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歸又是9.5,偏偏就要「和陌生人說話」?

2020-11-17 澎湃新聞

原創 魚叔 獨立魚電影

小時候看的國產劇裡,有個童年陰影。

叫做《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講的是家暴,大家應該都看過。

有意思的是這個片名,其實是一句反諷。

在家暴者安嘉和心裡,陌生人是一種不確定因素。

是危險的,滿懷惡意的。

而對於他的妻子來說,恰恰相反。

最危險、傷害自己最深的,反而是最親近的人。

我想大家都有過這樣的感悟:

好像有時候,會更願意對陌生人說出自己的心裡話。

而面對最親近的人,卻什麼也不想說。

或許,這就是為什麼魚叔特別愛看一檔專門與「陌生人」說話的國產片。

今天也想給大家安利一下——

《和陌生人說話 第三季》

去掉了「不要」二字。

陳曉楠偏偏就要找那些「陌生人」。

巧的是,二者殊途同歸。

《和陌生人說話》用不平凡的故事,揭開魔幻現實之下的真實。

前兩季的節目,曾經引爆過不少話題:

比如,一個資深研究PUA的渣男在她面前自爆。

戴了個不透光的黑口罩,壓低了帽簷,生怕別人認出他來。

一會兒說:「如果戀愛是場遊戲,我就要玩到最強王者。」

一會兒又說:「太噁心了,我自己都覺得自己這種行為噁心。」

還有一個年輕的採訪者。

受到校園霸凌和網絡暴力長達10年之久。

身患抑鬱症,多次自殺,依然無法擺脫騷擾和迫害。

直到自己奮起反擊,將造謠者告上法庭。

還有一期「發財夢」。

透過三個不同身份玩家的人生經歷。

講述了創造過許多神話,又讓許多人身陷囹圄的比特幣。

可惜的是,如此良心的節目卻在第二季播出時慘遭停播下架。

等到再恢復時,部分集數已經再也看不到了。

好在,製作組並沒有氣餒,第三季已於近日悄然回歸。

只是這一回,只有5集的量。

且看且珍惜。

當然,談起這檔《和陌生人說話》,就不得不提起主持人陳曉楠。

她曾經擔任過許多國際大事的主持。

還記得在911事件發生後,她衝進演播室說的第一句話是:

「對不起,我沒有化妝。」

之後,這句話成為了突發新聞的一個經典事件。

2003年,陳曉楠走進鳳凰衛視,做了13年的《冷暖人生》。

焦不離孟,孟不離焦。

陳曉楠的身上刻滿了《冷暖人生》的烙印,而《冷暖人生》也成就了陳曉楠。

如今,隨著傳統媒體的轉型,陳曉楠也跳槽到了騰訊。

組建團隊,製作了《和陌生人說話》。

前兩季可謂非常成功,在豆瓣上評分別保持在9.3和9.5。

目前這部第三季,依然維持高水準,拿到了9.5分。

與其他兩季有所不同,許多細心的朋友應該已經發現:

前二季的標籤都是「脫口秀」,而到了第三季變成了「紀錄片」。

這說明,陳曉楠和她的朋友們已經不局限在一個採訪棚裡了。

許多戶外鏡頭的加入,讓整個片子的敘事更加流暢。

只是,5集的量,有點不夠看啊!

先說第一位陌生人——「大衣哥」朱之文。

他是一位農民歌手。

最大的標誌就是身上總是穿著那一身厚實的軍大衣。

他在小學二年級時就輟學了。

沒有受過專業的歌唱教學,只憑自己單純的熱愛,不斷參加綜藝比賽。

就這麼一路唱火了。

第一批商演後,朱之文賺了10萬。

簡直像是做夢一樣。

拿到錢之後,捨不得給自己花。

在城裡逛了一圈,發現城裡的公園裡都有健身器材。

便動了心思,給村裡也買了一套。

這一下就花出去5萬。

之後,朱之文一直用自己掙的錢反哺給村子。

給村裡修路、建橋,解決灌溉用電問題等。

名氣越來越大,熱鬧卻過了頭。

隨著短視頻的興起,朱之文的家被圍了越來越多的人。

十裡八鄉的村民們都意識到了他身上的流量價值,紛紛找著機會對他拍了起來。

門縫裡、牆上,甚至還有在天上的。

無孔不入。

村民拍得最好的視頻能有100多萬瀏覽量。

這就等於能夠掙100多塊錢。

而與大伙兒的春風得意不同。

這些無孔不入的攝像頭給朱之文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早上四五點鐘,就有人敲開大門,要與他合影。

如果不開門,還有人硬要踹門進去。

只怪朱之文是個大大的老實人。

每天還得笑呵呵地迎著。

為此,還專門鍛鍊了笑肌。

微笑,對於他來說,變成了一種習慣。

除了村裡鄉鄰的,也有外地人來。

他們的目的各不相同。

有的是朱之文的粉絲,來和他合照;

有的是想讓朱之文教他唱歌;

有的是專門來跟他說,他看起來像得了癌症……

這理由,哪裡都是槽點。

朱之文不讓他看,他就去找村裡的大隊書記去。

就連上廁所的時候,都有人跟著。

真是讓他苦不堪言。

出名,應該是許多人的夢想。

但朱之文現在,寧願自己沒那麼出名。

他想清靜。

可朱之文也是明白人。

「人想成名不容易,成了名想不成名也不容易,我得去接受它。」

50多歲的他,也有了偶像包袱。

「說話、做事、一舉一動,都要小心再小心。」

蹺二郎腿的時候,都有所顧忌,怕人說他閒話。

如果是18歲的時候,可以選擇逃離。

可如今,已經離不開自己的村子了。

鄉土,鄉音,鄉情,每一個都讓他留戀。

跟蹤、蹲守、偷拍……

其實,但凡是明星,這些情況都是司空見慣。

魔幻的是,現在都已經發生在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身上。

出名,就是一顆禁果。

流量,成了他的原罪。

而他卻還要「笑迎八方客」。

還有一期,魚叔也很喜歡。

標題叫做「『憤怒』的寵物醫生」。

講述的是北京一家寵物醫院的院長尹鐵垣。

以毒舌聞名,人送外號「懟神」。

陳曉楠見他的第一句話就是:

「您別懟我啊。」

不禁讓人好奇,這醫生的懟人功力到底有多恐怖?

大家都說醫生和護士是人間天使。

到了尹鐵垣這兒,只有人間真實。

一面費盡力氣把寵物救回來。

一面又對主人抱怨道:「還不如就那麼走了算了。」

這還真不是他不關心小動物。

恰恰相反,是他太在乎小動物了。

尹鐵垣從小就喜歡小動物。

他一共養過11隻貓,4隻狗。

也送走了7隻貓,4隻狗。

養的最後一隻狗,叫春杏。

是他親自接生。

一點一點餵大。

到了9歲時,狗狗肝上發現腫瘤。

雖然可以把它的那部分肝切掉,還能救活。

不過,當時尹鐵垣就下定決心給狗狗安樂死。

因為他知道就算把春杏的這部分肝切掉,等到傷口恢復的時候,下一個出血點又來了,又要把那一塊肝切掉。

直到肝全部被切完,它又轉移到肺……

周圍所有的同事都特別生氣。

但尹鐵垣堅持這麼做。

在他看來,貓狗並不理解死亡。

如果讓它們這麼苟延殘喘下去,反而是遭罪。

多活一天,就是多難過一天。

其實,給寵物安樂死,最痛苦的人是主人自己。

他不希望狗疼,那麼就讓自己疼一下好了。

在寵物醫院裡,尹鐵垣見識到了各種各樣的人性。

許多人為了給貓狗看病,傾盡所有。

家裡錢刷光了,就去辦各種卡。

有的甚至辦了十幾張信用卡,全部刷爆。

即便如此,寵物也不一定能救得活。

落到最後,精神崩潰,跳樓自殺。

面對這樣極端的寵物主,尹鐵垣必須用犀利的語言刺激他們。

讓他們恢復理智,面對現實。

遇到這種瀕危的狗,他就還得治人。

有一對養狗的老年人,明明自己已經年齡很大了。

可卻說自己不敢病。

病了就沒人照看生病的狗了。

他就會讓老人調整好心態:

「早晚要落空空的對吧。」

治,花了再多錢也還是讓狗難受。

不治,自己傷心難過。

選哪一條路,主人說的算。

道理許多人也都明白。

可就是情感上沒法接受。

當然,以上的懟其實是出於愛。

也有太多的人,讓尹鐵垣感到氣憤。

就是要懟死他們。

有的是把寵物當成玩具。

當寵物受傷後可能需要截肢、毀容。

明明可以救得活,但這些寵物主卻選擇不做。

他們說:「我不能接受它不完美。」

尹鐵垣就懟他們:「是命重要還是完美重要?」

如果有一天主人瞎了,狗會不會嫌棄你是個瞎子?

有的外國人要回國了,寵物帶不回國。

就要求給寵物做安樂死。

他們認為寵物醫院只不過是在給他們提供一項服務。

但對於尹鐵垣來說,他在救命。

他曾經在兩周之內,遇到10個不治的。

不是治不過來了,只是單純的,錢的問題。

每天目睹生死離別現場,一直在「憤怒」的邊緣掙扎。

「我經常跟他們說,不要來我這兒尋求安慰,我比你們誰都需要心理治療,你們怎麼能找瘋子來治瘋子呢。」

養寵物似乎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但實際上,它又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

一個人,對待寵物什麼樣,就會對待人什麼樣。

養寵物之前沒有想到責任的,都不過是一種自私的行為。

除此之外,第三季《和陌生人說話》還有三個故事。

播出後引爆熱搜的趙靜(化名)是「殺豬盤」的受害者。

「殺豬盤」是指在社交平臺上通過感情誘騙他人參加海外非法線上博彩的行為。

出於對情感的渴求,她在網上和一位「老實人」談起了戀愛。

結果到最後,「老實人」把趙靜的積蓄騙空了。

她不甘心。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讓「老實人」一步一步掉進自己的情感陷阱。

最後,終於把「老實人」騙到北京,與警察布局抓住了他。

汪強,曾經被稱為「腦癱拳手」。

父親從沒有放棄過他。

給他按摩,教他打拳,給他當「人肉沙袋」,堅持讓他上正常的學校……

就這樣,汪強在2015年成為拳王。

而如今,父親患了尿毒症。

治,需要許多錢。

為了父親,汪強選擇復出。

「真打比賽了,你害怕嗎?」

「怕。」

「怕還要去啊?」

「那我得救我爸爸嘛。」

李辰陽,是中國首批「意定監護」公證人。

意定監護是一項自2019年年末才開始正式啟動的新制度。

這意味著在老人去世之前,他的監護人不再局限於親人。

可以是朋友、兄弟,甚至是陌生人。

現在,李辰陽已經監督並執行了五百多宗個案,見證了許許多多個老人的故事。

有「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殘障子女的父母;

有希望猝死的空巢老人;

也有出獄後舉目無親的獨居老人……

他們都因為這項制度改變了生活中的窘境。

意定監護,或許是這個社會最溫柔的一面。

這一季,仿佛更像第二季時陳曉楠在開頭說的口號:

「是陌生人,還是自己。」

在朱之文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隱私的可貴;

在尹鐵垣身上可以看到生死;

在趙靜的身上可以看到愛恨糾葛;

在汪強的身上可以看到「拳拳父子心」;

在李辰陽的身上可以看到了「人生最後的託付」。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

但推己及人,是每個人都會做的。

「無盡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

想起陳曉楠曾經在一次演講中,說起自己創辦這個節目的初衷。

人與人之間,內心與內心之間,恐怕還是需要一種最樸素、最原生態,甚至是最笨的瞬間。

那就是,你說,我聽。

或者我說,你來聽。

愛的傳播,無非就是——

感同身受。

全文完。

原標題:《慘遭下架的國產良心,一回歸又是9.5》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和陌生人說話 第一季》第一季9.2分,第二季9.5分,被下架的都是好節目。
    第一季9.2分,第二季9.5分(可惜上線不久就下架了)。  聽名字,就膽子不小—— 《和陌生人說話》
  • 《和陌生人說話 第一季》被傾聽
    《和陌生人說話》是女主持人陳曉楠以及她的團隊在騰訊視頻平臺上推出的訪談類節目,主打的是與素未謀面的陌生人交流的主題,一經上架就在各大評分網站上獲得了相當高的評價。在這個這個多數訪談節目都在用明星陣容,八卦作秀博眼球的時代,《和陌生人說話》可謂是一股清流,被採訪者多是來自社會的中低層的普通人,但是每一個人卻都帶來了並不普通的故事,每集時長雖然只有十五分鐘,但是從他們淳樸的話語之中,觀眾完全能夠抹去社會大環境給他們貼下的固有標籤。
  • 《和陌生人說話 第二季》這檔9.5的高分訪談節目,帶我看到了人心的真相
    而這個將「勸生者」帶到觀眾面前的節目,就是《和陌生人說話》。《我和我的300個債主》這一集裡,女孩向300個陌生人一人借1000《和陌生人說話》的魅力就在於節目重新回到新聞事件的主角——人,重新紮入人心。通過對人的解剖,挖掘背後的力量。《和陌生人說話》製片人季業表示,他們一直很克制,對選題也很挑剔,「這個故事背後要有一定的話題屬性,它與熱點和大家關注的東西相關聯,不能過於冷門和過於個體化。」
  • 《和陌生人說話 第二季》在碎片化時代,看這檔節目的堅守和深度
    這是《和陌生人說話2》片頭的一句旁白。《和陌生人說話2》收官之作—《勸生者》於7月4日在騰訊新聞上線,截至目前(7月8日),已經達到3444.3萬次的播放量,短短時間之類能夠收穫大量的點擊量,足以證明該節目的質量和熱度。
  • 9.5分紀錄片《和陌生人說話》,強勢回歸,這才是真正的真人秀
    《和陌生人說話》是騰訊新聞出品,陳曉楠主持的訪談節目,講述真實世界的魔幻故事。這是陳曉楠從鳳凰離職,進入騰訊後的第一檔節目。2018年8月28日,第二季開播。原定14集,播出4集後,因技術性問題進行調整。第二季比第一季等深入人性分析,探討諸多社會底層話題。
  • 《和陌生人說話 第二季》豆瓣9.5,霸凌的千瘡百孔,是所有人的合謀!
    》,讓劇迷們吐槽不已,那麼,去年同樣的綜藝節目,《和陌生人說話》第一季,則讓劇迷們意外驚喜。《和陌生人說話》是由主持人今年,《和陌生人說話》的第二季已經開播,在豆瓣上,這檔綜藝節目已經獲得了9.5的高分。
  • 喜歡,這樣說話的陌生人
    幸虧一位美女同事提醒,才知《與陌生人說話《與陌生人說話》是一個談話類節目,談話對象瞄準「陌生人」——極其普通的素人,侃談自己的人生際遇、況味滄桑。主持人陳曉楠,成名於鳳凰衛視。一個角落,一架攝像機,兩把椅子,兩個人。
  •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就這樣,馮遠徵跟隨劇組遠赴雲南,一拍就是七個月,中途還經導演協調,在雲南參加了高考。沒想到,藝考和文化課考試均過關的馮遠徵,在最後發放錄取通知書的關頭,因為被當時北電的一位副院長嫌棄形象不好,再次落榜。
  • 《隱秘的角落》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BGM一開始感覺還不錯,後來鬼片的BGM重複多了就讓人感覺是要強行烘託氣氛。劇情也是一樣,我認為一流的劇情是合理自然的發展的,次一點水平的劇情是集中安排一些巧合,一些搞笑的港片的劇情是由角色犯一系列愚蠢的錯誤推動的,但那是為了搞笑,很少看到該劇這般嚴肅的內容靠角色犯愚蠢的錯誤來強行推進發展劇情,何況朱朝陽這樣的角色做了欺騙那麼多人這樣驚為天人的事情還會犯愚蠢的錯誤。
  • 世界那麼大,和陌生人說說話吧
    今天給大家安利一部非常小眾的綜藝節目——《和陌生人說話》。 這是騰訊出品的一檔訪談類節目,沒有明星加持,沒有花字亂竄,沒有花式上熱搜,在一眾熱鬧搞笑的綜藝中顯得清湯寡水。 一期節目不到二十分鐘,鏡頭大部分時間在嘉賓和主持人之間來回切換。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它的嘉賓只是一些有故事的普通人。
  • 慘遭下架的國產良心,一回歸又是9.5
    叫做《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今天也想給大家安利一下——《和陌生人說話陳曉楠偏偏就要找那些「陌生人」。巧的是,二者殊途同歸。《和陌生人說話》用不平凡的故事,揭開魔幻現實之下的真實。組建團隊,製作了《和陌生人說話》。
  • 慘遭下架的國產良心,一回歸又是9.5
    叫做《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講的是家暴,大家應該都看過。 陳曉楠偏偏就要找那些「陌生人」。 巧的是,二者殊途同歸。 《和陌生人說話》用不平凡的故事,揭開魔幻現實之下的真實。
  • Sky光遇看不見陌生人想說話解決方法 光遇陌生人怎麼說話
    18183首頁 光遇 Sky光遇看不見陌生人想說話解決方法 光遇陌生人怎麼說話 Sky光遇看不見陌生人想說話解決方法 光遇陌生人怎麼說話
  • 一回歸就是9.5分,《小謝爾頓》第四季!
    一回歸就是9.5分,《小謝爾頓》第四季!謝爾頓的媽媽瑪麗是一位全職太太,照顧一家人的日常起居同時她還是一名虔誠的基督教教徒,深愛著自己的孩子,是孩子們的依靠她對謝爾頓的關心照顧更是無微不至她會擔心小謝爾頓沒有朋友,擔心他在學校一個人吃飯,會因為小謝爾頓不吃固體食物而不厭其煩的將食物打碎給他
  •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安嘉和心理剖析,愛到極致就變成自卑!
    本期話題【《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安嘉和心理剖析,愛到極致就變成自卑!】在很多80後甚至90後想必都看過一部電視劇,那就是由馮遠徵,梅婷主演的《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這部劇可以說成功地變成了無數觀眾心中的童年陰影。
  • 還記得《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嗎?
    為了紀念這一事件,第一屆拉丁美洲女權主義大會宣布把11月25日作為反暴力日。後來,聯合國大會通過,將每年的今天定為「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 「家暴」這個詞對大家來說並不陌生,它時常出現在網絡熱門話題裡,一次次引起熱議。
  • 連續三季豆瓣9+,這是一場和「陌生人」的談話
    《和陌生人說話》這檔「陌生」的節目,就與這些值得關照的「陌生人」展開對話,節目由騰訊新聞出品,「真實電視女三傑」之一陳曉楠擔任總策劃與主持人。《和陌生人說話》將焦點對準那些擁有特殊經歷的普通人,通過溫和、平等的對話,節目觀察並激發受訪者內心的聲音,也讓觀眾在相似的端詳中,有了審視自我的空間。
  • 23年前劉錦玲主演的這部港劇,是港版「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是一部反映家庭暴力的影視劇,當時這部劇播出後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但是,網友們不知道距今23年前的時候,香港播出的《當女人愛上男人》中,有一個情節被人稱為港版的《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這個故事是由演員劉錦玲攜手陳啟泰、魏駿傑等人主演的。
  • 《和陌生人說話 第二季》第二季
    「僱傭兵」第五集.無聲合唱團第六集.換子疑雲第七集.我不是「神女」第八集.生命的魔烏比斯環第九集.我和我的300個債主第十集.勸生者和陌生人說話第二季 全部節目 很可惜有的節目都搜不到了,遮遮掩掩的有啥好處,一片和諧景象就完美了嗎。我們需要見識一個完整的世界。
  • 《和陌生人說話 第二季》可惜了這檔年度最佳。
    那個時候,家裡父母因為兄弟倆,顏面盡失,出去借錢,還被劈頭蓋臉罵一頓。白曉保心裡就憋著一口氣,心裡想著:我既然過得和你們不一樣,那麼我所經歷的,就要和你們不一樣!2012年,他經人介紹,前往伊拉克,成為了僱傭兵。剛一下飛機,就是各種通通響的爆炸聲。他很納悶:這也不是過年啊,放啥鞭炮啊?