》之一「包公鍘國舅」(第六集)大結局
    【經典賞析】:《七俠五義》之一「包公鍘國舅」(第一集) 請看03月23日歷史消息【經典賞析】:《七俠五義》之一「包公鍘國舅」(第二集) 請看03月30日歷史消息【經典賞析】:《七俠五義》之一「包公鍘國舅」(第三集) 請看04月06日歷史消息【經典賞析】:《七俠五義》之一「包公鍘國舅」(第四集) 請看04月13日歷史消息【經典賞析】:《七俠五義》之一「包公鍘國舅」(第五集) 請看04月20日歷史消息內容簡介:上集說到包拯一行來到陳州放糧,國舅龐昱怕罪行暴露,僱傭殺手企圖除掉包拯,卻被南俠展昭發現。
  • 包拯的「龍頭鍘」鍘過幾個皇親國戚?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江湖豪傑來相助……」1994年《包青天》橫空出世,憑藉精彩的劇情和演員精湛的演技,頓時火遍兩岸三地,多次奪得各大衛視的收視冠軍,這不神劇是我們八零後這些叔叔大爺們的美好回憶,每當一個案情結局包拯要開鍘時,那感覺別提多激動了,但是現在有個問題一直在想,包青天有三口鍘刀,鍘了不少壞人,那「龍頭鍘」到底鍘過幾個人?
  • 包拯為何要狠心殺了公孫策?原因令人尷尬
    其實從《三俠五義》、《七俠五義》以及各種影視劇中可以看到,包拯、展昭和公孫策的關係相當地不錯,在長期的合作過程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誼,特別是包拯和公孫策之間的關係更是令人唏噓不已。公孫策在包拯接到皇上御賜的「御札三道」之後,利用這「御札三道」設計出了三口鍘刀,分別是龍頭鍘、虎頭鍘和狗頭鍘,分別可鍘皇親國戚、貪官汙吏、佞臣奸臣以及惡霸流氓,這三把鍘刀一出世,就成為了罪惡分子的催命符,無數的罪犯死於這三把鍘刀上面,可謂是死有餘辜!
  • 包拯死後,展昭一夜神秘消失,包拯臨死前究竟對他說了什麼?
    在民間小說中,大家一定知道三俠五義,三俠是指南俠展昭、北俠歐陽春、雙俠丁兆蘭丁兆惠,五義是指鑽天鼠盧方、徹地鼠韓彰、
  • 【經典賞析】:《七俠五義》之一「包公鍘國舅」(第五集)
    【經典賞析】:《七俠五義》之一「包公鍘國舅」(第一集) 請看03月23日歷史消息【經典賞析】:《七俠五義》之一「包公鍘國舅」(第二集) 請看03月30日歷史消息【經典賞析】:《七俠五義》之一「包公鍘國舅」(第三集) 請看04月06日歷史消息【經典賞析】:《七俠五義》之一「包公鍘國舅」(第四集) 請看04月13日歷史消息上集說到包拯在三星鎮派趙虎化裝察訪,終於解開了撲朔迷離的連環無頭屍案。
  • 《新包青天之七俠五義》穿幫鏡頭,播了9年才發現,但依舊經典
    金超群、何家勁等主演的《新包青天之七俠五義》劇中包公的忘年戀這破壞了包青天系列的經典味道,金超群已年屆花甲,無論外形還是氣質,搞一段忘年戀顯得不倫不類。首播至今已經9年了,近日重溫居然讓我發現當年忽略了這麼多明顯的穿幫鏡頭。
  • 《三俠五義》白玉堂與展昭一樣光彩照人,為何卻沒有一個好的結局
    大概是因為何家勁在《包青天》的出演的展護衛太過於經典,導致很多人對展昭的好感度遠大於心高氣傲的白玉堂,其實在《三俠五義》原著中,錦毛鼠白玉堂的形象與展昭一樣光彩照人。不可否認,南俠展昭確實也是《三俠五義》裡濃墨重彩的一個人物,從他幾次出手相救包拯,就可以看出他是為包拯實力捧刀的最佳人選。
  • 《包青天之七俠五義》今日上星 老陣容新故事
    為確保包公威嚴,從不表露包青天的家長裡短;為確保展昭亦官亦俠,從不展現他纏綿愛情,這就仿佛是歷來傳承的規矩,然而即將播出的《包青天之七俠五義》,不僅首度展現包公在內府和夫人的家庭生活,讓展昭談起「忘年戀」,更搞起好萊塢的魔幻範兒CG動畫,網友調侃「這版《包青天》有點萌」。
  • 包青天有三口鍘刀,鍘過不少的壞人,而龍頭鍘就用過一次
    相信不少看過小說的都知道,包青天的有三口鍘刀。而這三口鍘刀則是鍘不同的人,上至皇親國戚夏至普通百姓都對三口鍘刀很是恐懼。包青天有三口鍘刀,鍘過不少的壞人,而龍頭鍘就用過一次。當然了其實在歷史上並沒有這三口鍘刀的事情。而這個情節則是在小說當中出現過。而這三口鍘刀的由來,則跟一個人相關。這個人就是公孫策。其實原本的時候皇帝傳來的口諭不過是御札三道,後來到了包拯這裡就成了三口鍘刀。
  • 連包拯都不敢鍘的柴文意,背景到底有多強?宋朝皇室也沒人敢惹
    剛正不阿、斬盡奸佞的包拯包拯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無論是在民間傳說還是各類文學小說和電視劇中,包拯一直都被塑造成一個不畏權貴、剛正不阿的「青天」形象。在各種各樣的故事和文化形式裡,包拯坐堂的開封府裡都有著三把御賜的鍘刀,這三把鍘刀就是包拯用來懲治奸佞的武器。
  • 《包青天之七俠五義》,真的要更新了,演員劇中表現如何?
    《包青天之七俠五義》,不僅僅是故事講述,更像是一部人人皆知的民間劇片。
  • 評書│單田芳大師 《三俠五義》全本 共180回合
    清人俞樾(1821-1907)加以增刪修訂,改寫成《七俠五義》。小說敘寫宋朝包拯在俠客、義士的幫助下,審奇案、平冤獄、除暴安良的故事。書中塑造了一位鐵面無私、不畏權勢的清官形象,曲折地體現了人民的願望。其中包公平冤獄、「鍘寵昱」、「除藩王」等情節,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封建統治的黑暗,表現了人民群眾的鬥爭精神。
  • 包拯額頭上的彎月疤痕怎樣形成的?有5種說法,你信服哪一種
    開封有個什麼人?鐵面無私辨忠奸,大家想到的自然是"包青天"包拯。作為百姓擁戴的清官,罪犯懼怕的"包閻王",包拯升堂時的每一聲怒喝都展現出了公平正義。而他的影視劇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堪稱是標籤化人物。衙門擺放著"青天三鍘刀",上斬皇親國戚,下斬貪官罪犯。至於王朝馬漢,張龍趙虎,也都是《三俠五義》的杜撰。很多朋友看包拯的影視劇時,都會對他額頭上的彎月疤痕饒有興趣。大家可曾想過,他的疤痕是怎樣形成呢?民間有各種關於彎月疤痕的傳說,讓人"信服"的主要有這幾種。
  • 《三俠五義》中,七傑小五義最終究竟是怎麼死的?
    七傑小五義出自《三俠五義》的延伸作品,單老獨創的評書《白眉大俠》中,交代了他們的結局。七傑小五義《三俠五義》中的五鼠,又稱五義,他們是鑽天鼠盧方、徹地鼠韓彰、穿山鼠徐慶、翻江鼠蔣平、錦毛鼠白玉堂。奸妃毒計《白眉大俠》說是《三俠五義》的續書,其實不過用了裡面的人物名稱,它是一部獨立作品。由於江湖體系被擴大了數倍,加上突出主角徐良與白雲瑞,所以,南俠展昭、小五義等都變成了龍套,也就是單老常說的「飯桶」。而說起他們的結局,還要從天竺謀奪大宋說起。
  • 包青天之七俠五義在包青天系列裡算什麼水平?
    2009年暑期檔上線的《包青天之七俠五義》算是來了一波回憶殺,不僅在演員上保留了1993年的鐵三角人設,連服化道的設置都沿襲了當年的傳統。這一點初看上去有些老舊,畢竟在眾多翻拍以前經典電視劇的影片中,多少都會根據當下的審美風尚做一些改變。也不知道是不是導演故意為之,這一版包青天竟然完全保留了原版的風格,讓人不僅覺得他們不僅僅是利用原版的IP掙錢同時還有向經典致敬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